书城成功励志人情世故一本通
4534200000012

第12章 豁达一点,为人处世不要太计较(5)

“是的,你说得没错,”猩猩说,“我看到了一路上我们可以看见的美丽的风景和奇观,我被它们的美丽深深地迷住了,深深地陶醉其中,这难道还不足以高兴吗?你们为什么只顾低头走路,难道大自然的馈赠还不能让你们满足吗?”

有时候,我们被自己的目标牵引得太紧了,没有放松的余地,其实,这样一来,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也从我们身边溜走。同样是探险队里的成员,同样的跋山涉水、艰苦行进,可是,得到的生活却不一样。猩猩因为知足,懂得欣赏大自然的馈赠而身心愉快;同伴们只知道一味地寻找目标,不知道满足,更不懂得欣赏,错过了路上优美的风景,最后疲惫不堪、一无所获。

不知足是痛苦的根源,知足是快乐的根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孜孜以求于一个目标,会错过很多原属于你的东西。而且,一个目标实现了还会有更多个目标等着你去完成。目标是没有终极的,不可能说一个目标完成了,生命就终止了或者就能不用努力了。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得陇望蜀,为达目的,不惜心力交瘁,这都是不知足引起的。

知足常乐是一句古训,亦是人生的真谛。诸葛亮“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做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的李白,把酒临风,漠视权贵;当代“牧马人”曲啸,身陷囹圄,妻子离他而去,他却仰天长啸:“大丈夫何患无妻。”他们的言行蕴含着知足者的宽阔情怀,尽显常乐者的怡然自得。

知足常乐是福。人生只有知足才会“幸福”。金钱、地位、名利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谁不想拥有。然而这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万间,夜眠八尺。得陇望蜀,这山望到那山高,只会招致烦恼,增添麻烦,让愉悦的心蒙上沮丧和埋怨。

知足常乐,贵在知足。有人说知足是根、常乐是果,知足越深,常乐的果才会丰硕甜美。只有知足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开心快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美国一位作家说过,贫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感觉穷,所以穷。足与不足是相对的,是心灵感觉而已,心态好时,视不足为满足;心情糟时,满足成了不足。知足常乐对人的一生来说尤为重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诱惑无处不在,人只有从内心告诫自己;要知足,不困于名缰,不缚于利锁,“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以平常心、宁静心面对周围的一切,真诚、善良地为人、处事,才能赢得人生的快乐。

宠辱不惊,明智的处世智慧

如今,在生活中的人们大多数都觉得活得非常累,不堪一切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是这样的,社会在不断前进,同时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欲望不能够得以实现,或者一旦所想的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虚无缥缈的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人在心理上的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进行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方面的失败,也是心理上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那么,应该怎样办呢?这就要学会协调情绪,做到宠辱不惊。

《小窗幽记》当中有这么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幅寥寥数语的对联,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做到了如此,才能够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空”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则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表现出了古人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可谓是一门人类生活当中的艺术,同时还更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当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千万不要忘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的时候切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如此清醒地去面对,就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做到这样境界的人就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考验与磨难,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古往今来的万千事实证明,那些成业有所就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其可贵的品格。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为他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因此,当他被谪居邓州之时,能够做到从容处之,做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从范老夫子的这句话里,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与机智。

不过,“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然而要想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我们毕竟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姿多彩实在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么能够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一个极好的明证。其关键是你如何对待与处理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从来功名输勋烈,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心里面没有过多的私欲的话,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要能够认清楚自己所要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东晋陶渊明之所以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他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人不可能总处在非生即死的严重关头,更多的是流水岁月,平常交往,琐碎生活,更需要坦荡洒脱和宠辱不惊的做人准则。即使平常的日子根本就没有冲突与矛盾,思想与心境也不会是一潭止水,同样有对待宠辱的态度问题。有一位年轻人,是初中的数学教师,因为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因此,在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当中的威信非常的高,与他年龄相仿的教师,有好几位陆续提升为教导主任和校长,然而他却依然如故。有人问他有没有感到不公,而他却平静地说:“我并没有为此而感到不公平,教书是自己的所长,当官是他们所长。当官受人尊重,教好书同样受人尊重,所以,我不能弃长就短。而且,当不好官,反而还会让别人瞧不起。”听了他所说的这些话,那人很是感动。的确,做人就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要具备一颗平常心,做好每天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学会享受生活,享受做好一件事所带来的无限快乐,这样,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即将到来的挫折与痛苦。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宠辱不惊的人总有一份宽松闲适的情绪和表现,这是文化陶冶和道德修养的体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此句话可谓说得入木三分。当然,如此的人根本就不是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游手好闲,与世浮沉,而是进入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这是心怀恬淡,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不仅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不仅要保持独立的操守,又要有和光同尘,知足不辱的人生状态。

要想使一个人做到宠辱不惊,就必须要做好能经受宠辱的准备。挫折、失败、成功、顺利是人生历程,伴随的是外界的评说,是他人关于宠与辱的舆论。宠辱不惊是感觉和心态,不是来自外界,是自身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承受能力,是自信和成熟。其实,人生真正的收获和进步,常常是在遭受到委屈的时候所能够得到的,这时候才能弃旧图新,自励自强。有意识委屈自己的过程,正好是超越自己的过程,是自我蜕变与升华的过程。试问,还有谁会说这不是一种使人生轻松的需要呢?

(第三节)难得糊涂,聪明人的处世哲学

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成在糊涂。聪明人不可一世,糊涂人成就一生。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他必须表现得像个傻瓜,但却很聪明。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为世人所称道,区区四字,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无数难以言喻的道理,富有以柔克刚,藏巧露拙,韬晦隐忍的深刻内涵,可谓精彩绝伦,孕育着大的智慧。如今,“难得糊涂”愈来愈成为为人处世、闯荡社会、遨游商海所必备的智慧锦囊。

让人一步,用糊涂来“宽容”别人的错误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说宽容是一味良药,它能消释心里的埋怨、愤慨,它能埋藏隐藏的怒火、硝烟,它能使一个一味暴躁的人变得心平气和,它能让一颗充满仇恨的心变成雪后最纯洁的天使。

因为易怒、易妒,所以无法体味宽容,所以一直让自己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盘旋;因为狭小,所以无法品尝宽容的伟大,所以一直地让自己像一只暴胀的气球一样,气鼓鼓的四处宣泄心里不满意的余气。有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心里,让阴影一直笼罩着自己,直到有一天自己也变得再也不能呼吸。而有一些幸运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及时找到这一味良药,于是,他给了自己一方更明亮的天空,从此不再斤斤计较而代之以平和一笑。

男女朋友在恋爱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太在乎对方而争吵,或是为了偶尔的迟到,或是为了没有及时回电话等等之类很细小的事情,结果往往因为太爱而伤害了对方,最终不欢而散。而当两个人退回到朋友身份时,因为没有了对对方的苛刻要求,却会发现相处在一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其实,这说起来就是所谓的宽容,给彼此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原谅的理由,那样,感情也许会长久许多。不要因为爱而给对方太多束缚,过早地扼杀了自己珍爱备至的感情。其实,世人也很难说清楚宽容到底是什么,它也许只是一时糊涂。世人都说“难得糊涂”,这也许是前人在为人处事中所得出来的一个真理吧。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爱妾被一位陪宴的将军调戏的情况下,竟然也能假装糊涂,不追究犯上者的罪,遮掩了这位风流将军的罪过,则更是宽厚得难能可贵。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酒宴开始,庄王兴致很高,说:“我已六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均来就宴共同畅饮。”于是,满朝文武,与庄王欢歌达旦。

夜深之后,庄王仍然兴致不减,令人点起蜡烛,继续欢乐,并要宠妾许姬前来祝酒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将灯烛吹灭。这时,有一人见许姬长得美貌,加之饮酒过度,难于自控,便乘黑灯瞎火之际,仗着酒意暗中拉住了许姬的衣袖,大概想一亲芳泽吧。

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趁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

谁知庄王听后,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因而,他不但不追究,反而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众卿全都扯掉了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不声不响为把那个胆大妄为的人隐瞒了过去。

一个将领对自己爱妾的调戏,对于至尊无上的君主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不丢掉小命那才叫怪哩!可是,楚庄王却能假装糊涂,原谅属下的过错。

但这段“绝缨会”的千古佳话,如果没有后来的善报结尾,恐怕还是要逊色许多。

三年后,楚国与晋国开战。楚军中有一位勇士一马当先,总是冲在前头。楚庄王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此拼命。勇士回答说:“末将该死。三年前,我在宴会上酒醉失礼,大王不但不治我罪,还为我掩盖过失,因此,我只有奋勇杀敌才能报答大王。”

在这个故事中,楚庄王听说有人调戏美人,认为酒醉失礼是难免的,所以来个假痴不癫,故意让大家扯断冠缨。楚庄王的宽容大度得到了应有的报偿。他的这种“糊涂”其实是一种富有远见的精明。

在这方面,宋太宗采取的“糊涂”态度可以说与楚庄王是异曲同工。宋太宗时,孔守正官拜殿前虞侯。一天,他在北陪园侍奉太宗酒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边的功劳来,二人越吵越气愤,失去了下臣的礼节。侍臣奏请太守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太宗不同意,让人送二人回家。第二天,二人酒醒了,一齐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太宗说:“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

太宗的“喝醉了”,体现了一位君主的宽广胸襟和豁达的风度,其实,这是做人的学问,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曾为此受到启发呢?筵席上无君子,酒话无真言。太宗的“喝醉了”是明智之举,如果对臣子酒中之语都包宽不下,怎能容得下举国百姓?如何治国安邦,广纳良言?想想也是,喝醉了,“糊涂”了,也就少了一点纷争,多了一份安宁,人与人之间也就少了许多摩擦,不会因一点利益而钩心斗角、心怀鬼胎,而是化干戈为玉帛。因此说,该“糊涂”时且“糊涂”。用“糊涂”来宽容别人的失误是做人的处事之道、做人之理,是一种生活的技巧,是处世的窍门。

当你在生活中与他人出现尴尬局面的时候,何不装一下糊涂,笑着踩完一路的泥泞?当你被名利场搅得人仰马翻的时候,何不装一下糊涂,坚持着自己走过去?当你真的做到糊涂的时候,想必你就已经找到了宽容的定义,那以后的天空里,剩下的就只有彩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