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河春酒是由麻姑酒更名而来,历史相当悠久。据说,宋代以前沧州以酿制黄酒著称,后发展成醇香、甘洌的蒸馏酒,至宋代酿酒业已是星罗棋布。《水浒传》中有关林冲发配沧州、醉倒雪地的描写,即可见一斑。到明清两代,沧州的酿酒业更是盛况空前。古沧州是京杭运河必经要道,沿河南销北运,生意兴隆。加之沧州地处渤海之滨,盛产海味,佳酿名肴,吸引无数游人、墨客。此时,蒸馏酒已演变成麻姑酒,闻名燕京。
为何叫麻姑酒呢?传说有个美妙的故事:麻姑是个倾城倾国的仙姑,每年三月三日到降珠河畔用灵芝酿酒,献给天宫王母娘娘。王母大悦,遂到瑶池摘来蟠桃让麻姑食用,自此麻姑长生不老,麻姑酒的名声亦随之大振。清代《茶余客话》云“沧州(麻姑)酒止吴氏、刘氏、戴氏诸家,余不尽佳。盖藏至十年者,味始清冽。”明末,吴、刘、戴诸酒家的酒楼,背沧州古城面运河列屋而踞。一日,三位老者至楼上聚饮,不多时,三老皆醉。临行时将余酒倒入河中,河水色变;再取河水酿酒,酒味甘洌。清代兰维毅著《沧州图古歌》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年的沧州,酒家众多,青旗高悬,麻姑酒闻名遐迩。
清代学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多处记述麻姑酒。他说“麻姑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还记载,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由运河乘船到沧州歇息,饮用了当地官员献上的麻姑酒,赞曰“朕从未饮过这样的好酒”。遂令纪晓岚传旨,饮定麻姑酒为“御酒”。
早年笔者多次饮用麻姑酒,知其工艺相当讲究。它用冀中平原所产红高粱为原料,取颜色江黄、颗粒饱满、壳糠甚少者。制作时,又用新鲜呈金黄色的稻糖做副料,清蒸去杂味,又用新鲜麦麸制曲,为糖化剂,多微共酵,时为四十八天。后再分层出池,缓火蒸馏,精心勾兑。
麻姑酒今取名“御河春”酒,是因70年代初恢复生产时,“麻姑酒”注册商标已被别家酒厂先用。而御河春完全是用当年“麻姑酒”的工艺,并保持了其传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