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语文数学的故事
45348300000073

第73章 背诵

东汉末期,高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有个年轻人叫王粲,是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知识面广,文思敏捷,记忆力非常强。

有一次,王粲看人下围棋,下棋的人一不小心,把棋局弄乱了。大家都不知怎么办才好。王粲这时不慌不忙地说:“没关系,我能恢复刚才的棋局。”下棋的与看棋的人都不相信,用一块大手帕将棋盘盖住,让他在另外一个棋盘上再摆。等摆完了一比较,确实和原局一样,一个棋子都没有摆错。

还有一次,王粲和几位朋友一同去郊游。那天,风和日丽,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他们一边说笑,一边谈论着诗文,兴致都很高。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于是大家停住了脚步,上前观看。各人都默默地读着,有的在欣赏碑文,有的在思考品味。看完以后,大家就议论起来,顺便坐在道路旁歇息。

这时,一人突然问道:“各位仁兄,刚才大家都读了碑文,也觉得不错,不知谁记下来了?谁能把它再诵读一遍而没有差错呢?”众人听了,谁也没敢答应。那人又指着身边的王粲说:“王粲兄记忆力强,能背着诵读吗?”

王粲没有推辞,他点了点头,满有把握地说:“不妨试试吧!”

大家一听,很是惊讶,其中就有人不太相信,也有的非常好奇,于是大家都催促着他。

王粲站了起来,背对石碑,高声地诵读起来,从头至尾,一句不落。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抑扬顿挫,缓急适度。当他诵读之时,有几位好奇的朋友,还特意立在石碑旁看着碑文,仔细地对照。他们极为惊异地发现,碑文虽然不短,但王粲背得句句完整,字字正确。

当王粲背完之后,朋友们确实都佩服极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由这事,后来就产生了“背诵”一词。“背”是背着,即不看原文;“诵”是诵读,要读出声来。“背诵”就是不看原文,只凭记忆,读出诗文的词句。

背诵也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有些重要的文章、佳句,有些重要的公式、数据、口诀等都应熟悉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到运用时就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