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4537200000062

第62章 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6

(六)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6

黄龙早丧赤城中——预言“百日维新”与光绪喋血瀛台

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

——《烧饼歌》

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二月初五戌时,同治皇帝驾崩后一个时辰

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召见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等二十九人,颁布懿旨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听闻此讯,醇亲王奕譞顿时“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大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倒数第二位皇帝——载湉即皇帝位,世称光绪帝。他在位期间重复了同治帝的悲剧,十七岁亲政,但慈禧规定,光绪必须每隔一日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还经常派人监视他的行踪。贵为天子的光绪帝在慈禧太后眼中,不过是一个她借以实现权力欲望的玩偶与傀儡。在他三十八年的悲剧人生中,最具光彩的一笔就是“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之后,中国思想界刮起了大旋风。邓世昌的同学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发表《救亡决论》,喊出:“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第一次向国人提出“救亡”的口号。同年严复的《天演论》轰动全国,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的专制政体。正如谭嗣同在《仁学》里说的那样,封建专制制度是“大盗”之政,而君主则是“独夫民贼”。

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在清朝日渐衰落的时候,发出了最强音,成为引领那个时代的思想先锋。他们的领导者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这是一篇个人血泪与对国家民族忠诚交织的文章。在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的集会中,他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说,从民族命运、国家大势说到世界形势,从古代的改革说到今日的变法,说到伤心处,声泪俱下,全场的举人聚精会神地倾听者,狂呼,跺足,鼓掌,乃至悲号。梁启超宣读了康有为的万言书,文章气势磅礴,热血洋溢、纵论古今中外,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概引起共鸣。这篇万言书被全体举子一致通过,并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公车上书”。

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康有为连续上书三次,才传到了光绪帝手中。此前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曾向光绪帝转达过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对清廷的看法:“贵国之弱,在于固守旧法。如欲自强,必须将明于西学年富力强者委以重任,拘于成法者一概撤去,方有转机。”所以,当光绪帝看到康有为的上书时,似乎找到了振兴清朝的希望,于是他决定变法,执行新政。

此时,虽然名义上已经归政于光绪皇帝,但实际的权力还在慈禧手中,要实行新政必须征得她的同意方可。出乎意料的是,慈禧对新政竟没有反对,“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或许是她也认识到了大清王朝山河破碎,也希望变法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故而同意变法,但必须以“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为前提。获得慈禧同意且心急变法的光绪帝,并未特别注意慈禧开出的两个条件,便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戊戌变法”由此开始。

变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风习以及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就是废除八股文考试,改试策论;在各省设商务局,促进商业发展;废掉军队中用的弓、刀、矛等传统工具,改用枪炮;改变社会上崇拜鬼神的不良风气。政治方面则开放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等,这相对洋务运动来说是一个突破。

然而,正是由于戊戌变法的完整,不可避免地越过了慈禧开出的两个条件,触犯了一些守旧派的利益,他们先是公然反对,紧接着就跑到慈禧的心腹——直隶总督荣禄那里诉苦。荣禄也正在担心由于光绪帝掌握实权后,自己失势,于是就乘着这个机会派人散布“皇上病重”和“皇上与维新派阴谋加害慈禧太后”的谣言,又去向慈禧报告新政的流弊以及众大臣的意见。

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慈禧,听到荣禄散播出的谣言、感觉自己手中的权力即将受到威胁后,就再也坐不住了。9月21日,慈禧与荣禄借天津阅兵之机发动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政变——“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她第三次垂帘听政。“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只经历了103天,故史称“百日维新”。

光绪帝在去瀛台之前,给维新派下了一道密旨,让他们逃难。接到密旨后,康有为逃到了香港,梁启超到了日本。谭嗣同没有逃,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的。”决心以死抗争。七天后,慈禧下令将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维新派人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学者袁野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时说:“从康有为的三本著名著作和他整个的思想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产生于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都是以他这些思想为指导原则的。然而他并非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仅凭这些奇思妙想,书生意气,终究难成大事,所以最后戊戌变法走向失败,也是顺理成章的。”确实,从康有为指导变法的两部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可以看出,“康有为的思想是用‘西学为营养,哺育出来的思想’。但是他又披上中国古老学术的外衣。”这就导致中西思想在结合的时候有些脱节,有点理想化,结果只能是失败。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的、全面的变革,但是由于守旧派的阻挠,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清政府失去了最后一次发展的机会,政府更加腐朽,民间正在策划反清复明的起义运动,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即将走向灭亡。正如学者彭勇所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把人们依靠朝廷本身的改革来强国的最后一丝梦想彻底击灭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更趋激烈,错过了最后一次变革维新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选择发展道路的机会。清廷拒绝维新,其结果只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随着之逐渐走向尽头的,还有光绪皇帝的生命。变法的失败,令他大受打击,再加上之后令京城“猪羊鸡犬九家空”的八国联军侵华时的西逃和珍妃辞世,身体和心灵经受双重折磨的光绪帝本就羸弱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在张功臣选编的《历史现场:西方记者眼中的现代中国》一书中,记录了西方记者眼中此时的光绪皇帝:“在最近接见外国使节时,他没精打采地坐在御座上,甚至无法在座位上挺直身体。很明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在经受疾病的折磨,而且病情持续恶化。”

被疾病困扰多年后,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公元1908年11月14日午后6时33分)在被囚禁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瀛台停止了呼吸,暗合了刘伯温预言的“黄龙早丧赤城中”,享年三十八岁。苟延残喘了许久的大清帝国,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位帝王溥仪。

事件纪:

康有为七次上书

1888年,康有为进京参加顺天乡试,虽未能考中,却写了《上清帝第一书》给京师的大官。结果,被户部尚书翁同龢和礼部尚书徐桐拒之门外。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被全体举子一致通过,并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公车上书”。1895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终于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许。之后又第四次上书。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他第五次上书光绪请求变法,得到光绪帝首肯,开始准备变法。1898年的1月29日,康有为第六次上书,要求光绪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同年3月12日,康有为最后一次上书光绪帝,明确提出要效仿俄国变法图强。之后,他又通过各种办法积极推动变法,但最后变法被镇压,康有为只得流亡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