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45409000000075

第75章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考古调查综述(1)

张志立彭云梁涌

一、越国琅琊城遗址的发现

根据文物考古部门的研究,汉代朐县故址在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鼓楼(镇远楼)往东至甲子桥头,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鼓楼为其西门,鼓楼东南即是九龙口古城,而古城的半月形人工夯筑城墙下,即为当时海湾。鼓楼以西的城区是秦汉以后的遗存,主要是唐宋至明末的遗存。

“该遗址位于海州锦山九龙口下,在塔山南侧的尾矿坝境内。遗址有两个面形土墩,东墩在1957年出土战国编钟9只(见照片),整个遗址高出地面约30米,面积有6平方米。而这种规模的成组编钟,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只有王一级的墓葬出土过。1959年底和1960年4月,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徐州分队新海连市工作组先后两次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发现地表下10~85厘米为战国文化层,其下压厚70厘米左右的商代文化层,上层出土陶器,陶色有红、灰、黑三种,器形有罐、盆等,纹饰有细条纹和几何印纹。下层出土陶器有砂质、泥质灰陶两种,器形有鬲、罐等,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另外还出土2件砺石和石锛、铜簇各1件,陶片329片。”此城当为越国的琅琊城所在。

在遗址地表,1984年文物普查中,连云港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采集到几何印纹硬陶、软陶片数百片,还在遗址上发现俗称“藏军洞”的封土石室数座。

在2006年3月至5月,我们实地考察了山东东南部和江苏东北部,周朝——战国早期的有关史料记载的相关城址66处,其中与越国迁都琅琊有关的诸侯国故城址包括:莒、邾、薛、防、滕、祝丘、郯、鄫、鄅、其、向、郭、费、颛、阳都、臾、纪鄣、齐长城、琅琊邑、许田城、齐、鲁、吴等国的部分古城遗迹、从而确定了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史实的正确记载。

首先在江苏省的赣榆盐仓城、东海县驼峰乡鲁兰古城、连云港孔望山古城、土船顶遗址和山东省莒南县马髻山小官村城址、临沂河东区祝丘城址、郯国故城、临沭县北沟头故城、鄫国古城、滕国故城等遗址均发现了大量的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越国印纹硬陶片及其他遗物,说明越人在这些地方居住与生活过。

二、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诸说

对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问题始终存在两种观点:一为赞同说,二为置疑说。其争议的焦点在于现在认识的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所在地——胶南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所建的琅琊台。

关于琅琊的具体地点,赞同说的先贤认为:清《春秋大事表》日在山东临沂;钱穆先生认为在安徽滁州;林华东先生从杨宽、蒙文通、钱林书等先生之主张,认为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基本可信,其地点应为传统说法中的山东“诸城县东南百四十里”,即今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县南的琅琊山一带。曹锦炎先生通过研究越鸟书镈铭文,认为钟铭所记载的是未见于《左传》等史载的,由越国主持的莒邾分界故事,由此也可作为句践晚年迁都琅琊的旁证。越王迁都琅琊,当有“重返桑梓之嫌”。

今山东胶南县南部傍海有座琅琊山,其山并不高大,周围才二十余里,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很着名的地方。《汉书·地理志》琅琊郡琅琊县下注云:“越王勾践尝治此,起馆台,(有)四时祠。”《越绝书》言:“勾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吴越春秋》亦言:越王句践二十五年(前470年),“既已诛忠臣(文种),霸于关东,从琅琊起官台,周七里,以望东海”。自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历兴夷、翁、不扬、无疆、玉、尊,至亲,共“八主,皆称霸,积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郭璞《山海经》琅琊台注云:“今琅琊临海边有山,嶕绕特起,壮如高台,此即琅琊台也。琅琊者,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所都。”《水经注·潍水篇》说:“琅琊,山名,越王勾践之故国也。勾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琊。”其后人遂把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筑琅琊台作为定论,至今许多历史学者仍然信奉其说。

当代学者的着作中也都记载了这件事。吕思勉《先秦史》、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蒙文通《越史丛考》、张习孔、田珏主编《中国历史大事纪年》《可爱的山东·悠久的古代历史》及《辞海》《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也都作了肯定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宋、燕、魏等国都曾多次迁都,越国迁都琅琊,后又由琅琊迁于吴。

再者,琅琊当时不是齐国土地。琅琊原为山名,在今山东半岛南端海滨,春秋前期尚未建邑。其山北是介国(在今胶州市西南),西边是根牟(在今莒县西南)及莒国。莒国较大,其邑有介根(在今胶州市西南)、密(在今昌邑县东南)、鄢陵(在今沂水县西南)、渠丘(在今日照市西)、且于(在今莒县北)、寿舒、蒲侯氏、大庞、常仪靡(均在今莒县境)、兹(在今安丘县东南)、防(在今诸城县西北)、纪障(在今日照市西南)、无娄(在今诸城县西)、郠(在今沂水县西)等等。在这些小国及其属邑的西北才是齐国。当时琅琊山因僻处海边,既不属于介国、根牟、莒国,当然也不可能属于齐国。

《管子·戒篇》:齐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琅琊。”焦循《孟子·正义》以为“犹轴转斛”为“转附朝舞”之讹。有人据此,以为齐桓公时齐国已有琅琊。其实这完全是出于误解,当时齐国的领地还没有到达琅琊。《国语·齐语》记载当时齐国境界:“南至于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都。”《管子·小匡篇》也曰:齐“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纪国当为纪障国,其国在今山东省日照岚山区到连云港赣榆县区域内。海指今莱州湾。岱阴指今泰山北边,当不会离岱太远,或即作岱阴。当时齐国境界东不过今山东半岛西部的弥河,南不过今泰山,(本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泰山,可能为现在的蒙山主峰,而今日泰山当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封)距离琅琊甚远。

《孟子·梁惠王下》:“昔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春秋·内篇》也有相同记载。《孟子》赵歧注:“琅琊,齐东境上邑也。”其实赵氏之说不确。根据焦循《孟子正义》,转附即是之罘山,“之”、“转”是一声之转,“附”、“罘”古音相通。即今烟台市芝罘岛上的老爷山。朝舞即是成山,也就是今荣成市东北的召石山。连云港朐山东北50里的云台山,在秦、汉以前就叫琅琊山,并有罘、羽山之名。转附、朝舞连同琅琊,都是当时山东沿海的名山,齐景公因此很想去游览一番。但是,并不是说当时齐国已占有今山东半岛全部沿海地带。《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指出当时齐之国土:“聊(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摄(在今平县西)以东,姑、尤以西。”杜预注:“姑、尤,齐东界也。”姑、尤指姑水、尤水,即今山东半岛中部的大沽河、小沽河。可见当时齐国东境到不了今山东半岛东端的烟台市、荣成市一带,转附、朝舞当然非齐所有。齐国之南疆,也由于鲁、吴、莒、纪鄣、楚等国的存在,没有进展,基本维持在泰山、穆陵关(在今沂水县北)一线,因此琅琊也不可能属于齐国。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灭楚时琅琊是楚国领土,因而秦始皇灭齐以后在齐国领土上设琅琊郡、临淄郡。齐国南部边境很长时间是以齐长城为界。齐长城人海之处,许多古籍记载从琅琊人海。《史记·苏秦传·正义》引《太山记》与《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太山郡记》和《括地志》都说齐长城东至琅琊台人海,这好像成了定论。张习孔、田珏主编《中国历史大事编年》(高校文科教学参考书)也记作齐长城东至琅琊人海,因而造成齐国东南部边界的混乱说法。事实是齐长城不从琅琊台人海,而是从现在所见是秦始皇所建的琅琊台以北50公里的青岛市黄岛区辛安镇东于家河村人海。《胶州志》(道光版)记载:长城“西起平阴之防门,径泰山北麓,而东至诸城之京子夼入境,十五里至六汪庄南,铁橛山阴。东历杨家山、白猊山、齐城山至黄山顶十余里,又东历小珠山阴,鹁鸽山至徐山之北于家河村,东人海三十里。”至今残垣依稀可见。琅琊在齐长城以外,这就有力地证明:琅琊长时期不是齐国领土。如果琅琊这么一个着名的海港是属于齐国所有,齐国决不能把它划于齐长城以外。当时琅琊港当在今连云港市附近。

从地理上说,琅琊东临大海,可以充分发挥越军水师的特长,迅速调集军队,供应战争物质。据《诸城县志》记载,附近有港湾可容船百余只。这对一个以前“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海滨国家——越国来讲是比较合适的。由于自然条件的关系,吴越的舟师在当时规模是比较大的。《左传》哀公十年:吴大夫“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进攻齐国。后来越国也曾由范蠡、舌庸统率水师从海道进入淮河,切断从黄池归来的吴军。越国迁都琅琊后,一方面向南通过海道可直达越国故地,另一方面又可以稍向西通过水路的沂水沭水到莒,通过沂水南入泗水,再经过邗沟到达吴越故地。又因今江苏省东北部控制在越国手中,所以这两条水道也是比较完全的。这样对于收取和保藏贡赋的物资是比较方便的。而琅琊附近,除了东面临海外,它的西、西北及北面都是些不高的小山,例如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马耳山、五莲山等,围绕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起到了保障琅琊安全的作用。战国时齐长城的东段,也是在琅琊之北,连接着上面所讲的一些小山而至海的。

还有人认为,是重返桑梓之地的举措,亦是荣归故里、重归祖居之地的重大民族迁徙。曹锦炎及董楚平两位先生曾有论述。

琅琊系海滨一隅之地,越人攻占其地甚易。句践在占领琅琊时,没有出现齐人有任何反抗的举动。如果越国想另选一个北方战略要地作为国都,就不是那么容易。

越国为什么要迁都琅琊?史书记载都说是为了争霸。也就是为了“四分天下而有之”。因为争得霸主,四分天下,就可以掠取更多的贡赋。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越灭吴,上征上国,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谋故也”。韦昭注:“上国,中国也。”又因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无论大小国家都比较富庶,特别是今河南省和山东省西部地区。“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又讲到沂、泗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自然条件是比较好的,商周以来宋、郑、鲁、卫、陈、蔡等国,都分布其间,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都比较发达。还出现了像陶(今山东省陶县西北)这样有名的商业城市。所有这些中小国家,都是越国建都琅琊,“四分天下”以后征收贡赋的对象。

由于中原地区比较富庶,有不少中小国家存在,春秋以后长期成了各大国争夺和征收贡赋的对象。有些大国竭力向中原扩展疆土,争作霸主,例如楚国、吴国、越国都是如此。有些大国在扩展疆土的同时,不断向这个地区迁都,如当时的韩、赵、魏等国都是这样。韩原都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到了韩武子时迁都宜阳(在今河南省宜阳西)。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在今河南禹县)。韩哀侯时灭郑,即定都于此。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赵国原都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赵献侯迁都中牟(在今河南省鹤壁市南)。赵敬侯时又迁都邯郸(在今河北省邯郸市)。魏国原都安邑,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后向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扩展疆土,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迁都正是当时各大国谋求富强,开拓领土的一种手段。例如秦国,秦献公开始谋求富强,准备向东拓土,就迁都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后来秦孝公下令国中,就说献公“徙治栎阳,且欲东伐”。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同样是为了谋求富强,开拓疆土。

春秋争霸的一个重要目的,从来就是向中小国家掠取财富。到春秋末期,霸国对别国的掠夺更是厉害,掠夺的方式是多样的,数量是巨大的。如吴国称霸时,《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公会吴于鄫,吴来征百牢。”又邾茅夷鸿请于吴曰:“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邾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是个附属于鲁的小国,而也要向吴贡纳六百乘之赋,足见当时霸国掠夺之多。吴国在中原争霸过程中这样厉害的征收贡赋,继吴国而到中原争霸的越国当然也不会放松。郑国子产早就指出:“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皆小国之祸也。”小国的命运完全控制在霸国、大国的手中。越国继承了霸业,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原的小国家,榨取更多贡赋,就有必要北上迁都到琅琊。

置疑说认为:《越绝书》等几部书都只是说句践迁都琅琊,但没有说琅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更没有说是山东之琅琊。甚至看不出这次迁都是一项重大的举措。

《汉书·地理志》对齐地的界定,其中东有琅琊,他们举出很多论据。“齐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生之游?”《孟子梁惠王下》也记: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赵歧注:“琅琊,齐东南境上邑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平公五年(公元前476年),“田常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琊,自为封邑。”《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虚危之分野也,东有淄川、东莱、琅琊、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皆齐分也。”司马相如《子虚赋》也说:“且齐东睹巨海,南有琅琊,观乎成山,射乎之罘。”

有人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灭吴以后,“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勾践把原来吴国淮北所有的土地分别给了楚、宋、鲁三国,只保留了江淮之间的东部地区,又说勾践迁都琅琊,这岂不矛盾吗?”在当时山东东南部,有齐、鲁两个大国。并在以泰山、鲁山、沂山山脉为界。大致泰、蒙山以北到海为齐国;泰、蒙山以南偏西为鲁国;当时还有一个强大的莒国,莒在鲁国的东北、东到海(包括今山东的莒县、五莲、日照、沂水等地),其北为齐国,其东境到海边的琅琊港。越王勾践不可能在强大的齐国和莒国之间的齐国琅琊邑(今胶南琅琊镇,夏河古城址)建都。

清代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说:“或以琅琊僻处东海一隅,不足以当大国之都。”钱穆也认为:琅琊“僻在齐东海之滨,越为求霸中原,何为择都于此,衡以地理形势,知必不然”。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中认为:“勾践本会稽,盖因会诸侯于河,权于此(指琅琊)观望经旬时,不应都此。《吴越春秋》所说近于荒谬。”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除了《史记》中没有记载以外,先秦古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都没有记载,东汉人的着作里《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才提及此事,因而使人生疑。

“越王勾践没有修建琅琊台,也没有建都琅琊,琅琊台明明是秦始皇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