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从小学科学03
45420400000069

第69章 为什么要研究灾害学

许多统计事实表明,地球发生灾害的次数日渐增多。据联合国有关资料,1947年~1970年全世界有74.5万人死于热带风暴,17.3万人死于水灾,15.1万人死于地震,7200人死于火山爆发。

在我国历史上,水患严重,尤其是黄河经常泛滥。据记载,秦汉时期平均26年有一次河灾,三国五代时10年一次,北宋时期2年一次,到元明清时代竟平均1年发生2次。

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进行综合研究、综合预报和综合治理。

因此应该建立一门专门研究灾害的学科——灾害学。

近来,天文因素对气候、地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指出地球绕日运动的微小变化会使太阳辐射量在纬度上和季节上重新分配;还有人提出,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变化和磁周22年变化等天文因素与许多地方的雨量、谷物收成有明显的关系。

在灾害逐渐增多的原因中,人类活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过度的农垦放牧、超计划的砍伐森林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速递增等,将导致江、河输沙量增加,气温、降水失调,一些地区沙漠化或盐渍化加速,最终造成水、旱、风沙等灾害。

另一方面,在一些大灾害发生前后,常伴随有其他灾害发生。例如1991年我国安徽、江苏两省遭到特大洪涝灾害。在这之前和同时,广东、广西、江西以及我国台湾省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

因此,应该综合研究成灾原因、成灾规律、灾害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与防灾、抗灾相关的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灾害和战胜灾害的历史。灾害学是一门有关认识和战胜自然的各有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