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风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绘画的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很多古人的绘画、书籍和其他文物都没有保存下来,这里面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很落后,绘画的材料、工具不具备防潮、防腐、防虫和防断裂的功能。许多绘画得不到妥善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潮、发黄、变脆断裂,受虫咬和腐蚀,最后没有被保存下来。当然,其中水平差的作品已经被自然地淘汰了,也不可能保存下来。
由于统治的需要,帝王总是把对自己不利的思想和文化打击下去,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清朝的“文字狱”。他们残酷地迫害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大量书籍、文字被毁灭,相关的书画作品也难以幸免,这就使很多艺术作品没有保留下来。
王羲之《兰亭集序》
对书画、文物破坏最大的是战争。连年战乱,人们连命都难保,还有什么能力去保护书画文物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是个金石书画的鉴赏家,用毕生的精力收集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字画,并著书立说,标明它们的来历、价值等。可是,由于金人入侵,李清照的家被毁于战火,带在身边的大批极珍贵的书画文物也在逃难途中被抢劫和毁坏,所剩无几。
另外,大量书画文物集中到帝王手中,又随他们埋入了地下的坟墓。由此,许多书画作品在世间消失。最有名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由于唐代皇帝极为喜爱,被带进了坟墓。当然,在坟墓中的这些文物,有些得以重回阳世,再一次经历各种毁灭的危险之后,保存了下来。但是,仍有大量的书画文物被埋在地下不为人知,有着被腐蚀乃至毁灭的危险。
解放后的“十年动乱”中,又有大量的书画文物被无知的人们毁坏,又一次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