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4
45424700000005

第5章 二战前后的世界(4)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苛刻政策,使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高涨;而经济危机的侵袭则使基础薄弱的民主共和国摇摇欲坠。希特勒及其领导下的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抓住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麻痹大意的机会,蛊惑民众,最终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

纳粹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德国的法西斯政党。1920年9月30日正式建立。纳粹党成分复杂,主要领导人除希特勒外,还有施特拉塞、赫斯、戈林、戈培尔等。纳粹党混合19至20世纪的各种反动思想,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极端仇视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纳粹党设全国委员会,统管州、区、乡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还设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下辖组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是纳粹党的纲领性文献。1933年1月,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后,逐步建立起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最终将德国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沼,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后,加快了排除异己、夺取政权的步伐。1933年2月27日晚,纳粹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第二天,戈林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并将当时在纵火现场的荷兰共产党人范·德·卢贝作为纵火犯予以逮捕。纳粹党由此掀起了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高潮,先后逮捕多名德共领导人和在德的其他国家共产党员。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共产党力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以国会纵火案为契机,希特勒建立起纳粹党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白色恐怖笼罩着德国。在1933年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以微弱优势险胜。3月23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授权法》,希特勒政府被授予4年的独裁权力,由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在法西斯独裁专制下,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社会民主党被禁止活动,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等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均被迫解散,一度是纳粹党盟友的民族人民党也未能逃脱解散的下场。纳粹党还取消自由工会,强迫工人参加其建立的“德国劳工阵线”。1933年7月,德国多党制最终被取消,纳粹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建立。

第三帝国

1934年8月1日,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元首法》,把总统和总理原则上合二为一,确立了权力一体化的元首原贝川。1934年,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成为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的国家元首。通过8月19日纳粹党一手操纵的“公民投票”,希特勒最终成为德国国家和国民意志的全权代表。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希特勒认为自己建立的帝国继承了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威廉一世的第二帝国的光辉传统,因此称“第三帝国”。

积极扩军备战

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和称霸欧洲,纳粹党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计划。1933年10月,德国公然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先后退出了日内瓦国联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1935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1935年6月,德、英两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一协定有利于希特勒重新发展海军力量。1936年3月,希特勒指令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保证西部安全的《洛迦诺公约》。纳粹党还制定了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基本国策及在各方面作好速战速决准备的总体战略。经过1936至1939年4年的准备,德国再度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在对外扩张中寻求利益、转移矛盾以维护统治,日本统治阶级大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也作了充分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国国会大厦“军财抱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通过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变化,日本新老财团的军事扩张倾向大为加强。军阀与财阀实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作“军财抱合”,其实质是军部与资本家的政治联盟。“军财抱合”加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对日本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重要影响。

倾销政策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扩大出口,日本政府实行倾销政策。军需通货膨胀和禁止黄金出口,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迅速上升,日本政府通过保持这种垄断性高物价加重对本国人民的剥削。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商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但日本政府却不顾对外贸易中的剪刀差,不惜压低商品价格,大量廉价倾销本国商品,抢占对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

从1931至1934年,日本出口额增长了一倍。日本商品的到处冲击,致使欧美各国先后采用立法手段,以抵制日货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二二六事件

在军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皇道派”

和“统制派”两派。前者成员多为下层军官,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后者主要成员均为军队高官,主张约束军队的行动,运用军部的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两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1936年2月26日清晨,皇道派的青年军官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的士兵发动了叛乱,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地,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维新内阁”。29日,叛军被镇压。“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五相会议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召开了五相会议,即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会议。会上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基本国策纲要》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既反映了陆军的北进意图,也涵盖了海军的南下主张,基本勾勒出日本日后南北并进的庞大侵略计划和狂妄意图。为了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现向南洋发展的目标,这次会议还要求陆军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兵力,海军对抗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

三国轴心形成

1936年,德、意两国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决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由此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25目,为了同英、法、美争夺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与德国利用英、法统治集团惧怕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心理,签订了名为《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约。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至此,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短暂的和平局面。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相互之间潜在的矛盾激化。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大陆点燃了侵略之火,它们企图用武力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当英、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断满足侵略者要求以求自保的时候,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却在为抵御法西斯侵略浴血奋战。绥靖政策并未达到英、法预想的效果,法西斯侵略步步加剧。

英、法、美、苏虽曾试图制止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但却因未能协调好彼此的矛盾最终归于失败。

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法西斯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部开动。在消除两线作战的威胁以后,德国挑起了新的世界大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自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以侵华为主的侵略战争。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从侵略中国东北入手,进而向整个中国和亚洲大陆进行武力扩张。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先的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当即派兵发起突然进攻。炮轰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大营和沈阳城,史称“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对于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北大营、沈阳城相继被日军占领。日军随后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进攻,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及对亚洲与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侵略的序幕。

李鸿章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18日,日本蓄意制造了日本僧人寻衅被殴的事件。1月28日,目军以此为借口悍然向上海发动武装进攻。中国上海驻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等人的领导下奋起抵抗。3月3日,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中日双方宣布停战。5月5日,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而日军则可留驻上海。

日本侵略华北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进一步向华北地区扩张,企图炮制出第二个伪满洲国——华北国。

1935年6月,日、中《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签订,规定中国军队退出华北,华北变成非武装区,从而大大削弱了中国在华北的军事力量。10月,日本提出所谓“广田三原则”的对华政策,加紧策划华北“自治”。华北地区陷入沦陷危机。

12月18日,为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的要求,国民党政府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但是此举并未从根本上缓解华北的紧张局势。1936年,日本内阁又提出一个全面掠夺华北资源的经济侵略计划。此时,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国民党政府拒绝了日方的要求,从而使日本以政治分裂、经济侵略等手段吞并华北地区的侵略计划宣告失败。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以后,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声称,意大利要在东非谋求殖民利益。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法西斯加快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步伐。1934年12月5日,意军在瓦尔瓦尔地区制造边境冲突,开始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但英、法控制的国联无视埃塞俄比亚的申诉,采取“不干涉”政策。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侵略军不宣而战,分三路向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进攻。

美国的《中立法》

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在孤立主义的强大压力下,通过了《中立法》,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但授权总统确定禁运武器的项目和实行武器禁运的时间,并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送武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后,1935年10月5日,美国宣布对交战双方都实施《中立法》,但该法并不禁止向交战国输出石油等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美国商人对政府的“道义禁运”声明置若罔闻,向意大利大量输出石油等战略物资。由此可见,美国的《中立法》实际上并非中立,反而助长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气焰。

《霍尔—赖伐尔协定》

1935年12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法国总理赖伐尔共同炮制了一个协定——《霍尔—赖伐尔协定》。协定主张埃塞俄比亚用整个欧加登省和提格雷省东部等其15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换取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划出的一条约7770平方千米的走廊及其通往阿萨布港的出海口,同时要求埃塞俄比亚在其南部地区给意大利提供一块“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这项协定否定和抛弃了国际联盟的原则,以出卖埃塞俄比亚的主权和利益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遭到了埃塞俄比亚人民和英、法两国人民以及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霍尔和赖伐尔因此被迫辞职。

英、法对意绥靖政策的后果

虽然英、法两国纵容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绥靖政策,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但英、法迫不得已的经济制裁仍然激怒了意大利,使意大利与德国前嫌冰释,结成了罗马—柏林轴心。英、法的绥靖政策同样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德军于1936年3月开进莱茵非武装区。欧洲的一些小国对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做法大失所望,于是纷纷到国联以外去寻求安全保障,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被摧毁。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为了扼杀西班牙共和国,掠夺西班牙的丰富资源,进而控制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德国和意大利都派遣军队支援西班牙叛军作战,对西班牙内战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因此,西班牙内战同时也具有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西班牙内战

1936年,西班牙人民阵线联合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936年7月18日,反动军官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10月成立了叛军政府,西班牙内战由此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看到西班牙叛军连连受挫,于是派遣军队对西班牙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国际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苏联政府也给予西班牙人民巨大支持,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

1936年9月至1937年3月18日,西班牙人民击退了叛军对首都马德里发动的4次大规模进攻,成功保卫了马德里。但由于共和国部队与佛朗哥叛军力量悬殊,共和国内部又混入叛徒,1939年3月底,佛朗哥军队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占领了西班牙大部分土地,攻占了马德里。4月1日,共和国政府被推翻,佛朗哥的独裁统治由此开始。

徳、意对叛军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