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45430300000016

第16章 生存细节——职场的奥秘(2)

在企业管理中,“鲶鱼效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渔夫”相当于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鲶鱼”是企业管理中所必需的人才,鲶鱼型人才在企业中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极力发挥激励性作用,而实现自我价值。鲶鱼型人才的到来会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沙丁鱼”员工带来竞争压力,能够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企业中的“沙丁鱼”,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种懒散的状态的。也许,现在你还是一条沙丁鱼,你的领导可能是渔夫或鲶鱼,那么你最好和组织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争取变成鲶鱼或渔夫,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

当今社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鲶鱼效应不仅在众多企业中都被推广和使用。还在动物的世界里流行起来。看来,羊和沙丁鱼是一样的,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有强烈的求生意识,动物都如此,人们更应如此,适者生存,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答案。在动物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这是一种生态平衡,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动物世界里,弱者也有一片天!和动物世界一样,在人的世界里,也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只有相对的强者和弱者!

在田径场上,跑得快的便是强者;在考场上,分数高的便是强者!可是,田径场上的强者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强者,考场上的强者也不一定是田径场上的强者!因此,其实“弱者”也可以是“适者”。要想做强者,先做“适者”吧。

经济学家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

卢卡斯,1937年,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1955年,卢卡斯从西雅图的罗斯福公立学校高中毕业。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但芝加哥没有工学院,从而终止了他做工程师的梦。 罗伯特?卢卡斯的著作主要包括:《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实践》、《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经济周期模式》和《经济动态学中的递归法》。1995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化繁为简——奥卡姆剃刀定律

实例证明:世界上那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大多都是能“剃繁”的高手。他们总是能够审时度势的有所创新,以致事业能生机盎然。

传说在亚细亚的一座古城里,有一辆古代帝王遗留下来的战车,车辕上系有一个十分复杂的结子,谁要是能打开它,谁就会占领亚洲。许多人试着解开它,却都没有成功。亚历山大大帝经过这里时,同样像先前的人一样去解这个结子,但同样也失败了。他灵机一动,抽出腰间的剑将这个结子一劈两半,大呼:“这样不就解决了吗?让亚洲在我的剑下屈服吧!”

难倒众人的绳结却被亚历山大简单的解决了,原来复杂的事情往往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总一厢情愿的把它想的很复杂。

“如无发要,勿增实体”——这便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后人常常转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即只承认一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一律剃除——化繁为简。

事物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的,许多时候我们总是被复杂迷惑着,因而在我们做过的事情中,可能有许多都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在工作中,我们总是忙得一塌糊涂、不知所措。而如果运用这把“剃刀”去掉多余的部分,破解迷惑,找到最关键的部分,那样的话,忙忙碌碌、焦头烂额的工作便会远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很简单。

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在制定决策时运用“奥卡姆剃刀定律”再合适不过了。一个好的理论决策应该是清晰、简单并突出重点的,企业管理者制定的决策亦是如此。在制定决策之前,应尽量剔除身边的干扰,具有清晰明确的思路,保持事情的简单化。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任何小小的失误可能都会使决策理论盘根错节。所以要先将企业的关键脉络明晰化、简单化,用奥卡姆剃刀无情的剔除所有累赘,只有简单才能对付复杂与繁琐。当然,奥卡姆剃刀所倡导的简单化并不是胡乱的、粗暴的剔除,而是要穿过事物的复杂性,有条理的剔除。这也就提醒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抓住了企业的主要矛盾,自然决策就可以清晰简单、有的放矢的制定了,正确的决策当然就能使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了。著名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过:“越是简单化的管理,越能实现较高效率,就越能体现创造和智慧。”而更多的实例证明:世界上那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大多都是能“剃繁”的高手。他们总是能够审时度势的有所创新,以致事业能生机盎然。

总之,只有保持事物的简单化,并适当变革、创新我们的思维,奥卡姆剃刀才能在经历风霜后依然锃亮锋锐!

如果你还在被繁杂迷惑着,赶快去寻找那把奥卡姆剃刀吧,保持事物的简单化。

经济学家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

福格尔,1926年出生在纽约市。1944年进入康奈尔大学,1948年获得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并于1960年在那里得到硕士学位。196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始执教。1965年,他同时兼任罗切斯特大学的教授职位,1975年到哈佛大学任教授。福格尔1977年曾任经济史学会会长,1980年任社会科学史学会会长,1978年以后又一直任国立经济研究局的项目理事。福格尔的《铁路和美国经济增长:计量经济史学论文集》的出版,标志着“历史计量学”或“新定量经济史学”的诞生。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间的机会成本工作中不如意就会跳槽,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可是我们都忘记计算时间的机会成本了,如果成本太高,我劝大家考虑清楚再跳。还要执意跳槽的,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陈伟本科毕业念的是计算机,毕业之后到一个网络公司做了技术员,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升到了技术部经理。但由于公司规模小,盈利额低,行内竞争又激烈,业务局面一直都打不开,陈伟的薪水也是一直“原地踏步”状态,他觉得这样没有什么发展,于是干脆的辞职离去。

辞职后,他遇到两份不错的工作,一份是某企业技术支持,另一份软件开发。陈伟选择了在一个国内企业做软件开发的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发现自己的性格似乎和工作“格格不入”。加上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公司,年过而立的陈伟职业危机感也日益增强。于是他想到了如果当初选择技术支持的工作,虽然职位和原来相比要低一些,可能要比现在也好,现在又要返回起点做重新选择。

重新选择意味着起跑线为零,一切从头开始。但时间是有机会成本的,人生并没有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打草稿”。走过很长一段路后再回头,我们丢掉的不仅是宝贵的时间,还有机遇。重新定位时,我们需要付出的可能是加倍的努力。好比买股票,在适当的时候抛会得到最大的利润,但如果抛的太早或太晚,虽然也会有一定的利润,但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好比机遇,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最适合你的机遇,也许就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有些机遇虽然你抓住了,但不是在最适当的时候,也许人生就不会登峰造极;再比如有些人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抓住了,就会给你带来一辈子的幸福,但若是在不适当的时候抓,就没有了幸福,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我们永远挽回溜走的时间。

选择是容易的,但是选择背后的所付出的时间则不可能再来,虽然我们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 24小时中我们是选择创造价值,还是在家中上上网,聊聊天?如果你现在了聊天,那么创造价值的时间将会失去。再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假设世界首富、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在走路的时候掉了100美元,这时候,他是弯腰捡钱还是继续走了,对其置之不理呢?比尔?盖茨创业几十载,积累的财产约为1120亿美元,倘若不计利息收益,将时间换算成金钱的话,那么,他的每秒钟就值121美元,假如你已经理解了时间机会成本这个概念,那么你肯定会劝比尔?盖茨直接走过去,因为他将弯腰捡钱的时间花在工作上的话,所获利润会更多,也就是说,他弯腰捡钱的时间机会成本更大。

“时间就是金钱”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关心这个问题。我们来算一下,假设有人月薪为4400元,按照每月22个工作日计,日薪是200元,平摊下来每小时25元。再用每小时10元的代价请钟点工来料理家务,而自己用这1小时去做专长的工作,等于赚了15元;而有些人为了省下2元的跨行转账费用,去银行耐心排队1小时来个“现金大搬家”,看上去是赚了,其实呢,潜在“亏损”了23元;如果这些人中刚好有个广告明星,那么他损失的不只是这23元这么简单的了,也许他将损失的是100万。

浪费时间的同时,机会成本就会变大,时间越久,成本越高,二者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就如同例子中陈伟选择工作时,只为了一时的高薪水,没有想到适合与不适合,在重新定位、充电、找工作的过程和如果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相比较就是在浪费时间,也就是说时间的机会成本更高。当然机会成本就会变大,虽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如果每个人在选择之前能够仔细考虑一下时间机会成本,想必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机会是经常光顾每一个有准备的人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机遇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不要为无谓的事情去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 所以,当我们在挥霍时间,或者用大把的时间在超市排队换购一些没多大价值的赠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为此损失了多少钱?机会就是金钱,千万不要为了几粒芝麻而丢了西瓜。

经济学家

约翰·海萨尼(John C.Harsanyi)

海萨尼 经济学天才、理性预期学派的重量级代表,是把博弈论发展成为经济分析工具的先驱之一,199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20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46年,海萨尼到布达佩斯大学注册入学,攻读博士学位。著作有《博弈和社会中的理性行为与讨价还价均》、《关于伦理学与社会行为及其科学解释的论文》、《博弈论论文集》、《博弈均衡选择的一般理论》、《道德、平等和个人美德:一个不正统的功利主义理论》。

童年卖报纸,少年卖保险——满意效应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就可能有大收获,可能会很满意,那就下手去做吧,马上就去做!

美国保险业巨星克里曼·斯通生于1902年,童年时代的他卖过报纸,还经常被一家餐馆赶出来,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再次悄悄的溜进去,被感动的客人见他这么执着,于是拜托餐馆的人不要再踢他出去。但结果他的屁股还是被踢得又红又肿,不过对次他毫不介意,而是对自己的努力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自己口袋已经被钱填的鼓鼓的了。

在克里曼?斯通16岁念中学的那个夏天,他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份推销保险的工作。在母亲指导下他来到一栋大楼前,虽然他的母亲已经从头到尾向他交待的十分清楚,但他还是退却了。因为当年卖报纸的情景又重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他站在那栋大楼外的人行道上,一边发抖,一边开始默默念起自己的座右铭:“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就可能有大收获,可能会很满意,那就下手去做,马上就做!”

于是他硬着头皮走进了大楼。那天,虽然只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以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对于自己在推销方面的了解,他感到非常满意,他知道他不但有了克服恐惧的那种勇气,而且还想出了克服恐惧的技巧。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很满意,第三天6份,更加满意,于是他的成功之路开始了。在那个假期和后来放假的日子里,他继续推销保险。有一天他居然创造了10份的好成绩,后来一天15份,20份……

克里曼·斯通的事业终于飞黄腾达,最终坐上了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霍斯恩公司董事长的位置。而且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已拥有的资产高达5亿美元,可以称得上是全美乃至整个欧美商业界的巨头。

他曾经问自己:为什么成功了?后来,他终于发现,他一直在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的每一份收获都保持满意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价值,从不胜骄败馁,而是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

其实,在克里曼?斯通这个成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他小时候卖报纸被踢的屁股红肿,还是长大推销保险时面对自己推销数量的失败,他都没有感到失落,而是用“满意”来首先肯定自己,这样才使得自己永远保持着信心十足的心态。用经济学的眼光审视这一现象就是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的“满意效应”。

所谓的满意效应就是说最优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意。从管理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就是最多的资源,通过最完善的组合和利用,获得最大的利益,毫无疑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所谓满意,就是满意的资源、通过满意的组合和利用、获得满意的收益,而这才是合理的,也才是能够实现的。

西蒙在论述这个理论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两个饿得快要死的人,爬到一块西瓜地的边上,这些西瓜正好可以给他们提供恢复体力和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其中的一人追求最优,他的想法是,既然要填饱肚子,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最大的西瓜,找到它就能延续生命。于是他在西瓜地里不停地爬行、寻觅。结果,最大的西瓜还没有找到,他就饿死在了寻找的途中。第二个人追求满意,他想:只要能填肚子,一个比较大的西瓜就行。于是,在他的手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摘下来一个西瓜。吃下去之后,体力便恢复了一点;于是又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寻找,再找到一个最大的西瓜吃下去,……他的生命终于得救,体力也完全恢复。最后,这块地里最大的西瓜被不断寻找满意的他得到了。

由此不难得出:追求最优的人,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然而追求满意的人,得到的可能是最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努力穷尽一生的力量,寻找自己生命中存在着的那个最大价值,但当“夕阳”降临的时候,才发现心中向往的价值并没有得到,而是早已被别人拥有。可能太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满意”的价值,虽然常常说“知足者常乐”,但还是被“最优”一次次击败,尽管耗尽了一生的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的时候,“满意”才是进行人生规划的最重要原则,你满意的工作往往才是你认为最优的工作,而最优的工作不一定就是你认为最满意的或者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