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孩子培养成才
45431700000028

第28章 要善于激活孩子内在的潜能(7)

10天后,三位应聘者都来了。负责人问第一位应聘者:“你卖出了几把梳子?”答:“一把。”接着,应聘者给负责人讲述了他在卖梳子过程中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和尚的责怪的委屈。幸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于是他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又问第二位应聘者:“你卖出几把梳子?”答:“10把。”负责人眼睛一亮:“怎么卖的?”于是,应聘者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座山共有10座庙,于是他卖出了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第三位应聘者:“那么,你卖出几把梳子呢?”答:“1000把。”负责人惊奇地问道:“1000把?你是怎么卖的?”于是,这位应聘者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游客络绎不绝。他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写上‘积善梳’三个字作为赠品。”住持觉得有道理,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他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和香客,很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回来的时候,住持希望他再多卖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不同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结果,当然是第三位应聘者得到了这个职位。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荒诞不经。但梳子除了梳头的实用功能,有无别的附加功能呢?所谓创造,就在于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2.鼓励孩子标新立异

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方面,通常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就会被认为是聪明的人。当然,创造力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地去想,而是一种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小时候曾师从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莫扎特对海顿说:“老师,我能写一段曲子,您肯定弹奏不了。”

海顿不以为然地说:“怎么可能呢?”

莫扎特将自己写好的曲谱递给了海顿,海顿弹了一段时间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曲子啊?当两只手分别在钢琴两端弹奏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这个曲子是无法弹奏了!”

莫扎特却对老师说:“老师,让我试试。”

只见莫扎特在遇到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便俯下身体,用鼻子弹了出来。海顿对此感慨不已。

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思维并不代表就是不对的,其实,人云亦云的人才是没有思考能力的。

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柳斌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学去检查工作,他突然想听一堂课。在校长的安排下,他走进了一个四年级的教室,正好这个班级在学习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

《麻雀》主要讲的是:一个猎人带着一条猎狗走在森林里,这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窝里掉了下来,猎狗一见,就要吃那只小麻雀。于是,猎狗匍匐着向小麻雀靠近。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了下来,它一边发出凄惨的叫声,一边用身体挡住了小麻雀。老麻雀的样子非常威猛,与猎狗展开了周旋。猎狗被老麻雀给吓着了,居然倒退了好几步。猎人也由此产生了同情心,于是把猎狗给牵走了。

讲完课,老师问学生们:“同学们,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学生们都机械地回答道:“表现了伟大的母爱。”这个答案就是课文的标准答案。

这时,有个男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不同意这个答案!”

老师问:“为什么?”

男同学说:“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麻雀呢?这篇课文我从头看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说明它是一只母麻雀,怎么能说这是表现了母爱而不是父爱呢?”

老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表扬道:“对,你非常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应该把答案改成老麻雀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包括母爱与父爱。”

这个男孩的聪明就在于敢于质疑标准答案,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父母甚至可以引导孩子:“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你觉得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吗?”

当孩子说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时,父母千万不要呵斥孩子,相反,要鼓励孩子,即使孩子提出的想法不完全正确,也要充分肯定他的这种精神,鼓励孩子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3.鼓励孩子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与常人的思维方向截然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可理解,但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它常常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的感觉。

人们都比较喜欢按常规思维来思考问题,但在解决问题,尤其是在解决特殊问题时,反向的思维方法可能更有用。

让孩子成为敢于决策的人

决策能力是天才必备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天才都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集思广益,根据面临的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不会作决策的天才最后只会随波逐流,从而走向平庸。

1.学会与孩子协商

父母们总是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事情,包括替孩子作决定。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实际上,父母要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分子,不管孩子多大,都要有意识地与孩子讲讲家里的事情,让孩子也想想办法。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思考能力,孩子的自主意识也能不断提高。

比如,一位妈妈对刚上小学的儿子说:“下个月,妈妈要出差,没办法到学校来接你。你看怎么办才好?”

儿子不假思索地说:“那叫爸爸来接我吧!”

“可是爸爸经常要加班,也没有时间来接你。”妈妈遗憾地说。

“那怎么办呢?”儿子有点泄气了。

“妈妈想请隔壁的成成妈妈帮忙接你,你和成成是同班的,反正也一起放学,你就跟成成一起跟他妈妈回来,怎么样?”

“好吧,也只有这样了!”儿子显然接受了。

在与孩子协商时,父母要有技巧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尽量让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询问:“宝贝,妈妈想让你有一个独立的房间,你希望你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孩子,明天你就要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妈妈希望你能够努力学习。以后每天放学后,你怎么安排时间呢?”

当然,不管孩子提了什么意见,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而且能够引导孩子学会否定或者认可自己的观点。

2.尊重孩子的决定

当孩子作了一个决定的时候,你会干涉孩子吗?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会采取干涉的措施,如果孩子的决定无伤大雅,或者只是有关一些小事的决定,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决定,但是,关于大事情的决定,父母们可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替孩子拿主意,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其实,往往是大事情,对孩子来说才是重要的。如果孩子的决定因此而遇到了否定,他会因此而沮丧,甚至与父母产生敌对的情绪。

事实上,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自己的情况后作出的决定,父母还是尊重为好。

作家聂鑫森的儿子曾经在大学读新闻专业,后来,儿子想放弃新闻专业,学习中文,对此,聂鑫森非常开明,他尊重儿子的决定。

他是这样记录这件事情的:

2001年冬,我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住在奥林匹克饭店,离儿子读书的地方不算太远。儿子到饭店来看过我几次,有一次是和外甥许卓仁和侄女易慧一起来的。我们一起吃饭、喝啤酒,儿子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在我将离京返湘的前一天,儿子来为我送行。与我同住一室的何立伟上街去了,屋里只有我们父子俩。

儿子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话。

我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儿子下定了决心,说:“爸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我说:“你说吧。”

“我不想在北京读书了。”

我大吃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温和地问:“为什么呢?”

“爸,我想学中文,新闻课程……可学的东西不多,真的。我想重新参加明年的高考,然后好好地读几年书,打牢基础。”

“可在北京的时光白费了。”

“不,没有白费,我认识了不少人,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我想,对于写作是有用的。”

我又一次点了点头。我觉得儿子的决定不是草率的,他能下这样的决心,从心底里说我是欣赏的。“好。离高考还有几个月,你就拼此一搏吧。”

儿子灿烂地笑了。

这年寒假,儿子把所有的行李都带回来了,然后进入一个高考强训班,开始了他人生一场真正的拼搏。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信心满怀地又一次参加了高考,最终被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录取。

一个人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是被强迫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如果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后作出的决定,他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

当然,如果孩子明明作了不该做的决定,父母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但是,父母只能以建议的方式来提醒孩子,相信父母只要坚持平等的沟通方法,孩子是不会不参考父母的意见的。

3.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选择是一种能力,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小时候非常幸运,因为妈妈总是非常尊重他的意见,让他自己去选择。

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妈妈只是给富兰克林提些建议,她完全尊重富兰克林自己的意见。这不仅促进了富兰克林与妈妈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富兰克林从小就非常有主见。

幼年的富兰克林长着碧蓝的大眼睛,鼻梁挺拔端正,一头金色的卷发,显得英俊、神气,很招人喜爱。尤其是那一头金黄色的卷发,非常漂亮,妈妈很喜欢富兰克林这头漂亮的卷发,并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年幼的富兰克林。

但是,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富兰克林并不喜欢。

有一次,妈妈想给富兰克林穿绉边的套装,富兰克林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

又有一次,妈妈想让富兰克林穿苏格兰短裙,富兰克林又拒绝了妈妈的好意。最后,富兰克林和妈妈一致同意穿水手服。

关于这段故事,萨拉在她的《我的儿子富兰克林》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做妈妈的对于衣饰的品位虽然高雅,可是我们执拗的儿女却并不喜爱。”

萨拉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来反对他的喜好,或者按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

在孩子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而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就具有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长大后的孩子就有可能更好地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因此,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比如,经常询问孩子:“你希望上午去博物馆还是下午去?”“你喜欢去爬山还是去游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各种需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允许孩子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父母不要立刻就帮忙,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解决。比如,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不懂时,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可以与孩子一起查资料,让孩子自己从书上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

4.不要替孩子打退堂鼓

“真烦,临近期末考试了,老师却让我参加元旦演出,那我考试怎么办呀?”女儿一回家就开始嚷嚷。

“就这点事就觉得烦了?妈妈整天既工作又要做家务,也没觉得烦?你这孩子真是的。”妈妈在厨房里说。

“你不是让我期末考试保持前三名吗?你以为有那么容易呀?现在再加上元旦演出,我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呀?”

“怎么不可能?自己考不好别怪什么演出!”妈妈责怪道。

“那好,你别怪我给你考个不及格回来!”女儿发了狠话。

“你……”一想到女儿考不及格,妈妈马上又转变了话语,“那要不跟老师说说,咱不去元旦演出了,你觉得呢?”

“要说你去说,我可不敢!”女儿瞟了妈妈一眼。

“行,行,你这个小祖宗,总是要我这个当妈的替你擦屁股!”妈妈无奈地说。

“谁叫你让我保持前三名的,你活该!”女儿恶狠狠地说。

“你……你读书到底是为了谁呀?我还不是为你好……”妈妈又开始唠叨开了。

“真烦人!”女儿丢下一句话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只剩下妈妈一个人不停地埋怨着。

案例中的这位妈妈看上去处处替孩子着想,但其实她并没有真正替孩子排解烦恼,而是选择了让孩子以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尽管表面上看来,这件事似乎处理好了,但是,孩子却没有学会怎样去作决定。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父母都不应该替孩子打退堂鼓,而是应该让孩子想几种解决的方式,然后挑选一种最可行的方法。比如,妈妈可以说:“元旦演出可能会影响你的学习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办法,把演出占去的时间补回来,你说呢?”然后,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时间安排作个分析,看看有没有浪费的时间;妈妈也可以帮助孩子挤一点时间,从而使孩子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去安排学习和演出。最后,妈妈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去做,这样的结果是,问题也解决了,孩子的自主决定能力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