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0年代,背越式跳高技术似星火燎原,发展神速,采用这种技术的选手越来越多。1983~1984年,中国的跳高运动显示出很高的实力,著名跳高教练胡鸿飞改变了传统的跳高模式,坚持以速度为中心力求力量与技术平衡的训练指导思想,使朱建华在此期间以2.37米、2.38米、2.39米连续三次刷新世界纪录。朱建华的这一创举震撼了田坛,同时也将背越式技术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1988年古巴跳高选手索托马约尔大出风头,他以扎实的身体素质充分显示了非凡的跳高天赋,他助跑快速,起跳爆发力强,动作连贯协调。先是以2.43米刷新世界纪录,1989年又以2.44米再破纪录,1993年他又将世界纪录提高到2.45米,并一直保持至今。
在好跳高运动中,1978年5月,意大利选手西梅奥妮采用背越式技术两次跳过2.01米。此后,苏联的贝科娃、保加利亚的安多诺娃相继改写了世界纪录。1987年保加利亚跳高新秀科斯塔蒂诺娃把世界纪录提高到2.09米,这个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二、屡创佳绩的中国跳高运动
我国现代跳高运动虽然开展于20世纪前叶,但发展却很缓慢。旧中国男子跳高纪录只有1.87米,女子仅1.40米。新中国成立后,跳高运动才获得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刷新了旧中国的跳高纪录。1957年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田径史上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70年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倪志钦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跳高事业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其中朱建华先是以2.30米的高度打破了保持11年之久的亚洲纪录,接着又于1983年、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2.39米连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除朱建华之外,我国运动员蔡舒、刘云鹏的最好成绩也达到2.29米,女子也有一批运动员的成绩在1.90米以上。
目前我国女子跳高全国纪录为1.97米,是金玲于1989年5月创造的。男子为2.39米。
三、跳高技术学与练
(一)俯卧式跳高的学习
1.学习起跳技术
(1)摆动腿的摆动练习。摆动腿屈膝从身后向前摆,当大腿前摆时“踢小腿”,脚尖勾起,使摆动腿直着向上向前摆。同侧臂配合做提肩摆臂动作。
(2)迈一步的摆腿练习。随着摆动腿做跪膝送髋动作,后面的起跳腿带动小腿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成全脚着地;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以髋带动大腿向前摆出。
(3)同上练习。当摆动腿向前上方摆时,起跳腿完成蹬伸,身体离地跳起,两臂配合腿的动作提肩、拨腰、摆臂。
2.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1)3~5步助跑做起跳动作。
(2)3~5步助跑起跳,用摆动腿的脚触高悬物;跳上跳箱;“直体跳”过杆等。
3.学习过杆落地技术
(1)侧向3~5步助跑跳上跳马成俯卧姿势,然后做翻转起跳腿的动作。
(2)3~5步助跑,跳过斜放的横杆。
(3)5~7步助跑做俯卧式跳高的完整技术。
(二)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
1.学习起跳技术
(1)原地起跳模仿练习。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积极蹬地,以髋带腿,大小腿折叠,屈腿向上摆动,同时两臂由后向前向上摆起。摆腿结束时,带出同侧髋,提起身体重心;摆臂结束时,提起两肩,使摆动腿一侧肩高于起跳腿一侧肩,躯干伸直,起跳腿充分蹬直,整个身体成起跳结束姿势。
(2)上一步起跳练习。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跳上起跳点时,摆动腿积极蹬离地面起摆,然后完成起跳动作。
(3)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2.学习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1)沿圆圈跑的练习(圆圈直径15米左右)。
(2)由直线进入圆圈跑的练习。
(3)沿圆圈做3步或5步的起跳练习。
提示:跑时控制身体向内倾斜,注意后两步加快节奏,做好起跳动作,积极向上跳起。
(4)3~5步助跑起跳跳上海绵垫。
提示:在海绵垫前选好起跳点,用白粉画上弧线,在弧线上进行练习。
3.学习过杆技术
(1)仰卧在垫上或两脚跟放在高物上,做髋部向上顶动作。
(2)背对垫子站立,提踵、挺髋、仰头和挺胸,肩向后倒落在垫上。
(3)背对垫子,原地起跳倒肩挺髋模仿练习。
原地起跳倒肩挺髋模仿练习
(4)3~5步助跑起跳背卧上较高的海绵垫,成杆上背弓姿势,两小腿在垫子下方。
提示:起跳积极向上跳起,起跳腾起后,随身体转向背对海绵垫,依次完成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动作。
(5)背对垫子,原地跳起挺髋后做向上向后甩腿练习。
(6)3~5步助跑,借助于起跳板起跳做过杆练习。
4.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
(1)全程节奏跑练习。
用走步丈量法,测量全程助跑点,通过反复全程节奏跑练习,检查助跑点的准确性。
(2)全程助跑起跳上高海绵垫练习。
(3)全程助跑过杆练习。
提示:逐渐加快助跑速度和提高练习强度。
撑竿跳高运动
在所有跳跃项目中,撑竿跳高是唯一要运动员借助一根具有很好弹性的撑竿,通过撑竿的支撑跳越一定高度的项目。
撑竿跳高运动项目,最早也是来源于人类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技能。在人类和自然界斗争中,为了越过一条较宽的河沟;为了腾越一定高物.人类利用一根能支撑的木竿将自已身体抛越一定远度或高度,其实这就是最原始的撑竿跳高的雏形。
根据史料记载,撑竿跳高的正式成绩(纪录)是在1817年出现的,当时是利用白蜡杆子做撑竿,并且运动员还可以在撑竿上爬,随着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比赛规则也不断发展和进化。从1889年起,就不允许“爬竿”了。
撑竿跳高技术复杂,然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是惊人的迅速。
回顾近百年撑竿跳高的技术发展,已经经历了采用木质撑竿、竹子撑竿、金属(铝合金)撑竿和尼龙撑竿四个历史阶段。
随着撑竿器械的不断变化,撑竿跳高的技术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运动成绩也随之不断提高。当前,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已逼近7米,可见技术之高超,要求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是非常高的。
撑竿跳高技术复杂,且要求具备较高的设备条件,因此在群众中开展这一项目具有一定难度。撑竿跳高的技术大体可以分为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展体,转体引体推竿,腾空过杆和落地共六个技术部分组成。
一、撑竿跳高的持竿技术
根据当今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尼龙竿(玻璃纤维撑竿)的技术。
撑竿跳高的持竿需要根据竿子的性能,个人习惯,便于助跑,轻松自如来选择持竿方法。当前有两种持竿方法,一种是体侧持竿方式,另一种是体前持竿方式。
(一)体侧持竿技术
握竿时左手在上(在前),右手在下(在后),两手相隔60~70厘米。左臂屈肘在体前,用左手拇指托住撑竿,其余四指靠拢握竿;右手大拇指握在撑竿外侧,其余四指与拇指分开,用虎口压住撑竿。右臂屈肘,两臂揽住撑竿,把撑竿靠近身体腰部。这时,撑竿正处于身体右侧,故名体侧持竿。
(二)体前持竿技术
两手把握撑竿的方法和体侧持竿相同,只是相距50~60厘米,比前者近些。竿头举向前上方,左手握竿屈肘在胸前,靠近胸部大约10厘米,右手握撑竿于身体右侧,靠近髋部前方。
二、持竿助跑
根据每个人的习惯,选择一种持竿方法。持竿跑的方式目前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先持竿走几步或慢跑几步,左脚踏上标记线时即开始正式持竿助跑;第二种,左脚踏在助跑标记线上,由右脚迈出第一步即开始正式持竿助跑。
持竿助跑与跳远和三级跳远的助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手里握住一根又重又长的撑竿,跑动起来必然带来许多不适应。况且持竿助跑不仅要发挥出必要的水平速度,而且要考虑到最后举竿插穴的动作,为举竿插穴和起跳做好准备。因为这些因素的局限,要求持竿助跑既要快速,又要准确,还要能控制动作,以便完成后面一系列复杂的插穴起跳技术。这种复杂程度还体现在,跳越的高度愈高,握竿点愈高,要求持竿助跑的技术熟练程度也就愈高。
撑竿跳高持竿助跑的距离约在40米左右。通常可跑18~22步,这是由运动员本身发挥速度的能力所决定的。
持竿助跑可以划分为起动和加速阶段;途中跑阶段;保持速度准备插穴起跳阶段。助跑的技术特点表现在频率较高、重心较高。
三、撑竿跳高的举竿插穴与起跳技术
由于持竿方法不同,最后举竿插穴与起跳的方法也有所差别。
(一)体侧持竿助跑的最后举竿插穴与起跳是助跑到倒数第二步,过渡到摆动腿支撑地面时,撑竿继续降到接近“穴斗”时,撑竿的前端对准“插穴斗”。左手左臂向前推送撑竿,右臂和右肩稍向后撤。右臂迅速反腕向上举竿,左手向前推竿,两手配合将撑竿向上、向前举起,此时起跳腿迈步踏起跳点,当起跳脚踩上起跳点时,右臂已充分向上举直。左臂弯曲地顶住撑竿,两手把撑竿牢固地固定在穴斗中,同时,肩、胸、髋主动向前上方逼进撑竿,起跳腿积极蹬伸,摆动腿屈膝上摆,整个身体悬垂于撑竿之下完成了举竿插穴起跳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