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田径
45450600000034

第34章 主要田径运动项目技术提高与锻炼(6)

22.在跨栏步技术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原因、纠正方法在跨栏步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以下错误动作:

(1)起跨消极,全脚落地,重心低。产生原因:①上栏前几步跑得消极、犹豫,因而倒小步或拉大步;②屈膝攻摆动作不正确或缺乏快、准、狠、大幅度向前攻摆的动作意识;③踝关节和脚掌肌肉力量差;④怯栏。纠正方法:①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踏标志跑;②降低栏架高度;③加快上栏前3步的速度;④发展踝关节力量;⑤解除思想顾虑。

(2)直腿攻摆。产生原因:①动作概念不清;②攻摆上栏时小腿摆伸过早;③膝关节过分紧张。纠正方法:①讲清技术概念及直腿攻摆的利害关系;②而对肋木利用橡皮筋反复做屈腿立摆练习;③徒手做大小腿折叠和膝关节放松摆伸的练习。

(3)跳栏。产生原因:①起跨点过近;②怯栏;③柔韧性差。纠正方法:①可采用标志物的方法加长起跨距离;②做好思想工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③采用跨栏的专门性练习;④发展柔韧素质。

(4)起跨蹬地动作不充分,收腿早,栏上停顿。产生原因:

①髋关节柔韧性差,柔韧性不够;②怯栏,蹬伸不充分。纠正方法:①发展髋关节韧性、灵活性;②原地做栏侧攻摆和提拉过栏练习;③起跨腿负重(沙袋)做跑动检测过栏练习或做检测跑1步的过栏练习。

(5)起跨腿后拖,下栏停顿。产生原因:①髋关节柔韧性差;②摆动腿下压不积极,上体过直,重心落在支撑点后边;③起跨腿提拉不连贯,先慢后快,致使起跨腿与摆动腿几乎同时落地。纠正方法:①加强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②多做摆动腿的攻摆下压练习;③画出摆动腿与起跨腿过栏后的落地点或采用放标志方法反复练习。

23.跳栏错误(身体腾空时间过长)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如何?

在跨栏步教学中出现高跳过栏、身体重心腾起过高的错误原因有:①起跨腿起跨时膝关节弯屈过大,脚跟着地,蹬地角度大,垂直分力过大;②起跨点离栏架太近,限制摆动腿向栏迅速前摆,拍碰栏受伤;③摆动腿踢腿上提,前摆小腿缓慢,下放摆动腿消极。纠正方法:①改变起跨距离,使之不短于自己7个脚掌长,适当加快栏前跑的速度;②学习正确放脚起跨技术,保持高重心起跨姿势,利用简易栏架或用小树枝、小竹竿等代替横板,消除怕栏顾虑,并适当限制躯干及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③多做起跨攻栏辅助练习,体会攻摆用力方向及掌握摆动腿屈腿攻栏技术。

24.在栏间跑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哪些错误动作?其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如何?

在栏间跑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以下错误动作:

(1)勉强跑3步,从而破坏了跑的正常技术(如甩小腿拉大步或脚跟着地向前跨步跳)。原因及纠正方法:①因步长不够,可加强腿部力量特别是踝、脚掌和脚趾的力量练习,并可多做负重弓箭步行进,各种跳跃提踵练习,以逐渐加大步长;②思想畏怯有顾虑者可让学生过一栏后向前跑3步,然后再让他自己看看步点,从而就会心中有数,增强信心,消除顾虑;③也可采用栏间跑5~7步的跨栏练习。

(2)栏间3步节奏不对。原因及纠正方法:①的灵活性。②第二、三步几乎相等,原因是第二步蹬地力量过小,致使第三步大于第二步,可在地上用白灰画出正确比例的3步步点标记,踏着白点跑。

(3)栏问3步不直或不是快节奏的跑,而是跨步跳,全脚着地。这主要因为下栏时身体不平衡所致或因八字脚造成。可一方面改进过栏技术,另一方面可画一条白线沿白线跑。若是跨步跳,全脚着地,这主要是因为攻摆不正确,下栏后不能保持应有的跑速,栏距过长,3步有困难,踝关节、脚掌肌力差,造成重心低、蹬地速度慢的现象;另一个原因就是速度差,应该加强踝关节和脚掌的力量,提高速度,缩短栏间距和加快攻摆和下栏速度。

(4)400米栏间跑步长不稳定,上栏前拉大步或倒小步。原因及纠正方法:①栏问跑步数与身体条件技术不适应,应根据自身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适宜步长;②栏间节奏不熟练,缺乏步长(适宜)的肌肉感觉。应反复练习栏间跑的节奏,以建立稳定的栏间跑步长。

25.栏间跑步长不够,身体重心低、跑动缺乏弹性的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如何?

这一错误的产生原因有:①下栏着地身体重心落后,制动力大造成速度急剧下降,栏问跑不弯屈缓冲,借助起跨腿的积极前摆高抬加大第一步步长;②练习后蹬跑、弹性跑,多级跳、负重跳,增加腿部力量,提高摆动腿下栏支撑用力的能力;③多练习高抬腿快频率跑及高抬腿跑中过栏;④强调栏间跑时两臂的积极摆动。26.学习跨栏过栏技术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学习跨栏跑过栏技术时常见的错误有:①起跨时身体重心低,蹬地不充分,屈腿跳栏;②高跳过栏,身体腾空时间长;③摆动腿直腿摆动过栏或屈小腿绕栏;④腾空后两腿动作消极,“剪绞”时机不正确;⑤过栏时摆动腿的后侧或起跨腿的膝、踝内侧碰及栏板;⑥下栏时身体不平衡,动作停顿。

27.为什么说摆动腿直脚攻栏是错误的?‘其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如何?

起跨时摆动腿如直腿前摆攻栏,加大了摆动半径,不仅使摆动速度慢,并能产生较大的向上向后的分力,容易造成跳栏而不利于过栏;同时由于摆动腿过早过长的伸直,大腿后群肌肉紧张,不利于快而有弹性的收缩,不利于下栏,所以说直腿攻栏是错误的。一般造成该错误的原因有:①对摆动腿攻摆动作概念不清;②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够,大腿屈肌力量差,起跨前大腿抬不高;③由于途中跑大腿抬不高而踢小腿的错误,造成攻栏时小腿过早前摆。纠正方法:①反复讲解及示范屈膝攻栏的动作要领;②面对肋木、鞍马或墙等反复做摆动腿屈膝攻摆练习;③连续做摆动腿攻栏和下栏着地的徒手练习或栏侧练习;④发展髋、腰肌群和大腿屈肌群的力量。

28.在跨栏跑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跨栏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在教学中应有目的发展必要的素质。②要做好组织工作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平整场地、检查器材。③学生练习时应交待清楚目的要求,注意动作的准确性。④观察学生练习动作时,从正面主要看是否跑在一条直线上,摆动腿攻摆和起跨腿提拉、放脚方向是否正确,两腿和两臂动作在栏上的配合是否协调等。从侧面(离栏10~15米)主要看过栏时摆动腿攻摆是否正确,小腿摆仲时机、过栏与栏间跑衔接情况、栏问节奏好坏、起跨腿蹬直的程度、摆动腿下压动作、下栏后有无停顿等。⑤学生观看完整技术示范时可站在跑道侧面离栏10米左右的地方,看单个动作时可站在做动作腿一侧,距离2~3米。⑥纠正动作时教师应指出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改正方法等。关键技术一定要抓准。

29.在跨栏跑技术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跨栏跑技术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跨栏跑的基本技术是起跨落地、上栏攻摆、下栏、栏间跑的技术和节奏;②发展身体素质与学习改进技术密切结合;③要处理好基本技术与完整技术的关系;④学习和改进技术以大强度为主,中、小强度相结合;⑤技术训练应贯彻全年,训练课应以综合课为宜,注意训练节奏。

30.在跨栏跑训练中的身体素质训练

在跨栏跑训练中,运动员应重点发展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和髋关节的灵活性等身体素质。速度是跨栏跑的基础,因为跨栏跑是属于短距离速度性项目,跨栏运动员必须具备短跑运动员一样的快速反应和起动速度、快速的平跑速度,同时还要具备快跑中完成过栏的动作速度,只有速度好的运动员才能成为优秀的跨栏运动员。跨栏跑又属于肌肉爆发用力的项目,跨栏运动员没有良好的快速力量(爆发力),就不可能在快速中越过一个个栏架。

所以,跨栏运动员必须重视发展力量素质,特别是加强爆发力的训练。没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就不可能有幅度大、速度快的跨栏步及栏间跑技术,所以良好的柔韧性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对跨栏运动员十分必要,也是防止受伤的重要保证。为此,跨栏运动员必须从小就重视加强这方面的系统训练。

接力赛跑竞技技术提高与锻炼

接力跑是由跑和传接接力棒组成的集体比赛项目。它能培养运动员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

在田径跑道上正式比赛的接力跑有男女4×100米、4×400米及非正式比赛、越野接力赛、迎面接力赛等。

接力跑的技术基本同短跑,只是要传递接力棒。要求各棒队员之间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

一、4×100米接力跑的动作和技术

(一)起跑运作的技术

持棒起跑:第一棒运动员采用蹲踞式起跑,用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棒的末端,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开撑地,接力棒不得触及起跑线或起跑线前的地面,起跑技术和弯道起跑相同。

接棒人的起跑: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用站立式或一手撑地的半蹲式起跑姿势,站在选定的起跑线处,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弯屈,上体前倾。第二、四棒运动员站在跑道外侧,左腿在前,右手撑地,身体重心稍向右偏,头转向左后方,目视跑来的同队队员和自己的起跑标记。

(二)传接棒技术

4×100米接力跑的第一、二、三棒队员都负有传递接力棒的任务。目前普遍采用的传递棒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下压式”;第二种是“上挑式”;第三种是“混合式”,也就是第一棒队员用“上挑式”传给第二棒队员,然后第二棒队员用下压式递给第三棒队员。最后第三棒队员用“上挑式”把接力棒传给第四棒队员。

1.“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接棒队员的手臂后伸,掌心朝上,虎口分开,拇指向内靠近体侧,其余四指并拢向外。整个接棒的手臂伸直紧贴身体,不能摇摆,等待接力棒从上向下传来。传棒人则应将接力棒自上而下递到接棒人手中。最好让接棒队员能握住接力棒前端。

当接棒队员手掌感觉到接力棒已递到手中后,握紧接力棒,翻掌向前摆臂,完成“下压式”传接棒任务。

2.“上挑式”传接棒技术

接棒队员的手臂自然后伸,掌心向后,虎口分开向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手臂不能摇摆,等待传棒队员把接力棒从下向上挑到接棒队员的手中。而传棒人则应把握时机,将传接棒动作接力棒稳妥地送到接棒队员手掌之中,并且力求使接棒队员能握住接力棒中段或稍靠后端,以便于再传棒。

3.传接棒的时机配合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接力队员必须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任务,但是可以在接力区始端向后延长10米的预跑区内进行预跑起动加速。根据这一规则要求,接力队员就应考虑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位置,什么时机进行传接棒最为有利。

普遍认为,当接棒人在发挥出较高跑速,但又不超越接力区的情况下完成传接棒最有利。这就使人们多次研究,如何把握这一时机的技术问题。通过大量实践,许多人认为在接力区15~17米处完成传接棒最理想;传棒运动员与接棒队员相距2~3米距离交接棒最为合适。

(三)“让码”与确定“标志线”

确定“让码”的距离有许多方法,其中也不乏有些计算公式,简要地分析确定“让码”的原理,无非是根据传、接棒运动员两人的速度差数和预计两人进行交接棒的地段来预测这段差距。通常,这段距离为7~9米左右。

当两个传、接棒队员确定好“让码”距离以后,接棒队员就应确定自己的站位。既可以站在自己接力区(20米)的后沿,也可以站在接力区向后延伸的10米预跑区内的任何地点。然后根据“让码”的距离,画好启动的标志线(在煤渣跑道上可以用粉笔画线作标志,在塑胶跑道上可贴上橡皮膏作标志)。

具体方法是接棒队员从自己准备启动的位置向右(也就是向跑进的反方向)丈量7~9米,画上标志线。当传棒队员疾跑奔走时,接棒者用站立式起跑方式作准备,目测同伴的跑速,传棒队员踏上这个标志线时,接棒队员迅速起跑。两名队员在跑动中逐渐接近,两人相距1.5或2米时,传棒人发出信号,两人完成传接棒任务。

应该明确,“让码”距离与标志线的确定,是在反复的训练实践中,渐渐调整后决定的。在训练中,传、接棒队员要尽力保持跑速和技术的稳定,对接棒队员尤为重要。要求接棒者应判断准确、起动果断、速度稳定、技术熟练。

(四)各棒队员的配合

接力跑是由4个人配合完成全程跑,因此在安排各棒队员时要注意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一般第一棒应安排起跑好并善于跑弯道的运动员;第二棒是专项耐力好,善于传接棒的运动员;第三棒除应具备第二棒的长处外,还要善于跑弯道;第四棒应是全队成绩最好,冲刺能力最强的运动员。

二、4×400米接力跑的技术问答

1.接力跑的成绩为什么少于4名队员相加的总成绩?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的集体项目。接力跑能否获胜,不仅取决于4名运动员的跑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他们传接棒技术和协调配合的效果。一个训练有素的接力队,4×100米跑的时间应比4名队员跑100米的成绩之和快2秒以上,因为后3名队员在接力跑中的100米成绩,实际是100米行进间跑的成绩。再者4名运动员交接棒时每两名之间有1.5~2米的空间距离,共有5~6米的距离是运动员少跑的。

2.在4×100米接力跑中两种传接棒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怎样合理安排?

上挑式传接棒的优点是接棒人向后伸手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是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待第三棒传给第四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持棒快跑。下压式传接棒的优点是每一个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4×100米接力跑多采用混合传接棒方法,它是综合上述两种传接棒的优点,第一棒传棒人以右手持棒沿弯道内侧跑进,用上挑式传给第二棒接棒人,接棒后沿跑道外侧跑进并以下压式将棒传给第三棒接棒人,接棒后沿弯道内侧跑进,用上挑式将棒传给第四棒接捧人。

3.接力跑分配各棒队员的原则

在安排各棒队员时,应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合理分配各棒的棒次。第一棒安排反应快、起跑技术好、善于跑弯道的运动员。第二棒安排传接棒技术好、速度耐力好、善跑直道的运动员。第三棒安排传接棒技术好、速度耐力好、善跑弯道的运动员。第四棒通常是全队100米成绩最好、意志坚强、善于竞争和冲刺能力强的运动员。由于战术或其他原因,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400米接力跑各棒队员的分配:第一棒安排反应快、起跑技术好、实力较强的队员。第二棒安排善于抢道的队员。第三棒安排善于追赶或保持领先的队员。第四棒多为全队实力最强和善于冲刺的队员。为了战术需要也可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