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4546400000021

第21章 北洋时代(1)

袁世凯的死宣示了一个乱世的到来,没有了统一领袖的北洋系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各自为阵,争权夺利了,因此,现在就看各派人物粉墨登场了。

府院之争

大恨源于小怨

所谓府院之争自然是指总统府和国务院的权力争斗,因为老头子破坏了约法,现如今又没个明确的准则,因此总统和总理到底谁管事,倒确实是要较量一番的。当然,不管怎么较量,到最后还是实力说了算,因此黎菩萨能摆平段老虎吗?他不是武松,当然打不赢老虎。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段祺瑞都觉得自己比黎元洪不是强一星半点,清朝时代的老皇历就不提了,反正老子是师长,丫就是个旅长;到了民国,老子是袁大总统最核心的人物,军事统帅,黎元洪呢,丫算个屁,不就是被老头子弄过来充门面的吗?要人脉没人脉,要军队没军队,整个一糊弄事儿的。

段祺瑞本来就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对黎元洪有成见,瞧不上黎菩萨,这些都可以理解。要说黎元洪这个人性情宽厚,也不是不能容人,他之所以对段祺瑞有意见,主要是因为袁世凯死后的总统继任人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大总统在任上由于各种问题无法继续担任此职务,那在下届总统大选前,应该由副总统暂代职权。例子有很多,比如二战时罗斯福死了,杜鲁门顶上来,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课了,由福特接任等。当时的民国和国际惯例有所不同,袁世凯修改的总统选举法中说下任总统由现任总统指定。因此,谁当总统,还得看袁世凯是怎么安排的。据说袁世凯开出了一个三人名单,由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组成,有流言说本来段祺瑞的位置上放的是太子袁克定,但袁世凯后来清醒过来后知道这个不靠谱,就改成段祺瑞了。如果以这个排序的话,按说徐世昌应该当仁不让,毕竟人家资格老,也有经验,但是徐世昌当即就推辞了,而前辈都说不当了,自然段祺瑞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干,于是天上又掉馅儿饼砸在黎元洪头上了。段祺瑞本来就看不上黎元洪,这次看他捡那么大一便宜,就觉得浑身不舒坦,最后还是由徐世昌出面调停,才让段祺瑞少了这个疙瘩。

这里我们要说下徐世昌这个人,大家对他有印象大概是因为五四运动的时候他正好是总统——想想徐世昌也够背的,被人记住还是这么个破事。但其实,作为一个老牌政客,徐世昌可是在晚清就已经是封疆大吏了。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密友,当年老头子被载沣赶回家钓鱼,就是徐世昌帮他看场子,照顾北洋系。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是袁世凯的部下,所以说,不管是辈分还是资历,徐世昌在北洋系都算是个元老级的人物。徐世昌当然也认为如此,所以老觉得北洋这帮后辈不长进,老头子一死就闹内讧,所以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让北洋重新团结。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段小插曲当然传到了黎元洪耳朵里,黎元洪虽然是菩萨,但也不是说一点儿没脾气,当下就觉得段祺瑞很不给他面子。既然如此,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于是,双方还真较上劲了,刚上来卯上的就是国务院秘书长的人选问题,大家知道国务院秘书长的重要性吧,俗话说现官不如现管,国务院秘书长就是个大管家,啥都管,权力大大的。

当然了,既然是总理的助理,人选就应该由总理来定了,段祺瑞不含糊,推出他的首席心腹徐树铮(字又铮)。徐树铮是个什么料呢?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让段祺瑞看得上的当然就是和段祺瑞性格差不多的,徐树铮的性格堪称是和段祺瑞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带错样的。想当年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就对段祺瑞的这个宝贝疙瘩非常不满,甚至在临死前把段祺瑞叫出来组织责任内阁时还很不情愿让徐树铮干秘书。现在,老头子死了,段祺瑞觉得自己的助手还不能选个称心的?

结果是,黎元洪不同意,为啥不同意呢?理由很简单,就是徐树铮那脾气换谁都受不了,而且徐树铮跟他的主子一样瞧不上黎元洪。这下段祺瑞真的怒了,黎元洪丫的太不识抬举了,你还真当自己是巨头了?丫总统干什么用的?不就是帮我盖个章的吗?我安排个人,你跟这起什么哄?结果还得由徐世昌出面,才将此事摆平,水晶狐狸的名号果非虚传。

这事完了吗?当然没完,因为徐树铮刚上任没几天就给黎元洪脸子看了,压根就没把他这个总统放在眼里,不单是徐树铮本人,包括徐树铮的一众手下走路也是脸朝着大天的,连正眼也不愿意瞧一下黎元洪。而黎元洪自己的秘书呢?那可真是受够了国务院的气了,但是没办法啊,只能忍着,忍不了怎么办?辞职呗。有没有?当然有了,这个差事一般人干得了?比如说张国淦就辞职了。

这还只是个铺垫,为两方较劲开了个头,说到底也就是个小事,虽然让人心里不是那么太舒服。但是怨恨就是慢慢地累积起来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难解开来了。所以说,大恨源于小怨。

欧洲打仗,我们管还是不管?

真正让黎元洪和段祺瑞撕破脸皮的是关于一战的参战问题,这话可能不太准确,应该是说对德的宣战问题。大家想想,以当时民国的情况,有这个对德宣战的实力吗?其实倒也不是真去打仗,就是表个态,意思就是我要跟你绝交了。

黎元洪背后是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以及南方势力。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黎元洪需要找个帮手,孙中山需要在朝内找个代言人,所以就和好了。而黎元洪在朝内的主要帮手是国会,因为国会中的议员大多数是国民党——慢着,国民党议员不是被袁世凯给清理出去了吗?现在袁世凯都死了,国会还不会重开啊?

国会的作用是啥呢?简单地说,就是使绊子,比如你说一个事,提请国会通过,国会就可以找个借口给否了。而段祺瑞被国会否掉的提案可以讲也是不少的,因此,段祺瑞对国会那是怀恨在心啊,恨不得学习老头子把国会解散了完了。但是段祺瑞也不是什么善茬,他当然没有解散国会,而是利用手中的枪来对抗,你要否是吧?行,那先问问各省督军同不同意。这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黎元洪背后是一帮文弱书生,而段祺瑞身后则是腰粗膀圆的军人,谁牛逼还看不出来吗?所以说,这叫宪政吗?这叫军政!因为国会说了不算,军人说了才算!

本来呢,美国是打算支持黎元洪对德宣战的,因为美国当时也宣战了。美国就擅长收拾残局,捞便宜,但是日本突然又冒出来了。日本的意思是,只要段祺瑞同意对德宣战,我就拿出大把的军费给你,让你好好地发展发展。那日本跟这起什么哄啊?这还不简单,以后德国败了,那德国原本在胶东的权益还不就归了日本了?五四运动是怎么闹起来的?不就是因为这个吗?所以,美国赶紧改变态度了,让黎元洪不要打了,不能让日本人占了便宜。

因此,事情就是黎元洪说不让打,而段祺瑞又说必须得宣战,两方就这样杠上了。从合法性上来讲,国会如果不同意宣战,那就不能宣战,所以段祺瑞也是在这方面吃着亏——以后他就长了个心眼,组织了个安福国会,这说明人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但是段祺瑞也有招啊,还是老套路,召集各省督军开个座谈会,最后通电邀战——这个招数以后还会经常用到。但是,黎元洪貌似有了国民党和美国人当后台之后,还挺硬,压根就不理段祺瑞。

段祺瑞的督军团没有成功,那就只能采取威逼的办法了,于是他拿了一份对德宣战的文件,气势汹汹地要求黎元洪签字,黎元洪只能无奈同意——刀架在脖子上,没有办法啊。那就算黎元洪签了字,得不到国会同意也没用啊。于是在国会热烈讨论的时候,督军团又现身了,当然,督军团的目的就是让议员们乖乖听话。在民国,当什么别当议员,饿肚子、被驱逐以及受要挟,好好的国家主人愣是成了军人们的出气筒。这议员们吃了亏,自然也不肯善罢甘休,就哭哭啼啼去找黎元洪了,说段祺瑞欺人太甚,趁早撤了。

恰在此时,段祺瑞的借款事宜东窗事发。

借外债当然不是段祺瑞的专利,事实上,打从晚清政府开始,咱就开始借了,而且越借越多,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晚清为啥要借款呢?简单说,入不敷出呗。之所以闹到入不敷出的地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国内造反的太多,晚清老得去镇压,打仗不得要钱吗?比如说,晚清第一笔借款就是为了镇压小刀会的。二是被洋人欺负惨了,咱被洋人欺负一次,就得签一个条约,而条约的内容上总少不了赔款这一条,而且还都不是小数目,要是一时拿不出来怎么办?那不就得借钱吗?更重要的是,借外债这个事儿颇有些饮鸩止渴的意思。因为首先洋人不是活菩萨,他愿意借现银给你,你都得拿出点什么铁路权采矿权之类的东西做抵押;其次,利息高得吓人,比如说吧,袁世凯时代就借了一笔2500万英镑,结果拿到手里只有2100万,到最后连本带息还清一共需要多少钱呢?答案是6785万英镑!清政府时代当然也是这个概念。

于是乎,清政府借款终于借到了走火入魔,借到后来是借东家的债还西家的债,借来还去,最后一看,越借越多,借到还不清了。数据为证,在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需要拿出多少钱来还外债呢?答案是财政收入的25.9%!如今清政府终于滚蛋了,但是,清政府留下了好大一幅烂摊子,这幅烂摊子可不就得让倒霉的北洋政府来收拾吗?北洋政府也没有三头六臂啊,为了维持固定花销,不还是得借钱?事实上,借钱从袁世凯时代就开始了,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为啥下台?其中不就有借银子借到气不顺的因素?

如今袁世凯也完了,轮到了段祺瑞,段祺瑞要武力统一中国,要摆平北洋内部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不消说,还是得借钱。自1917年开始,段祺瑞就通过日本人西原龟三向日本政府借钱,前后十余次,最多的八次累积起来,有1.45亿日元之巨,这笔借款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西原借款。那日本人凭什么愿意借钱给段祺瑞?道理很简单啊,一是段祺瑞给的条件优惠——东北的铁路权、林业权、采矿权,全被段祺瑞拿出去当抵押了;二是段祺瑞听话呀,日本人不是让民国宣战吗?段祺瑞这成天跟黎元洪闹腾,闹的是什么玩意儿?不就闹腾参战的事儿吗?

有人说段祺瑞这不是卖国贼吗?大家硬要那么说,当然也可以。但是,真要算的话,就得从晚清政府开始,就算段祺瑞卖国,他也不是第一个,他只是追随前几任的脚步而已。所以说,民国政治和洋人之间,那就是一本糊涂账,在民国这样的世道混,没有洋人支持,一个字——难!

当然了,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段祺瑞借款公开的和秘密的都有,借的次数又多,于是难免就走漏了风声,在宣战问题上闹得最激烈的时候,这件事非常应景地漏了出来。这下黎元洪可算拿着把柄了,国内舆情愤愤,议员们也早想着段祺瑞滚蛋了,于是黎菩萨不当菩萨当阎王,直接就撤了段祺瑞。段祺瑞哪受过这种气?跑到天津后利用总统无权撤职总理的条文跟黎元洪叫板,然后又把督军团改组成了军事参谋委员会,准备另组政府,跟黎元洪抗衡。

这回事情是真的闹僵了,脸皮也撕破了,关系也无法修复了,所以只能找人来劝架。这回黎元洪找来的是张勋,要是黎元洪知道张勋进京后会怎么对他,估计抽自己大嘴巴子的心都有。

张勋复辟——复辟?忠义!

张勋这个人出身贫苦,8岁丧母,12岁丧父。但是这个人属于典型的晚运型,在26岁当上兵之后就迅速发迹了,官越当越大,兵越带越多,人越跟越牛。他对清朝的忠诚大概就来源于他这样的经历,想他张勋自小就丧父丧母,原本以为再无出头之日,没想到蒙清廷厚恩,居然做到了封疆大吏,他的富贵都是清廷所赐,对清廷感恩戴德当然也无可指摘。

一般像他这样的出生而最后发迹的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像他这样格外重感情,知道感恩;另一个极端就是像冯玉祥一样,尝遍世态炎凉,最后有奶便是娘。历史上对张勋这个人评价很低,但是本人颇不以为然,相反,我很欣赏张勋的人格,在政治舞台上,像他这样的忠诚义士实在太少,在如今社会上又有几个能够像张勋一样士为知己者死的?我们可以说张勋逆时而动,但是张勋本来就没读过几天书,他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谁真心待我好,我就为谁卖命,清廷对他好,给了他一切,他为清廷卖命难道错了?

张勋不是一个出色的政客,可能也不是一个好的军官——他的辫子军纪律败坏是出了名的,但是张勋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不懂什么机巧伪诈,为人坦坦荡荡,是一条真正的好汉。但是,在政治上,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很难好好混下去的,在这里,如果你学不会狡诈,学不会伪善,那么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武昌起义后,地方大员不是开溜就是易帜,为清廷卖命的实属罕见。而张勋就是相当少见的为清廷卖命的,当时他驻守南京,但是势单力薄,在江浙联军的夹攻下无奈退守徐州,但即便如此,清廷还是授其为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为啥败军之将还给那么高的规格呢?因为清廷看上的是他那份心,像他那样能在那种时候豁出命来的能有几个?而张勋,也因为清廷给的待遇更加死心塌地,他的思维是简单了点,但是人粗理不粗。

袁世凯上位后也对张勋颇为信任,继续让他在江苏活动,二次革命后,他攻取南京,任江苏督军,后因为得罪了日本人,只能转任长江巡阅使,应当说,袁世凯还是很给张勋面子的。像张勋这样的血性汉子,很容易让别人对他产生信任,因为一旦他把你当成了朋友,他就肯定两肋插刀,而在政治上,找个讲义气的人确实也不太容易。

在黎元洪邀请张勋北上调停时,他的职务是长江巡阅使,驻地就是徐州。大家都知道徐州是个什么地方,自古军事重镇,凡有逐鹿中原之志者都必须拿下此地,而张勋显然就占得了这样的地利。那么为啥黎元洪就看上了张勋呢?难道久闻其名,想跟他做个长久相与?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北方的几乎所有地盘都是北洋系的,而北洋系的督军们在这当口都跟段祺瑞是一个鼻孔里出气,在北方能有实力来进京调和的只有张勋了。

所以,张勋带着他的辫子军浩浩荡荡地就进京了,当然他不是来调和的,他是来让溥仪复位的。当然,以当时张勋的实力这个还是容易办到的,因为有军队的段祺瑞不在北京,而在北京的黎元洪又没有军队,所以张勋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后,就于深夜占领军事要地,并派人通知黎元洪“奉还大政”。黎元洪当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如果答应了张勋的要求,以后自己在政坛就混不下去了,所以采取不合作姿态,并逃往日本使馆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