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4552800000105

第105章 厚黑为人(6)

童贯还在杭州结识了谪居本地的蔡京。二人臭味相投,相见恨晚。蔡京为了求童贯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以便早日结束谪居的生活、返京还朝,不惜以大量财物贿赂童贯,不舍昼夜地陪童贯恣情游乐。童贯心领神会,把蔡京所画的屏风、扇面都高价收买,另加题跋的名人字画送到宫中让徽宗赏玩,并附语说蔡京才智超群,是栋梁之材,不可闲置。又指使太学博士范致虚通过徐如常在宫妾、宦官面前赞誉、吹嘘蔡京。徽宗昏聩无知,不辨真伪,于是开始重新起用蔡京。

蔡京还京后,为“报答”童贯,极力推荐他担任军事要职。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徽宗打算征讨西北的羌族,收复青唐一带,从而开疆拓土,以显国威。蔡京竭力举荐童贯,说他曾经十次出使陕右,非常熟悉五路事宜及将士们的能力,如若前去,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于是徽宗任命童贯为监军。

童贯领命而行,来到熙州(今甘肃临洮),与主帅王厚、副帅高永年调集十万人马,准备开赴西北。队伍开到湟川,恰巧汴梁的太乙宫失火,宋徽宗十分迷信,以为宫中失火是上天垂兆应免动兵戈,于是火速传一道手谕给童贯,阻止他出兵西战。童贯总想找个机会显显本事,当然不愿半途而废,他看罢手谕马上折起来塞到靴筒里。王厚问:“不知陛下何故降旨?”童贯若无其事地说:“没有什么,只是陛下敦促我等速取成功罢了。”

童贯带领大军继续开拔。真到了两军阵前,他的耀武扬威立刻不见了,因为他虽任监军,对用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因而一见对方戒备森严,自己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幸亏主帅王厚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和副帅高永年兵分两路攻击羌人。全军士兵同心协力,奋勇杀敌,终于大获全胜。

捷报传到京城,徽宗欣喜异常,非但没有怪罪童贯隐匿诏令,反而封他为入内皇城使、果州刺使,继续西征,攻打青唐。

首战告捷,但童贯并无任何军事才能,只是瞎指挥一气。幸有王厚的正确筹划和高永年等骁勇善战的将领们的密切配合,宋军很快占领了湟城、宗哥城、都州、廓州、洮州等地。大将刘仲武不但收复了积石军,还招降了羌人首领减征扑哥。然而,童贯却又一次贪冒他人之功,把这一切战果都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报到朝廷。宋徽宗又晋封他为校检司空、奉宁军节度使。

童贯开始居“功”自傲起来,仿佛自己真是一个盖世无双、功不可没的军事天才,妄图总揽宋朝军政大权,选置将领和官吏,都直接让皇帝降旨,根本不与众臣商议,连蔡京也被冷落到一边。蔡京觉得挺没面子,心里相当恼火。当徽宗授予童贯开府仪同三司时,蔡京的醋意到了顶点,他拒不奉诏,还酸溜溜地说:“难道使相有授给宦官的吗?”然而徽宗并没收回成命,而且后来还让童贯掌管枢密院,加封太傅、泾国公,童贯一时气焰熏灼、炙手可热,人称“媪相”。

这位“媪相”在以后的二十年里,一直执掌宋朝的兵权,他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讨得徽宗的喜欢,权倾天下,显赫一时。朝廷里许多高级官员都拜在他的门下,看他的眼色行事。他的府第总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更不消说仆妇成群、奴婢无数、珠宝如山。

童贯也知道众人对自己非议颇多,便命方劭暗中侦探,听见什么人议论他的罪责就火速来报,加以迫害。童贯一向阴鸷猜忌,过了一阵他又不放心方劭起来,又命人暗中监视方劭,生怕方劭把听来的话再传出去,最后到底是罗织了一个罪名,把方劭处死才算了事。

“莫须有”的秦桧

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秦桧与金人狼狈为奸,签订了一手策划的和约。当时抗金名将岳飞任淮西宣抚使,与金人的多次交锋,使他深刻认识到了金人的狡诈、暴虐,于是,他上疏高宗,言明利害:“如果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与倒悬之苦,用议和来应付一下局面倒也罢了;如果欲使大宋统一,议和绝非长远之计。故应时刻准备,以防不测。”这话正戳了秦桧的肺管子。

这年七月,金兀术杀了在宋金议和中主张将河南、陕西归还大宋的领三省事宗磐和左副元帅挞懒,和约岌岌可危。岳飞等再次上疏,劝谏高宗有备才能无患。当年高宗怕自己做不成偏安的主子才下令抗金,而今和议已成,偏安有望,因而对岳飞等的疏谏置之不理。

第二年春天,金兀术果然单方面撕毁了协议。分四路大军入侵中原。不出一个月,河南、陕西相继沦陷。高宗这才慌了手脚,急忙调兵遣将,让岳飞出师西征。岳飞率领三军将士先后攻克了颍昌、蔡州、洛阳等地,然后又亲率五万骑兵进驻耶城与金兀术的精锐部队交战。岳飞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全军将士同心协力,上砍敌人、下斩马足,这一战切断了金兵的归路,并几乎活捉了金兀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就在此时,高宗却因畏惧岳飞一将在外,功高权重,日后会威胁自己的皇位而开始动摇北征的决心。秦桧自然更害怕北征大战告捷,金朝政权一败涂地,从而丧失自己赖以升官发财的有力后盾,于是他力主让岳飞班师回朝,还假借他人之口,说什么“兵缺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两个人虽各有所思,目的却只有一个,当即一拍即合。高宗立刻降旨前线,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接旨,大吃一惊,他知道功到垂成之时突然收兵,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渴望统一的苦心,三军将士多少年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战果,“还我河山”的强烈愿望都要毁于一旦,于是请求朝廷不要班师,而要增兵添粮,以便一鼓作气收复故土。他越是主战,高宗和秦桧越是心惊胆战,竟然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退兵还朝,岳飞无可奈何,痛心疾首地仰天长啸,最后只能含泪领旨。

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不是秦桧的最终目的,岳飞多活一天,就对他多了一分的威胁,他就一天不能安宁。他先与高宗合谋授岳飞枢密副使,明升暗降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又私下里召集党羽罗织岳飞的罪名。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月初,秦桧党羽、御史中丞何铸与殿中侍御史罗汝辑弹劾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藐视朝廷、目无君主,要高宗对岳飞“速赐处分,俾就闲祠,以为不忠之戒”。并把副本交给岳飞,逼迫他辞去枢密副使。

然而这仍不能使秦桧罢手,他下了置岳飞于死地的决心。十月,秦桧又勾结贪功忌贤的张俊,收买了岳飞的部将王俊,指使王俊诬告岳飞的长子岳云及其部将张宪谋反,把二人逮捕下狱。接着,又派人到庐山把岳飞骗至临安,以谋反罪下狱,由御史中丞何铸负责审讯。何铸曾受秦桧指使弹劾过岳飞,可当他真正面对这位精忠报国、凛然不屈的英雄时,听到岳飞义正辞严地谴责秦桧的卖国罪行后,终于被岳飞的一身正气所慑服,他掉过头来开始同秦桧据理力争,为岳飞辩解不白之冤。秦桧恼羞成怒,撤掉何铸,改用万俟高继续审理。

岳飞自北宋末年从军开始,栉风沐雨、转战南北,不但骁勇善战,还爱护士卒、扶助黎民。他生性耿直、行为端正,不贪财不恃功,秦桧实在找不出足以置之死地的罪状,只得搜肠刮肚地罗织“莫须有”的罪名:

首先,诬蔑岳飞曾言“已与太祖皆三十建节”。区区臣子却与开国皇帝相提并论,不是谋反是什么?

其次,“应诏淮西不救”。他们捏造绍兴十一年淮西战役中,朝廷十五次下“御札”令岳飞进师,岳飞却按兵不动,坐观胜负,对圣旨置若罔闻,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然而岳飞面对如此卑劣的行径和一系列残酷的严刑逼供却从未屈服,拒绝在所谓的“供状”上画押。

岳飞被关入大理寺狱后,韩世忠对这种无端陷害忠良的劣行恨之入骨,他质问秦桧:“王俊告发岳飞有谋反之意,相国可曾查到了真凭实据?”面对这咄咄逼人的质问,秦桧半晌无言,许久才奸笑道:“也许有吧。”韩世忠听后愤愤说道:“‘也许有’的罪证怎么使天下人信服呢?”

朝野上下正义呼声使秦桧寝食不安,他深感事情拖延得越久,自己越难下手。他白天黑夜在房间里走来走去,那群无耻的党羽也紧张地盯着他紧皱的两眉、阴鸷的双眼。终于,他停下来,挥手做了一个“砍”的手势。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8日),正是旧历除夕的前一天,杭州城的百姓忙忙碌碌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祈盼着来岁的安康,从此不再妻离子散,不再国破家亡。然而就在这一天,岳飞被秘密押上了风波亭。他北望中原,感慨万分,不禁奋笔疾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英勇就义。

岳飞被害后,秦桧仿佛扫除了前进途中的最大障碍,从此眼前便是一马平川了。高宗为表彰秦桧,封他为太师,进而赐封为秦、魏两国公,妻王氏为韩、魏国夫人,连襁褓中的孙子也穿起了三品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