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至上,权力不相信眼泪
权力,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力的强制力、操纵力和控制力。政治人物如果失去权力,也就等于丧失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在厚黑学看来,获得并固守权力的秘诀无非两个字:厚黑。所谓“厚”,具体而言,权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培厚实力的过程,它需要谋求权力的人在个人心理、社会影响、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等种种方面的充分准备和积累。只有具有深“厚”实力,才能真正获得权力;所谓“黑”,主要是体现在权力的交接和转移过程中,这个过程是新力量崛起,旧势力消亡的过程。由于利益的争夺,整个过程必将是流血的惨烈斗争。任何参与权争的一方,如果不黑,必将失败。而这种种权谋手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自己的实力有很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暴力强权决定了一切。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当时起义军中有一个叫朱温的士兵,十分英勇善战。朱温屡立战功,地位渐渐升迁。在黄巢军中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也为了富贵前途,他听从谋士谢瞳的计策背叛黄巢而投降了唐朝廷,唐僖宗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兼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全忠。
后来,朱全忠与沙陀族李克用等联兵成功镇压黄巢起义军。朱温以少胜多,击败唐蔡州黄巢的继承人秦宗权。紧接着,朱温又将兵锋指向了淮南地区。经过多年的征战,朱温扫清了一个个对手,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大地,超过李克用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
从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到天复三年(903年)正月,唐朝宫廷发生严重变乱,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经过多次征战,朱温清除了多股异己势力,并成功地把唐昭宗从军阀手里解救出来。唐昭宗回到长安后,成了朱温的傀儡。不久之后,朱温杀宦官700多人。朱温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正元帅是皇子),晋爵为梁王,并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头衔,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5首《杨柳词》,以示表彰。
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温上奏,请求皇帝迁都洛阳(今属河南),皇帝被迫同意。当昭宗的车马到达华州的时候,夹道欢迎的百姓都大喊“万岁”。皇帝边哭边对他们说:“不要再喊万岁了,我现在已经不是你们的主人了!”然后又对他的侍臣说:“我现在这样漂泊无依,不知道以后会落得个什么样的结局。”朱温把昭宗左右的200多个太监宫女全部杀死,把自己选来的形貌和年纪相似的亲信安排在皇帝身边。昭宗一开始没有看出来,后来才慢慢发现自己身边已经都是朱温的人了。
迁都洛阳后,朱温还是担心昭宗有朝一日会利用李茂贞、李克用等东山再起,就让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把昭宗杀了。然后以皇后的名义,立李柷为皇帝,李柷就是唐哀帝。为了掩人耳目,他在事前带兵离开洛阳到河中前线去讨伐投靠李茂贞的杨崇本。回到洛阳后,朱温演了一出戏,他听说朱友恭等人把昭宗杀了,装做十分吃惊的样子,一边趴在地上一边哭着说:“这些奴才辜负了我,他们要让我背负万世恶名。”到洛阳之后,又趴在梓宫大哭了一场,在见到皇帝时,辩说这不是自己的意思。随后,他就把朱友恭和氏叔琮等人杀了灭口。天祐二年(905)二月,朱温把李裕等昭宗的9个儿子杀了。六月,又杀了裴枢、独孤损等朝臣30多人,并把他们的尸体投到黄河中,说是要让这些自诩为“清流”的官员成为“浊流”。
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任命朱温为相国,划宣武等21道作为他的封国,又加封九锡。这本来是柳璨等人为朱温正式称帝铺设的一块跳板,可是朱温耐不住性子,认为柳璨他们还是为李唐朝廷考虑,有意拖延时间寻找机会,于是不接受这些封号,并先后把蒋玄晖、柳璨等人杀了,进一步加快了夺权的步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又把汴州改名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作为东都,把唐朝原来的东都洛阳作为西都。年仅17岁的哀帝被降为济阴王,实际上是被软禁了起来,次年二月,朱温又干脆把他给杀了。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希望利用家族力量维护王朝统治,先后分封23个儿子为亲王。这些亲王出镇地方,各立王府,设置官属,都可以统兵,拥有一支护卫军队,少的3000人,多的有近2万。在这些亲王之中,被分封在北方边塞的9位“塞王”所统率兵力最雄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于是朱元璋立太子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他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之后,整个心思都放在如何消除诸王的威胁之上。他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但建文帝想做一个符合儒家教条的完美君主,一举一动都要讲究名分。当时,诸藩之中最为危险、力量最大的,就是燕王朱棣。然而,朱棣平时举动谨慎,没有道德上可指责的地方,拿他开刀名不正言不顺。其他诸王则大都作恶多端,名声很坏。于是建文帝决定“先除枝叶,再除根本”。他利用诸王平日里的诸多劣迹,先后废黜了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朱等5位藩王,并同时于北平周围部署兵力监视朱棣。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密令逮捕朱棣,不料朱棣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并援引《皇明祖训》,以“清君侧”,诛朝中“奸臣”齐、黄等人为名,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由于朱棣自称“靖难”,即平定朝廷祸难,因此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一开始,由于北方的许多将领都是燕王的旧日下属,所以投降燕王的很多。建文帝先后起用老将耿炳文、李景隆为统帅平叛,但是都被朱棣击败。由于燕军强大的攻势,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投降,朱棣率军进抵金陵,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等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建文帝下落不明。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实现野心也要“名正言顺”
大凡成大事者都有惊人的野心,但晓得历史潜规则的人知道控制勃勃雄心,不轻易在条件不具备时就显露无遗。唯有在一切都“水到渠成”之时,野心才能真正实现,所以凡事不必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爱姬。公元683年,唐高宗因旧病复发而不治身亡。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品性庸儒,毫无主见,凡事都对母亲武则天言听计从,这样执政大权便渐渐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
昔日唐高宗在位时,因病常把大小政事多半委托给皇后处理,自己落得个清心养性,武则天也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
高宗一死,继位的又是武则天的儿子,要想废黜只是一句话而已。这样,武则天便不禁野心萌动,想要尝试一下当女皇帝的滋味。然而,在一个夫权为上的男性社会里,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撼动又谈何容易。
中宗被废后,武则天曾故意试探性地问群臣:“此后应由何人承续帝位?”
宰相应声答道:“就立豫王李旦为帝。”
李旦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其他人也都众口一词,没有一个人会想到武则天自己想要过一把当皇帝的瘾。群臣的意见让武则天心凉了半截,但也给她打了一针清醒剂,她知道,自己现在做皇帝还不是时候。无奈,她只好暂立豫王李旦为唐睿宗,做了个挂名皇帝。
然而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臣屡屡站出来劝谏,要武则天尽早把权力还给皇帝李旦。大唐李敬业甚至招集十余万兵马,发誓要杀掉这个想篡夺大唐江山的女子。
大文豪骆宾王也挥毫抒愤,写出了力透素纸、千古名扬的《讨武檄文》,追随李敬业麾下,兵败后不知所终。之后仍有许多州县的一大批刺史起兵讨武……
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力量,武则天心里明白,虽然此时在朝中说句话她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众人不服,民心不稳,这样的女皇做不长久,也可能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于是,她放眼前途,决定费些时间大造声势,设法改变人们的观点,改变民众对女人尤其对她这个不一般的女人的敌视态度。
首先,武则天表面上装作归政于李旦,暗地里却让李旦写表坚决推辞,而自己则好像是迫不得已才临朝,掌握皇权。接着,她又让侄子武承嗣派人在石头上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涂成红色,扔进洛水,再由雍州人唐同泰取来献给朝廷。武则天亲祭南郊,告慰神灵,称此石为“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给自己加号圣母神皇,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拜洛受瑞仪式,使人以为她当皇帝乃是奉循上天的旨意的。
而后,武则天又暗使高僧法明杜撰了《大云经》四卷,遍送朝廷内外。《大云经》中在醒目的位置称武则天本是弥勒佛的尘世化身,理当代为主宰唐朝。武则天便令两京诸州官吏使百姓大读特读,并专门建寺珍藏。
此外,武则天又令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的百姓900余人,来到朝廷上表,恳请武则天亲临帝位。武则天佯装不答应,却又马上把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如此升官捷径,哪个不会效法?于是,百官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竞相仿效傅游艺,上表奏请武则天当皇帝。有一次上表者竟多达6万余人。
如此大造舆论,都觉得武则天做皇帝已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势所必然。百官群臣也乐得顺水推舟,请求武则天早日登基。就连空头皇帝李旦竟也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是抢了母亲的位,亲自上表请求姓武。
时机成熟之后,武则天这才废了李旦,亲自登基为帝,反对者声息皆无,她这个皇帝也就做稳了。
内外兼修,争做完人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以曾国藩为例,让我们看一看历史人物是怎样追求做“完人”的:
1.崇尚刚直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做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
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秉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江氏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境也渐渐兴旺起来了。江氏也特别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家人的所有衣物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荡,还担心什么贫苦呢?从她的言语可以看出,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2.树立最高思想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言、立功、立德”,这三件他都做到了。
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天下传阅,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横行、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局面下竭尽职责;立德,他内外兼修,誓做完人,并事事以身作则,重视身教。
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
“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著。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丙戌年有病时,他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自己的初志,失信于世人。后来复出,意志更加坚定,倘若再有什么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
3.主张本志不可移
曾国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以恒看做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是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次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的“初志”是绝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志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世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却鲜而有之,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打一巴掌揉三揉
厚黑者特别赞赏遵循恩威并济的用权规则,他们将此作为要人信服的法宝。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人治之术最有心计的,莫过于恩威并施、刚柔相加的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大棒加胡萝卜”、“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政策,而许多帝王都懂恩威并举的道理,也多次运用于自己的统治之中。
唐太宗去世前夕,曾故意把已经负有辅佐太子重任的宰相李绩贬职。他告诉太子道:“李绩是有能力辅佐你的,但他是我手下的功臣,是前朝元老,而你跟他并没有什么恩爱相联,因此,他难免会摆出桀骜不驯的样子,使你难于驾驭他,所以我才故意贬谪他。你即位后,可即刻让他官复原职,他便会对你感恩戴德,忠实地效命于你。”
果然,唐太宗去世后,太子李治即位的当日,就让李绩复任宰相,由此,李绩对新皇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忠心耿耿、不存二心。
无独有偶,汉代大将卫青不斩败将的故事也说明了他的高明。
有一年,汉武帝派卫青出兵定襄,部将苏健、赵信两军共3000多骑兵个个具有非凡本领。一日,他们突然与单于的部队遭遇,经过一日激战,3000多骑兵几乎全部战死,赵信也投降了单于,只有苏健只身逃回汉营。
一时间议论纷传,都道苏健必死无疑。更有议郎周霸对卫青进言道:“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未曾斩过部将,今天苏健损失了这么多人马,还一个人逃了回来,以卑职愚见,应将其斩首示众,昭示全军,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和治军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