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晦”,就是隐藏自己的才能,瞒人耳目。“韬”本意是弓袋子,有“进去”的意思。“晦”是“黑暗”、“隐晦”之意,比如月末,又说成是“晦月”,因为按阴历,月末是月亮的黑暗之日。由于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保住了自己。这样一来,在恰当的场合,当对方无戒备心时,就可实现其预定企图。这和“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的意思接近。在人生之路,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今社会,要想绝处逢生,巧用韬晦之计,可谓明智之举。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温故而知新。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相传他是孙武的后人。他少年时聪明过人,心智灵慧,后拜名师学习文韬武略,颇受老师鬼谷子的喜爱。他有一个同学名叫庞涓,此人心计诡谲,阴险狡诈。他自知才能不如孙膑,便想方设法迫害孙膑,但他表面却装着与孙膑交好。孙膑为人心地淳厚、善良纯洁,没有觉察到危险,还把庞涓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经常与之讨论韬略、议论时局、指点江山,庞涓越发妒忌孙膑的才能。
后来,庞涓出师了,至魏国深得魏王的重用。他深知孙膑的存在早晚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就写信邀请孙膑到魏国共事。当孙膑来到魏国,庞涓就利用手中权力,在魏王面前诬陷孙膑。魏王信以为真,下令要处斩孙膑。庞涓又在魏王面前替孙膑求情,建议将处斩改为“膑刑”,即挖去双腿的膝盖骨。庞涓此举表面上是救了孙膑,实质却是“一箭双雕”,既迫害了孙膑,又可把其留在自己身边,控制他的人身自由、为己所用。随后他把已成残废的孙膑接到自己府中,假装殷勤照顾,并让孙膑将平生所学写成兵书。
孙膑在惨痛的血的教训面前,终于认清了庞涓的真面目。他深知兵书著成之时,就是自己身首异处之日。但他心思缜密,明知自己现在掌握在庞涓手中,稍有反抗,就会遭受更深的迫害,他决定深藏仇恨,等待时机。为了不给庞涓著书,他佯装疯癫,整日在街上爬来爬去,夜晚则睡在茅厕、牛栏、猪圈等处。虽然庞涓没有看出孙膑是装疯,但他仍派人暗中监视孙膑,一旦发现破绽,就准备暗杀孙膑。孙膑只得整日整夜露宿街头,忍受种种苦难。
齐国大将田忌出使到魏国,见到了孙膑,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就秘密地将他带回齐国做了他的谋士。后来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打败了魏军,杀死了庞涓,终于报仇雪恨。
在这则故事中,孙膑巧妙地运用了韬晦待机的策略,既保护了自己,又消灭了仇人。
《史记·滑稽列传》云:“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凡事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就不必四处张扬,与其使人早有所闻而有所准备,不如突然出击,置敌人于死地。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也指时机,是客观形势和时代潮流。凡人要想成就事业,建立功勋,必须认清时务、伺机而动,如果一味死拼,
不讲策略,英雄是英雄,却无人喝彩,终究一事无成,后悔晚矣。
秦朝末年,相传张良行刺秦王失败后,曾逃避秦军追捕,隐匿于下邳。一天,张良到外面散步,当他走到水桥上时,迎面走来一位老者,只见他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正在他观察老者时,老者故意把鞋子掉下桥去,随即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语气极为傲慢。
张良正值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心想:“这老匹夫看似和蔼,却如此不懂事理。若不是看你年高体弱,真想一拳将你打下桥去。”转念又一想:“看他年老体衰,行动不便,还是给他捡上来吧。”张良按捺住火气,到桥下把鞋子捡回来。
老者又说:“小子,给我穿上。”
“唉,也罢,做好事做到底,我就给他穿上吧。”张良单膝跪地,给老者小心翼翼地把鞋穿上。谁知老者一声谢也未说,仰天大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人复返道:“孺子可教也!”与张良约定五天后清晨重见。
张良感到很惊异,五天后,第一遍鸡叫时,他便起身来到桥边。不料老者已先到,他斥责张良:“你与老人约会,居然来晚了,五天后再来吧。”如此这般竟连续三次,张良一无所获。
这天,又到了与老人约定的时间,张良一夜未睡,半夜里就来到桥边。他站了好一会儿,才见老人蹒跚而来,张良的坚忍与真诚受到了老人的赞扬。老人拿出了一本书,对张良说:“读此书可成大事,用此书可兴邦定国、成就大业。”说完,飘然而去。
张良惊奇异常,天亮后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后来,辅佐刘邦夺秦天下,争楚霸位,遂成一代名士。
《三十六计·假痴不癫》中曰:“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不可为,或将有所为。”意思是假装不知而实际非常清楚;假装不愿做,实际却是不能做,或是等待时机到了再去做。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乌江亭》:“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这首诗中,杜牧感慨项羽逞一时之英雄,惜一时之名,不能忍辱负重,包羞忍辱,而自刎乌江,失去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机会。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早年还是一名布衣百姓,衣食常常没有着落,贫困潦倒,常被人讥笑。
一天,当他在街上走时,迎面过来几个少年无赖。韩信见了,急忙撤身而走,不愿与之正面冲突。
这时,几个无赖也发现了韩信,见他要走,其中一个一把抓住韩信的衣领,说:“你这个胆小鬼,见了我想跑,想往哪儿跑?”他一眼看见韩信腰下的佩剑,“哦,你小子还佩剑,你配佩剑吗?”说着动手要解下韩信的剑。
韩信往后一跳,挣脱了无赖的纠缠,想照旧走自己的路。不料却被无赖一把抓住:“我说,你虽说人高马大,却是一个草包。咦,生气了吗?你的嘴角抖什么?如果你是条汉子,就拔剑来刺我,咱们比划比划。如果你没有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听了,血一下涌上了头,他盯着那张无赖至极的脸想了很久,很想拔剑出来,与他决斗,凭自己的武功,是不怕他们的,但韩信的心里又在琢磨:“这几个家伙虽不怀好意,与之决斗却无太大意义。唉,也罢,我就算从他胯下爬过去,他就能比我高明了吗?”
想到此,韩信慢慢俯下身,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韩信不逞一时之勇,而是忍辱负重,不将自己的生命浪费于不足轻重的决斗上,虽然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却仍能自强自新,终于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大显身手。他先是投靠项羽,后又投奔刘邦,被刘邦拜为大将,强兵百万,指挥若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刘汉政权四百余年的基业立了汗马功劳,终于成就大业,名垂千古。而那个无赖却连姓名都未留下,相比之下,孰胜孰败,孰优孰劣,自见分晓。
包羞忍辱是一种特殊情形下的应变术,在这种情况,可能要遭到巨大的人格及精神上的污辱,但如果是已经有救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便不能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应该着眼未来,不做无谓的牺牲。不逞一时之勇而毁掉自己的美好未来,小不忍则乱大谋。珍惜生命,珍视自己才是上策。
做领导要远安逸戒嗜欲
古人曰:“嗜有所专,则奸徒而入;长有所属,则感由之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嗜好,那么小人就会借以讨好;如果长期偏听偏信,那么就会被蒙骗,做官从政之人更是如此。
战国时期,齐国要发展强盛,邹忌为了说服齐威王,以自己亲身的故事对齐威王进行劝谏。邹忌进朝去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小老婆惧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助于我,都说我长得比徐公漂亮。现在齐国的国土方圆有一千里,城市有一百二十座。宫廷里的妻妾和身边的随从人员没有哪个不偏爱您的,朝廷里的臣子没有哪个不惧怕您的,全国的人没有哪个不有求于您的,这样看来,您受蒙蔽很厉害啊!”齐威王说:“您说得好。”
齐威王于是下令说:“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能够上奏章向我进谏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街市和朝堂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中的,受下等奖赏。”这个命令下达后,许多臣子都来进谏,各国均来朝见齐王。齐国一时间强大起来。
对此,古人曾警告世人“徇功利者,不虞谄诈;溺鬼神者,独觉形声”,一个人如果沉溺在一片谄媚之中,那么他们就会被追名逐利的人所蒙蔽,丧失判断力。邹忌所懂得的道理正是今天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所应该了解的。
一个人的嗜欲太强,就会失去理智。古时候在青丘山上,住着一只九尾狐,兴妖作怪,找到死人的头骨戴在头上,祭拜北斗,以向上帝求福。老狐见了就对九尾狐说:“死人的头骨,不能戴啊。上帝威怒不能冒犯,若不改悔,你必遭大祸。”但九尾狐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自己的覆灭。
正因为是嗜欲伤人,所以历代圣贤都能够主动禁止淫逸,远离嗜欲而成就大业。
从前夏禹的女儿命令仪狄酿造美酒,送给禹帝。禹帝饮了觉得味道很美,于是就疏远仪狄,戒绝美酒,说:“后世的君主一定会有因为饮酒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齐桓公有一次在半夜里感到吃得不足,易牙就煎熬烧烤食品,献给桓公,桓公吃得很饱,直到天亮还没有睡醒。于是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贪吃美味而徇私枉法导致国家灭亡的。”晋文公得到美女南之威,三天不上朝听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推而远之。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好色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楚王登上强台观看得忘乎所以。于是就对着强台发誓不再登了,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迷恋山水的景色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
古人尚且知道治国应不忘艰难,远安逸戒嗜欲,今人能不警惕吗?
逆境不馁顺境不骄
《菜根谭》中说:“人在清苦的环境中容易发奋上进,人在优裕环境中容易堕落腐败。”我们如果能知道这一道理,就能防患于未然。
唐朝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年轻时就守寡,当时家境贫困,孩子幼小,由她一人管教。有一次,她家房子的后墙塌陷,墙破处发现许多钱。她向天神祈祷说:“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如果天神怜悯我贫穷,我希望天神让几个孤儿学出成就,这些钱就不敢拿了。”说着,赶快把那些钱掩埋上,把墙修好砸实。
后来,景让获显达官位,尽管如此,他有过错,母亲也决不放过。
他担任浙西观察史时,觉得手下有个低级军官不顺他的心意,便让人用棍棒将其打死。这件事引起军队的愤怒,欲发生兵变。他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出来坐在官府办公的地方,让景让站在厅堂上,责备他说:“天子托付你重任,你却把国家的刑法当成喜怒哀乐的工具,胡乱杀死无辜的人,万一造成地方动乱,你有何面目见皇上?”说完,她命令左右的人脱下景让的衣服,鞭打他的脊背。这时,景让手下的人都站出来替他求情。打了很久,母亲才同意把他放了。景让从中受到了教育。
可见,一个人既要能经受逆境的考验,更要能经受顺境的考验。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富贵之家,物质方面可说应有尽有,就会养成不良嗜好和喜欢作威作福的个性,尤其是作威作福、专权弄势,对人的腐蚀就好像凶焰,早晚会引火自焚。
三国时,钟会、邓艾以两路大军攻灭西蜀,而钟会心生反意,想据险自守,做刘备第二,进而兵临长安灭魏,再起兵灭吴,一并天下于自己一人之手。但又担心邓艾与己为敌。他想到告伪状的办法,几次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毕竟是谋略场中的老手,他虽然担心邓艾逆反,对钟会却也有疑惧之意。接到钟会的密报,他对钟会的真正用意便了如指掌。他写信告诉钟会说:“邓艾有可能据兵自守,所以我派贾充领兵一万入斜谷,屯乐城,前去援助你。我自己领兵十万在长安,随时准备接应。”司马昭另派新兵之意当然不是为了邓艾,而是为了钟会。钟会也不是呆子,他一见司马昭的信,便知司马昭对自己起了疑心,遂仓促行事,拥兵反叛。不想司马昭早在钟会身边安插了人手,钟会反叛尚未真正发动起来,便被杀身亡了。钟会之死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所以我们要养成逆境不馁、顺境不骄的心态,着眼大局,虚怀若谷,才会使我们不断提高。
不得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一个人的气节和正义可以傲视一切。一个人不管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果没有高深的品德来配合,那么这种学问和清高也就丧失了意义。所以,做人不得有傲气,却不可无傲骨。
楚怀王时,屈原在朝担任左司徒的官职。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非常清楚,并且擅长辞令。楚怀王很器重他。他在朝中和楚怀王一道商议国家大事,颁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和各国的君王相酬酢。当时,上官大夫和屈原爵位相同,一心想争取楚怀王的宠信,非常嫉妒屈原的才华。
有一回,楚怀王指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刚刚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便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因此怀恨在心,在怀王面前毁谤屈原说:“大王指派屈原制定法令,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每当一道法令制定完成,颁布出来,屈原就自夸其功,认为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做得出来。”楚怀王听了大怒,因此疏远屈原。
屈原对于楚怀王被小人迷惑,耳朵不能辨别是非,眼睛不能分清黑白,感到痛心,所以忧愁苦闷,沉郁深思,写成《离骚》。屈原在《离骚》里,叙述远古帝喾的事迹,称扬近世齐桓的伟业,同时论及中古汤武的功绩,用来讽刺当时的政局。他的文辞简约,托意深微;他的心志高洁,所以喜欢用香草作比喻。他品德高尚、行为廉正,所以一直到死,为小人所不容,如《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都是美好品德的象征。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会恶习的感染,虽处污泥,却如莲花一般,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洁。
后来,楚怀王客死于秦,他的长子楚顷襄王即位,用其弟子兰任令尹。由于当初是子兰劝楚怀王入秦,致使楚怀王终于不归的,楚国人因此很怪罪子兰。屈原对子兰贻误国事感到痛心。他虽然被放逐,却仍眷恋楚国,希望能回到朝中来;他忠君爱国,希望能挽救楚国的颓势。但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嫉恨他,大怒,叫上官大夫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一气之下,便把屈原长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放逐,来到江边,且行且歌,脸色憔悴。见到一个渔夫,渔夫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呢?”屈原说:“世上的人大多是污浊的,只有我保持干净;众人都昏醉了,只有我依然清醒。所以我被放逐了。”渔夫说:“圣人能与世相推移,众人都醉了,你何不也喝点薄酒,何苦守身如玉,与世相忤,而招致被放逐的命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上的灰尘弹去;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拂去衣服上的尘土;人怎么能以清洁的身体去接受外界污浊的事物呢?我宁愿葬身鱼腹,也不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受到玷污!”
就这样,屈原带着对楚国的深沉眷恋,带着他那坚贞、正直、高洁的品质,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气节和正义足可鄙视达官贵人,而生动感人的文章足可胜过《阳春白雪》这样的名曲。屈原的作品和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