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4552800000155

第155章 人情世故厚黑学(11)

有了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林恩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经过一番寻找,他的目光瞄准了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美国重要的飞机、导弹制造厂,因此也将是林恩一个强大的对手。一方面,林恩从证券市场公开收购;另一方面他则与公司一些股东私下议价交易,很快就取得了近40%的股权,成为休斯·福特公司(LTV公司)最大的股东。这时,华尔街开始出现“集团企业”,“集团企业”的股票也成为当时最红的一种,而LTV股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林恩继续沿用股票兼并的绝招,不断地收购新的公司。为了让自己的企业王国更为壮大,林恩开始筹划吞并威尔逊公司。威尔逊公司是个庞大的集团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LTV公司的两倍。野心勃勃的林恩竟想收购它,看上去实在太不自量力了,但这次林恩又得手了。原来,与同行相比,威尔逊公司的股票股价偏低。这是因为威尔逊公司做法传统,它既不大做广告,也不在股市上哄抬股价。经过初步估算,林恩认为用8000万美元就足以控制该公司的股权。于是,林恩以LTV公司所持有的股票做抵押,从银行借贷8000万美元,买下了威尔逊公司的股票。从此,威尔逊成为LTV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LTV公司却也因此背上了80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于是林恩又将大部分的债务转移到威尔逊公司的账下,使威尔逊公司变成了债务人。然后,又将威尔逊公司分成3个子公司,再让这3家公司独立发行各自的股票。这3家新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属于LTV,其余的向公众发售。发售新股所收到的股金,正好偿付了林恩从银行借贷的8000万美元。就这样,林恩几乎没花一分钱,就把庞大的威尔逊公司占为己有。这种令人叫绝的兼并高招令华尔街的同行自愧弗如。

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创始人塞缪尔任伦敦市长之后,他的两个长期竞争对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对壳牌石油公司发动了收购攻势。

这两家公司一直对壳牌石油公司虎视眈眈。当初,标准石油公司就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把这个在世界各地市场都很危险的闯入者收买过来。为此,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中间代理商和塞缪尔秘密接触,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塞缪尔对此一笑置之。

几乎同时,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总裁达特汀也来找塞缪尔了,并直截了当地提出购买部分股份的要求,塞缪尔说:“我是决不会出卖公司的股份的。不过,介绍您的雷恩曾提出,让我们和罗斯查联合起来,共同组成亚洲输出石油的贩卖公司,我们想邀请您参加。”达特汀一口答应下来。达特汀认为,要想对付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必须要和英国的石油业联合起来。他先和壳牌石油公司联合,以便削弱标准石油公司的实力,然后将标准石油公司赶出欧亚市场。

但是,当塞缪尔市长任满,继续亲自经营他的公司之后,世界石油业的局面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世界石油贸易开始衰退,标准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有了不同的境遇:标准石油公司不断削价以求生存,而壳牌公司的油轮却开始停航;标准石油公司在欧洲取得了新进展,而壳牌石油公司则被撵出了德国。事已至此,局面就不能以塞缪尔的意志为转移了。无奈之下,塞缪尔不得不以屈辱的条件,同达特汀讨论全面合并:两家合并而成为“皇家荷兰壳牌公司”,达特汀拥有新公司的60%股份,而塞缪尔只拥有40%,总经理由达特汀担任。

合并后,新的石油巨人诞生了,并开始在新的起点上与美国争夺石油王国的金矿。1912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在加利福尼亚等州先后设立子公司,直捣美国本土。几年以后,皇家荷兰壳牌所行销的石油,已经有一半是从美国本土上开采出来的。到了1927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把洛克菲勒的埃克森公司从“世界石油大王”的霸主地位上拉了下来。

三十六计乃是商战心法

商场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一旦踏入商海,就要将自己培养成敏感、聪慧、成熟的善用计谋的人物,就必须掌握足够的厚黑智慧。同样处于竞争激烈的商场环境之中,有人步履维艰,寸步难行,有人一路凯歌,意气风发,其不同就在于如何施展自己的本领。《三十六计》是一部“谋略”大全,能够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在商场中的运用。厚黑学本身是一门兼收并蓄的学问,能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以厚黑的角度来看,《三十六计》完全就是一部商战心法,其中汇集的诸多谋略,对于处于商场之中的人们大有裨益,能够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商战三十六计”,能使我们在商场上深谋远虑,进退自如,抓住一个个商机,成就自己的商业梦想。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是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他一生做了太多影响巨大的事情。善于把握机会趁火打劫,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摩根迅速崛起为金融寡头,主要得益于两次经济危机。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美国深受危机的冲击,人们几乎每小时都听到公司宣布破产的消息,就连费城首屈一指、曾经在南北战争中帮助政府出售国库券而名声大振的投资银行——杰伊·库克公司也永远地关上了大门。在这样的险恶形势下,摩根却和英、美两国的其他几位大银行家联合起来,在1871年从库克手中夺过价值2亿美元的国库券,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出售给外国投资者;1873年,摩根及其合伙人又以同样理由赢得33亿美元国库券的一半,在转卖的过程中,摩根大捞特捞了一把。就这样,摩根所经营的德雷克塞尔一摩根公司成为美国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控制了美国政府的债券市场,同时继续向欧洲抛出优惠证券。

1884年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巩固了摩根的地位。自当年11月以来,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潮。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抛售美国证券换回黄金,却致使国库告急,以致落到了几乎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

为了救济金库空虚带来的经济恐慌,政府必须立即筹集到一笔高达1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摩根已经知道,在这股抢购黄金的风潮之中,政府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另一金融巨头贝尔蒙商定,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他们来负责承办黄金公债。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解救国家财政危机,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但是,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却过于苛刻,致使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个建议,总统也表示难以接受。

无奈之下,当时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计划发行5000万美元的公债,其余半数委托美国国内银行存款。但是由于正值经济恐慌,大小银行都自顾不暇,财政部长的呼吁不得不被束之高阁。接着,他又打算以超出面额117点的价值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公债,这一计划打破了投资金融界的惯例,也欺骗了投资银行,并重创和惹恼了摩根。在摩根的操纵下,当财政部长匆忙赶赴纽约召集银行家寻求帮助时,却遭到了白眼,因为他没有接受摩根提出的谈判条件:要么认购全部公债,要么完全拒绝认购。

克利夫兰总统不得已再次召摩根进入白宫,互相摊牌。当摩根知道国库存金只剩下900万美元时,更是坚持自己的条件,并胸有成竹地说:“总统先生,除了我和罗斯查尔组成辛迪加,使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外,似乎没有第二种办法来解救陷于破产状况的国库了。现在,我手头就有一张1200万美元的支票没有兑现,若是今天将这张支票兑现了,一切就都完了,要不要我在这里拍电报,现在立刻汇到伦敦去呢?”

在摩根的威胁下,克利夫兰总统频繁地以去洗手间为名,去和正在另一房间等候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商量对策。摩根很清楚,若不使出硬的一手来,白宫就不会轻易就范。因此,在接下来和总统面谈时,也就单刀直入,步步紧逼,甚至还故意吸起了总统讨厌的雪茄烟,悠闲地等待着对方做出退步。结果,总统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白宫在华尔街面前甘拜下风。当夜,摩根就取出大量美元借给财政部,帮助财政部渡过了难关,而他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债价格与市场差价中净赚了1200万美元,并且还安排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这项协议大大冲击了《夏尔反托拉斯法案》。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钢笔市场曾长期被“派克笔”占领。当时,派克公司生产的钢笔最负盛名,又有新品种“自来水笔”推出,此时正是派克公司发展的高峰期。后来,匈牙利的贝罗兄弟发明了圆珠笔,逐渐打破了派克公司一统市场的局面。由于圆珠笔实用、方便、廉价,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派克钢笔生产大受打击,公司业务也一落千丈,濒临破产。

经过仔细研究,派克公司欧洲高级主管马科利认为,派克公司在与圆珠笔进行市场争夺战犯了致命的错误,不是以己之长,攻人所短,反而是以己之短,攻人所长。于是,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买下了濒临破产的派克公司,接着立即着手重新塑造派克钢笔的形象,突出其高雅、精美和耐用的特点,使它从一般大众化的实用品成为一种显示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从这样的战略思想出发,马科利采取了两项最主要的措施。首先,削减了派克钢笔的产量,同时将原来的销售价提高了30%。其次加强宣传,提高以派克钢笔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其所用物品无不显示其地位的高贵。马科利深知这一点,他再三努力,让派克钢笔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所用笔的资格。经过努力之后,马科利的战略目标实现了。1989年,派克钢笔又一次提高了售价,也得到了巨额利润。

1993年8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200万吨DW产品。对方延期交货使该公司失去几次展销良机,使公司蒙受了一定量的经济损失。但是我方考虑到该产品质优价廉,颇受消费者欢迎,各大厂家竞相订货,自己通过经营该商品也获利颇丰,因此,为了双方长久友好的贸易往来,并未对外商提出制裁。

此后不久,DW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该公司进一步同外商洽谈。为了降低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该公司想要向对方提出降低价格10%的要求。不过,他们当然知道,国际市场并未发生变化,如果在双方谈判一开始就提出降价要求,对方肯定会加以拒绝,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谈判技巧,迫使其答应。

经过研究,该公司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谈判刚开始,该公司就在上次那200万吨货物延期交货一事上大做文章。对方听后,以为该公司会提出索赔要求,忙不迭地对延期交货问题加以解释,诚惶诚恐地大表歉意。接着,看看时机已成熟,该公司便趁机提出削价的要求,明确指出希望上次延期交易的损失,能通过这次减价10%来弥补。对方无奈,只好表示同意。接着,我方又乘胜追击,提出由原来的预定的20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对方也答应了。谈判圆满成功。

咬紧对手的弱点不放

商业竞争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实力之间的竞争,还需要使用一定的谋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在和对手竞争的时候,要学会在对手身上发现弱点,在对方最重要的地方下手,在对方最害怕的地方下刀,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作为突破口,这样就能轻易地战胜对手。在商战中,敌我双方总是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方的短处,谁发挥得好,攻击得准确,谁就会获胜。当然,反过来说,我们也要防止别人这么做。避开自己的短处,充分在长项上发展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诹访精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日本制表企业。1960年5月,诹访精工合并了当地的大和工业,实力大增,他们推出的“马贝尔”牌钟表也在国内钟表行业精确度竞赛中连续3年获得优胜,并成为全日本最畅销的钟表商品之一。至此,诹访精工已在日本崛起,成为日本钟表行业的领头羊,并且开始向钟表王国——瑞士发起挑战。

瑞士是老牌的钟表王国。谈到钟表仪器,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谁是瑞士。在很长时间里,瑞士是全世界钟表行业当之无愧的“大哥大”。但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野心很大的精工企业已经不能容忍欧米茄独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权,决心要利用这次有利时机同欧米茄一比高低,使精工成为日本的骄傲。早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瑞士考察情况。经过考察,他们发现,瑞士表是靠钟表调整师的技术取胜。调整师谙熟机械表的性能,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差等整合误差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人的确自叹不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弱点。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这正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因为从振动的正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无法跟石英表相比。只要拥有耐震的能力,石英表计时并不受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通过这次考察,精工决定针对瑞士钟表的薄弱环节——石英表加以突破。

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在瑞士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世界钟表竞赛上,精工石英表就参加了比赛,同瑞士大哥一较高下。比赛结果是,瑞士表囊括前9名,日本诹访精工舍的石英表951仅排列第10、11、12名。这个结果令瑞士人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对自己独步世界的钟表再次欢呼。然而,对于这样的比赛结果,诹访精工舍的科技人员也同样感到非常振奋,因为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有这么好的开端,这意味着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