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4552800000190

第190章 交友厚黑学(14)

(4)不要有追求名利的心。利,会支配了求利者的得失之心。不以求利为前提而去做任何事,应会得到良好的人缘;相反的,汲汲于名利的追求者,是容易丧失人心的。

(5)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能够彼此帮助,在彼此帮忙之际,更别忘了要记得回谢而不求回报。如果大家都有这种体会,那么结交朋友就不再会是件苦差事了。

(6)不经思索地说出心中好恶,在人际关系的维持与运用中是一大禁忌。应该尽可能不去看对方的缺点,而往好的方面去想才行。

(7)严守秘密是得到信任的第一步。由信息仓库得到的资料,千万不可以泄露出去。泄露秘密而失掉朋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8)很少有人会想利用别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但为了自己的生意而去结交某人,却是很常见的。在知道对方从事的工作对自己有益之后,而想做进一步的交往时,要静待自然机会的来临,千万不可唐突,才是有礼之举。

(9)要注意不去勉强他人。若是勉强别人做事,会造成对方的困扰,往后的继续交往,将会是件难事。在彼此互相体谅的前提之下所做的商谈,才能够完美顺利地进行。因此,一定要顺其自然地结交朋友,才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宽容是宝,友多路广

1.一个好汉三个帮

“什么叫朋友呢?”“不依仗自己的长辈身份,不依仗自己高贵的地位,不依仗自己的血亲关系而建立的一种真诚的互相信任、爱护、帮助的关系,叫做朋友。交朋友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所以,朋友间必然超越了一般的关系,而不依仗各种关系。”

(1)政友。固然可以使自己在日后的仕途上得到帮助,但也会有危险,因为这很容易给人拉帮结派的嫌疑,一人犯事,朋友必然牵连其中,所以交政友弊大于益。

(2)乐友。整天可以玩在一起谈吃论喝,但时间一长,学业俱废,必将被世人所看扁,上司岂肯重用?所以交乐友有弊无益。

(3)文友。以对方的长处来弥补、启发自己,使自己的志向不断树立,进取心不断增强,这倒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交朋友应该是有原则的,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以友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具备了这一条原则,你交的就是益友;否则,就可能是损友。

2.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总是有人认为多交朋友是一种累赘,应酬起来太麻烦,太浪费时间。其实这种看法是根本错误的。因为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不离开家到社会上闯荡,而一旦步入社会,所依靠的应该是各种朋友。所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想当年,叶赫那拉氏进京选秀时,因父亲已丧,母女三人异常贫困,不但路费盘缠成问题,就连吃顿饱饭也不容易。忽一日,有人送上白银300两,为他们解了忧愁。怎么会有这种好事呢?原来是两淮盐运使司山阳司运判吴棠送礼投错了门,他本想收回白银,但被一位师爷拦住了,劝他说:花300两银子买一个天大的人情,就算交上了朋友;如果这个女子选秀时被选上了,那300两银子可就算买通天了。这吴运判还算懂事,一张名片递过去,就弄假成真了。后来这位那拉氏果然成了兰贵人,之后又成了慈禧太后。慈禧难忘旧恩,在垂帘听政后,很快就将吴棠擢升为两淮盐运使,不久又升为漕运总督。两广总督出缺后,她心中的佳选仍是吴棠。

由此可见,人在困难的时候,最需要朋友的帮助,也最感激朋友伸出的援手。这种援助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道义上的,一经发生,都会使人终生铭记、永世不忘。

换个角度说,我们的一生中会拥有许多朋友,需要各种各样的帮助,但怎样帮这个忙呢?事实上“雪中送炭”最能看出朋友之间的真诚,患难中结交的友谊最牢固。那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几乎人人会做,这时候虽看不出朋友的可贵,但确实也可以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所以,多交几个朋友不会错。

3.无情之中亦有情

拒绝朋友时,应该注意下列方法:

(1)不要过多地说抱歉。如果一再地说抱歉,只会使对方认为你不应该拒绝。

(2)建议对方另外找某某人。如果你告诉他别的人也许更能帮这个忙,并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你就能迅速摆脱,并且也算帮上了忙。

(3)可以撒个小谎。例如别人要向你借一本书,你不想借,就可以说书已经被人借去了。但不要过多解释,以免话多了说漏嘴,使对方起疑心。

(4)争取拖延一些时间。例如对方是打电话来,你就说:“我现在很忙。等一下有空了,我一定再打电话给你。”这样你就有时间跟家人或好友商量,再作适当的答复。

(5)当面拒绝的语气要婉转。例如可以说:“我也很希望能帮你,但我实在分不开身。”或者说:“你的事我愿意出力,但我恐怕抽不出空来。”

4.求友技巧

求朋友帮助时,应该注意下列方法:

(1)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遇到对方心情焦躁或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千万不可自找没趣。

(2)开门见山地说出你的请求。不要兜圈子,不要没话找话,不要犹犹豫豫、躲躲闪闪。大方而自信地直接说出你的请求,对方更有可能答应。

(3)事先想好怎么开口,这样可以增强信心。事先想好了,就照原先的说,不可话到嘴边又改口。

(4)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不是急需得到帮助。通常人们都愿意帮助有急需的人。

(5)不要让对方产生你想占便宜的想法。如果你在求人时,能说“我一般不想麻烦别人,但这次能不能请你……”或“如果我有办法,我不会打扰你……”之类的客气话,比较容易打动对方。

5.情断义绝,分道扬镳

遇到以下情况,则表明对方已不能算是你的朋友了:

(1)每次和对方分手后,心里就觉得不舒服,这是友谊破裂的先兆。

(2)开始想躲避这位朋友。例如听到电话铃响,就希望不是这位朋友打来的;或在街上看到他时,总希望他没看到你。

(3)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光有你的付出,得不到他的回报。

(4)你有喜事,他就不高兴;而每碰到倒霉事,他却幸灾乐祸。

(5)对方老是挑你的毛病。例如“你的胡须没刮干净”或者“我不喜欢你这件运动衫的颜色”等等。

(6)对方怂恿你学坏。如教你旷工、酗酒、嫖娼等等。

(7)对方想支配你。本该你拿主意的事,他却老是自作主张。

(8)你不再信任对方。你觉得你的事不愿意让对方知道。

6.对好朋友可以说“不”

(1)弄清朋友的意思。有时好朋友来找你,只不过是想得到一点儿同情,这时随着他的话题答几句并无什么损失。

(2)重复说“不”。态度不卑不亢,不论对方提出多少次请求,都回答同样的话。“真抱歉,我没办法借钱给你。”记住,千万不要解释。别说“我是想借给你,但……”一旦他给你出个主意,就骑虎难下了。

(3)同意对方的指责。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对方可能指责你“真不够意思!”

没关系,就承认自己“不够意思”,不要中了对方的激将法。

(4)不必产生罪恶感。有时朋友会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接连叹气,然后说“我想你大概是不信任我了,否则不会拒绝借钱给我。”希望以此引起你的自责。此时不要为之所动,继续坚定地说:“我一直都很信任你,但我真没办法借钱给你。”

(5)在电话里拒绝。如果朋友跑来当面找你,令你无法开口拒绝,可以推说自己要考虑一下,请他先回去,然后打电话拒绝他。这样可以避免因面对面而难以启齿。

识友妙招,烈火炼金

春秋时,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的能臣管仲,与鲍叔牙是朋友。他之所以能被齐桓公破格任用,完全是由于鲍叔牙的推荐,所以管仲常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可见,他对鲍叔牙十分感谢,当然也更深深地理解他。但是在他临死时,齐桓公问他:“你死之后,让鲍叔牙来接替你的职务,你看怎么样?”管仲想了一会儿才说:“鲍叔牙是我的恩人和好朋友,又是一位至诚的君子,但是,我认为他不适合执掌国政。”齐桓公问他为什么,管仲回答说:“鲍叔什么都好,就是对善与恶看得过于分明,别人有一点儿过错他都不能容忍。为人处世,对别人的优点不忘怀是可以的,但对别人的任何错误和缺点都不能容忍,谁又受得了呢?鲍叔牙看见别人有一点儿不是,便一辈子不能忘记,这是他的短处啊!”齐桓公同意管仲的话,最后选用了隰朋。

不久,这话被齐桓公的幸臣易牙听到了,由于管仲曾经劝告齐桓公不要亲近易牙这样的人,所以一直怀恨在心。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偷偷地鼓动鲍叔牙说:“管仲之所以能当宰相,还不是全靠您的推荐。现在他病危,大王问他谁可为相,他却说您不适宜,另外推荐了隰朋。您瞧,这多不够朋友!”鲍叔牙听了这话,冷冷一笑,对易牙说:“对呀,这正是为什么我要推荐管仲的理由啊!管仲忠于国家,不讲私情,不吹捧朋友,你们如何能够理解?假如大王让我当司寇,专管驱逐佞人,那是很合适的;假如让我主持国家,你们可就没有容身之地了!”一席话说得易牙无地自容,赶快逃走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论感情非常深厚,论理性对事物的观察也十分准确,但他们却能将两者分得很清,并不影响他们对人的理性观察和感情的交流。相比之下,更多的中国人却常常在理性和感情中划不清界限,成为感情的牺牲品。这是我们处世中所应注意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去辨别朋友的好坏呢?

1.识人以义,可以共存

判别朋友的标准是以义为首,还是以利为首,如果弄清楚这一点就不会产生错误了。三国时孙策夺取丹阳后,吕范要求暂领丹阳督都的职务。孙策说:“你现在已经拥有很多兵马,怎么再委屈你做这小官呢?”吕范说:“我舍去本土托身于将军,就是为了同你一起共创大业,我俩像是同舟涉海,存亡相关,稍有不慎就要遭到失败。这就是我的忧虑,不单单是您啊!现在丹阳这样重要,事关大局,还计较官职大小吗?”孙策非常感动,认为他是可以共生死的朋友,就把丹阳交给了吕范。

2.危难易出朋友,危难也易出卖朋友

大难当头时,人们总是愿意联合起来,这时候他们就成了朋友。而当朋友不能够共御灾难时,人们又通常出卖朋友来保全自己,所以识别朋友的方法十分复杂。

孙子说:“吴人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说的是当舟将沉下水去时,吴人越人,都想把舟拖出水来,成了方向相同的合力线,所以平日的仇人,都会变成患难相救的好友。而相反,张耳、陈馀,称为刎颈之交,算是至好的朋友。后来张耳被秦兵围困,向陈馀求救,陈馀畏秦,不肯应援,二人因此结下深仇。这时张耳将秦兵向陈馀方面推去,陈馀又将秦兵向张耳方面推来,力线方向相反,所以至好的朋友会变成仇敌。结果,张耳帮助韩信,把陈馀杀死在泜水之上。可见,危难时也易出卖朋友。

危难识朋友的方法你也可以一试。

3.以心相交真朋友

(1)志同道合真朋友。交朋友首先得有共同的操守和共同的志趣,不分长幼,也不分男女,但思想必须站在同一高度上才有可能成为真朋友。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很难说他是不是你的真朋友。

(2)雪中送炭真朋友。在人们遇到困难、危机的时候,非万不得已时是不会向朋友要求什么的,一旦求到就说明了求助者对朋友的信任和认同。

而真朋友往往是即使自己倾家荡产、牺牲性命也会举义相助的。见死不救、落井下石者绝不会是真朋友。

(3)敢言过失真朋友。朋友应是以心相交的,所以,当他们发现彼此身上存在的缺点时,肯定会诚心诚意地直接指点出来,不会有任何顾忌。这种敢言不是的朋友是真朋友,文过饰非、有所保留的不见得是真朋友。

4.亲疏远近识朋友

(1)亲疏识友。我们每个人都有知己的朋友,这类朋友交往甚密,几乎就像自家人一样,任他自由来去,不必迎来送往。来时赶上饭就吃上一口,渴时掂起壶自斟自饮。遇到问题让他也发表一些高见,碰上困难首先想到的会是他。一句话,这样的朋友交心知底,最可信赖。但如果你非要用客客气气的方法来招待他,反倒显得生疏了。而比较生疏的朋友,如果你在交往中过于随便不讲礼节,有时他也会感觉你不太重视他呢。所以,分出亲疏后,有一个用礼适“度”的问题。

(2)远近识友。我们的朋友可能有些远在天涯,有些近在咫尺,后者因接触频繁则容易融洽,前者因距离颇远则容易疏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把感情调适到最佳状态呢?方法是对远离自己的朋友用感情要细腻,关心得要细致一些,嘘寒问暖,谈见闻、聊趣事不厌其烦,这样显得你们的生活是交融相通的;对近前的朋友则把感情要粗放,谈些大事、乐事,高高兴兴,才不显得你们的关系过于庸俗,也才不易生出是非。所以,分出远近后,有一个用情话“度”的问题。

(3)个性识友。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是不相同的,我们在交朋友时,往往注意交他的某一点长处,不见得非与其性格类同。但是当以你为中介,朋友们相互认识后,他们是否能合得来,这是一个大问题。合得来还好,合不来时,两边战火一起,必然殃及你这个中间地带,这时候最尴尬的岂不是你?所以,分出个性后,不投缘的类群绝对不要把他们聚在一起。

(4)文武识友。文友和武友往往我们都需要,但若与文友在一起时谈的不免是诗文棋画、风花雪月;与武友在一起时谈的少不了刀枪棍棒、沙场征伐,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你若不想冷淡一方朋友,就不要把文友与武友安置在同一个客厅里。

5.诚心求教识朋友

三国时期,姜维曾求教于诸葛亮,可诸葛亮开始并不看重他。于是,姜维私下就虚心好学,每天挑灯夜读,这些都让诸葛亮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后来,诸葛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给了姜维许多知识,如八卦阵法、连弩箭法等,姜维由此成为一名骁勇战将,立下了不少战功。

6.真金不怕烈火炼

如果一个人富有而不嚣张,地位尊贵而毫无傲气,担当重任而不三心二意,处理事情诚实毫无隐瞒,遇到困难不会逃脱,面对问题能够随机应变,那么这个人就具备了仁、义、忠、信、勇、谋六守,这就是真贤能之士了。下列六种识友标准可供参考:

(1)富之而观其无犯;不犯者,仁也。

(2)贵之而观其无骄;不骄者,义也。

(3)付之而观其无转;不转者,忠也。

(4)使之而观其无隐;不隐者,信也。

(5)危之而观其无恐;不恐者,勇气。

(6)事之而观其无穷;不穷者,谋也。

7.君子有道,小人无德

(1)有才能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君子,有道德的人必然不同于小人。

(2)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品德高尚的人不以利相交,而以德相交。

(3)君子见了别人的危难就同情他,小人见了别人的危难就幸灾乐祸。

(4)君子以得仁义为快乐,小人以满足邪淫为快乐。君子和小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道德情操。

(5)君子喜欢赞扬别人,小人喜欢毁谤别人;君子喜欢给予别人,小人喜欢向别人索取。

(6)君子要求自己严格,小人要求别人严格。

(7)君子心地宽广,泰然自若;小人常常忧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8)对于君子,你替他办事容易而要讨他喜欢却难;对于小人,你替他办事很难而要讨他喜欢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