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的发现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的关注。哈雷彗星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一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命名只为纪念哈雷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我国对哈雷彗星曾做过最早的记载是史书《春秋》中,书中道:“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它的轨道和时间判断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周期彗星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6年,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最近的近日哈雷彗星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8×8千米。与先前预计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仅为0.03,使它比煤还暗,成为太阳系中最暗的物体之一。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分尘埃都留了下来所致。
独一无二的彗星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它体积大而且活跃,轨道很有规律,这使得Giotto飞行器瞄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公性。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早在我国晋代,我国天文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点。《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一般彗星的发光都是很暗的,它们的出现只有天文学家用天文仪器才可观测到。只有极少数彗星,被太阳照得很明亮拖着长长的尾巴,才被我们所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