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诊治心力衰竭
45652300000021

第21章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1)

(第一节)中医的治疗原则

主要为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气血、区分标本缓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治未病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发。即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各项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发生。为了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平素应注意养生保健,包括调摄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情志活动状态;加强锻炼,增强体魄;按时起居,饮食平淡,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一)标本缓急

“本”与“标”是相对而言的,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正邪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症状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只有充分地搜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病必求于本”,但心血管病往往发病急迫,病情危重,又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有急有缓,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心血管病重时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等,标病甚急,如不及时救治,常可危及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治法;在急性病缓解后,或者对于某些慢性病,可采用缓则治其本的治法;在标本并重或单治一方会影响另一方时,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治法。

(二)正治反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相应的治法。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法。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法,又称从治。通常而言,心血管疾病的现象与性质是一致的,因此,临床上绝大多数病证均采用“正治”之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尤其在一些复杂病证的病重阶段,常常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征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此时就不能轻率地论治。而应全面的分析病情,认清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排除其假象而施以反治之法,因而称为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但究其实质,仍为针对疾病本质的治法。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既注重“病”,又注重“证”。所谓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人体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证,则是疾病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情况的综合概括。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就在于它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能看到一种病可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能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病证,因而在临床治疗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解决。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原因、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如同为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患者或处于不同的发病阶段,机体的反应状态就不同,可表现为肝火炽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等证型,治疗方法因证型不同而各异。

2.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形成相同的证候,因而采用相同的治法。如心悸和胸痹是两种不同的病,但在病程中如果都出现了心血淤阻或心肾阳虚证,便均应以活血化淤法或温通心肾法治之。又如慢性心衰、心律失常和病态窦房综合征,病虽各不相同,但在病变的某一阶段,若均出现气阴两虚证,则均可用生脉散、灸甘草汤益气养阴。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相同的病机表现出相同的“证”即可用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此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治病求本”的精神实质。

三、扶正祛邪

正即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扶正,即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包括非药物的)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六淫、疫疠、痰饮、淤血等。祛邪,即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消除致病因素,使邪去而正安。

(一)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病证。多为脏腑功能衰退或气血阴阳不足,如各种心血管病出现心悸怔忡、乏力气短等心气虚;心胸憋闷或刺痛、形寒肢冷、气短息促、自汗乏力、面色苍白、唇紫、舌体淡胖、脉细微或结代的心阳不足。

(二)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病证。邪气多为气滞、血淤、痰饮、热毒、寒凝等。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发生溃疡或坏疽,呈现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慢性风湿热见寒痹症状者,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因胸阳不振,痰浊阻滞心脉而致胸闷心痛者,治宜通阳宣痹,豁痰化浊;心绞痛属气滞血淤者,又当活血化淤。

(三)扶正与祛邪

临床上心血管病属于纯虚纯实证者较少见,绝大多数为因实致虚、因虚致实和虚实互见。治疗时须分清正邪的主次强弱而采用相应的治法:虚实夹杂以正虚较着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邪实明显者,则应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兼用扶正与祛邪,可使正气复而邪不留,邪去而正不伤。但若邪盛正虚,且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有助邪之虞,则应先祛邪后扶正;若虚实夹杂而以正虚为主,或因虚致实不耐攻伐,此时攻补兼施会复伤正气者,应先扶正后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状态为阴平阳秘。心血管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人体阴阳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结果,称为阴阳失调,阴阳是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调也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功能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因此,从广泛的意义来讲,诸如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以及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亦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使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治则之一。

(一)损其有余

即对阴或阳过盛有余的一方,采用损其偏盛的治法。阳气偏盛出现实热证,须“热者寒之”。如高血压病邪热亢盛,循肝经上冲而见头胀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证,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药,清泻肝经有余之阳热;阴气偏盛出现实寒证,须“寒者热之”。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其病变过程中,若因寒邪过盛,寒凝血脉,出现患肢畏寒肢冷、局部皮肤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迟等证,需重用桂枝附子等温散经脉有余之寒邪。

(二)补其不足

即对阴或阳偏衰不足的一方,采用补其偏衰的治法。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潜阳,是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偏衰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表现为虚寒证,应补阳以制阴,是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如高血压病,若病久肾阳虚衰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及下肢浮肿、阳痿遗精、大便溏泄等证者,当用“阴病治阳”之法,给以金匮肾气丸等方药。

(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依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在调整阴阳偏衰时应注意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所谓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通过补阴而为阳气的生化补充物质基础。所谓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通过补阳来促进阴精的生化。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指出的:“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另外,阴精与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又常相互影响,形成阴阳两虚,则需阴阳双补。

(四)解其格拒

阴阳一方偏盛至极,双方不相维系,将排斥另一方于外,出现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阴阳格拒现象。如心源性休克所出现的寒厥证,阴寒盛极是疾病的本质,可见四肢厥冷、冷汗如珠、气促息微、神志昏蒙、脉微欲绝等证,然而阴寒之邪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常可见面颊潮红、烦热等真寒假热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可见神昏谵语、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烦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沉数有力等证,但由于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肢体而格阴于外,常可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真热假寒之象,治当清泄热毒,宣通阳气,可用清瘟败毒饮等方药。

(五)救阴回阳

阴阳偏衰至极可导致阴阳亡失,出现亡阴亡阳的病理变化。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如突然大量失血而出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烦躁、头晕或晕厥、少尿或无尿、汗出欲脱、舌淡脉芤等亡阴之象治当救阴固脱,常用独参汤或生脉散加味。亡阳是指由于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如克山病急性发作,可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烦躁、昏迷、脉微欲绝等亡阳之证,治当回阳救逆,用四逆汤或参附汤等。亡阴则阳无所依托而散越,亡阳则阴无以生化而耗竭。故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亦可迅速导致亡阴,最终“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也随之终止,这在休克的过程很常见。因此,对这类病症应依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救阴回阳同时并用,只是注意分清主次而有所偏重罢了。

五、调理脏腑气血

心血管病的发生,均是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结果。气血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失调常常通过气血失常表现出来。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病的各种方法,如活血化淤、益气养血等,总是根据相关脏腑气血失调而确立。因此,调理脏腑气血亦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一)调理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别的脏腑功能。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单独考虑心这一脏,必须根据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关系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注意调整其脏腑功能活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调理气血

在生理上“气为血帅”,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为气母”,能载气养气,为气的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当气血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失常时,就会出现气血失调的各种病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和血自身的不足或逆乱而导致的功能失调。如心血管病出现的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及血虚、血淤、血溢、血热、血寒等病证,治疗就须相应的予以补气、行气、降气、升气、开闭、固脱和补血、活血、摄血、凉血、温通血脉;二是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当气血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失常时,就会出现各种气血失调的病证。治疗时采用“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方法进行调理,气滞血淤应行气活血;气虚血淤应补气活血;气虚血溢应补气摄血;气血两虚应气血双补;气随血脱应补气固脱。

气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调理气血与调理脏腑功能活动密不可分,治疗时依据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进行调理,才能切中要害。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时间、地区以及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昼夜朝夕、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因素的差异,均可对疾病的构成产生较大地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结合这些因素,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

另外,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亦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规律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一般心血管病一日之内的病情变化,多为上午比下午轻,傍晚比下午重,夜间尤甚。治疗也应根据其病情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方案。

(二)因地制宜

是指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地区不同,海拔、经纬度、温度、湿度及民俗民情、生活习惯各异,这些均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用药时,应根据其地区的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区别。如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其民常处在风寒冰冽之中,饮食偏咸,故易发高血压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其病多为寒证、实证;而东南地区,气候温热、低洼潮湿,饮食偏淡,病多痈疡,或较易外感。

(第二节)心衰的辨证治疗

心衰病属于本虚标实之患,脏腑虚损失调为本,痰饮水湿内停为标。病位在心,渐及肺脾肝肾。故心力衰竭为虚实夹杂之重症,临床辨证应标本兼顾,将脏腑虚衰与邪实结合进行辨证。

单纯的左心功能不全,通常表现为“心肺气虚”或“气阴两虚”;当它合并了肺感染的时候,则表现了虚实夹杂,原有的心肺气虚或心气两虚仍然存在,又增加了“痰热壅肺”一证;气为血之帅,心肺气虚或心气阴两虚,均有气虚表现,气虚帅血无力,而致血脉淤阻。左心功能不全血脉淤阻通常在肺,右心功能不全血脉淤阻表现在肝、脾、肾,全心功能不全血脉淤阻则遍及全身,特别是肺、肝、脾、肾。血不利则为水,血淤则殃及脾肾,严重者往往表现“阳虚(脾肾阳虚)水泛”,更甚者出现“阳气虚脱”,因次,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种证型并见是心功能不全的证型特点。为了讲述起见,下面依据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概括成6种基本证型加以介绍。

(一)辨证用药

1.心肺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