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五官科手术技巧
45661600000019

第19章 临床眼部疾病手术(3)

1.泪点部表面麻醉。泪囊区皮下、泪囊顶部及鼻泪管上口处深部浸润麻醉,同泪囊取出术,中鼻道及中鼻甲前端填入蘸有1%地卡因和0.5%麻黄碱的棉片10min。

2.筛前神经麻醉。用手指摸到患侧的滑车,以一25号注射针头,于滑车下缘垂直刺入约20mm,注入2%利多卡因(加入1∶1000肾上腺素少量)1.5mL。

手术技巧

1.在内眦鼻侧5mm,内眦腱上方5mm处开始做皮肤切口,平行于泪前嵴,稍向颞侧弯曲呈弧形。长约20mm,深达皮肤全层。

2.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置入泪囊撑开器,暴露泪前嵴和内眦腱。在泪前嵴前切开骨膜。不切内眦腱。

3.用小骨膜分离器将骨膜推向两侧。先分鼻侧,推开约4mm。再分离泪囊窝骨膜及泪囊壁。骨膜分离器应紧靠骨壁。向后达泪后嵴,向上达泪囊顶部,向下达鼻泪管上口。

4.造骨窗,位置在泪囊窝的前下部,尽量低,前方超过泪前嵴约2mm,先用弯曲管钳在泪囊窝后下部顶破骨壁,成一直径约3mm的小孔,用小咬骨钳伸入骨孔上下前后咬切,扩大成一卵圆形的骨孔,大小为10mm×12mm,避免咬破鼻黏膜。

5.用泪道探针自泪小管插入,将泪囊鼻侧壁顶出。用刀片在泪囊鼻侧壁顶出部作一横切口,并在泪囊部尽可能低处作另一与之平行的切口。

6.在泪囊两横切口间,作一垂直切口,使切口成“Ⅰ”形。并在鼻黏膜上作一相对应的“Ⅰ”形切口。

7.用6-0尼龙线缝合泪囊和鼻黏膜后瓣,间断缝合3针。

8.将堵塞于鼻腔内的棉片取出,用枪状镊放入凡士林纱条达骨窗口。

9.部分纱条拉入泪囊。

10.用5-0丝线或者尼龙线缝合泪囊和鼻黏膜前瓣,间断缝合3针,每针都应带到骨孔前的骨膜。为便于缝合,可在3针缝好后一起打结。

11.用3-0尼龙线缝合骨膜,将内眦腱断端牢固地缝于骨膜上。

12.用5-0线缝合眼轮匝肌3~4针。再缝合皮肤3~5针。

13.单眼包扎,包加轻压力绷带。

术后处理

1.全身使用抗生素3~5日,次日换药,2日后抽去鼻内纱条,并首次冲洗泪道。

2.鼻腔内滴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每日5~8次,滴4周。4~5日后拆去皮肤线。

3.结膜囊内滴抗生素、地塞米松眼液2~4周。

注意事项

1.必须保护好内眦动静脉,如血管破裂,会给手术造成麻烦,应结扎,或者将破裂处压于泪囊撑开器下。

2.骨窗缘出血可用蘸有少许肾上腺素的棉片压迫止血。

八、泪道插管术技巧

适应证

1.可用于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泪小管断离吻合等疾病。

2.对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常规采用抗生素,行泪道冲洗,以排清泪囊分泌物。

手术体位

半坐卧位。

麻醉方法

用1%地卡因做泪点表麻,1%地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按1∶100000比例做术侧鼻腔表麻3次,然后用7号探针从上泪点进行泪道探通(下泪道阻塞时从下泪点进行)。

手术技巧

自上下泪小点进行泪道探通后,分别自上下泪小点植入泪道引流管至下鼻道,自下鼻道勾出引流管两端后拉紧,打结丝线缝扎。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抗菌素眼水滴眼,隔日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泪道冲洗,1周后改每周2~3次,1个月后改为每月1~2次,置管留置2~3个月后拔出。

本术优点

1.鼻内窥镜电视显示下,术野清晰,操作简单,且便于教学。

2.鼻泪管部为双管支撑,置管符合泪道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要求,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泪液引流,无明显溢泪症状;同时可使鼻泪管持续扩张,有利于泪液和分泌物的引流及炎症的消退。

3.面部无切口,不影响外观,创伤小,痛苦小且医疗费用少,术时短,约15min即可完成,因而患者乐于接受。

4.极少并发症发生。

九、翼状胬肉切除术技巧

适应证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翼状胬肉达瞳孔区或者已遮盖瞳孔区者。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或者影响面容者。

术前准备

1.结膜充血明显者应先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皮质类固醇眼液进行治疗,待充血消退或者明显减轻后再施行手术。

2.术前用含有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麻醉方法

1.用0.5%的地卡因作结膜和角膜的表面麻醉。

2.用含有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或者普鲁卡因作结膜下浸润麻醉。

手术技巧

1.开睑器撑开眼睑。

2.用有齿镊子夹住胬肉头部,从其边缘外0.5mm处作浅层角膜切开,仔细将胬肉组织与角膜组织分离到角膜缘。

3.剪开胬肉体两侧球结膜,分离角巩膜缘处的粘连,钝性分离巩膜上组织。

4.分离结膜下胬肉组织的体直达半月皱襞。切除已分离的所有胬肉组织。

5.巩膜面进行止血后,对其表面进行仔细刮切,务必使巩膜表面光滑平整。然后将切除后的结膜缘间断缝合于角巩膜缘外约2~4mm的巩膜面,使部分巩膜面暴露。

6.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包术眼。

术后处理

1.术后5~7日拆除缝线。拆线后继续局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2~3周。

2.术后应每日换药,同时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眼药,可以减少复发。

3.为了避免术后复发,可选用以下措施。

(1)β线放射治疗:应用剂量应当适宜,不能太大。通常每次剂量应为9Gy,照射3~4次,总剂量为27Gy。

(2)术后1周内每日滴用1%醋酸泼尼松龙,每3h1次,每次1滴;同时配以妥布霉素滴眼剂或者庆大霉素滴眼剂,次数相同。5日后可减少滴药次数,直至停药。

(3)可用0.1mg/mL丝裂霉素的滴眼剂在术后5日内每日滴眼2次,每次1滴。

注意事项

1.从角膜表面剥离胬肉组织时不能太深,不能进入角膜深层,更不能穿通角膜。如果术中发现角膜创面有房水流出,说明已有角膜穿通,应立即停止剥离,并仔细检查角膜创面,找到穿通处并在显微镜下作严密的缝合,同时按眼球穿通伤进行处理。

2.在切开和分离角膜面的胬肉组织时,一定要彻底干净;剥离胬肉组织后的角膜表面要干净、平整,不能残留任何血管纤维增生性组织,不能留有粗糙的小凹面。这是避免复发的有效措施。清除角膜表面残留组织时一定要限于角膜的表层或者极浅层,尽量减少对角膜实质层的损伤,否则术后可能会因角膜瘢痕的形成而使角膜发生变形,出现散光,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3.在分离内眦部的翼状胬肉至半月皱襞时,要注意区分内直肌腱及与巩膜的附着处,在切除胬肉组织时,应注意保护内直肌,切不要损伤内直肌,更不能切断内直肌。为避免在切除胬肉时误伤内直肌,在切除胬肉前用镊子夹住待切除部分不要立即剪断,应嘱患者向左右方向注视以转动眼球,则可判明镊子所夹组织中是否带有内直肌组织。如果在切除胬肉组织后发现内直肌已被剪断,则应立即探查断端,寻找到已被切断的内直肌断端,与原附着点进行复位缝合。

十、结膜瓣移植术技巧

适应证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或者影响面容者。

3.翼状胬肉达瞳孔区或者已遮盖瞳孔区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用含有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2.结膜充血明显者应先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皮质类固醇眼液进行治疗,待充血消退或者明显减轻后再施行手术。

麻醉方法

1.用0.5%的地卡因作结膜和角膜的表面麻醉。

2.用含有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或者普鲁卡因作结膜下浸润麻醉。

手术技巧

1.沿上方角膜缘延长球结膜切口,长度与暴露面等长,分离后作一带蒂的与暴露巩膜面基本相等的结膜瓣,并将结膜下组织分离干净。

2.将带蒂的结膜瓣作90°旋转,置于已暴露的巩膜面上。

3.连续或者间断缝合结膜瓣的各游离缘,部分缝线应固定于巩膜面上。

4.沿角膜缘外1mm处剪开,而不是紧靠角膜缘。

并发症处理

1.术后发生感染性角膜炎,这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术前应对每一例患者都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必要时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

2.对有慢性泪囊炎或者有结膜炎的患者,应进行彻底治疗后再施行翼状胬肉后。

3.一旦发生细菌性角膜炎,则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对每一例患者都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必要时术前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

2.对有慢性泪囊炎或有结膜炎的患者,应进行彻底治疗后再施行翼状胬肉后。

十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技巧

适应证

1.角膜变性或者营养不良。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阿米巴)所致药物不能控制的角膜炎或者溃疡。

3.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白斑。

4.角膜血染。

5.圆锥角膜(变性期)。

6.角膜基质炎后混浊,先天性角膜混浊。

7.严重的角膜外伤、撕裂伤、化学伤。

8.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角膜大泡性病变。

9.后弹力层膨出,角膜瘘。

术前准备

1.病人术前1~2日0.3%氟哌酸眼液滴眼。

2.穿通伤做b超或者X线摄片。

3.感染性角膜病作病原学检查(涂片检菌+培养)。

4.术前夜0.25%依色林眼膏包眼,或者术前1h1%匹罗卡品眼水滴眼2次。

5.化学烧伤查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

6.术前1h服醋氮酰胺0.5g和安定5mg,小儿20%甘露醇(4mL/kg)静脉滴注。

麻醉方法

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

仰卧位。

手术技巧

1.缝线或者开睑器开睑。上、下直肌固定缝线。角膜瘘、穿孔、无晶体眼和小儿患者缝fleiringa环。

2.依据角膜病变范围选择环钻,一般用7~7.5mm环钻钻取植床。成人一般选比移植片小0.25mm的环钻,钻通植床并剪下病变角膜。

3.钻取移植片。从上皮面,左手握以纱布包绕角膜向上的供眼,右手持环钻垂直置于供眼角膜中央,钻透后,用角膜剪剪下角膜植片。从内皮面取材,应预先取下带有巩膜瓣的角膜片。将角膜片内皮面朝上置于切割枕上,以锋利的环钻压切下角膜植片。

4.固定植片,把植片放置在移植孔上,10-0尼龙缝线在12、6、3、9点固定。间断缝合,一般16针,连续缝合22~24针,间断缝合易于术后调整缝线减少散光,连续缝合刺激小,伤口封闭严,减少手术时间。缝合要达角膜厚度的4/5。

5.重建前房,从植片缘注入生理盐水或者消毒空气,以减少虹膜前粘、植片混浊,以达到水密为好。

6.散光检查,使用角膜散光盘在显微镜下,调整缝线松紧度。

7.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包双眼。

术后处理

1.术后每日换药,双眼包扎2~3日。

2.针对不同感染的原发病继续使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3.抗生素的应用视病情而定,一般全身用药2~3日。

4.糖皮质激素静滴3~5日,改口服,10日后改生理量服1~3个月(真菌感染者慎用),1周后局部加1%环孢素a服水滴眼。

5.裂隙灯显微镜每日观察术眼充血情况、缝线、植片透明度、厚度、前房、瞳孔及定时测眼压。

6.成人缝线无刺激症状,无明显新生血管伸入,可在半年~1年间拆线,如角膜散光明显,在3个月后拆除部分缝线以矫正散光,小儿(2岁以下)一般在术后1~2个月拆线。

注意事项

1.保护好供体角膜内皮,钻切下的植片,要内皮面朝上,内皮面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者喜朗,避免干燥。

2.选择环钻大小要适当,既要考虑尽可能切除病灶,又要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植孔的中心力求在瞳孔中心。如环钻超过8mm,易产生排斥反应,太小,光学效果差。

3.钻切植床时,环钻与角膜面要垂直,植床倾斜,影响愈合;钻切时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伤及虹膜及晶状体,以某部分穿透后,用角膜剪完成为佳。有条件可在前房内注入少许喜朗,更利于手术进行。

4.术中形成前房尤为重要,以水密状态为佳,气密次之,如前房不能形成,要找原因,如漏气、漏水要加固缝合。

5.缝合要对合好,缝合深度达角膜全层的4/5,每针间距尽量均匀,减少散光。

十二、板层角膜移植术技巧

适应证

1.病变未累及角膜深基质层及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功能正常。

2.各种浅层角膜营养不良。

3.角膜中央区中浅层瘢痕性混浊,直径6mm最佳。

术前准备

1.患者仰卧手术台上。

2.依病历记录核对患者施行手术眼的情况,注意左、右眼,上、下睑,手术方式等。

3.手术眼需用表面麻醉时,可滴0.5%丁卡因(地卡因),每次1滴,每2~3min1次,共3次。泪道探通术则用小棉签蘸0.5%丁卡因后夹在内眦角,并可取坐位,不需消毒。

4.依据手术种类,可采用下列技巧清洁和消毒:用肥皂水清洁眼睑皮肤,用0.02%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或者1∶5000氯己定液冲洗结膜囊,然后用75%乙醇消毒手术区皮肤,最后铺盖手术巾或者洞巾。

麻醉方法

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

仰卧位。

手术技巧

1.制作移植床。开睑器开睑,上下直肌固定缝线,可用任一种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环钻划界,植床直径一般为7.5~8mm。在角膜中央区钻刻0.3~0.4mm深度。

2.用显微单齿镊夹持角膜组织,可用5号圆刃刀剖切。剖切时要沿同一角膜纤维板层进行,保持均一深度。

3.制作移植片。可选用与移植床制作相同的技巧,取湿房或者甘油保存的眼球,剥取所需大小的板层角膜。直径一般较植床大1mm。

4.为了使屈光界面更光滑,亦可用经冷冻车床车好的等厚全板层角膜片,上皮面向下,放于切割钻上,用环钻刻切所需大小的板层移植片。

5.缝合移植片。将植片放在植床上,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者连续缝合于移植床上。技巧同穿透性角膜移植。最后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包双眼。

术后处理

1.手术后24~48h首次换药观察,继续包扎双眼2~3日,使植片和植床充分贴附,直至上皮愈合完整,再开始点眼。每日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水点眼4次,酌情减量。

2.手术后1~3个月拆线。

注意事项

术中应备有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供体角膜,以防术中剥穿移植床或者瘢痕太深不能剥除干净时,应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十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技巧

适应证

1.病人选择年龄18~55岁,屈光稳定在2年以上。

2.停戴角膜接触镜至少2周。

3.除外其他眼部疾患和全身各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

术前检查

1.散瞳验光,确定屈光度,避免欠矫和过矫。

2.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排除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脱离及眼底病变。

3.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圆锥角膜。

4.非接触性眼压计测眼压,排除病理性青光眼。

术前处理

术前48~72h,患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前15min剪掉睫毛,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在冲洗的进程中行眼球固视训练,练习平视,向上向下转动,然后滴表面麻醉剂,嘱眼球放松,忌用力挤眼,避免在手术中发生意外。

手术技巧

1.初步检查。决定做LASIK后,眼科医生将为您做一系列初步检查,丈量眼睛屈光度以及角膜表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