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科学卷)
45662300000012

第12章 化学家(1)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以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沈括的科学成就其实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方药,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着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54~1638)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着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他的着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徐寿

徐寿(1818~1884)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在我国,他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1818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郊外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靠母亲抚养长大。在他17岁时,母亲又去世。幼年失父、家境清贫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实朴素的品质,正如后人介绍的那样:“赋性狷朴,耐勤苦,室仅蔽风雨,悠然野外,辄怡怡自乐,徒行数十里,无倦色,至不老倦。”

黄鸣龙

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1918年毕业于浙江医院专科学校,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教授兼主任,1934年至1940年先后在德国符兹堡大学、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伦敦大学作访问教授,1940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至1952年,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生访问教授、默克药厂研究员,1952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38年开始从事甾体化学的研究。首次发现甾体中的双烯酮反应,用于生产女性激素。发现变质山道年的四个异构体在酸碱中可以成圈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及四个变质山道年的相对构型。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华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他还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领导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计划生育药物,为建立甾体药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关于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侯德榜

侯德榜,字致本,着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他于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的农民家庭。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3年以特别优秀的成绩完成预科学业,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接受永利碱业公司的聘请,回国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曾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为解决当时国内外市场急需纯碱,在较短的时间掌握并改进了着名的索尔维制碱法,使工艺过程缩短而产量大增,1939年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的新的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使纯碱工业和氮肥工业得到发展,这就是着名的“侯氏制碱法”。他是中国化学工业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侯德榜被称为“国宝”他曾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大学录取!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索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

黄子卿

黄子卿,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他曾从事过电化学、生物化学、热力学和溶液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曾精确测定了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水的三相点,并在溶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他毕生从事化学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培育人才。他是中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黄子卿,家名荫荣,字碧帆。1900年1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槐子岗村,1904年在本村私塾受启蒙教育。他的外祖父和舅父古文造诣颇深,藏书甚丰,给了黄子卿很好的早期教育和深刻的影响。1915年,黄子卿考入长沙雅礼中学。该校有一个曾中清末探花的汪姓教师,任教文学与算术。他发现黄子卿在数学方面颇具天赋,建议他以学数理为宜。这对黄子卿以后献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影响。

高济宇

高济宇(1902~2000),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从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长达50余年。他热情关怀并严格要求学生,培育了几代化学工作者;还长期从事有机合成研究,对有机新反应和机制做出了贡献。高济宇长期致力于有机合成及反应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本世纪20年代前后,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高济宇在博士论文中用2,5-二溴己二酸二乙酯与氰化钠反应,得到了成环产物:这是形成四元环的一个重要方法。将这个反应推广到二酮类化合物时,却得到不同的结果。2,5-二溴-1,6-二苯-1,6己二酮与碱性试剂反应,生成含五元环的化合物,高济宇认为反应可能是通过二酮的环醇式进行的: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1,6-和1,7-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终于得到了1,7-二苯-1,7-庚二酮的环醇,并证明它们在室温和碱催化下达成平衡:这是二酮环链互变异构的唯一例证。他还研究活性金属如银、钯和钛等引起的有机反应,研究了银能引起卤代酮多种形式的两聚反应和[(聚苯乙烯)联吡啶]钯的催化反应,发现了钛能引起四个氰基脱去两个氮而生成吡嗪环,如庚二腈与钛作用生成环庚烷并吡嗪的反应。

唐敖庆

唐敖庆,男,1915年11月18日生于江苏宜兴县,着名化学家、卓越的教育家;享誉国际的具有特色的中国理论化学派的创建人及主要代表者。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1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调任吉林大学教授,参加领导吉林大学化学系创建工作;1956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学校长;1986年2月主持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主任;现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

何炳林

何炳林(1918~2007)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年8月24日生于广东番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1952年获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高级研究员。195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农药研究和大学教学工作。深入研究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与制造,用于链霉素的精制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吸附树脂的研究开辟了功能性树脂的开发与应用,为此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58年创建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苯乙烯型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使南开大学成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研制的重要机构之一,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1978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与生物学有关的方面,特别是离子交换树脂在医学及医疗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效果,后来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制成了多种聚合物多相催化剂,成功地用于催化氢化、氢甲酰化等反应。

唐有祺

唐有祺化学家,上海南汇人。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学位论文研究某些合金中超结构的形成以及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本质。1951年回国后开设结构化学和统计力学等课程,并开展晶体结构工作。60年代对化学中共振的本质的争议进行了澄清,并对不断增长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知识有所传布。所在的研究组是进行胰岛素晶体结构工作的主力之一。70年代兴趣扩展到固体的表面研究,并特别关心如何发展立足于结构化学的分子工程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维垣

黄维垣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12月15日生于福建莆田。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随任博士后研究员,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化学学报》副主编、主编。1986年被选为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理事。早期研究甾体化学合成和中草药成分分离鉴定。60年代后,曾从事硼氢高能燃料研究,创建有机氟化学实验室。研制了氟油、含氟润滑油与脂、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及其与乙烯共聚体、含氟聚氨酯等材料。尤其是氟油研制,为中国核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发了一种抑制铬雾剂,为中国电镀行业提供了防止铬害的途径。研制的全氟碳代血液经数百例临床应用,居国际先进行列。在氟化学方面发现的亚磺化脱卤反应成为适用广泛的新反应。1986年以世界上公认的优秀氟化学家在法国巴黎获莫伊桑奖章。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郭慕孙

郭慕孙,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潮州市,出生于湖北汉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郭承恩(伯良),毕业于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在国民政府任过工程师、高级职员,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希望他们在学业和技术上有所建树。母亲周石南早年是小学教师,是一位贤妻良母。

郭慕孙1928年入学于杭州明敏小学,1930年家迁上海,转入上海协进小学。1933年入上海圣约翰青年会中学初中,继而进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1939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曾被选为英文校报编辑。

1943年5月大学毕业后,郭慕孙相继在上海汉堡化学厂和生化药厂任化学师。1945年5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化工,1946年10月获硕士学位。在普林斯顿,他在R·威廉教授指导下进行流态化研究,共同撰文《固体颗粒的流态化》,发表于1948年美国《化工进展》。这篇论文对液-固和气-固体系进行了共同关联,指出两体系截然不同的行为,命名为“散式”和“聚式”,并列出了大量实验数据。长期以来,此文在流态化领域中被广泛引用。

李远哲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着。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获诺贝尔奖金的消息传出后,他本人和华人学术界,以及他任教的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师生都很兴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赞扬他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李远哲15日下午在旧金山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他获奖表示“兴奋、惊讶、意外”。

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