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历史卷)
45662500000001

第1章 中国历史(1)

(第一节)历史事件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指发生在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期,周朝武王率军队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役。

殷商末年(公元前11世纪),以纣王为首的奴隶主统治集团腐败不断加重,渐渐地在内外矛盾交织中走向崩溃。而崛起于商国西面的周族方国,在周太王、王季时,已将势力伸入江、汉流域。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于是决定率兵伐商。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于12月28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渡河水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于农历1月4日拂晓来到牧野。

商纣王听到周军来袭,仓促集中大批奴隶,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好阵,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格申明不准滥杀以瓦解商军。接着武王命令吕望率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乘机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最终灭亡。

共和

共和是指中国周代厉王之后、宣王之前14年间的政权。关于共和有两种说法,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一为共伯和执政。周厉王胡暴虐奢侈,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多次劝谏,但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厉王大怒,命令卫国的巫师监视国人,有毁谤国君者格杀勿论,致使诸侯怨恨不上朝,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厉王仍不听,经过三年,国人愤而起义,攻打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之子代,太子才得以免难。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史称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两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一说为厉王出奔后,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厉王死,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王,自己回到卫国。但是此种解释与《史记·卫世家》记载不符。

春秋五霸

中国先秦时期具有强大势力的五个诸侯国,又叫做五伯。其具体指的是包如以下几种说法:①《左传》认为五霸分指夏、商、周三代的5个诸侯国。但夏、商二代史事渺茫难考,有关昆吾、大彭、豕韦的情况也缺少记载,是否出现了诸侯争霸活动更无以证明。②《孟子》一书中指春秋时代的5个国君而言。包括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公。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可是其中的秦穆公、宋襄公并未成为中原霸主。③《荀子》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五伯”。从春秋的历史状况看,此说较为恰当。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因为诸侯割据,没能形成统一的政治核心,诸侯中相继兴起的强国,有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如齐桓公、晋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认可,如越王勾践;有的则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庄王。他们都为争夺仆从国而展开政治和军事的角逐以求谋得霸主地位。实际上,春秋数百年间,追求并达到这种地位的君主不止5位,齐桓公等不过是最着名的几个代表。由于论者取舍标准不一,因此出现了分歧的说法。

城濮之战

中国春秋时期,晋、楚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进行的一次旨在争夺霸权重要战争。齐桓公死后,齐不能继续维持霸业,而南方的楚国则日益强盛。公元前638年,楚败宋军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后,中原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皆与楚结盟,受楚控制。当时,北方的晋国在文公治理下国力强盛。晋文公平定王室之乱后,也想进入中原争夺霸权。宋害怕晋于是叛楚亲晋,楚成王因此于公元前633年率军围宋。第二年,晋文公也派军攻击楚的盟国曹、卫以相救。楚成王命楚军主将子玉退兵,子玉不听,释宋围而率军北上。晋文公为报流亡时楚成王对他的接待之恩,实践退避三舍的诺言,将晋军撤到城濮。楚军追至,两军相峙。晋军先击败以陈、蔡军队组成的右军,又伪装败逃,诱楚军追击而败之。子玉溃逃,中途自杀。晋获大胜。楚战败后,北进受阻,中原各国则纷纷离楚归晋,于是晋文公继齐桓公成为霸主。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春秋中叶,是晋、楚为了称霸于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次着名战役。公元前575年春,楚诱使郑国叛晋。同年五月,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之,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兵力薄弱,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顽强抵抗。楚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机猛攻楚左、右两军。激战一天,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连夜逃跑。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

七雄

战国七雄指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实力强大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简称为纵横,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为最强大的两国,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目的是为了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局面。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强国齐、秦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者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的“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因此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此来孤立各国,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确立自己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而由商鞅主持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战国初年,秦国旧贵族势力较强,阻碍了本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到秦孝公时,局面依然无法改变,又受到魏、楚两国的威胁,中原各国常因为夷狄而鄙视秦国。在内外压力之下,秦孝公迫切要求变法图强。卫人公孙鞅闻孝公求贤,入秦与孝公讨论富国强兵之道。孝公立即任用公孙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后来秦封公孙鞅于商,故又号商鞅。秦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商鞅下变法令。商鞅的新法令与旧贵族的利益相抵触,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鼓动太子反对变法。商鞅严罚太子的师傅以儆众,从此无人敢公开反对,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又下令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国经过变法,成为新型的地主政权,国家富强起来,开始逐步向东发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子惠王即位,奴隶主贵族乘机反攻,商鞅被车裂的酷刑杀害。由于新法顺应了封建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其成果仍旧沿袭不变,最终使秦走上日益强大的道路,为秦后来翦灭群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目的是为了统制思想和文化。秦王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后,一些儒生和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34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又建议依据古制封子弟功臣作为枝辅。丞相李斯因此提出“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官收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树等技艺之书,则不在此列。所禁书籍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上交当地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偶道《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之同罪,令下30日不烧,黥为城旦等。焚书对于古代文化典籍是一个极大的破坏。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寄希望于方士寻觅仙药。但是因为方士侯生、卢生等行骗后逃亡,秦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于是下令御史案问诸生。受株连的儒生达460余人,最后都被活埋于咸阳。焚书坑儒充分揭露了秦政的暴虐以及当时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其结果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末年由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秦末赋役繁重,刑政苛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征发贫苦人民900人屯戍渔阳,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被大雨所阻,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者斩首,屯长陈胜(字涉)、吴广(字叔)便发动戍卒,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

起义军飞速攻下蕲县(今安徽宿州市西南)、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等地,沿途大部分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迅速扩展到数万人。接着在陈(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攻打荥阳。这时各地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纷纷杀秦朝长吏,响应陈胜。一些官吏、儒生和六国贵族也相继起兵反秦,反秦武装控制了关东大部分地区。吴广率军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率起义军主力进攻关中,秦二世急令少府章邯迎战。起义军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又是孤军深入,接连挫败,周文自杀。围攻荥阳的吴广也被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无辜被杀。不久,章邯以优势兵力猛攻陈县,虽然陈胜率军奋勇迎战,但终因实力不济而拜下阵来,失利后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后被庄贾杀害。但由于各地起义军仍继续斗争,最后导致秦王朝灭亡。

郡县制

郡县制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一种地方政权,它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体现。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常常在新近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从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叫做“守”,县的长官叫做“令”,全由国君一人任免。郡县制使各个诸侯国形成了从中央到郡到乡的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虽然郡县制建立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直到秦统一中国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大趋势下,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着发展的“盛世”。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文景之治帝11年(公元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着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推恩令

中国西汉武帝颁布实行的重要法令,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开始,一直摆在封建皇帝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景帝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恩德,其实是分解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满足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诸多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实行黜陟,而达到削藩的目的。从此以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

黄巾起义

甲子年(公元184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人民反对朝廷。“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号,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多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