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古代史专题述论
45671600000013

第13章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3)

总之,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在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教学活动诸方面都有显着特色。同时,书院在一定程度上有独立性,能够针砭时弊,在大一统的意识形态领域中,起一定活跃思想的作用。鸦片战争后,书院广泛设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在光绪年间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各学派都有一套对教育的见解,但以儒家最为丰富、系统,并且在古代教育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历代儒家学者很多以教育为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成为中国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先秦诸家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首先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肯定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他另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秽”,表明了他思想上的内在矛盾。

孔子提出并实行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面,对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很大。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安民的统治人才,具有高尚德操和丰富学识的士君子。

根据这种教育目的,孔子确立的教育内容包括两方面,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道德教育为主。

孔子的教学经验很丰富,归纳起来,道德教育原则可以概括为:立志乐道、内省自克、身体力行(孔子曾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改过迁善;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温故知新、由博返约(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孟子亦认为“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2.孟子的教育思想

战国时期,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孟子学派和荀子学派,他们都大大发展和丰富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孟子学派的教育思想对后代影响较大。他是第一个提出“教育”这一概念的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寻回、保持、培养、扩充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孟子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他自己的主张。在道德教育原则上,他提出了持志养气、锻炼意志(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反求诸己、存心寡欲;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自求自得(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等。

3.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性恶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恶立善,“化性起伪”,使人成为士人、君子以至于圣人。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荀子尤其重视礼、乐教育。他也强调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在德育方面,荀子提出“积善成德”的原则。“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在教学方法上,提出“锲而不舍”、“虚一而静”、“解蔽”。他还把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而以行为目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甚至认为尊师与否关系国家兴亡。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而“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他强调师道尊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啡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甚至把拥有尊严作为教师的四个必备条件之一,“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它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它还提出了着名的“教学相长”的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它要求实行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记》提出循序渐进原则。包括两点要求:第一,“学不躐等也”;第二,“不凌节而施”。

它又提出“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它还强调“师严然后道尊”。“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二、董仲舒的教育主张

汉代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孟子、荀子有关人性的理论,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中民之性,“待教而为善”,所以教育的作用是重要的。这种“性三品”说为汉唐时期教育家所沿用。

另外,董仲舒在“贤良对策”时提出了尊儒术、兴学校、荐人才三项建议,都被采纳实行,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韩愈的教育理论

唐代的韩愈是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他曾担任过四门学博士、国子学博士、国子祭酒,兴办过州学。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文章论及教育问题,其中《师说》一篇,尤为重要,是韩愈在教育思想上突出的贡献。

他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性三品”说,认为人有“性”(仁、义、礼、智、信五常),性分为三品;性与外物相接会产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也分为三品。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教育对不同的人是起不同的作用的。教育虽然有重要作用,但教育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他说“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可导而上下”,“下之性畏威而寡罪”。他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品”是“不移”的。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发生一定的改变。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之内使“性”发生移动。韩愈认为教育对“下品”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下品”的人只能用刑罚来使之畏惧,使其收敛恶行。这样一来,势必使教育的作用要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是其教育思想中的一大明显的缺憾与局限。

他明确地指出了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的基本思想是“重道”,《师说》也是建立在重道之上的。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无贵无贱,无少无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主张。他明确地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宝贵的。

此外,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后世影响很大。

四、宋明理学家的教育思想

宋明理学是在孔孟之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是理学家注重探讨的课题,由于理学家注重哲学的思辨,对教育思想的探讨更精细而深刻。

1.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是理学家中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他教学40余年,对教育有很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气质之性为天命之性。“为学乃变化气质耳”。教育的过程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目的就是“明人伦”,而根本方法是“居敬穷理”,穷理又必须读书,“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所以朱熹非常强调读书,并且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原则。他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他认为大学小学两个阶段,内容应该各有侧重。小学阶段,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谓“学其事”(要求“先入为主”,故亲编《小学》一书);大学阶段,注重义理的探究,所谓“明其理”。

他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法,教人最主要的是教会别人善于为学,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他主张教学要严立课程,有具体细致的安排,一步步地做去,才能积累有得。“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此外,他还主张博学与专精结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

朱熹的教育思想主导着宋元明清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大。

2.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理学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他主张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进行内心的修养,因而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这是他教育理论的基础。

首先,他主张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懈化”。

其次,还主张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认为学习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施教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王守仁教育思想最精辟的部分是关于儿童教育的学说。他认为儿童教育必须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顺其性情,启发诱导,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他说:“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自进不能已。”他在着名的《训蒙教约》中,为儿童所设立的课程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他认为歌诗的作用不仅在于可以启发儿童的情志,而且可以把儿童原有的跳号呼啸的活动转化为有规则的韵律活动;习礼不仅可以从小培养他们肃敬有致的仪态,而且使儿童可以娴习礼仪的动作,活动他们的血脉,舒展他们的感情;而读书不但可以开发其智力,亦可以培养其道德意识。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观点。

理学派教育家除朱熹、王守仁外,还有周敦颐、程颢、程颐、陆九渊等。

五、清初实学家颜元的教育思想

自理学一产生,便出现了反理学的思潮。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居于统治地位的理学包括它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具有一定的初步民主意识的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以及教育观点。颜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颜元对汉以来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几千年来教育脱离实际,只在文字书本上下功夫,结果“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认为读书是求知的一种方法,却不是仅有的方法。他打出恢复周孔之教的旗号,提出他自己具有革新意义的教育见解。

他要求通过教育培养实用人才。他的教育目标也是“明人伦”、“学为圣人”,但他所说的圣人是有实德实才、能利济苍生的人。特别强凋学有专长。“学须做成一件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他在漳南书院中既设立“文事”、“武备”、“艺能”、“经史”诸斋,又有“理学”、“帖括”二斋。他主张教育内容是对施政有实际效用的实学,所以他提出礼乐兵农的实学纲领,此外,天文、地理、历史、医学都是他所重视的。他要求“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习行”和“主动”,和偏重语言文字的传统教育相对立。习行、主动都是通过实际活动、具体事情去教去学的意思,这样不仅可以知得真切,而且可以强健体魄。他很重视动的作用,他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颜元的教育思想比起儒家传统教育思想有了很大变化,是封建末世改革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第四节)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任务。

这种教育传统从周代就开始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是“为政以德”,儒家所推崇的德,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宗法等级制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伦理道德,孟子把它概括为“五伦”,因而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孔子也教育他的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后历代教育家,从孟子、荀子,经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直至明末清初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教育家所遵循的教育宗旨都是以此为中心的。王守仁明确指出:“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背此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所以他们提出的很多教育原则和方法都是有关道德修养的,诸如立志乐道,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等,特别强调“躬行”,也就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身体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开始,达到“治人”的目标,把德治推行于天下。这就是儒家重视德育的良苦用心。

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离不开道艺的学习。“尊德性而道问学”,实际上提出了古代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两个方面而以德育为主的思想。道艺在周代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习和掌握,而“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以后,重在文献典籍的学习和掌握。儒学六经,是综合性的教材,首先是伦理道德的教材,同时也是政治教材、历史教材和各种文化知识的教材。唐以后,除学习儒经以外,还学习文字、书法、诗赋、法律等等。作为文科教育,内容也是很丰富的。但这些都是围绕着伦理教育这个中心任务的。

第二,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以培养统治人才为主要目标。

在儒家思想中,伦理道德是以政治为目的的,教育也是以政治为目的的,是推行德治的必要手段,所以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中说“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很典型地概括了儒家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在儒家思想推动下,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教育的发展,而且把培养人才的制度和任人取士的制度结合起来,使所有的学校都纳入“学而优则仕”的轨道,以满足庞大的国家机器的人才需要。

周代实行的是官位世袭制,但一些低级官员的任用也时常从官学中择优选拔。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用贤,打破贵族世袭制,官吏主要通过养士、军功制度来补充,私学培养也是一个途径。孔子办学的目标主要也是培养从政人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汉代只在太学中择优授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所以在太学取士之外,创建了选举取士的制度。隋唐改选举为科举,有客观的标准,更加提高了士人读书做官的积极性。宋代王应麟有《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可立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走着这条读书做官的道路,学校也几乎都是官吏的培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