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古代史专题述论
45671600000038

第38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3)

汉与乌孙的关系密切,一直到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时,还得到乌孙族的大力支援。乌孙族居住在祖国的西北边疆,在开发疆土,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等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四、林胡和楼烦

在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中,还有林胡和楼烦两个弱小但却有影响的民族。在奴隶制的殷周时代,它们就为其北邻,有时也进贡方物。春秋战国时期,它们因避燕、赵、秦的向北扩张而迁移频繁,往来于今山西、内蒙和河北之间。过着艰难的游牧生活。赵武灵王在位时,将它们赶往西北鄂尔多斯等地,俘获其人马,役使他们为之卖命。秦统一六国,北却匈奴,它们又臣属于秦。秦亡,楚汉相争时,它们略有出头之日。但楚汉双方都掠其人马为之征战。西汉初,冒顿单于统治匈奴时,林胡、楼烦又在匈奴帝国的奴役之下。汉武帝北伐匈奴的成功,与北方诸族包括楼烦、林胡等参加斗争是分不开的。后来林胡、楼烦都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

由于林胡、楼烦人长期从事畜牧与狩猎,生活于马背,从而锻炼出一种善骑射的本领。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了扩张势力范围,提倡学习他们的军事技术,推广所谓“胡服骑射”,传之历代,这是林胡、楼烦族人民对历史所做的贡献。

五、羌族

在我国今甘肃、青海、西藏和四川的西北部,秦汉以前就居住着一个较大的民族,部族众多,历史上统称为羌族,又称西羌。羌族“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当中原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羌族与其关系是若即若离,或臣或叛。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霸西戎,开地千里”,征服了部分西羌。西汉初冒顿单于统治匈奴时,“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汉武帝时,“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今甘肃兰州市内)”,开河西地区,置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四郡,移内地居民到四郡屯垦,以便“信道玉门,隔绝羌胡(匈奴),使南北不得交关”,并筑“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置护羌校尉持节统管。汉宣帝时西羌族以先零部为首,为反抗汉廷的压榨举行了武装起义,后被赵充国领兵镇压。汉元帝时与诸羌关系略为正常。新朝至东汉初,诸羌也乘机起事。侵扰金城(今兰州)、陇西等地,后为隗嚣领兵镇压。光武帝刘秀接受班彪建议,复置护羌校尉,依照汉武帝时的旧制统辖西羌。后以先零为首的数次叛乱,均被东汉统治者镇压下去。东汉并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以为镇抚。公元57年羌族烧当部再起,掠陇西郡,接着诸羌均起,在东汉政府再次派兵镇压下而告平息。

总之,羌族出现于历史较早,但社会发展缓慢,内部很不统一。羌族人民处在高寒地带,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他们在与各族人民的交往中,为促进西南疆域的开发以及本民族的发展,都作了巨大的努力。

此外,还有西藏地区的吐蕃族,是甘、青地区的古羌族向西藏地区发展,与当地的土着人群结合而形成的,它对开发西藏,建设、发展吐蕃族的历史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时期,在我国的东南和南方,社会生产尚不甚发达,各种丰富的物质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民族与民族关系还处在萌芽状态之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而向南进军,统一天下,在全国推行封建的生产方式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汉高祖、武帝、光武等因之。但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因,见于史册的只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它们的某些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记录,还没有什么民族关系可言。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统-多民族国家的曲折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一个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特别是北方各民族经过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交往,在各种生产方式和民族融合斗争的过程中,有的民族消失于历史;有的民族发展壮大,并日益完善起来;有的民族一度中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逐渐复兴起来。而许多民族的上层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树旗建制,实行割据。这种割据政权是秦汉以来各民族融合、交流的结果,为以后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所以,从民族关系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上看,这个时期实际上是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它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开创了新局面,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一、中原民族政权的林立

自东汉末年以来徙居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到了西晋后期各自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与后来偏安江左的东晋政权相对峙。历史上有所谓“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十六国”之称,其实远不止此。除汉族建立的政权外,简单说来有:

1.匈奴族三部

一为屠各部,多居于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南部地带。该部为其大人刘渊、刘曜等人所利用,建立过“汉”、“前赵”政权;一为“卢水胡”部,大多分布于河西走廊一带。淝水之战后,在其大人沮渠蒙逊的领导下,建立过“北凉”政权;一为铁弗部,据说是与鲜卑族的融合体,分布于朔方。公元5世纪初,在其大人赫连勃勃的胁迫下,于陕北建立过“夏”政权。

2.羯族

据说是匈奴族的别部,其外表是高鼻、深目、多须。大多分布在晋东南。公元4世纪中叶在其首领石勒的统领下,以河北邺城为中心建立过“后赵”政权。

3.氐族

原在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后来大批移居关中。当羯族的“后赵”政权崩溃后,该族在其豪强苻健、苻坚的统领下,以长安为中心建立过“前秦”政权。

4.羌族

淝水之战后的次年,其首领姚苌在关中建立过“后秦”政权。

5.鲜卑族

该族在其首领檀石槐之后,又曾由轲比能统一过,但不久又分裂了。其东有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西有秃发、乞伏和拓跋部。东边的三部大体上分布于今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地区,其中慕容部最强。该部在统一了段部和宇文部之后,于西晋末年建立过“前燕”政权,不久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该部先后又在今山西、河北和山东建立过“西燕”、“后燕”和“南燕”政权。西边的三部大体上分布于今内蒙古中部、山西、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秃发部在淝水之战后于青海乐都建立过“南凉”政权。乞伏部在陇西地区建立过“西秦”政权。但是最强大、最有影响的是居于内蒙古中部的拓跋部。该部以今晋北、内蒙为中心,建立起“代”政权,不久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重建,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又叫“后魏”。北魏经过多次的征战,终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为了巩固统一和其统治,魏孝文帝时期进行了长期的改革。使他们和北方一些民族的社会逐渐封建化和汉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从此以后,徙居中原的各族,其民族间的矛盾斗争日趋缓和,但阶级矛盾又逐渐上升。公元6世纪20年代,即北魏末年,爆发了“六镇”人民起义,接着就是河北、山东和关陇等地的人民大起义。北魏政权遂分裂为东西魏,后又为北齐、北周两政权所代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汉人杨坚夺取北周帝位,改国号为隋,589年派兵进攻江南陈朝,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

二、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及其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迁徙时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民族大迁徙呢?

首先,国内各少数民族由于多种原因,使它们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都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两汉时期对大漠南北某些地区的统一和开拓,各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在其地区所进行的各种政权的创建活动,以及南匈奴、东胡、乌桓与鲜卑等族的基本融合等,都为北方和西北各族南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中原地区汉族的经济文化,在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为各少数民族所向往,从而对各族起了一定的吸引作用。

再次,汉末魏晋之时,中原汉族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军阀混战,人民大量死亡、流散,生产遭到破坏。统治阶级为了取得榨取对象,大量招引各族人民入内。因此当西晋有人提出“徙戎”主张时,便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最后,大小各类军阀,为了割据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需要兵源,也大量招募边塞各族人民充当他们的资本。

北方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南方政权迭相更替,在这种长期的分裂对峙过程中,矛盾斗争有时确实十分剧烈、十分惨痛,但这种激烈斗争和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各族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使其社会经济都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为全国各民族间的大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它实际上成了各民族大融合的熔炉和学校,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来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漠南北

当“五胡”进入中原以后,大漠南北并未“地空”。原有的东胡和丁零两族的余部,逐渐成长起来,到了北魏统治时期又形成了柔然(又名蠕蠕、芮芮、茹茹、蹂蠕)和敕勒(南方人称高车)两族。它们相互间以及与北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后与北魏拓跋部的命运一样,融合于别族之内。

柔然虽为东胡之苗裔,但与鲜卑也有一定的关系。该族最早是鲜卑族奴隶主的种族奴隶,后来崛起,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公元402年,其所控制的地域“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它对内实行奴隶制的统治,对外与南边北魏时战时和,进行了长期的周旋。竟然迫使北魏不得不于公元423年从赤城而南至包头修筑长城加以防御。当北魏统治者腐朽之后,柔然族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权利之争。不久在突厥族的攻击下,于520年以阿那瑰为首南下依附于北魏。北魏封阿那瑰为“蠕蠕王”,并支持他统治塞北。当“六镇”人民起义后,他奉北魏统治者之命南下协同镇压。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双方都拉拢“蠕蠕王”以图生存。

柔然族的统治者建号称帝后,还曾派使者绕道四川顺江而下至建康(今南京),谒见当时的宋、齐统治者,要求他们派医师和工匠出塞支援。公元553年,柔然政权被其长期奴役的突厥人所灭。

敕勒族,本是汉时被匈奴族奴役的丁零族的后裔。匈奴崩溃后,该族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开始出现一些部落,拥有自己的“酋长”。北魏统治初期大力讨伐敕勒人,迫使他们臣服。北魏统治者要求他们改换习俗,“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他们的“酋长”大人拒不执行,仍保持部落组织,过着游牧生活。后为柔然族所灭,被迁入漠南一带从事游牧。到了5世纪中叶,他们过着较为安定的农牧生活。他们把漠南叫做“敕勒川”。有一首民歌叫做《敕勒歌》,其词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他们当时生产、生活的写实,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柔然与敕勒是我国漠北继匈奴、鲜卑之后的两个较大的民族,它们继匈奴、鲜卑之后开拓祖国的北疆,对发展畜牧业和草原文化等都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两族人民酷爱和平,富有光荣的斗争传统,在反对其他种族的掠夺中,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第五节)隋唐宋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和西北的诸民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与本地区以及中原地区民族的角逐。而在每一次较大的角逐之后,就出现一次大融合,也是一次大调整。不过若按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讲,这个时期,除了个别的民族,如汉族正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外,其他的民族尚处在奴隶制的产生、发展,或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其谋生的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

当历史进入隋唐宋元时期,情况已经有些不同了。边陲诸族的后起之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先辈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在汉族生产方式的带动下,其社会性质就多数而论,都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从而使其民族正式形成并发展壮大起来。它们在反抗民族压迫、奴役的斗争和融合、同化的过程中,往往统一了本民族、本地区,建立起统一的政权机构,进而问鼎中原,甚至统一全国,因而对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贡献也就更大了。

一、唐王朝前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公元618年李唐王朝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强盛的唐王朝的统治者,除了在内政上适应客观发展的规律、执行较好的政策外,在处理与国内诸民族关系问题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同僚在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时,自然也包括了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他认为“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的原因,就是“皆贵中华,贱夷狄”,而他之所以成功则是因为“独爱之如一”,故各部皆依其“如父母”。

南北朝后期崛起的突厥族,本是铁勒族的一支,为丁零族的后裔。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金山)之麓,即因金山突起而得名。公元553年灭柔然而雄踞漠北,“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公元583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臣属于隋,与其关系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