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45699900000033

第33章 百战奇略(18)

战国,周赧王①三十一年,燕王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齐人杀淖齿,立太子法章,因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初,惠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于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士。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① 周赧王:东周国王,姬姓,名延,或作诞。公元前314一前256年在位。当时东周王室又分裂为两个小公国:东周公治巩(河南巩县西南),西周公治河南(王城,今河南洛阳市)。赧王寄居西周王城。周王室已成为大国奴役、掠夺的对象。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灭西周。赧王卒。后七年灭东周,周亡。

② 乐毅: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后因赵国内乱入燕,为上将军,佩赵相国印,总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他独率军攻入临淄,尽取齐宝物祭器运回燕国,封于昌国,号昌国君。留齐五年,攻下七十余城,唯即墨、莒未服。燕惠王中田单反问计,以骑劫代乐毅。乐毂奔赵。齐以田单为将,打败燕军,收复全部失地.

【译文】凡与敌国交战,可秘密等候其君臣办事时出现矛盾。如果有隙可乘,就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他们如果互相猜疑,就乘机用精锐部队去攻击,这样一定能得到自己要想的结果,兵法说:“对和睦团结的敌人就要设法离间之。”

战国时期,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同时率领燕和秦、魏、韩、赵军队讨伐齐国,大破齐国军队。齐湣王出逃到莒(今属山东)。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又聚兵攻莒。楚国将领淖齿想和燕将共分齐国土地,就厉数湣王的罪行,将他杀了。齐国人又杀掉了淖齿,拥立太子法章(即齐襄王),并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燕王攻打几个月仍未攻下,乐毅便将莒和即墨包围起来。即墨大夫战死后,城中人推荐田单作了将军。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当初惠王作太子时,与乐毅曾有矛盾。田单听到这件事,便施反间计说:“乐毅与燕王新王有矛盾,怕被杀死,想联合齐军。齐军还未归附,所以他缓攻即墨,等待齐国大夫从内部进攻。齐国人唯恐他再来攻即墨,那样即墨就完了。”燕惠王听了认为是这样的,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为将领,乐毅便投奔赵国。燕国将士因此不和睦了。田单诡诈地让一个卒子装成神师,并祭祀他,布列火牛阵,大败燕军,恢复了齐国城池七十多座,将齐襄王从莒城迎接至临淄。

饵战

【原文】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①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

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②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将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徒其民而西。绍追之军至延津南,操驻兵扎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这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之何,其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曰:“分超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纵击,大破之。

① 委:丢弃。

② 袁绍: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五公”大官僚世族家庭。东汉末汝南汝阳(河南商水西南)人。他与弟袁术等尽诛宦官。后来董卓至京师,废立皇帝,专擅朝政,袁绍起兵讨董卓,为关东州郡牧守推举为关东军盟主。他为政好施小惠,不识大体,多谋少断,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全歼主力,不久病死。

【译文】所谓饵,不是讲用兵的人把毒直接放在饮食里去。只要是用利益引诱,就都叫做饵。比如交锋的时候,或者扔掉牛马,或者抛掷财物,或者舍弃辎重,对这些都切切不可拾取,拾取就必定要失败。兵法说:“对敌人的饵兵不要理采。”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城(今河南滑县以东),曹操击败袁军,斩杀了袁军将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命令白马百姓向西转移,袁绍率军追赶。袁军到延津河南岸的时候,曹操正在南坡山下驻军扎营,让骑兵解鞍放马。当时,从白马运出来的辎重也都放在路上。曹军将领都认为敌军骑兵多,不如仍然返回保护军营。荀攸说:“这就是所说的饵兵,如何能走呢?”袁绍骑兵将领文丑和刘备一起带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曹军将领问:“可以上马了吧?”曹操说:“还没到时候。”不久,袁军骑兵到得比较多了,有人说:“分兵攻击他的辎重吧!”曹操说:“可以。”众将这才上马出击,大败了袁军。

§§§第十卷

疑战①

【原文】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聚草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使敌备东,而我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法曰:“众草多障者,疑也。”②

《北史》:周武帝东讨,以宇文宪③为前锋,守雀鼠谷④。帝亲临围晋州⑤,齐主闻晋州被围,亦自来援。时陈王纯屯千里径⑥,大将军永昌公椿屯鸡栖原⑦,大将军宇文盛灶汾水关⑧,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诡道。汝今为营不须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处所。令兵去之后,则犹致疑。”时齐主分兵万人向千里径,又遣众出汾水关,自帅大军与椿对。椿告齐兵急,宪自往救之。会椿被敕追还,率兵夜返。齐人果以柏庵为帐幕之备,遂不敢进,翌日始悟⑨。”

① 疑战:对敌设疑阵而战,以迷惑敌人,克敌制胜;对己识破敌之伪形,不为敌所设疑阵迷惑。

② “众草多障者,疑也”:出自《孙子兵法· 行军篇》。此处指因地形设疑兵。

③ 宇文宪:宇文泰之第五子,封齐王。

④ 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

⑤ 晋州:今山西临汾。

⑥ 陈王纯:宇文纯,宇文泰第九子。官至上柱国。千里径,今山西:临汾北。

⑦ 永昌公椿:宇文椿,宇文泰之侄孙,封永昌公。鸡栖原,今山西霍县东北。

⑧ 宇文盛:宇文泰第十子,封越国公。

⑨ 史例出自《北史·宇文宪传》。

【译文】凡与敌人作战而对垒相抗,我军如要袭击敌人,必须堆聚草木为障,多多张挂旗帜,伪装成有兵屯驻的样子,从而造成敌人防我于东,我们却攻打他的西边,这样我们就能取胜。或者我们要撤退,也必须伪装出假阵营,像要留驻的样子,然后悄悄撤退,这样敌人一定不敢贸然追我。兵法上说:“在丛草中多设障碍物,为敌人设下疑阵。”

《北史》记载: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东讨北齐,以齐王宇文宪的部队为前锋,进驻雀鼠谷。周武帝亲自率兵围攻晋州,北齐后主听到晋州被围,也亲自率兵来救援。当时北周陈王宇文纯的军队驻扎在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的军队驻扎在鸡牺原,大将军宇文盛的军队驻扎在汾水关,以上各部都受宇文宪指挥。宇文宪秘密对宇文椿说;“打仗用兵,离不开诡诈。你现在要设置营垒,但不必设帐幕,要砍山上的柏树搭成屋,显示有兵驻扎,即使部队离开,敌人看见这些房屋也会怀疑此地有驻军而不敢前进。”就在这个时候,齐后主高纬派兵万余人向千里径进攻,又派一支军队进攻汾水关,亲自率主力部队到鸡栖原与宇文椿对抗。宇文椿把敌来的消息告知宇文宪,宇文宪率兵前来救援。正遇上周武帝命令宇文椿部退还,率兵连夜返回。齐军果然把柏树屋当作驻军的帐幕,便不敢前进。第二日,才发觉这是宇文椿用的疑兵。

穷战①

【原文】凡战,如我众敌寡,彼必畏我军势,不战而遁,切勿追之,盖物极则反也。宜整兵缓追,则胜。法曰:“穷寇勿追。”②

汉赵充国讨先零羌。充国兵至羌虏所,虏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辎重,渡湟水。道隘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③。”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死战。”诸校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余皆奔溃。④

①穷战:指穷途末路之敌,其作战原则是不可穷追猛赶,逼得鸡飞狗跳墙的程度,物极必反。

② 穷寇勿追: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③ 逐利行迟:为了逐利,本应速行,但却行动迟缓。

④ 史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译文】凡是在我众敌寡的情况下作战,敌军必定因为畏惧我方的兵多势众,不交战便先逃遁。见此种情况,切不可迅猛追赶,其道理是物极必反。我们应当束整好部队缓慢追逐,我们就必定会大获全胜。所以,兵法上说:“穷途无路的敌人,不可猛逼狠追。”

西汉宣帝时期,后将军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羌。赵充国率兵进入先零羌所在的地方,看到他们因长时间驻扎在这里,非常懒散麻痹,他们一见朝廷的大军,便放弃军需物资,渡过湟水逃跑。因为道路险要狭窄,赵充国率兵缓慢地在后面追赶。有的将领说:“追赶敌人,利于迅速,我们行动太慢了。”赵充国说:“这是一群处于穷途末路的敌人,我们不可迫逼大厉害。我们缓慢地追,敌人就会逃跑得心无顾忌,追得太紧,敌人就会回过头来拚以死战。”众校尉听了都赞同地说:“好!”羌兵因为慌忙逃跑,在争渡湟水时掩死了数百人,其余的人都奔逃四散。

风战①

【原文】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②

《五代史》: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等③,与契丹战于阳城④,为虏所困,而军中无水,穿井辄崩;又东北风大起,虏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诸将请战,杜重威曰:“俟风少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风沙之内,彼众我寡,莫测多少,但力战者胜,此风力助我也。”即呼曰:“诸军齐击贼。”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诸将,曰:“虏得风势,宜待风回与战。”彦泽亦以为然。马军右厢副阵使药元福谓曰:“今饥渴已甚,待风回,吾属为虏矣!且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乃以精骑击之,逐北二十余里,契丹主乘奚⑤车走十余里,追兵击之,得一橐驼⑥乘之遁去。晋军乃退保定州。⑦

① 风战,即借助风向作战,乘顺风攻击敌人,逆风,可乘敌人不备而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② “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语出自《吴于·治兵第三》。

③ 晋:即五代时的后晋。杜重威,后晋高祖石敬塘妹丈。

④ 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

⑤ 奚:古族名,以游牧为生,五代归附契丹。

⑥ 橐驼:即骆驼。

⑦ 史例出自《旧五代史·汉书·杜重威传》。

【译文】凡是与敌人作战,如遇顺风天气,就要利用顺风之势攻击敌人;如遇逆风天气,就要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样作战,就没有不胜的。兵法上说:“顺风作战,就要大声呼喊乘势击敌;逆风就要坚守阵地以防敌来犯。”

《旧五代史》记载:后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等将领率兵在阳城与契丹军交战,被敌人围困,并且军中没有水,挖井则井壁坍塌。正在此时,又刮起了很大的东北风,敌人顺着风势放起大火夹着扬起的沙尘更加助长了敌人的攻势。后晋军将士都愤怒地吼道:“都招讨使是怎么指挥打仗的。难道就让士卒白白送死。”众将领都纷纷请战.但杜重威却说:“等到风势平缓了,再慢慢细察能否出战。”马步都监李守贞说:“风沙弥漫中,虽然敌众我寡,但敌难以知情,我们只要拚死力作战,就能得胜。这是风助我啊!”当即他大呼:“我们的所有军队都要一齐出击!”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集诸将商讨破敌之策,有的说:“现在敌人正得风势,等风向改向敌人时再出击。”张彦泽也赞成这意见。马军左厢副阵使药元福却反对说:“现在我们军队饥渴状况已经很严重,等到风向转变。我们都会成俘虏了。况且敌人以为我们不能逆风作战.我们就应该出其不意去攻击他们,这是用兵之道——诡诈。”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率领精锐骑兵迅速出击,打败了契丹军并追击逃跑的契丹军二十余里,契丹军的首领乘坐奚人的兵车行十余里,被追上予以打击,他又找到一头骆驼骑上逃跑。后晋军获胜后,便撤军回保定。

雪战

【原文】凡与敌相攻,或雨雪不止,觇敌无备,可潜兵击之,其势可破。法曰:“攻其所不戒。”

唐遣唐、邓节度使李愬讨吴元济①。先是愬遣将将千余骑巡平青陵城,遇贼将丁士良②,与战,擒之。士良,乃元济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士良无惧色,遂命解其缚,士良请尽死以报其德,愬暑为捉生将③。士良言于愬曰:“吴秀琳据文城栅,为贼左臂,官军不敢近者,有陈光治④为主谋也。然光洽勇而轻,好自出战,请为擒之,则秀琳自降矣。”铁文及光洽被执,秀琳果降。愬延光洽问计,光洽答曰;“将军必欲破贼,非得李祐⑤不可。”祐,贼健将也,有勇略,守兴桥栅,每战常轻官军。时祐率众割麦于野,想遣史用诚以壮士300伏林中,秀琳擒之以归,将士争请杀之,愬独待以客礼,时复与语,诸将不悦。愬力不能独完,乃械祐送之京师,先密表曰:“若杀祐,则无成功。”诏以祐还愬,愬见祐大喜,署为兵马使,令佩刀出入帐中,始定破蔡之计。令枯突骑3000为前锋,李忠义⑥副之,愬以监军将三干为中军,李进诚以三干殿为右军。令曰:“但东行。”60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敕士少休,令士卒食干粮,整羁靮、鞍铠、弓刀。时大雪,旗旆折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人人自谓必死。诸校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济。”众皆失色,相泣曰;“果落李祐奸计。”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盛。分轻兵断贼郎山之援,又断洄曲及诸遭桥梁,行七千里至悬瓠城,城旁皆鹅鸳池,愬击之以乱声。初,蔡人拒命,官军三十余年不能至其城下,故蔡人皆无为备。祐等坎城先登,众从之。杀守门者,而留击柝者⑦,纳其众城中,鸡鸣雪止,遂执元济,监送京师,而淮西悉平。

① 唐、邓:唐,邓均为唐朝时州名。唐州;在今河南省唐河县;邓州;在今河南省邓县。

李愬:唐朝名将,唐宪宗时任节度使,因讨平割据淮西的吴元济有功,晋封凉国公。

吴元济:其父吴少阳为准西节度使,其父死,因袭位未准,遂自领军务割据淮西。后为唐将李愬所俘。

② 丁士良:吴元济部将,曾多次打败唐军。

③ 捉生将:唐、五代时武官称号。

④ 陈光拾:吴秀琳之谋士,后被唐军擒获,迫使吴秀琳(吴元济得力部将)投降。

⑤ 李祐:原为吴元济部将,英勇善战,为吴军主力。后被李愬所俘,降李,历任神武将军、右龙武统军、尚书右仆射等职。

⑥ 李忠义:本名宪.原为吴秀琳部将,后为李愬所俘,降李愬,更名忠义。

⑦ 击柝者:打更人。柝,旧时巡夜用的报更木梆。

【译文】凡与敌人互相攻击,如果雨雪不停,又察明敌人没有防备,就可秘密地派兵袭击,敌军就可被击破。兵法说:“攻击敌人无所戒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