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龚集生言:乾隆己未,在京师,寓灵佑宫,与一道士相识,时共杯酌。一日观剧,邀同往,亦欣然相随。薄暮归,道士拱揖曰:“承诸君雅意,无以为酬,今夜一观傀儡可乎?”入夜,至所居室中,惟一大方几,近边略具酒果,中央则陈一棋局。呼童子闭外门,请宾四面围几坐。酒一再行,道士拍界尺一声,即有数小人长八九寸,落局上,合声演剧。呦呦嘤嘤,音如四五岁童子;而男女装饰,音调关目,一一与戏场无异。一出终(传奇以一折为一出。古无是字,始见臣《字汇补注》,曰读如尺。相沿已久,遂不能废。今亦从俗体书之),瞥然不见。又数人落下,别演一出。众且骇且喜。畅饮至夜分,道士命童子于门外几上置鸡卵数百,白酒数罂。戛然乐止,惟闻餔啜之声矣。诘其何术。道士曰:“凡得五雷法者,皆可以役狐。狐能大能小,故遣作此戏,为一宵之娱。然惟供驱使则可。若或役之盗物,役之祟人,或摄召狐女荐枕席,则天谴立至矣。”众见所未见,乞后夜再观,道士诺之。次夕诣所居,则早起已携童子去。
“译文”
龚集生说:乾隆己未年间,他住在北京的灵佑宫,认识了一个道士,常常一起喝酒。一天他去看戏,邀请道士和他一起去,道士很高兴地跟着去了。傍晚回来之后,道士拱手向他表示感谢,说:“承蒙你的好意,我没有什么好报答的,今天晚上一起去看一场傀儡戏怎么样?”到了晚上,他到道士住的房子里,看到里面只有一个很大的方形的桌子,旁边摆了些酒和果子,正中央摆放了一个棋局。道士叫道童把外面的门关了,请客人们围着桌子在四面坐了。喝了一巡酒,道士“啪”的把界尺拍了一声,立刻就有几个长八九寸的小人儿落在布好的棋局上,一起同声演戏。发出呦呦嘤嘤的声音,就像四五岁的孩子。但是男女的穿着打扮,唱戏的声调和剧情,却和平常的戏场的演戏没有什么区别。一出戏完了以后(传奇以一折为一出。古代没有这个字,这个字最开始出现在吴任臣《字汇补注》中,上面说这个字读“尺”。这种说法沿袭已经很久了,所以不能废弛。我也根据俗体的写法来写它。)小人儿一下子都不见了。又有几个小人儿落下来,另外演一出戏。大家又惊奇又高兴。喝酒一直到深夜,道士命令道童在门外的桌子上放了几百个鸡蛋,几缸白酒。忽然间音乐就停止了,只听见吃东西和喝酒的声音。大家问道士这是什么方术。道士说:“所有学会五雷法的入,都能够驱使狐狸。狐狸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所以我让他们演了这些戏,作为我们晚上的娱乐。但是只能够让他们干些这个,如果让他们去偷东西,让他们去迷惑人,或者把狐女招来嬉戏,那么上天的谴责立刻就来到了。”大家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的东西,恳求道士明天晚上再看,道士答应了。第二天晚上当他们来到道士住的地方时,却发现他早已带着道童走了。
“原文”
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又一女赘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二牛生一子曰三宝。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或云,即貂皮郑也),而逐三宝。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侧,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乱伦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以去就力争。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惜不知其详耳。”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或又曰:“是非泥古,亦非好名,殆觊觎四宝,欲以自侍耳。”若然,则地狱之设,正为斯人矣。
“译文”
董家庄的佃户丁锦,生了一个儿子叫二牛。他的一个女儿招了曹宁作上门女婿,两个人相敬相助,生活很融洽。二牛生了一个儿子叫三宝。他的女儿也生了一个女儿,因为住在娘家,于是按着顺序叫四宝。他们在同年同月出生,只是差了几天而已。姑嫂二人互相换着抱孩子,喂奶。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两人的婚事。三宝和四宝也相亲相爱,稍微长大了一点以后,就两个人形影不离。小户人家不懂得避嫌,常常在两个人玩耍的时候,指着他们说:“这是你的丈夫,这是你的妻子。”两个小孩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已经听得很熟了。长到七八岁后,他们开始有些懂事了。但还是跟着二牛的母亲一起睡觉玩耍,并不躲避对方。正好康熙辛丑到雍正癸卯年间,连年歉收,丁锦夫妇都死了。曹宁先是流落辗转到北京,穷得连生活都成问题,于是把四宝典到陈郎中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二牛接着也来了,正好郎中要一个家里的佣人,于是也把三宝典在他家,而且叮嘱他千万不要说和四宝是夫妻。郎中家里的规矩很严,每次打四宝的时候,三宝一定会偷偷哭泣;打三宝的时候,四宝也是这样。郎中于是有些怀疑,转而把四宝典给姓郑的人家。(也有人说,就是貂皮郑。)把三宝赶走了。三宝仍然又去找原来把他介绍给陈家的中介人,又到一家作佣人。过了一段时间,三宝约略得到消息,听说了四宝所在的地方,于是到处想办法进到郑家。几天以后,终于见到四宝,两人互相抱着失声痛哭,这时他们已经十三四岁了。郑家觉得很奇怪,他们就撒谎说是兄妹。郑家因为他们的名字是相连着的,也就不怀疑了。但是内室和外室是隔绝的,他们只能在出入的时候相互以目传情而已。后来年成好一些了,二牛,曹宁一起到北京赎还儿子和女儿,经过了些曲折找到郑家。郑家这才知道他们本来是夫妻,非常可怜他们,打算扶助他们结婚,仍然留他们在家里做事。郑家请的教书先生严某,是个固受古制的人,不知道古代和今天的事情是有区别的,道貌岸然地指责说:“表兄妹结婚是礼法禁止的,也是法律禁止的,违反了会被天诛的。主人的用意虽然好,但是我们读书人,当然是以整顿风俗为自己的责任,见到违背天理,乱伦的行为而不制止,那就是帮助人作恶事,不是君子的作为。”他用自己的告辞作为威胁。郑家本来就很善良,懦弱,而二牛,曹宁也是乡里没有文化的人,听到违反法律,犯的罪很严重,就害怕放弃了。后来四宝被卖给一个候补官做了小妾,不过几个月就得病死了。三宝得了疯病,离家出走,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有人说:“四宝虽然被迫捉去了,但是把自己的容貌毁了,整日哭泣,并没有和那个官员同房,可惜三宝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两个人不论是死后升天,还是转世为人,总会有相见的时候,绝不会一死成永别。那个姓严的人做了这件坏事,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也不知道他的下场怎样,但是神对这一切是清楚的,他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也有人说:“他不是固执于古礼,也不是为了好的名声,而是对四宝有非分之想,打算据为已有。”如果是这样,那么地狱就是为这种人准备的。
“原文”
“遗秉”、“滞穗”,寡妇之利,其事远见于周雅。乡村麦熟时,妇孺数十为群,随刈者之后,收所残剩,谓之拾麦。农家习以为俗,亦不复回顾,犹古风也。人情渐薄,趋利若鹜,所残剩者不足给,遂颇有盗窃攘夺,又浸淫而失其初意者矣。故四五月间,妇女露宿者遍野。有数人在静海之东,日暮后趁凉夜行,遥见一处有灯火,往就乞饮。至则门庭华焕,僮仆皆鲜衣;堂上张灯设乐,似乎燕宾。遥望三贵人据榻坐,方进酒行炙。众陈投止意,阍者为白主人,颔之。俄又呼回,似附耳有所嘱。阍者出,引一媪悄语曰:“此去城市稍远,仓卒不能致妓女。主人欲于同来女伴中,择端正者三人侑酒荐寝,每人赠百金;其馀亦各有犒赏。媪为通词,犒赏当加倍。”媪密告众。众利得资,怂恿幼妇应其请。遂引三人入,沐浴妆饰,更衣裙侍客;诸妇女皆置别室,亦大有酒食。至夜分,三贵人各拥一妇入别院,阖家皆灭烛就眠。诸妇女行路疲困,亦酣卧不知晓。比日高睡醒,则第宅人物,一无所睹,惟野草芃芃,一望无际而已。寻觅三妇,皆裸露在草间,所更衣裙已不见,惟旧衣抛十馀步外,幸尚存。视所与金,皆纸铤。疑为鬼。而饮食皆真物,又疑为狐。或地近海滨,蛟螭水怪所为欤?贪利失身,乃只博一饱。想其惘然相对,忆此一宵,亦大似邯郸枕上矣。先兄睛湖则曰:“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鸳鸯社散之日,茫茫回首,旧事皆空,亦与三女子裸露草间,同一梦醒耳。岂但海市蜃楼,为顷刻幻景哉!”
“译文”
早在《诗经·小雅·大田》里就已经有“遗秉”,“滞穗”的说法,可见寡妇通过拾取稻穗来获利,在周代的诗歌中就有记载了。农村里麦子熟了的时候,妇女们十几个一群,跟在割麦子的人后面,收集掉在地上的残余的麦穗,就叫做拾麦,在农村里这一习惯已经很久了,并成了一种风俗。割麦子的人也不会回过头来干涉妇女们捡麦子,就像古时候的人一样淳朴宽厚。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薄,大家都纷纷追求利益,割麦剩下的不够人们的期望,于是盗窃抢夺的事情常常发生,由于大家过于沉醉于利益上面反而失去了这件事最初的意义。所以在四五月间,妇女们都在田野上露宿,为了早些赶去拾麦。有几个妇女在静海的东面,黄昏以后乘着天气凉快在晚上赶路,远远看见一个地方有灯光,于是就去讨口水喝。到了近前一看,发现这是一户大户人家,房屋高大宽敞,佣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大厅里亮着灯,奏着乐,好像在招待客人。远远望去有三个贵人坐在床榻上,正在喝酒吃肉。大家说了想要借宿的请求,看门的人把它通报给了主人,主人点头答应了。一会儿又把他叫回来,好像对着他的耳朵说了些什么。看门的人出来以后,拉着一个老太婆偷偷地说:“这里离城里比较远,一下子找不到妓女。主人希望能在你们一起来的女伴中,选三个长得还不错的人陪客人喝酒睡觉,每个人一百两银子,其他的人也有奖赏。你帮我说一说,加倍给你赏钱。”老太婆悄悄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同伴,大家想着有钱赚,就怂恿几个年轻的妇女去做这件事。于是看门的人领了三个人进去,洗漱打扮了一番后,换了衣服侍奉客人,其他的妇女则安置在另外的地方,也有好酒好肉招待。到了深夜,三个贵人各自拥着一个女人到了一个院子,全家都熄灭蜡烛睡觉了。这些妇女白天走了一天的路累得不行,睡得很香,天亮了都不知道。等到太阳已经老高了,才醒过来。结果发现昨晚上的房子和人统统不见了,只有茂密的野草,一眼望不到头。去找另外三个妇女,发现她们都光着身子睡在草丛里,换过的衣服都不见了,只有旧的衣服放在十几步开外的地方,幸好还在。再看主人给的银子,居然都是纸做的。她们怀疑是遇到了鬼,但是吃的东西都是真的,又怀疑是狐狸精,或者这个地方靠近海边,也许是海里的什么怪物?为了贪求财利,结果失身,却只是吃了一顿而已。我想像她们迷惑不解地相对着,回忆这个晚上,就像是邯郸枕上的一个梦一样。我的去世的哥哥却说:“美妙的舞蹈,好听的音乐,动人的姿态,瞬间的繁华,就像流水一样逝去。情人分离的时候,再回过头看,过去的事情都成空幻,也和那三个妇人光着身子躺在草丛中,从美梦中醒过来一样。难道只有海市蜃楼才是一瞬间的幻觉吗?”
“原文”
裘超然编修言:杨勤悫公年幼时,往来乡塾,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入,亦必回眸一笑,若与目成。公始终不侧视。一日,拾块掷公曰:“如此妍皮,乃裹痴骨!”公拱手对曰:“钻穴逾墙,实所不解。别觅不痴者何如?”女子忽瞠目直视曰:“汝狡黠如是,安能从尔索命乎?且待来生耳。”散发吐舌而去,自此不复见矣。此足见立心端正,虽冤鬼亦无如何。又足见一代名臣,在童稚之年,已自树立如此也。
“译文”
翰林院编修裘超然说:杨勤悫先生年幼的时候,到乡里的书院去读书,有一个穿着绿衣服的女子常常倚着墙,透过缺漏的墙偷偷看他。有时偶然躲进去,也一定会回头一笑,好像脉脉含情。杨先生从来都目不斜视。一天,那个女子丢了一个土块打杨先生,说:“长了这么好的相貌,却包着一堆傻骨头!”杨先生拱手向她行礼说:“你又钻洞,又越墙,我实在不知道是为什么?要不你找个不笨的,怎么样?”那个女子忽然瞪起眼睛,两眼直视他说:“你这么狡猾,我怎么能从你这里索命呢?还是等来世吧!”于是散披着头发吐着舌头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到。由此可见只要一个人立心端正,即使是被冤而死的鬼也拿他没有办法。由此也可见一代名臣,在小时候,就已经注意培养自己的品质了。
“原文”
献县一令,待吏役至有恩。殁后,眷属尚在署,吏役无一存问者。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非复曩时,夫人愤恚,恸哭柩前,倦而假寐。恍惚见令语曰:“此辈无良,是其本分。吾望其感德已大误,汝责其负德,不又误乎?”霍然忽醒,遂无复怨尤。
“译文”
献县有一个县令,对待下属和仆人都很好。恰巧在任上死了,他的妻子家人都还在官衙里,却没有一个下属和仆人来吊唁安慰她们。勉强叫来的几个人,都显出丑恶的嘴脸,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了。他的妻子很气愤,在他的灵柩前大哭,哭着哭着,累了,居然睡着了。依稀听见县令对她说:“这些人都没有良心,他们的本性就是这样,我指望他们能够对我的恩情有所感激,有所回报已经是极大的错误了。你责怪他们辜负了我的恩情,就更是妄想了。”他的妻子一下子突然明白过来,从此再也不埋怨,觉得气愤。
“原文”
太白诗曰:“徘徊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此为冶游言也。人家夫妇有睽离阻隔,而日日相见者,则不知是何因果矣。郭石洲言:“中州有李生者,娶妇旬余而母病,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母殁后,谨守礼法,三载不内宿。后贫甚,同依外家。外家亦仅仅温饱,屋宇无多,扫一室留居。未匝月,外姑之弟远就馆,送母来依姊。无室可容,乃以母与女共一室,而李生别榻书斋,仅早晚同案食耳。阅两载,李生入京规进取,外舅亦携家就幕江西。后得信,云妇已卒。李生意气懊丧,益落拓不自存,仍附舟南下觅外舅。外舅已别易主人,随往他所。无所栖托,姑卖字糊口。”一日,市中遇雄伟丈夫,取视其字曰:“君书大好。能一岁三四十金,为人书记乎?”李生喜出望外,即同登舟。烟水渺茫,不知何处。至家,供张亦甚盛。及观所属笔札,则绿林豪客也。无可如何,姑且依止。虑有后患,因诡易里籍姓名。主人性豪侈,声伎满前,不甚避客。每张乐,必如李生。偶见一姬,酷肖其妇,疑为鬼。姬亦时时目李生,似曾相识。然彼此不敢通一语。盖其外舅江行,适为此盗所劫,见妇有姿首,并掠以去。外舅以为大辱,急市薄槥,诡言女中伤死,伪为哭敛,载以归。妇惮死失身,已充盗后房。故于是相遇,然李生信妇已死,妇又不知李生改姓名,疑为貌似,故两相失。大抵三五日必一见,见惯亦不复相目矣。如是六七年,一日,主人呼李生曰:“吾事且败,君文士不必与此难。此黄金五十两,君可怀之,藏某处丛荻问。候兵退,速觅渔舟返。此地人皆识君,不虑其不相送也。”语讫,挥手使急去伏匿,未几,闻哄然格斗声。既而闻传呼曰:“盗已全队扬帆去,且籍其金帛妇女。”时已曛黑,火光中窥见诸乐伎皆披发肉袒,反接系颈,以鞭杖驱之行,此姬亦在内,惊怖战栗,使人心恻。明日,岛上无一人,痴立水次。良久,忽一人棹小舟呼曰:“某先生耶?大王故无恙,且送先生返。”行一日夜,至岸。惧遭物色,乃怀金北归,至则外舅已先返矣。生至家,货所携,渐丰裕。念夫妇至相爱,而结褵十载,始终无一月共枕席。今物力稍充,不忍终以薄槥葬。拟易佳木,且欲一睹其遗骨,亦夙昔之情。外舅力沮不能止,词穷吐实。急兼程至豫章,冀台乐昌之镜。则所俘乐伎,分赏已久,不知流落何所矣。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如失。又回忆被俘时,缧绁鞭笞之状,不知以后摧折,更复若何,又辄肠断也。从此不娶,闻后竟为僧。戈芥舟前辈曰:“此事竟可作传奇,惜末无结束,与《桃花扇》相等。虽曲终不见,江上峰青,绵邈含情,正在烟波不尽,究未免增人怊怅耳。”
“译文”
李白的诗中说:“徘徊的身影映在歌妓的团扇上,就像在云中的月亮一样。两人相见了却不能互相亲近,还不如不相见。”这大概是他在游戏时的感悟。世上真的有这种夫妻,被分离阻隔,虽然天天相见却不能亲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郭石洲说:“中州有一个姓李的人,娶妻才半个月母亲就病了,夫妻两人轮流服侍病人,七八个月都没有好好休息。李生的母亲死后,两人按照礼法,三年内没有同居。后来他们家越来越穷,一起搬到了岳父家。岳父家的经济也不宽裕,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而已。家里没有多的房间,只能挤出一间房子让他们居住。在岳父家住还不到一个月,岳母的弟弟到远方去学习,送他的母亲到姐姐家居住。这里实在再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了。只好让岳母和女儿住在一起,而李生在书斋里安了床睡下,夫妻两人只是早晚吃饭菜的时候在一起而已。过了两年,李生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岳父也带着全家到江西担任幕僚。”后来李生得到信说,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了。得知了这个消息,李生非常沮丧和失望,愈加放纵自己几乎不想活了。不久跟着船南下寻找岳父。这时岳父已经另外更换了主人,随主人到别的地方去了。李生无以谋生,勉强靠卖字维持生计。一天,他在集市上碰见一个长得魁梧高大的人,看到他的字以后,说:“你的字写得很好,你愿不愿意给人做书记,一年有三四十两银子的酬劳?”李生听了以后很高兴,立刻和他一起上船。只见周围水茫茫一片,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等到了那人家里以后,李生发现那人家里也非常气派。再阅读他所写的书信,他才知道那人是强盗。
但这时也没有办法了,只好暂且安顿下来。李生又担心以后会有什么不幸,于是就假编了自己的家乡和姓名。那家的主人性格豪放奢侈,家里养了许多歌姬舞女。这些人也不怎么避开客人。每次家里举行宴席的时候,主人都要邀请李生来听。李生偶尔遇见一个舞姬,长得非常像他的妻子,怀疑是鬼。舞姬也常常用眼睛望着李生,像是曾经认识。但是两个人从来不敢说一句话。原来李生的岳父在坐船的时候,正好被这个强盗打劫,强盗见李生的妻子长得挺漂亮的,于是就抢走了。他的岳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所以连忙买了薄的棺材,撒谎说他的妻子被打伤已经死了,为她举行了假的葬礼,然后带着棺材回来了。李生的妻子因为怕死所以失身于强盗,已经作了强盗的妾。所以他们相遇以后,李生确信他的妻子已经死了,而他的妻子又不知道李生更改了姓名,心里猜测也许是长得相像的人,所以两个入都错过了。他们俩一般三天或者五天都会见一次面,由于见面多了,也就不再互相注意了。这样大概过了六七年,一天,主人对李生说:“我的事情快要败露了,你是文人不需要和我一起面对这个灾难。我这里有五十两黄金,你可以带在身上,藏在水边的草丛里。等到官兵退去以后,赶快找一只渔船离开这里。本地人都认识你,不用担心他们不送你。”说完以后,挥手让他赶快去藏起来。没多久,就听见外面很大的互相争斗的声音。一会儿又听见有人传令说:“强盗已经全部都坐船逃走了,我们先登记他们的钱财和妇女。”当时天已经黑了,在火光中李生看到强盗家里的那些歌姬舞女都披散着头发光着身子,反绑着,被官人用鞭子和木杖驱使着前行,那个舞姬也在里面。当时的情形非常恐怖可怕,让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第二天,岛上一个人也没有,李生呆呆的站在水边。过了许久,忽然一个人划着小船呼喊他说:“您是某某先生吧?大王很好,我先送先生回去吧。”船行了一夜,到了岸边以后。为了以防别人察访,于是李生带着钱回到了北方。他回到家的时候,他的岳父已经比他先回来了。他还是住在岳父家,用带来的钱做生意,日子渐渐变得宽裕起来。他想到夫妻两人感情深厚,而结束十年,在一起同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现在生活好了,不忍心只是用薄棺材埋藏她。打算另外买一些好的木头,而且希望能够看到妻子的遗骨,这也是两人以往的情意。他的岳父百般阻挠也不能打消他的念头,只好说出了实情。两人急忙赶到豫章,希望能够夫妻团圆。但是官府俘虏的歌姬舞女,早就分赏到各处了,他的妻子不知道流落到哪里了。李生每每回想到那六七年中,两人近在咫尺却像是远隔天涯,就感到茫然像是失去了什么似的。他又回想到妻子被俘虏的时候,捆绑着被鞭打的情形,不知道后来还受到怎样的折磨,也许比那时还更厉害,心里万分的难受。从此以后不再娶妻。听说他后来作了和尚。戈芥舟老先生说:“这个故事真算得上是传奇了,可惜结局不甚圆满,正可和《桃花扇》相比。虽然最终结果令人婉惜,但是正是如同江两边耸立的青峰一样,绵延不绝,脉脉含情。也正如同不尽的水波一样,让人增添了许多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