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45723700000065

第65章 未济卦第六十四

下坎上离

“解题”

《未济》卦又称为“水火未济”。

未济,目的没有达到也。

《序卦传》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既济”虽然目的已经达到,但是事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人总是必须不断有新的追求,所以《未济》卦紧承《既济》卦而来,象征新的召唤和动力又要开始萌生。

夫《乾》《坤》二卦,为天地之法则也;《既济》《未济》二卦,为人事之盛衰也。天、地、人三才相循,是以首《乾》《坤》而终《既济》《未济》也。

事物没有起于一点的起点,也没有终于一点的终点。只有带着各相关条件的初态和终态,如果硬要划一个时间段和空间范围的话。一切自然现象如同电影胶片一样,是连续性的;从局部看,自然现象是有原因有结果的;从整体看,一种自然现象不过是自然运动中的一环,它既是结果也是原因。

这就是“态观”看问题的方法。与经典力学把“态”表述为“相空间的点”(确定性的实在)不同,在新物理学、热力学和生态学等新起的自然科学中,“态”的第一义是“潜能”(potentiality,潜在趋向、可能性、概率),事物演变的不同阶段和层次被表述为初态、平衡态、远离(近)平衡态、稳恒(定)态、宏观态、微观态、关联态、散射态、激发态、基态、临界态、凝聚态、粒子态、量子态、自洽态、束缚态等等,最后是终态(如果有终态的话)。其对事物的认识和描述除了关注空间和物质属性外,更强调同步的时间和不可确定的各种变量(分叉)。

“易”就是古老的“态观”。

“原文”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译文”

《未济》卦象征目的没有达到:亨通。(可爱的)小狐狸渡过极浅的河流,尾巴却还是打湿了,无所利(多难看呀)。

初六爻,打湿尾部,会有麻烦。

九二爻,提着腰带,(过河)一直这样,吉祥。

六三爻,目的没有达到,前往征讨,凶险;但利于越过大江大河(先做好准备)。

九四爻,坚持正道,吉祥,懊悔消失。以雷霆之势讨伐鬼方小国,三年才降服他们,年年朝贡我们大国并得到赏赐。

六五爻,坚持正道,吉祥,没有懊悔。君子的光辉,在于怀有诚信,吉祥。

上九爻,饮酒也讲诚信,没有灾祸。如果弄得头都被酒打湿了,诚信就会在这里失去。

“原文”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译文”

《彖辞》说:《未济》之象,“亨通”,是因为阴柔得到了中位。“小狐狸渡过极浅的河流”,是说它考虑问题不是出于中道。“尾巴打湿了,无所利”,是说它坚持不到终局。虽然所处的位置不恰当,刚柔倒还能互相呼应。

“原文”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濡其尾”,亦不知极也。“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未济,征凶”,位不当也。“贞吉,悔亡”,志行也。“君子之光”,其晖“吉”也。“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

《象辞》说:火燃烧在水的上面,这就是《未济》卦之象。君子由此领悟到,应慎重地分辨事物,使它们各得其所。

(初六爻)“打湿尾部”,是说它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往哪个方向。

“九二爻,一直这样,吉祥”,是说居中以后还想行正。

(六三爻)“目的没有达到,前往征讨,凶险”,是因为位置没有摆正。

(九四爻)“坚持正道,吉祥,懊悔消失”,是因为理想正在实现。

(六五爻)“君子的光辉”,是说它象太阳光一样带来“吉祥”。

(上九爻)“饮酒弄得满头都是”,这样也太不懂得节制和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