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土单验方
45724500000006

第6章 温里药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证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温里药性偏温热,具有温中祛寒及益火扶阳等作用,适用于里寒之症。即是《内经》所说的“寒者温之”之义。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症,必须温中祛寒,以消阴翳;一为心肾虚,阴寒内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厥逆脉微等亡阳症,必须益火扶阳,以除厥逆。

临床使用温里药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外寒内侵,如有表证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

2.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

3.温里药性多辛温燥烈,易于伤津耗液,凡属阴虚患者均应慎用。

肉桂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

“别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

“处方用名”肉桂、桂心、桂皮、紫油桂、肉桂末、肉桂粉、板桂、官桂、上肉桂、上官桂、炒官桂、牡桂、肉桂,安桂、大安桂。

“用量与用法”煎服,2~5克,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1~2克。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须后下,或另泡汁服。

“产地采收”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加工成不同的规格,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官桂: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后,卷成圆筒状,阴干,②企边桂: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③板桂: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至于“桂心”,即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各种肉桂商品均宜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或入锡盒内,密闭保存。

“炮制研究”1、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2、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3、捣碎,磨粉,成品称“肉桂粉”。

“性味归经”辛、甘,热。入肾、脾、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1.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等症。肉桂,为大热之品,有益火消阴、温补肾阳的作用,故适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萎、尿频等症,常与温补肝肾药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对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可与山药、白术、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2.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之症。本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故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补血药如党参、白术、当归、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治阴疽自陷,可与炮姜、熟地、鹿角胶、麻黄、白芥子、生甘草同用。3.用于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经行腹痛等症,肉桂能温中散寒而止痛,故遇虚寒性的脘腹疼痛,单用一味,亦有相当功效;如虚寒甚者,尚可与其它温中散寒药如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独活、桑寄生、杜仲、续断、狗脊等同用。治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艾叶等配伍。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毒副作用”曾有人顿服肉桂末36克,发生头晕、眼花、咳嗽、尿少、干渴、脉数等反应。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肉桂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有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栓皮酯等,此外,尚含有粘液质、鞣质、桂皮多糖等。具有健胃作用,桂皮油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并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它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还能改善心脏血液供应,保护心肌。此外,还有抗溃疡、抗炎、抗肿瘤、抑菌、镇静、抗惊厥、镇痛、解热、升高白细胞和抗辐射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肉桂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每次3克,用开水冲服,每天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次2克,每天3次,连服3周为1个疗程。如同时配合肾气丸内服,则效果更佳。

“功能主治”温肾纳气、止咳化痰。主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属肾阳虚者。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气急作喘,动则更甚,畏寒怕冷,口不渴,或伴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等。

“疗效”据刘济群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肾阳虚型患者多例有良效,均于2周内痊愈。

“来源”陕西中医,1983.4(1):48

“方二”

肉桂10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醋调至糊饼状,每晚临睡前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第2天早晨取下。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摄津。主治小儿流涎属脾阳虚。

“疗效”据兰茂璞报道,应用本方治疗6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一般连敷3~5次可告愈。

“来源”中医杂志,1983.(8):78

“方三”

肉桂25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每次5克,每天2次,口服,连服3周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散寒止痛。主治腰痛属肾阳虚者。症见腰部冷痛,得温则舒,得寒加重,活动不利,舌淡苔白。

“疗效”据周广明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2例,包括风湿性脊柱炎35例,类风湿性脊柱炎5例,腰肌劳损55例,原因不明者7例。治愈47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

“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115

“方四”

肉桂20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好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2小时后药糊干后即除去。若不愈,隔1周后再依法涂敷1次。

“功能主治”抗炎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

“疗效”据崔世元报道,应用本方治疗50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一般轻者1次,重者2~3次即愈。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4.(4):封三吴茱萸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别名”吴萸、左力。

“处方用名”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淡吴萸、炙吴萸、炒吴萸、黄连炒吴萸、姜汁炒吴萸、盐炒吴萸等

处方中写吴茱萸、吴萸、吴芋、吴于、吴萸子、吴于子等均指生吴茱萸。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用量与用法”煎服,1.5~6克。外用适量。

“产地采收”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药材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摘下晒干,除去杂质。如遇阴雨,用微火炕干。

“炮制研究”淡吴萸又名泡吴萸。系原药材经开水或甘草水浸泡,漂洗后晒干入药者。

炙吴萸为净吴萸用甘草汤浸泡,待吸尽汤液,用微火焙干入药者。

炒吴萸为净吴萸用文火炒至发泡,较原色稍深为度者。

黄连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黄连汁拌炒者。

姜汁炒吴萸为净吴萸用姜汁拌炒者。

盐炒吴萸为净吴萸用盐水拌炒者。

醋炒吴萸为净吴萸用醋拌炒者。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入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杀虫。1.用于脘腹冷痛,疝痛,脚气疼痛,以及经行腹痛等症。吴茱萸温散开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有行气止痛的良效。其治胃腹冷痛,可配温中散寒的淡干姜或行气止痛的广木香;治寒疝少腹痛,可配理气止痛的台乌药、小茴香及川楝子;治脚气疼痛,可配舒肝活络的木瓜。由于本品祛寒、止痛之功甚佳,故在临床上又常配合桂枝、当归、川芎等品,治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还可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肾虚寒、腹痛泄泻。2.用于肝胃不和、呕吐涎沫等症。本品能疏肝理气,又有降逆止呕之功,故可用治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涎沫,可配生姜、黄连等同用。

阴虚火旺者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果实的挥发油中含吴茱萸烯、吴茱萸内酯醇、柠檬苦素。果实中含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羟基吴茱萸碱等。具有止吐、降血压、抗胃溃疡、保肝利胆和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抑制胃痉挛性收缩,减少药物引起的刺激性腹泻次数,对小肠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吴茱萸煎剂还有抑菌、杀虫以及利尿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吴茱萸20克

“用法”取上药,研细,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脐部,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治婴幼儿泄泻。

“疗效”据严凤山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婴幼儿泄泻96例,1次治愈37例,2次治愈51例,3次治愈5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

“来源”陕西中医,1987,8(10):46

“方二”

吴茱萸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每日3克,贴于双脚心用纱布包好,24小时更换1次,连用3天。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主治婴儿肺炎呛奶。

“疗效”据韦俊报道,应用本方辅佐治疗婴儿肺炎呛奶85例,显效64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87,6%。

“来源”陕西中医,1989,10(2):78

“方三”

吴茱萸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1~2克,用凉开水调成稠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每晚1次,次日清晨取下,6次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主治先天性喉喘鸣。本病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症状,表现为吸气性喘鸣(如鸡鸣声),睡眠时减轻,哺乳及哭闹时加重。多数患儿全身情况尚好,无声哑,仅少数有明显吸气困难,甚至影响进食。

“疗效”据张连城报道,应用本方治疗69例,均获痊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7):307

“方四”

吴茱萸60~90克

“用法”取上药,入锅炒烫;取生姜30克捣烂取汁,涂患者腹部。用纱布包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腹至上腹,再至左上腹,反复热敷,每次约30分钟,每天2~3次。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治肠粘连。

“疗效”据许祥勃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0例,显效(腹痛完全消失,饮食、排便恢复正常)76例,好转(腹痛基本消失,肛门排气,能正常进食)18例,无效6例。

“来源”广州医药,1993.24(4):2胡椒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别名”昧履支、浮椒、玉椒

“处方用名”胡,白胡椒、胡椒粉、黑胡椒。

“用量与用法”煎服,2~4克;研末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

“产地采收”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有引种。国内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国外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泰国、越南等地。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后,即成黑褐色,取下果实,通称“黑胡椒”。如全部果实均已变红时采收,用水浸质数天,擦去外果皮,晒干,则表面呈灰白色,通称“白胡椒”。

“炮制研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打碎,或研成细粉。

“性味归经”辛,热,入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也可单味研粉放膏药中,外贴脐部,治受寒腹痛泄泻。胡椒又是调味品,少量使用,能增进食欲。

阴虚有火者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胡椒中含有多种酰胺类化合物,如胡椒碱、胡椒酰胺、次胡椒酰胺等,还含有挥发油,如向日葵素、二氢香苇醇、氧化丁香烯等。胡椒碱可作解热剂。胡椒内服可健胃,升高血压。胡椒碱有明显的抗炎、镇静及镇痛作用,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和对硫喷妥钠的中枢作用有协同作用。胡椒碱衍生物抗痫灵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胡椒的水、醚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杀绦虫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白胡椒1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加葡萄糖9克,制成散剂备用。1岁以下每次0.3~0.5克,3岁以上每次0.5~1.5克,一般不超过2克,每天3次,连服1~3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疗效”据夏宗骏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0例,有脱水者适当补液,痊愈18例,好转2例。

“来源”江西医药,1966.(4):192

“方二”

白胡椒1~2粒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填患儿脐中,胶布固定,每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治轻型婴幼儿单纯性腹泻。

“疗效”据马雅彬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09例,治疗期间除中度脱水者辅以静脉补液外,不加其他药物。治愈139例,好转31例,无效39例,治愈率为66.5%,总有效率为81.3%。

“来源”河北中医,1985.(4):23

“方三”

白胡椒6克

“用法”取上药,煎水,分两次服。

“功能主治”杀虫驱蛔。主治蛔虫病。

“疗效”据穗颖报道,应用本方共治疗蛔虫病3例,全部治愈,未见毒性反应。

“来源”山西中医,1991.7(4):39

“方四”

白胡椒1粒

“用法”取上药,剪成两半,置于耳部穴位,胶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敷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宜继续第二疗程。取穴:神经衰弱——枕、肾、神门;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质下、额、心。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主治失眠等症。

“疗效”初步观察,此法对失眠、头痛、头昏、入睡困难、睡眠浮浅等疗效显著,对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疗效较差。

“来源”录自《中药大辞典》。

丁香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处方用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用量与用法”煎服,1.5~6克。

“产地采收”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

“炮制研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入胃、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散寒止痛。1.用于脘腹冷痛、呃逆、呕吐等症。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故为治胃寒呃逆、呕吐的要药。治呃逆,常与降气止呃的柿蒂配伍;治呕吐,可与降逆止呕的半夏同用。如遇胃热呕呃,因本品性温,则不宜应用。2.用于肾阳不足,及寒湿带下等症,丁香又能温肾助阳,以治肾虚阳萎、寒湿带下等症,可与附子、肉桂、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等同用。此外,丁香与肉桂等分,共研细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阴疽、跌打损伤等症。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丁香花蕾中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乙酰丁香油酚等,还含有2a-羟基齐墩果酸甲脂以及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葡萄糖甙。此外,从花蕾中还能分解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丁香鞣质。丁香能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抗胃溃疡、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具有止泻、利胆、镇痛、抗缺氧、抗凝血、抗突变、抑菌杀虫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丁香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1.2~1.5克,放入患者肚脐窝内,用胶布盖贴,时间3~5天。注意用药时先将脐窝污垢擦洗干净,胶布不宜太小,贴时必须用手轻轻按摩数分钟,用药必须在未发作前4~6小时。

“功能主治”截疟。主治疟疾。

“疗效”据山东省医疗队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0例,治愈94例,无效6例。

“来源”山东医刊,1961.(9):封底

“方二”

公丁香1克(10~15粒)

“用法”取上药,细嚼,嚼时有大量唾液分泌,切勿将其吐出,要徐徐咽下,待药味尽,将口内剩余药渣吞下。30分钟如不止,可连用3次。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主治呃逆。

“疗效”据张崇尧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38例,全部有效。其中立效者230例,30分钟以上呃止者8例。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0.(4):53

“方三”

母丁香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极细末,过1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脐窝,用敷料覆盖,外加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一般4~6次即可见效。注意卧床休息。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行气止痛。主治小儿疝气疼痛。

“疗效”据徐来恩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2例,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2例。

“来源”陕西中医,1986.7(9):412

“方四”

母丁香4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过筛,制成粉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脐窝(高于皮肤0.2厘米),敷料覆盖,外加胶布“十”字固定,每2天换药1次,20天为1个疗程,间隔5~10天行第2个疗程。如因用药引起脐周湿疹,停药后即可消失。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主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疗效”据索寿臣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43例,痊愈148例,显效72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8%。

“来源”陕西中医,1986.7(9):412花椒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果皮。

“别名”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

“处方用名”花椒、川椒、蜀椒,炒川椒、点红椒。

“用量与用法”煎服,2~6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产地采收”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药材花椒主产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青花椒主产于辽宁、江苏、河北等地。8~10月果实成熟后,剪取果枝,晒干,除净枝叶杂质,分出种子(椒目),取用果皮。

“炮制研究”1、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2、炒制:取净花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3、醋制: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闷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花椒1千克,用黄醋120克。4、盐制: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即得。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花椒果皮含挥发油,油中含月桂稀、香桧烯、紫苏烯、对聚伞花素、乙酸牻牛儿醇脂、柠檬烯及异茴香醚等。具有抗胃溃疡、抗腹泻以及保肝作用,对肠道平滑肌的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还有镇痛抗炎、局部麻醉、抑菌杀疥螨等多种效应。并有抗凝及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花椒挥发油有麻醉止痛作用。花椒油有降血脂作用。花椒热水提取物可抑制子宫收缩。本品对白喉杆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杀灭猪蛔虫的作用。所含的挥发油小量对家兔离体肠管呈持续性的蠕动加强,大量则使之抑制]牛儿醇给家兔静脉注射,引起血压迅速下降,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花椒对小鼠及大鼠的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花椒提取物对小鼠腹泻有对抗作用。花椒水、醚提取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花椒醚提取物和水提物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川椒4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滤液。待药液稍凉后,用毛巾蘸药液浸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用药过程中忌用肥皂、热水洗涤沐浴,忌食油腻、辛辣刺激及鱼腥等食物。

“功能主治”消肿止痒。主治漆疮(漆性皮炎)。

“疗效”据林有王报道,采用上法治疗9例,分别在2~5天内痊愈。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1.(5):44

“方二”

花椒10克

“用法”先取香油30克放锅内熬热,再投入花椒,炸至变黑、出味后即去花椒。待油温一次服下。

“功能主治”驱蛔止痛。主治儿童蛔虫性肠梗阻。症见腹部绞痛、大便不通、恶心呕吐等,或胆道蛔虫症。

“疗效”据王文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症9例,均获痊愈,无不良反应。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2.(3):164

“方三”

花椒3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1000毫升,煮沸40~50分钟,过滤。取滤液25~30毫升做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用3~4次。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治蛲虫病。症见肛门瘙痒,大便检查可找到虫卵。

“疗效”据记载,应用本方治疗108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粪检3次,虫卵皆为阴性。

“来源”录自《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传染病)

“方四”

花椒20粒

“用法”取上药与100克食醋相合,加水50毫升、蔗糖少许,煎沸,滤去花椒。待温后1次口服,呕吐者可少量多次短时间内服完。小儿酌情减量。服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者4小时后再服1剂。

“功能主治”驱蛔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病。症见右上腹剧痛,或伴呕吐等。

“疗效”据张世棋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6例,如胆道感染较重或呕吐不能进食者配合抗生素、输液支持疗法。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48小时无复发为临床治愈,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治愈及好转者9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62%。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1988,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