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45725600000048

第48章 探索生命之源

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地带”

芒茫大西洋上有一个著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带”,常使船沉机坠;鄱阳湖北部的老爷庙水域,也有一处让当地渔民船工闻风丧胆的“魔鬼三角地带”。船只行驶到这里经常莫名其妙地停机、沉没。这片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鄱阳湖日落图。很难想像在这样一片宁静的水域中,还有一处让当地渔民船工闻风丧胆的“魔鬼三角地带”。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湖东岸上有一座破旧的庙宇,叫老爷庙,谁也说不清这庙建立的确切年代。传说,元末年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一次,朱元璋失败逃亡,遇上一老神仙。老神仙便派遣一只乌龟将朱元璋救至老爷庙。朱元璋从此时来运转,后来终于打败了陈友谅,当上了皇帝。为了感谢救他一命的乌龟,便在湖岸边高地建起一座庙宇,称“老爷庙”。水域就是由此得名的。

当地人敬畏神仙的威力,船行此地,便站在船头,遥望着老爷庙,用鸡血祭祀乌龟。相传,不宰杀公鸡或不烧香拜佛者,将遭到船没人亡之灾。然而任凭渔民、船工们怎样祭祀,他们总也逃不掉被湖水吞噬的悲惨命运。建国后,虽然航运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沉船事故仍时有发生。仅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20年间,这里就沉没了大小船只几百艘。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里变成人人谈之色变的“鬼门关”。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人在黄昏时,目睹鄱阳湖西部地区天空中有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当地人曾将此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亦未做出清楚的解释。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般在湖底运动,导致沉船不断。

问题似乎越来越令人不可捉摸,然而,“魔鬼三角地带”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湖水底下到底有何种鬼蜮出没?已成为亟待解开的谜团。

渤海古陆平原能否再次浮出水面?

渤海是中国的一个内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的怀抱中,是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8米,最深处也不过100米左右。

披毛犀头骨化石。据说渤海曾是一片地势坦荡、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依据是什么呢?地处渤海东部的庙岛群岛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当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曾是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山丘高约200米。当时气候寒冷,由于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飘来了大量的黄土物质。风沙不仅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而且还堆起了山丘,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仍依稀可辨。黄土中有许多适宜寒冷气庙岛群岛。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是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山丘高度约200米。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仍依稀可辨。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和鹿等动植物化石。这些动植物化石表明,当时渤海古陆平原生机勃勃。一万年前的大平原上草地茫茫,人们可以想像,当时猛犸象漫步河畔,披毛犀出没其间,鹿群相互追逐,古人类尾随其后伺机捕杀的景象。这是多么富有生机的一幅古人类生活写照图啊!

披毛犀正在渤海古大陆上悠闲地漫步。(复原图)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块从渤海海底捞起的骨头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这块毫不起眼的骨头被确认为披毛犀的牙齿。披毛犀身披褐色粗毛、鼻子上长着两根短角,生活在寒冷的苔地平原或是草原上。渤海海底发现的披毛犀牙齿,使学术界对渤海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始了对渤海地形地貌的历史研究。人们认为,渤海在遥远的过去曾是一块裸露的大陆,因为陆生的披毛犀是无法在海水中生存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在晚更新世纪末期,距今10000年前,生活在北国的披毛犀到达渤海古陆并向南迁移。

据此,人们推测,在距今一万年前,由于冰川范围的扩大,原先最深处也不过80米的渤海平面一下子下降了100~150米。渤海地区因此一度完全裸露成陆地,形成了一片平坦的大平原,成为许多动物的家园。后来,渤海古陆平原再次沉入了海底。这是因为当时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渤海平原逐渐被水淹没,曾在渤海平原上奔腾不已的黄河、滦河和辽河,也随着海水重新浸入渤海古陆,成为渤海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渤海海平面变化的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渤海海平面的升降各持不同看法。有人说,海平面会上升,部分陆地会被淹没。然而也有人说海平面会下降,渤海平原会再次出现。彼此都有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

蔚蓝的渤海湾,还要经历怎样的沧桑变迁?据《滦州志》记载,1820年渤海西部的一个较有名的小岛——曹妃甸的面积约8平方公里。到1925年之后,潮水和海浪不断地冲击小岛,大片土地没人海中。如今,曹妃甸已基本沉人海内,找不到踪影了。然而,黄河口的情形却截然相反。从1855年以来,岸滩不断拓宽和淤高,潮间带的宽度,每年拓宽数十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1300多亩新土地。在渤海湾及莱州湾,由于许多泥沙来自黄河并不断沉积,海岸线也不断向海中淤涨。

如今的渤海,由于各方面条件错综复杂,变化也神秘莫测。海岸线有进有退,渤海的变化则完全与之相反,并且这种完全相反的变化还将继续下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繁盛的渤海古陆大平原,还会重新露出海面吗?相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只能以谜的形式留存心间。

黄土的“原籍”在哪里?

1938年,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只身一人从陕西省的西安向北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西安到陕北途中,正好穿过中国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眼前遍地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奇特地形景观,斯诺先生感到困惑不解。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简直就是“疯神”捏就的土地!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到处都是一条条深深的沟谷和荒凉的土山。不只是许多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就是刚来到黄土高原的中国人也无法想像其形成原因。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区域这样大的、完全由黄褐色的土质覆盖的土地。北到长城一线,南到秦岭,东到河北与山西分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省境内的乌鞘岭,包括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的一小部分,在总面积大约四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全就是一个黄土的世界。黄土高原的特点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注意。他们思索着:这么大面积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蓝天下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

一种观点认为,黄土是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推测,由于地质年代十分久远,风化时间十分漫长,天长日久,完全可能使当地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在当地堆积成厚厚的黄土。这种学说遭到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的话,黄土高原应该到处都是黄土。可是,事实上黄土高原超过两三公里以上的山地并没有多少黄土分布。这些山地是由另一种土质覆盖着,上面分布着茂密的林木,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中。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黄土是由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他们发现,在一些黄土的地层剖面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无疑是流水形成的最好证据。可是,反对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分层现象并不明显。相反,在几十米厚的黄土层里,上下几乎都是一种非常细致的黄土层(以上我们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一种细腻、均匀、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的土质。)。

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黄土风成说”逐渐占了上风。简单地说,就是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由大风吹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时间,逐渐堆积形成的。最早提出风成说的是一位俄国学者。他到过中亚的许多地方。在调查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辽阔的中亚地区的中央部分,分布着大片砾石遍地的戈壁滩,在戈壁滩的外围,分布着几片有名的沙漠,即哈萨克斯坦的卜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从戈壁,到沙漠,再到黄土,三种不同粗细的物质,由粗到细,由细到更细,大约呈同心圆的方式分布着。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肯定是由大风把中亚、中国的戈壁和沙漠地区中的细土吹到黄土高原上的。

起初,支持这个学说的人并不多。因为,在一些人眼里,黄土高原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厚的黄土层怎么能是大风吹来的呢?中国科学家的工作给了“黄土风成说”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找出了夹杂在黄土地层中的大量植物孢粉化石,通过对这些孢粉的分析,可以判断形成黄土时的气候环境。中国科学家指出,形成黄土的当时气候是一种比较干旱的多风环境,有利于黄土的搬运和堆积。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黄土颗粒的分析,可以看出黄土的颗粒越往东南方向越细,相反越接近沙漠地区就粗一些。这些事实无疑是黄土风成说的有力论证。

最近,一种进一步揭示黄土成因的新学说被提了出来。这种学说认为,青藏高原隆起最快的时间距今只有几十万年,与黄土形成时间大体相当。因此,有的科学家把黄土高原的形成与中国青藏高原的隆起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考虑,提出青藏高原的隆起曾引起欧亚大气环流的急剧变化。也许有人要问,青藏高原的隆起怎么能和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呢?原来,青藏高原是一片非常辽阔、非常高大的土地,它像一个屹立在大气海洋中的巨大岛屿,必然会对地球上的大气流动产生影响。科学家们认为,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作用,才出现了中国的季风与中国西部的干旱区。中国黄土高原正好处在中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之间,这种大环境,为黄土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这种学说,从地球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受到国内外不少科学家的重视。当然,黄土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以及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的过程等,还需要人们进一步探讨。

黄土与黄土高原是中国最独特的自然景观。它面积辽阔,历史久远。不光对于黄土的成因,人们意见不一,而且黄土本身蕴藏着的许多科学的奥秘,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万里长江第一弯”是怎么形成的?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和怒江、澜沧江等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在青藏高原东侧切成几列深邃的平行河谷。而在河谷之间,就是一条条大致平行的高山,这就是中国有名的横断山脉。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

金沙江大拐弯。“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当流经云南省的石鼓村北时,江流突然折转向东,而后又转向北,差不多来了一个180°的大拐弯。金沙江流过石鼓村以后,坡度骤然加大,江水在只有几十米宽的深谷中呼啸奔腾。江两岸一边是玉龙雪山,一边是哈巴雪山,从江底到峰顶落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大名鼎鼎的“虎跳峡”。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工作者通过对金沙江的河流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下面一些推断:

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从前金沙江并没有今天的大拐弯,而是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就在金沙江与伙伴们一起南流时,在它东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叫“古长江”。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向西伸展。终于有一天,它与古金沙江相遇了。它的地势比起古金沙江要低得多,于是滔滔金沙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夺事件。今天的金沙江之所以会有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

可是,大拐弯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更早,也没人亲眼看见过长江是怎样把金沙江袭夺去的。另外,年代又那么遥远,不管袭夺也好,还是沿着断裂带流淌也好,当时留下来的遗迹已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所以,这两种意见争论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达成一致。

太湖成因之谜

美丽的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达2400平方公里。水域形态宛如佛手,以其蕴藏的丰富资源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吴越”人民。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为之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太湖风光秀丽,物产富饶,但关于它的成因,直到今天还是谜。

美丽的太湖。太湖风光秀丽,物产富饶。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向来是中国的鱼米之乡,这里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登施丹认为,是长江淤积导致了太湖形成。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则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一泻湖一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形成。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已有了新发展。有人对“泻湖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认为在海水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虽然一边冲刷,一边沉积,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古陆地来说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确有泻湖地貌的沉积,但它不具有整体意义。可是人们在翻阅北宋古书《吴中水利记》时,发现书中记载:在北宋神宗八年(1075年),太湖发生大旱,水位下降到以住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米干涸的湖底上,竟露出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街道,一根根已近腐烂的树桩仍立在湖中。人们还在太湖湖底找到距今6000~10000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6000~10000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平原,人们曾在这里生活和居住。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就被洪水淹没。

太湖的“平原淹没说”还没有得到更多响应,又一种成因说出现了。最近,一批年轻地质工作者用全新观点解释了太湖的成因。他们认为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颗陨石自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偌大的太湖竟是陨石砸出来的!他们估计,这颗陨石对地壳造成的强大冲击,其能量相当于几十亿吨炸药的爆炸。

目前对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均有助于推动人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能揭开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之谜。

西湖的前身是海湾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相媲美的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而弄清楚西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西湖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今日的西湖。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筑塘而形成的。1909年,日本地质学者石井八万次郎提出:西湖的形成原因是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湖是一个泻湖,否认了石井八万次郎的推断。他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泻湖。学者林华东对众多研究者主张的“西湖是因为东汉华信筑塘成功后才形成”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倘确有华信筑“防海大塘”,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陆地的捍海塘,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建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后从而促使西湖的形成。

虽然目前人们还不清楚西湖的成因,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一定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世界屋脊”在悄悄迁移?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享有“世界屋脊”和“地球之巅”的美誉,常被科学家们与南极、北极相提并论,称做地球的第三极。

在人们的印象中,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尽管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仅仅属于毫米级,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是很可观的。那么,人们是如何观测到这种移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科学家发现它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移动。动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移动?它会给地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青藏高原无论是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上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由于它位于地质历史上古地中海大洋岩石圈消亡地带,是研究“洋一陆转换”、“陆一陆碰撞”、造山过程、全球变化和全球大陆动力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立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模式的关键地区,故而也被喻为“打开地球动力学大门的金钥匙”。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地球科学工作者争先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研究,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国学者纷纷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青藏高原已成为地球科学新理论国际竞争的焦点地区。

尽管各个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研究,但中国在卫星监测青藏高原的地壳活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事实上从1991年起,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已开始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监测。1991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研究室组织了50多次青藏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赵文津院士一直试图破解青藏高原的东移之谜。原GPS观测,在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340个观测点,全国共设置了1056个GPS观测点。研究者是如何观察到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青藏高原又是以怎样的速度移动的呢?根据专家们的最新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以每年约30毫米的速率向北东38°推移;中部的昆仑地块以每年平均速率21毫米的速度向北东61°推移;再向北到祁连山地块,以每年7~14毫米的速率向北东约80°推移。也就是说,青藏高原整体正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对于高原移动的原因,专家们一致认为比较复杂,涉及到地球动力学各方面的因素。不过据推测,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除此以外还有像地幔动力学、地热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种原因。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席、中国丁程院赵文津院士曾发表一篇名称为《破解青藏高原的东移之谜》的文章,对移动的原因进行解释。赵文津院士从球面数学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处于高纬度的两个相邻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低纬度做南北方向的离极运动时,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而逐渐相互分离。反之,处于低纬度的不相邻两地块分别沿其重心所在经度线向高纬度做南北方向的向极运动,由于经度线间的距离不断减小而逐渐相互靠近,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向东移动。

如果青藏高原一直运动下去会怎么样呢?是否会产生新的地形地貌?它会给这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带来什么变化?专家说,这与地热活动增强,应力积累现象不同,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能轻易地下断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究员张纪淮也认为,从板块移动的角度来说,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和东亚板块底部相互挤压形成的。如果板块向东向北移动,肯定会对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产生影响。至于这种缓慢的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应当把它放在一个很长的气候年代里去表述,短期内是观察不到什么变化的。由此看来,短时间内,科学仍不能解答青藏高原移动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