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可检索到2005年以来发表的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420篇,与本研究直接关联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
具体来说,目前主要有四种视角:一是城乡统筹视角,如周林洁从城乡统筹视角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研究;二是经济学分析视角,如孟雪靖、尚杰对农村生态环境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三是法律视角,如高晓露从法律视角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行了论述;四是合作主义视角,如叶军从合作主义视角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对策研究。
2.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表现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有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点源污染有养殖业的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观点有:城乡经济二元化是深层原因;农村的环境保护体制建设滞后;农村边缘化造成农村环境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弱,导致农村环境管理无序;现行的有关环境的法律制度缺乏;农民自身的原因。
3.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针对农村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法,从生态与环境、环境保护及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立法、发展循环经济及生态政治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和说明。对农村的不同污染源,学者们从微观和宏观上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法,在微观治理方面,认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控源,如发展节水农业,降低农田排水;对一些可降解的固体废弃物,则实行堆肥化处理。在宏观治理层面,认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开展环境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国内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在应用研究方面,许多研究都提供了技术和措施,但对于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研究则显得不够,缺乏对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度关注。在研究和分析的路径上,大多数研究偏重于政府或市场,忽视了环境的最大特性,即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虽然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应该把市场、政府和公众结合起来共同治理环境污染,但尚未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架构。
(二)国外研究
国外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如《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的作者丹尼尔·柯尔曼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深深扎根于人类事务的政治之中,他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世界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欲望更为强烈,由此导致的“经济的合题”是第三世界国家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的根源。从建构主义视角探讨。如《环境社会学》的作者汉尼根指出,公众对于环境的关心并不直接与环境的客观状况相关。事实上,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自身,它们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并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这时才构成问题。
国外学者的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他们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与我国有差异,但是生态环境却有一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