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45824700000004

第4章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2)

秀才科在汉代已有,隋时得以正式确立。唐初继承隋制,以秀才科作为考试的最高科目。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荐参加秀才科考试未被录取,考生所在州的州长还要受处分,以至于后来参加考试人数非常少,到唐高宗时便废除了此科。

由于秀才科科第最高,取人又非常严格,所以及第人数极少。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到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唐政府共举行过二十一次秀才科考试,共录取二十九人。

明法科是为唐王朝选拔法学人才,属专业性的科目。明法科首次开科时间约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以后。

明书科又称“明字科”,属于小学、文字科,主要考《说文解字》《字林》等,旨在选拔对书法、文字有专长的人才。

明算科属于数学科,考试内容为两类。一是试算学,考《九章算术》三条,包括《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等内容。另一个是试《缀术》《缉古算经》。旨在选拔精通算术的数学人才。

一史:指《史记》,旨在选拔精通《史记》的人才。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主要是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的全面人才。

开元礼是对唐玄宗开元年间修成的《大唐开元礼》内容进行的考试。主要是关于礼仪制度方面的考试。

道举只在唐玄宗在位时实行过,主要考《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

凡十岁以下能熟习一部经书以及《孝经》《论语》的儿童,可以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七卷的可授予出身;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韩愈的《送张童子序》称童子张某仅九岁,可以熟背经书,自州县至礼部试,一举而进,于是就被授予了官职。

3.制举和武举

唐代制举,科目往往临时设置,其中最著名的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等科。制举考试的日期和项目都由皇帝临时决定。平民和官员都可以参加制科考试。一般都要考时务策,自唐玄宗以后又加试诗赋。考中后,有官职者升迁,无官职者由吏部授官。

制举是朝廷网罗人才的一种办法,但是往往不为人们所看重,认为非正途出身。张朗兄弟八人,其中七人以进士出身,一人由制举出身,于是大家就不愿和这一“兄弟”坐在一起,称他为“杂色”。应考常科或其他科目得官以后,还可以再应考制科。诗人贺知章,先应进士科,耀选及第,以后又应制科考试。传奇小说《游仙窟》的作者张,进士及第后,又先后七次应不同名目的制科考试,全部登第。许多士大夫之所以在制科、常科间辗转应试,多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希望利用这一机会痛陈己见,以补时局。

常科、制科之外还有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应武举的考生,和明经科、进士科的乡贡一样,由各州选送。不过,武举是由兵部考试,分为平射、武举两科。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唐代武举只实行一段时间便停止了,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

4.通榜和行卷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生的姓名笔迹都明白地摆在卷面上,这给考官在科考过程中舞弊留有余地。为了能录取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唐代科举公开采用一种“通榜”的办法,即主考官可以委派专人或亲自调查考生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帖”(名单),以供录取时参考。在调查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和赞誉就非常重要。有时甚至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经根据“榜帖”内定了及第者。

由于“通榜”制度的存在,以及在唐代,诗风大盛,达官贵人、骚人墨客皆以能诗为荣,考生能否在科考中赋得好诗,对自己的科举成绩影响也非常大。因此考生们常常在应试前多方奔走,最重要的活动方式就是“行卷”(也称“投卷”)。即考生将自己平时所作诗文择其佳者,投献给当时的名公巨卿、社会贤达,以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和帮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浙江考生朱庆馀的那一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那位张籍张大人得到此诗,甚为高兴,也作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馀因此诗而得中进士。

当然,像朱庆馀这样的幸运儿还是少的。这种类似走后门的行卷,一方面使得一些权贵势力经常干涉科举;另一方面使一些考生在行卷上弄虚作假,他们或者抄袭别人的好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弄清受卷者的好恶,作些投机文字,竭力巴结权贵,因此让一些并非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得中,而一些才华出众的考生却要名落孙山。大诗人杜牧去参加进士科考,虽然献上了自己的名作《阿房宫赋》而被考官大加赞赏,并且也有其他人推荐,但因为前几名已经事先被安排好了,杜牧不得不屈居第五。

行卷的风气延续至五代仍然盛行。直到北宋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阅卷和录取工作都秘密进行时,行卷方才停止。

5.及第与荣誉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通常士子参加礼部省试后,其文送中书门下省复核,通过后放榜,省试取中称“及第”,或称“登科”“登第”等。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座师”,被录取的考生便是他的“门生”。唐代各科中以进士及第最为显赫,又因当时举子多惯于穿白色麻布袍衫,故进士及第后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美称。因进士科备受青睐,故当时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意指犹如鱼过龙门而腾空为龙,转瞬间身价百倍。

放榜,有“榜帖”与“张榜”两种。主司以黄花笺写上及第者的姓名,遣人持笺报之,称作“榜帖”,因有金花押其下,故又称“金花帖子”。“张榜”又叫“金榜”(因放榜书以黄纸),即抄录及第人姓名公之于世。因进士放榜多在春二月或三月初,故又有“春榜”之称。放榜后,新科进士们要举行庆贺活动,如曲江宴、雁塔题名等,春风得意,荣宠尽极。

6.曲江宴、雁塔题名

曲江宴,为新科进士最盛大的庆典宴会。设于曲江岸边的杏园,亦称“杏园宴”。正当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还要在同榜人中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充当“探花使”或“探花郎”(后世科举称进士第三名为“探花”,即源于此),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中唐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是唐诗写“探花”的名作:“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官民游春之众,更为盛宴增添欢乐气氛。公卿豪贵之家也“钿车珠鞍,栉比而至”,在新科进士中选择东床快婿。

雁塔题名,也是新科进士们极大的荣耀。雁塔即今西安大雁塔、俯瞰曲江,是京师最高建筑,当时又名慈恩寺塔。新科进士们登楼眺远,题名留念。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白居易及第时,年方27岁。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曲江宴与雁塔题名向世人展示了士子及第后的显赫、荣宠,以激励未第士子奋发而为之。同时,它也是一种无言的社会教化,有益于提倡礼教文事,敦促民间的文化学习。

7.释褐试与仕途

当然,科举及第的人,虽可“一举成名天下知”,光宗耀祖,但不意味着士子们马上就被授予官职。若要取得做官的资格,得到实际的官职,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的才授予官职,“选试”又称为“释褐试”,即通过“选试”合格的人,可脱去粗布衣而换上官服,离开平民队伍而进入官吏行列。此时,由礼部将及第者的材料移交吏部,再由其进行选试,谓之“关试”,因关试时间一般在春天,故又称“春关”。吏部“关试”考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四项,具体就是考查考生的体貌、言辞、书法、批审公文能力四项内容。四项皆合格,可以授予官职,谓之“注官”,然后把全体考试合格者集中起来,当众点名授职,谓之“唱官”。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通过了“关试”的考生一般所授官职在八、九品之间,职位都不太高。如果有的考生在“选试”“关试”时没有被通过或没有参加“关试”,那么他还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就是请权贵为之推荐任某官职,二是到地方藩镇去做一段时间的幕僚,再争取被举荐。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之后才踏进官场。诗人李商隐也曾遭此挫折,他进士及第后,应吏部“选试”未过关,考了两次才得以被授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