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康、乾二帝都喜欢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一时之间帖学盛行,充斥了整个书坛,于是形成了一字万同、工整呆板的“馆阁体”书风。这时,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只有冲破这种桎梏,才能走出一条书法艺术的新路来。邓石如就是倡导变法求新的一位“主帅”。他化古破俗,对碑学兴起推波助澜,对我国清代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起过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邓石如(1739~1805年),初名琰,后以字行,更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
邓石如出身在山清水秀的乡村,家境十分贫寒,祖父、父亲都是穷苦的文人。这样的家庭状况决定了他既不能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专心读书,又不同于普通穷人家的孩子,一点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为了生计,他10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去砍柴,13岁时还只能靠卖饼混口饭吃,但是在业余时间里,他总是向祖父和父亲学习篆刻和隶书,并很快就能以此谋生了。
贫穷低微的生活环境磨炼了他洁身自好的性格和刻苦自强的意志。
邓石如学习书法专心致志,刻苦异常。他曾经在江宁梅家住过八年。八年时间里,他每天一大早即起身,趁天还没亮,磨墨一大盘,以备一整天之用,不管多晚,他也要将墨写完才去睡觉。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数九寒天的冬季,他从未间断过。他把先秦的《石鼓文》、《泰山刻石》和李阳冰的《三坟记》,日夜临摹,每本都达数百本。还搜集了钟鼎铭文、秦汉瓦当、碑额,并写《说文解字》二十本。从这里可以看出邓石如学书所耗费的精力是多么惊人了。
邓石如曾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饱览了大自然的风光秀色,开阔了视野……同时他的书法也更加纯熟了。一路上他以刻印卖字为生。一次,当他行至安徽歙县时,他的字被当时正在金榜家中当家庭教师的张惠言看到了(张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以为这字是李斯的真迹,兴奋异常,立即告诉了金榜。当时天上正下着雨,二人冒雨找到了正在破庙中躲雨的邓石如,盛情邀请邓石如去金榜家中居住。
金榜非常赏识邓石如,一年以后,当他有机会遇到当时的户部尚书曹植时,便向曹植介绍了邓石如,曹植出了一个题目去考邓石如,要邓石如用四种书体各写一千字,邓石如挥笔写下,即时惊动了在场的官员,曹植看了也非常欣赏,称赞邓石如的“四体书”是国朝第一……曹植邀请邓石如留在京城。没过多久,当朝的相国、大书法家刘墉也看见了邓石如的书法……他很惊讶,不顾自己的身份,特地登门与邓石如相识。这样,邓石如的名字传遍了京城。
邓石如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北魏碑书为根基,然后融合篆、隶。他以隶法写篆书,改变了过去篆书婉转圆媚的姿态,写得笔划舒畅凝炼,结体稳称爽朗。他又以篆法写隶书,体方笔圆,峭拔遒劲,一改过去隶书的沉雄古朴。邓石如的楷书则体现了北碑书法体势开张、笔法劲健的特点。他不仅更新了篆、隶古体,也为囿于贴学中的楷书、行书、草书,开辟了一条新路。
邓石如在书法上求新,但又不像“扬州八怪”那样,在书艺上以“怪”求新,而是学习前人的书法,写出自己的风格,不怕非议,不追随时俗,坚决果断地走自己的路子。
邓石如的书法在京城扬名之后,虽然受到一部分权力阶层中有识之士的赏识,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服气,他们认为邓石如的书法太粗野,没有美感。当时京城里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叫翁方纲,他是内阁学土,在京城势力很大,他擅长金石考证、小楷,他的书法工整厚实,气势褊隘浅弱,邓石如雄强浑朴的书风与翁方纲格格不入,翁方纲既看不上邓石如的书法,又怕邓石如的声誉对他的名誉和权威构成威胁,因此伙同门人和一些食客围攻邓石如……邓石如身单势孤,无法与他们的势力相抗衡,所以陷入了“逆境”。但他并不因此趋炎附势,而是坚持自己的风格,终于赢得了后世的称颂。著名的书法家包世臣赞扬邓石如为清代第一书家。
据《邓石如研究资料》一书统计,邓石如留存下来的各种作品(包括墨迹、碑刻、双钩本)共137件之多,另有篆刻173印,但实际留存下来的还要多一些。
邓石如在书法理论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提出的书法结体布局的原则,是非常有见地的……
邓石如在篆刻方面的成就也很大。他的篆刻得益于书法,以《三公山碑》、《禅国山碑》的体势笔意入印,苍劲庄严,流利清新。他的篆刻艺术以“邓派”、“皖派”称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