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医学
45855800000007

第7章 中医文化(7)

古代最早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是有关“种子”、“避孕”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山海经》、《诗经》中。西汉经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有一些关于“胎教”的内容,均很粗略。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妇产科理论的萌芽,它对女子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过程作了高度的概括:女子7岁时肾气始盛,开始生长发育;二七时“天癸”至,故有月经来潮,并能孕育生子;至七七时“天癸”开始衰竭,月经绝而不能生育。同时,对女子月经不调作了病理分析,认为是“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育”,并提出“四乌倒骨一菧茹丸”作为治疗女子经闭经枯之方。

战国至秦汉时期,出现过一大批优秀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淳于意等。虽然没有妇产专科着作流传下来,却有许多有关妇产科的医案见诸史籍。最令人叹服的是华佗运用望、问、闻、切四诊合诊,正确判断“死胎”

并调服中药打下死胎的有关记载,这是我国妇产科学史上光辉的一页。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三篇文字专论妇人病,比较详尽地论述了女子妊娠、产后及一些杂病的脉证和疗法,是妇产科学的经典之作,为以后妇产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医药学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许多着名医家及医着中,都有关于妇人的专篇论述。如王叔和的《脉经》第九卷,就专为妇人病而设。他是首次论述妇科“崩”症的医生,并提出了“居经”、“避年”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月经的观点。南齐的《诸氏遗产》倡导晚婚晚育及节欲的风气。北齐徐之才则论述了女子围产期的卫生及婴孩逐月发展的生理变化。

隋朝《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妇科病的记载达8卷之多。孙思邈则更重视妇科。在他的《千金方》中将妇人方3卷立于卷首,并竭力主张设立妇产专科。在这基础上,至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诞生了第一部妇产科专着,即咎殷撰写的《经效产宝》。全书共3卷加论,对妊娠、难产、产后等的常见病的诊治均作了详尽的论述,共载方376个。

宋代由于妇产科独立一科,故发展极为迅速、专着亦有不少,如杨子建的《十产论》等。但较具有代表性、被中医妇科学界奉为经典之作的,当推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全书共24卷,分8门:前3门为一般妇科,论述了月经病、常见杂病、不孕症等;后5门是产科,专门论述胎儿形成、发育、孕检、分娩、产后护理及产前产后疾病的治疗、用药禁忌等。陈自明认为凡治疗妇女疾病,必须先调月经,月经不调会由此产生许多疾病。他具体提出了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并已认识到月经后的一周里是女子受胎期(相当于排卵期前后)。至于是否怀孕,他提出除了切脉验胎外,还有药物验胎法,即用生川芎研成细末浓煎,空腹时以艾叶汤为引,服下二钱,若觉腹内微动就是怀了孕。书中对妇科病的许多治疗方法至今依然很有价值,如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脏躁症,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等等。他倡导的用滋补药治疗女子结核引起的闭经的方法,对后世影响甚大。

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张从正认为:凡治妇人病,慎用破气行止血;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有无多少。李呆提出了妇科“治血病必先调气”的原则。朱震亨则有“产前以清热养血为主,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的理论及方剂。到了明清时代,名医名着更多,如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等,都是集历代妇科经验之大成的名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并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古代妇产科学是伴随着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逐渐萌芽、成熟,最后独立成专科的,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医妇产科在防治妇女的经、带、胎、产诸方面疾病中,仍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取得神奇的疗效。

古代检验尸体伤痕法

我国古代司法人员,在长期的法医实践东中。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检验尸体伤痕方法。

检验前,先准备些糟醋、葱、川椒、食盐、白梅等。因为人的皮肤有红、黑二色,死后会泛出青色。假如验尸时看不出伤痕,可在认为可疑的部位用水把皮肤洒湿,然后将葱白打碎、摊开,涂在可能有伤痕的地方,再用纸蘸醋盖上,约1个时辰除去,用水洗净,伤痕则显现。如果尸体上有几块青黑的地方,可用水慢慢滴注。假如是伤痕,皮肉就较坚硬,水滴便停滞不流,假如不是伤痕,皮肉上较松软,水滴就会流掉。

检验尸伤和骨伤,如果在受伤的地方看不见伤损的痕迹,可以用糟醋洗敷尸体,把尸体抬到露天地方,用新油过的绸子或明亮的雨伞,张盖在需要验看的部位,迎着阳光,隔着绸或伞观看,就能看见伤痕。如果是阴雨天,用炭火隔着照,效果一样。这样做后,如果伤痕还看不见,把白梅捣烂,摊在需验看的地方,然后用糟醋洗敷,再隔着绸或伞照看。若仍看不见,就剥下白梅的肉,加进适量的葱、川椒、食盐等,合在一起研烂,做成饼子,放在火上烤得炙热,再用一张纸贴在需要验看的地方,把熟白梅饼放在上面熨烙,伤痕就会显现出来。这与现代法医学上用紫外线光照射检验伤痕的道理一样。

古代的人体解剖学

中医的理论体系虽然不是直接建立在解剖实验的基础上,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医没有解剖实践、或者不需要解剖学。相反,在2000多年的中医发展史中,中医学不仅有着丰富的解剖实践,而且还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史记》记载,上古时名医俞跗就善用外科解剖来治病,他能够割皮解肌,拉开胸膜抓起大网膜,洗涤肠胃五脏。如果说这种传说过于离奇,不可确信的话,那么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对人体内脏结构的详细阐述刚令人信服地表明,我国医学很早就开始有解削活动。《灵柩》篇说:人体的外部形态,可以由测量得知,而内脏位置形态改变也可由触诊感知。人死后,则可以解剖观察每个人的五脏六腑的大小,脏腑结构的坚脆,血管的循行长短,动脉与静脉血液色泽的变化等。《灵柩》篇并且对脏腑的大小、长短等作了具体描述。《黄帝内经》记载说人之食管长度与大小肠长度的比例是16:56=1:36,而现代医学研究的比例是25∶925=1∶37。可见我国古代对大小肠及食管长度等的测量已达到相当精确的程度。

此后的西汉、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均有解剖活动的记载。至宋代,人体解剖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但积累了更多的尸体解剖经验,而且开始据实物绘成谱,出现了专门的解剖图着。其中《欧希范五脏图》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由吴简将宋廷处决的欧希范的尸体进行解剖,绘工绘制而成。

书中描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位置:肺之下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之下有大肠,小肠莹洁无物,大肠含有滓秽,大肠之旁有膀胱等,这种描述与正常人体五脏六腑的位置基本相符合。宋代崇宁间(1102-1106),杨介所着的《存真图》较《欧希范五脏图》更为精确,对人体胸、腹腔、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内脏及血管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且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该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后的很多医家都曾用它来校正医籍。

清代的《医林改错》是我国解剖学上的里程碑。它由着名医学家王清任经40余年的对尸体的直接观察而写成。该书绘有25幅生理解剖图谱,纠正了前人的“肺有二十四孔”、“脾闻声则动”、“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论断。

他发现气管有两个分支和若干小支气管,同时还发现了过去人们从未提出过的重要脏器,如颈动脉(书中称“左右气门”)、降主动脉(书中称“卫总管”),以及幽门括约肌、胆总管、胰脏、十二指肠人口等。尤其是对膈膜的记述,相当准确,说它“薄如纸,最为坚实”。而且,王清任还通过自己的观察,再次肯定大脑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说“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我国历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心研究,大大丰富了我国医学的内容。

但是因为受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的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我国的解剖实践一直是医家个人偷偷进行的,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解剖实践在当时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也正因为这一原因,我国的解剖学始终未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发展极其缓慢,最终为后起的西方医学所超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中的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中医独特的舌诊技术

察舌辨证,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手段,也是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所以历来为医家所重视。

望舌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见端倪。据考证,《黄帝内经》中关于“舌”的内容多达60条。已经相当精确地描述了舌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对指导临床辨证和决定治法的重大意义。以后经过扁鹊、张仲景、王叔和、巢元方、孙思邈等人的发挥,舌诊内容愈加丰富、全面。到了元代。舌诊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舌诊专着《敖氏伤寒金镜录》,它不仅确立了察舌辨证、辨舌用药的基本法则,而且还利用彩色图谱介绍了病理舌象,为后世研究舌诊提供了直观的资料。明清时期,舌诊在外感热病的辨证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舌诊的诊断价值及科学性正日益受到现代医学科学的支持和验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体内脏腑的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征象,又反映着体内脏腑的信息,所谓“有诸内必形之于外”。舌,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因此,内脏的精气可以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以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这就是中医学望舌察病的内在根据。

望舌,上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指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二者在中医的临床意义方面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气的虚实,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正常的舌象是,舌体柔软,灵活自如,而无肿胀、瘦瘪、强硬、痿软、偏歪、颤抖等表现,舌色淡红而润泽,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的白苔,也就是通常所说“淡红舌,薄白苔”。反之,则为病变的征象。如从舌质的变化看,舌体强硬,多为中风征兆;舌体痿软,多属气血虚极;舌体颤动,多属气血两虚或阳气虚弱。舌色淡白,多主气血虚衰;舌色红绛,多主热症;舌色紫绛,多主血瘀。从舌苔的变化看,苔薄多为疾病初期,病位在表,苔厚则为病邪人里,病位较深,黄苔多是热,自苔多是寒,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等。除了正气的盛衰、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可以反映于舌外。病势的进退与预后,也能从舌中得到反映。如舌苔由白转黄、变黑,多是病邪由表人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变燥,多是热盛伤津;舌苔由燥转润、由厚变薄,往往为津液复生,病邪渐退的表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舌尖部多与心肺相关,舌中部多与脾胃相关,舌根部多与肾相关,舌的两边多属于肝胆。这种根据舌的不同部位来诊察脏腑病变的方法,在临床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确保舌诊的可靠性,中医对望舌的方式方法也极为讲究。望舌应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准,不要在暗处或晚间进行;伸舌姿势应正确,将舌自然舒展地伸出口外,使之充分暴露,不能过分用力,以免影响舌质颜色;舌诊之前,最好不吃东西,避免某些食物或药物给舌苔染上颜色,造成假象。另外,还应将舌诊与其他诊法,如问诊、闻诊、切诊相结合,做到“四诊台参”,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从中医这一独特的舌诊技术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国医学一叶知秋、辨证施治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