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45856600000016

第16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7)

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封是都在泰山。据说,这是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也有说因为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寿命长短。禅,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甫)山、社首山、肃然山,也有在会稽山举行的。封禅虽同时进行,但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这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人们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实际上是因为天比地更能欺骗群众,天对统治阶级用处更大。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封建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中国封建时代,举行封禅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禅而未果的,有魏明帝、(刘)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自南宋后,皇帝到泰山封禅,形式上是废止了,但实质还保留着,这就是以后的几朝皇帝把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了。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年间,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建方泽坛(即地坛)祭地,把南郊原建的圜丘改名为天坛,专门祭天祈谷。明朝郊祭时“陈户口钱谷籍于坛下”。清朝时也在天坛祭天祈谷。

进行一次封禅,是要耗费大量资财的。贞观初,唐太宗要封禅,魏征进谏说:“陛下东封,万国咸萃。”“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封禅时“动役数州”劳民伤财;贞观时期尚难支付封禅费用,耗费之巨可想而知。封禅并不会真给帝王添德行,有些有见识的人早已认识到,如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就曾说过:“帝王所以能大着于后者,实在其德加于人,不闻在封矣。”唐太宗虽也想封禅,但他自己也认为:“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比德于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修封禅之仪,亦何异桀纣。”

既然封禅耗费巨大,为什么历代统治者还那么热衷?答案很简单,因为封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他们利用人们对天的崇拜,进行欺骗。封禅的欺骗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①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②封禅可以粉饰太平。③封禅可以“夸示夷狄”。

④封禅能成“仙”。由于这些原因,尽管封禅劳民伤财,统治者也是乐于举行的。

封建贞节观

在旧中国,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到处都是旌表烈女节妇的石头牌坊,翻开历代官修正史与地方志,在“烈女传”的栏下,记载着大批烈女节妇的姓氏、籍贯和守节殉夫的情节,备受欺凌压迫的妇女,唯独在贞操节烈问题上受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格外恩遇褒奖。

所谓“贞节”,是指女子忠于丈夫,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再改嫁。

如果遇到强暴凌辱,她能够以死相拒。如果丈夫死后,她跟着自尽殉身,则更被誉为“烈”。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燕国的军队攻入了齐国,曾以高官厚禄劝降齐国官员王蜀。王拒绝了,燕军继而又威胁说,如不肯投降,就要血洗王的家乡画邑。王蜀回答说: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工夫。与其违背礼仪的活着,还不如烹煮死去。随即在树上吊死。从这段记载中,可知这时“贞女不更二夫”已被看做和“忠臣不事二君”并列的美德。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七国,很重视用礼法风俗维系人心。他巡视各地的时候,几次刻石都提出女子要守贞节的要求,其中有如:有子而嫁,背弃死去的丈夫,是不贞。要防止男女之间的来往……到了汉代,崇尚贞节的观念有了发展。当时着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编撰的《烈女传》中,专门辟有贞顺、节义两篇,把这两方面表现突出的妇女列入传内,作为广大妇女效法的楷模。汉代皇帝也曾下诏从物质和精神上奖励贞节,赐贞妇顺女帛或谷,还树立牌坊,加以表扬。

不过,尽管统治阶级在不断倡导贞节,总的来说,直到宋代,对妇女的限制,不但在民间尚未形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未严格遵循。唐代公主中间再嫁、三嫁的,多达20多人。就连当过宋代宰相的王安石和范仲淹,对贞节观念也并不看得很重,范仲淹自己即曾跟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后来还把守寡的儿媳嫁给了一位丧偶的门生。王安石也因儿子有病,与媳妇不和,亲自做主,为儿媳择夫改嫁。

把贞节观念发展到惨无人道地步的是在南宋理学昌盛之后。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寡妇再嫁成为一种奇耻大辱,备遭世人的唾骂。社会上流行起一些迷信与邪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寡妇再嫁后,将来到了阴间,两个男人会拿锯来把她分割为两半。

与此相应,民间出现了望门寡一类的怪现象。如男子不幸在结婚前死了,其未婚妻也要终身不再嫁,在新房披麻带孝地守寡。更有进一步的,公婆和父母要求这个女子披麻带孝,哭哭啼啼跑到男方家灵位前磕头,还要抱着木主成婚,居然和木偶行与平常男女同样的结婚仪式。以后这位女子就留在夫家做儿媳。再更进一步,就是要女子以身殉未婚的、不认识的所谓丈夫。这样做是为得到一块“贞节可风”或“丹史流芳”的匾额,这也是全家族的荣耀。相反,如果出现寡妇与人私通的事情,则被视为有辱门楣,家族要予以严厉惩罚。族长有权在祠堂召集全族,当众宣布将这个女子处死。从此,封建社会妇女贞节观念越来越严重。

宋代贞节观

宋代的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与道佛理论相渗透,成为更加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家程颐和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凡涉及婚姻问题,都把封建伦理道德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宋以前社会上对妇女再嫁是没有什么非议的。而程颐就坚决反对再嫁,并教导男子不娶寡妇,他认为男人娶了失节的女人,就等于自己失节。因而当有人问他寡妇穷得活不下去是否可以再嫁的时候,他回答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话被后人不断引用和提倡,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强调真洁和看重处女的风气。

理学家不但对妇女作也了种种苛刻要求,对男子的婚姻关系,也曾加以限制。程颐就提出,娶妻不过是为了生儿育女、侍候公婆、料理家务,因而有妾的男人无妻不得再娶,大夫以上的官员更没有再娶的道理。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宋代大户一般都不纳妾,纳妾者大多是40岁以上而且无子的人。

宋代文人不但不敢纳妾,甚至不便出妻。这是由于再嫁的不可能,人们意识到被休妇女的惨境,舆论已开始对轻易休妻行为有所指责。

然而任何一种改变都需要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况程颐生活在北宋中晚期,朱熹更是南宋时人,其思想的建立到传播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宋代社会贞洁的限制还不很严格。如宋初英宗就曾有过“宗室女可再嫁”的旨令,宋初宰相王安石也不以再嫁为非,曾为自己的儿媳找个好婆家嫁了出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程颐的侄子病死了,侄媳妇没多久也改嫁他人。

“社稷”释

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历代帝王都把祭社稷列为国家大典,这种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是与我国自古以耕作土地、种植谷物的谋生方式分不开的。稷(今天的小米)适应在我国北方干旱气候下生长,是古代的主要食粮,被奉为“五谷之长”,“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古代“王者”“封土立社示有尊”,“立稷而祭也”,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报功”(《白虎通。社稷》)。五谷与土地是密不可分的,故把社与稷合起来祭奉,作为国家每年重大典礼活动之一。加之稷这种作物,相传又是由周人的祖先后稷发现、培植的。因此,社稷神既有神化周人祖先的象征意义,又成了王权的代表。故文献中“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社稷的位置,按“左祖右社”的原则,设于宫廷的西面,与东面的祖。(太)庙相对称。

古代的“左”与“右”

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二奴来说,人的左半大脑比右半大脑更为发达。人们认为是由于人类长期习惯使用右手的结果。唐朝的孔颖达在《左传·襄公十年》疏里就说过:“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形成了古人特有的尊卑观。董勋《答礼》言:“职高者名录在上,于人为右;职卑者名录在下,于人为左,是以谓下迁为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赵王委以重任,“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阅读古书,常见“左迁”一词,不言而喻,它指的是降职、贬谪。

我国古代习俗座北朝南。那么,左就是东,右就是西了。江左就是江东,淮左就是淮东,同样,道左就是道东。《中山狼传》中“引避道左”,《柳毅传》中“鸟起马惊,疾逸道左”,都是退避在道东,有表示谦让之意。

交际场合,宾主座次,顾炎武《日知录》所述十分清楚:“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际,太祖之位东向。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

《鸿门宴》中项羽宴请刘邦,自己却毫不客气地“东向坐”,反映了他的骄横。至于乘车,情形则有所不同,它是尊者居左。《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礼贤下士,“从车骑,虚左、自迎赵夷门候生”。

乘车尊左,沿于商代车制。东汉郑玄说:“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射手受到人们极大的尊敬,所以《周礼》规定射为六艺之一。《礼记·射义》上的两节文字说明了射的重要:“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车上射手的位置无疑成为尊位了。

“北上”、“南下”小考

我国古代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因帝王是一朝之长,万人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为“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可以说“北”和“上”、“南”和“下”的联称,原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后来又带进了人们的实际生活,比如看地图时,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里的“上北”、“下南”只不过是“北上”和“南下”的倒说罢了。

古人结发礼

结发是我国古代人人必须行的一种礼节,起源甚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把散乱的头发结成发髻。商代,人们已普遍使用梳理束发的用具。

古时男子满,20岁时,要举行“冠礼”将头发盘结戴上帽子,因未成壮年,故称“弱冠”。女子满15岁时,举行“加笄礼”,把绾结的发束插上簪子,因而有“及笄”、“笄年”之称,“结发”表示已成年,一般在吉日进行。

据《礼记》载:“古者冠礼,笄礼筮日(即祥日)筮宾。”男女结发后都称“髻”。髻,是指扎束在头上或脑后的各种发式。

我国古代妇女对发式极为讲究,发式花样和名目繁多。有发盘卷得如惊鸟翼展的“惊鹄髻”,结成向前突出的“推髻”,结成两球状的“双丸髻”,结成螺状的“螺髻”,以及“盘桓髻”、“堕马髻”、“偏髻”等。其中“云髻,(亦称云环)以造型精美居各种发式之上,如环状,浓密卷曲似波浪。古学者吕延济有“云髻,美发如云也”的说法。

古代还有“结发夫妻”的美谈。汉代苏武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结发本指年轻,后来人们据此诗句称“妻子”,故南朝文学家江淹有“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的诗句。那时,人们认为刚结完发的男女就结成夫妻,是幸福美满的。在唐代还出现了一种新奇的婚礼,就是新婚之夜男女将头发缠绾在一起,象征永不分离的爱情。后来,这种婚礼虽消失了,但“结发夫妻”一词却沿用至今。

古人跪拜礼

跪拜礼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礼节。“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它原是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阶级社会变成了一种表示臣服的礼节,并日渐繁杂化、规范化。辛亥革命后,跪拜礼才被正式从法令上取消,而在现实生活中,它还仍未绝迹。

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叫“长跪”。行这种礼时以示庄重。

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叫“拜”,也叫“拜手”;拜两次叫“再拜”。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顿首拜时头手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叫“顿首”。这种礼同现在的鞠躬礼近似,属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

稽首顿首时,头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叫“稽首”。“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王表示毕恭毕敬的隆重大礼。

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行头至手。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坐·跪·跽·箕

古人席地而坐,坐的姿态与跪的姿态是相似的,但两者也有区别。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做“跽”。

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坐在后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跪则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两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当孔子问曾晳)‘点(曾晳,名点),尔何如?’鼓瑟希(瑟声渐稀),铿尔(鼓瑟的余音),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相同,表示尊敬。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中写樊哙进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神色慌乱),长跪而谢之(谢罪)。”

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这种姿式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就是这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样子。

坐而论道·立而上言·跪而奏事

在我国古代史上,君臣之间的关系有一个从亲到疏的过程,这从臣见君时的礼节变化中可见一斑。

自有君臣之分以来,大臣朝见君主(或皇帝)的礼节均比较随便,凡有大事,君臣之间可以当面讨论决定,宰相见皇帝时,皇帝一般都比较客气,如“命坐”、“赐坐”、“请坐”等,讨论时还有“赐茶”的礼节,这可称为“坐而论道”。

到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9060-976年在位)是靠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的。为了提高君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连“坐而论道”的“制度”也决意废除了。他当皇帝的第二天,执政登殿奏事,他说,朕眼睛看不见,把奏章拿到面前来!等执政走到他面前,他早已安排好的侍从便把执政坐过的座椅搬走了。从此,大臣们向皇帝奏事,就只能“立而上言”,没有“坐而论道”的权利了。

到清朝(1644-1911年),由于是满族人当皇帝,而满族人的祖先是曾在我国北方建立过政权的女真人,女真人建立过的金朝(1115-1234年)就已有见到皇帝时行跪拜礼、并要求什么官职跪拜多少次的习俗,到后金沿袭此制,满族人建立政权后,又因循下来,并且要求事情没有说完或皇帝没有说要站起来就跪着不能起立,此可谓“跪而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