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体育
45859000000015

第15章 中国武术(2)

鹤拳是流传于福州地区的主要拳术。据年逾古稀的武术界前辈、现任厉精武术馆名誉社长的叶鸣谷说,鹤拳的传统正宗为白鹤拳。创始人是清中叶福宁府(今宁德地区)拳师方振东之女方七娘。七娘本从其父学得罗汉拳,后因偶然机会与鹤相斗有悟,遂创此拳。最初仅流传于福宁府属,后传入福州经充实发展,至清末分成五大支派。即飞、鸣、食、宿、纵。飞鹤拳动作侧重两臂,有如大鹏展翅,拍水击浪,形象优美生动。鸣鹤拳的特点为手掌功,动作如鹤理翎毛,机灵活泼,行拳时口要发声,如鹤唳长空;腹运气,口呼气,鼻吸气,气是其基本功。纵鹤拳又名宗鹤拳,运拳时发动全身,讲求运用“五撞”,即头撞、肩撞、肘撞、胯撞和膝撞;顺势撞抖,击败对方。

宿鹤拳技法较近纵鹤,其架式掌拳缩一足,似拄杖老人,又似眠鹤养神。食鹤拳则介于飞鹤、鸣鹤之间,其形状则如饿虎出柙,凶猛可畏。总之,鹤拳的共同特点是以手法多变着称。除拳、掌、勾外,还运用指与爪,要求两臂具有弹抖之劲;出手时劲疾似矢,收手则柔软如绵。进实退虚,乘势借力。

练鹤拳十分强调内外功合一,以气催力,或沉或暗,始终注重运气。

福州五大支派中,以鸣鹤拳传人为最多,这派宗师谢宗祥,是长乐县人,年轻时即移居福州。光绪四五年间,琉球武术家东恩纳宽量(中国名为慎善熙)慕名来访。谢把初步形成的鸣鹤拳传授给他。东恩回去后,在鸣鹤拳中掺进一些琉球武术,名之为“那霸手”。后来他的徒弟宫城长顺又来榕拜白鹤拳名宿吴盛美为师,学成全套鹤拳。掺合“那霸手”,称为“刚柔流空手道”,在该地形成一大拳派。1921年“空手道”传入日本,继而传播欧美、东南亚等地,成为世界有名的拳术、溯其发源地实出自福州。

藏密气功

西藏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它的价值远远超出哲学和宗教的范畴,成为世界各国研究人类文化的焦点。它就是藏密气功。

西藏密宗瑜伽气功,以宁玛派(红教)秘传“大圆满心髓”为最上乘之法门,凡修习此法门而有较深造诣者,一般都会有两个显着的成果:一是年寿很高而又身轻体健,面如童子;二是临终虹化。这是最使人心驰神往的一大奇迹。

“大圆满”是以摄取太阳光能来修炼身体的,其方法与道家的采纳日精法大不相同。“大圆满”主要是在太阳照射下进行的。但它无意于汲取阳光之精华,而是面对太阳的方向凝神静观宇宙之明点,同时由心力发出相应的密码信息,太阳光能便源源不断地溶入体内并贮存起来。

藏密宁玛派最大的成就是虹化。在一位去过四川康定考察,并亲爱宁玛派大德传法灌顶的气功研究者的调查资料中,记有临终虹化的奇观:虹化者于定坐中身体不断发光,在发光中形骸不断缩小,由缩小而渐至消失,最后只剩下指甲和头发;在其肉身发光缩小之际,其顶上空中出现一派红光缭绕。也有次一等者,其肉身在发光中缩小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发光缩小,剩下来的形骸坚硬如铁。

据分析,虹化时人体发出的红光与电磁场的传播有关。

虹化后形体消失,据推测,虹化者的肉体被分解为分子或原子级的质量“蒸发”掉了。最后只剩下肉眼可见的残余物质——头发和指甲。

气功的种类

这里介绍一种气功种类的分法。

1.根据内外不同,分为,①内功,主要有内养功、强壮功等等;②外功,主要有保健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功,五禽戏等等。

2.根据锻炼方法不同,分为:①放松功;②意守功;③入静功;④呼吸功。

3.根据姿势不同,分为:①站桩功;②坐功;③卧功(平卧、侧卧)。

4.根据程度不同,分为:①软气功;②轻气功;③硬气功。

5.根据动静不同,分为:①动功;②静功;③动静相兼。

南拳北腿

南拳多用拳,其拳式结构小巧,步法轻灵,运动范围较小;北拳多用腿,架式开展,运动范围大,南拳北腿之说即由此而来。南北拳派的差别是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及人的体质气质的不同所造成的。北方多平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与之相应,人的体质健壮,性格直爽,反映在拳式上,多长拳阔步,以进取胜;南方多山丘,气候温和,自然条件比北方为优,而人的体质则稍逊,性格偏于温文,反映在拳式上,多短打小步,以机巧胜。南北地域的区分一般是以黄河流域为界,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属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属南方。

武术中的散手

中国各种拳术运用零散招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徒手格斗,属于武术对抗性技击项目。这种比赛不仅有助于掌握武术的技击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勇敢、机智、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散手历史悠久,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手搏六篇”,手搏即为徒手进行的搏斗。古代有打擂台之说,即在特设的台上互相击打,以决胜负。近代又有枪手、散打的说法,皆指散手而言。在1928年和1933年两届国术国考以及其他大型比赛上,散手都是重点比赛项目。比赛时,双方根据规则,可以使用踢〔腿法〕、打(手法和肘法)、摔(摔法)、拿(擒拿方法)等各种技术。比赛者身着护具,比赛分三个回台,每个回台2~3分钟,以击中或击倒对方为得分,三个回台得分多者为胜。

少林武术的由来

少林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一个主要流派。少林武术诞生于“与世无争”

的佛门净土。河南登封少林寺创建加余年后,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广罗弟子,传授禅宗。禅宗主要提倡静坐修心,称为壁观,意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达摩在此一坐就是9年。达摩本无心于研立拳术,只因为长期盘膝静坐,肢体麻困。不得不经常起身活动四肢,舒展筋骨。据说达摩将鸟兽虫鱼飞腾、跳跃、泅水、滑翔等多种姿式糅合进来,逐渐形成一套健身养性的少林拳雏型。经过历代僧人不断仿效、补充,又吸收民间武术精华,便形成了技艺精湛的少林拳术。以后,为了抗拒强暴、保卫寺院,又发展了棍术。少林武术遂成为中国武术的一大源流。

相传唐初,李世民(唐太宗)率兵进攻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时,曾写信邀请少林武僧下山助战,以法师为首的13名和尚率领众憎下山,解救了被王世充围困的李世民,生擒王世充侄儿王仁则。李世民当皇帝后,赐给13僧人紫罗袈裟,田地40顷,水碾一具,大量银两。还准许少林寺容纳武僧,练拳习武,并可食肉。此后,少林僧人尚武之风日盛。

少林武僧漫话

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少林武功,久已驰誉海内外。参观少林寺的人,也都争先恐后地拥入“白衣殿”内观看清代壁画《十三和尚救唐王》、《紧那罗王御红中》和《少林拳谱》,被栩栩如生的演武场面所吸引。

但是,究竟少林拳法形成于何时,少林武僧寺建立于何代,至今仍是一团迷雾。

按佛教的“戒律”而言,“不杀”是佛徒必须遵守的“五戒”之一,当然就更不能杀人了!然而佛徒们尽管声称遁入“空门”,实际上仍然是生活在历史的现实中。

据唐人裴撰《少林寺碑》记载,隋朝大业末年有一股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少林寺,寺中僧徒曾以武力对抗,僧徒失败后,起义军纵火焚烧了塔院中的各殿堂,隋开国初年曾经赐给少林寺良田一百顷。寺内高僧自然就是僧侣地主,遭到起义军的攻击也是必然现象。

唐初武德年间,王世充雄踞洛阳一带,派他的侄子王仁则固守少林寺北面的军事要地柏谷坞。少林寺的首领们(寺主、上座、维那)看到唐王朝必然胜利的趋势(所谓“审灵之所往,辨讴歌之有属”),暗中联合了据守柏谷坞的军官(州司马)赵孝宰,里应外合,一举夺下了柏谷坞,生擒王仁则,投降了秦王李世民。这件事演义成了“十三和尚教唐王的故事”,电影《少林寺》就是以这个故事为核心编导出来的。战事甫定,秦王李世民就派上柱国李安远奉亲笔“告书”对少林武僧表示嘉奖和慰问,这是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三十日的事。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占领潼关。河南尹范致虚起用少林寺武僧赵宗印为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赵宗印以僧人组织了一支军队,叫“尊胜队”;以少年佛教徒为一军,叫“净胜队”,配合水军(舟师),宋军夺下潼关后沿黄河由潼关向西京洛阳进发,被金兵打得大败。原来赵宗印只会空谈用兵的大道理,实际上并不真懂军事。

在明朝的抗倭战斗中,步林武僧曾奔赴沿海,大显身手。据胡宗宪辑《筹海图编》记载,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江浙,兵备道任环召少林寺武僧击贼。少林武僧朱发靛面,挥动长剑,屡败倭寇,有不少武僧战死于疆场。

另一方面,据抗倭名将俞大猷(?——1580年)记述说,嘉靖辛酉岁(1561年),他奉命自云中南征,取道至少林寺,想了解一下寺中秘传的“长剑技”。少林寺住持和尚小山宗书(1500——1567年)选派1000多技艺高的武僧表演武艺。俞大猷观武后对小山宗书说:“久闻少林寺以剑技扬名天下。

但依我之见,此技传久而讹,已失去了古人的真诀。”小山宗书请求俞大猷“示以真诀”,俞说:“这件事不是旦夕可以办成的,必须积之岁月而后可成。”小山和尚便选派了宗擎、普从二僧随往南征。俞氏对二僧谆谆教导,授以阴阳变化真诀,经过3年多的时间,二僧基本学成,便告辞老师,返回少林寺。以真诀广传寺僧。

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自京师至江淮楚蜀,有许多股农民起义军造反,杀官吏、夺城寨,山东尤甚。明朝政府“钦取宣调”少林武僧镇压农民起义,其中有一个叫三奇交公的和尚,参加了镇守山、陕和统征云南的血腥镇压,被朝廷名为“天下对手,教会武僧”,少林寺西边的塔林里,有他的俗弟子河南府仪卫司千户长李臣为三奇交公所建的灵塔。

据少林寺内碑刻记载,少林武僧还曾参加镇压刘惠(刘三)、赵燧(赵风子)、师尚诏等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率领五十名僧兵镇压师尚诏的武僧叫竺方周参(1517——1574年),塔林中的塔铭中说他自幼习武,精究兵法,在攻打师尚诏的战斗中“尽忠于国,丛林见得史义”。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兴起后,陕州知州史记言为抵抗义军,出私财召募兵士,就是聘请少林武僧训练士兵的。崇祯八年十月(1635年),老回回攻克陕州城,史记言想自杀,200名武僧掩护他逃跑,后来被回回擒拿斩杀。

综观少林武僧的历史作用,既有反对王世充、抗金、抗倭的一面,更有参加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总的来看,少林武僧是站在历代统治阶级立场上“尽忠”的,所以统治阶级称颂少林武僧是“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有些人把少林武功的起源、少林武僧的作用过于美化、神乎其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讲戒律的沙门而大开杀戒,还美其名曰“以菩萨心肠作金刚面目”也是不足取的。

当然,从体育运动史的角度继承和发扬少林武功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需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十八般武艺

所谓十八般武艺,是指对十八种兵器的使用技能,或叫“武艺十八事”。

有些史料中按九长九短划分。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锐、钩、禁、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在褚人获《坚瓠集》中记载:有位叫李通的人,武艺十八事皆能,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铜、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十八白打(手搏、打拳)。

八卦七里杆竹器作为一种器械,以其轻便、灵巧、易带等特点为武术爱好者所重视。“八卦七星杆”就是用竹器演练的,它是一种能防身自卫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器械。据传,清朝末年,有一天程廷华陪同董海川拜访一位宋拳师。主人不在厅堂,正在后花园里用一根青竹挑逗一条昂首吐舌的毒蛇。董海川和程廷华站在他背后,他居然没有觉察。后来董海川模仿了宋拳师用竹器挑逗毒蛇的动作,整理、创编出了两路“八卦七星杆”。宋拳师看到董海川演练的“八卦七星杆”,异常惊讶,深深地为董海川的敏捷的武思、超凡的创造而叹服。从此,“八卦七星杆”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武林器械种类

长兵——指枪和大刀等带把的长器械有枪、戟、棍、棒、钺、叉、钅党、钩、檠、大刀、矛、挝、殳、钯、戈、钅追、机、把头、铲、盆、大镰等。

短兵——指与长兵相对而言的短器械,分为刀、剑等一类比较短的和铁尺、轮等一类极短的。此外,还有些器械与长兵同名。但把柄部分短。短兵有刀、剑、拐、斧(锇)、鞭、铜、锤、杵、链、轮、镰、钩、铁尺、哨子棍和圈等。

佐助器——指与刀、剑等主战兵器相对而言比较次要的随身携带的护身用的匕首一类的器械,大多与暗器相同,有匕首、点穴针、扭子、线绳套索、盾牌等。

暗器——指“隐藏的武器”,大多是假扮成日常用品但有特殊装置的器械,如飞镖、罗汉钱、袖箭筒、弹弓、飞蝗石、摔手箭、袖弩、流星、飞剑、飞刀、飞抓、镖刀、袖圈、袖蛋、花装弩、飞针、铁拳、龙吒、梅吒、星钅追、绳镖、梅花袖箭、飞刺、飞饶、如意珠、龙须钩、喷筒、踏弩、铁莲花、梅花针、铁鸳鸯、血滴子、判官笔、飞铊等。

射兵——指发射器械,如弓、弩、火枪等。

药法——指用毒药或火药的方法,有以水为媒介的“水门沙”、以风为媒介的“风门沙”、以火为媒介的“火门沙”等,此外还有蒙汗药、闷香、迷魂砂、飞砂、千里火、云烟等。

孔子的“武艺”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周朝的一尺,合公制1999.1厘米。换句话说,孔子身高是1.91米,这恐怕是今天许多篮球运动员也钦羡不已的。

孔子不仅身材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列子》记载说:“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也就是说,他一人能把闩城门的木杠举起来。木杠有多粗、多重,史无交待,但若想象一下不少影片中攻城门时抬着大木柱闯“关”的镜头,其“闩”之粗之重也是不难估计的。

在先秦的“武艺”概念中,善跑也是一技。而孔子在这方面,堪称“飞毛腿”,《淮南子》称他。足蹑郊(狡)兔——连奔跑的兔子都能追捉到,可见若在今天,他的百米纪录不可小看。

射箭,在周代是重要礼仪之一,也是天子选贤纳士的必考科目之一。孔子的“射艺”,在当时就很有名,《礼记》载:有一天举行“乡射”,孔子“射于瞿相(地名)之圃,观者如堵墙”,没有令誉在先,能引来这么多观众么?也正是由于孔子能跑善射,在鲁国时,曾偶尔参加过几次“猎较”(为祭祀而组织的竞猎野物活动),给人留下颇深印象,以至数十年后,孟子还向学生提及。

在孔子的诸多“武艺”中,驾马车可能是他最精通、最娴熟的一门。驾车,在今天看来似乎与“武艺”无干,但在两千年前,它却是文人必修的“六艺”之一,名之曰“御”。如同“射”一样,“御”也是周礼之一,学好这门技艺的最高标准是要达到礼教中规定的“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等,而其前提,却是要能驯服烈马,控辔有方,把车驾稳,这没有相当的“武功”和勇气是不行的。孔子在这方面却练有绝招,《孔子家语》称他“御狂马不释策”,他自己也曾说过:“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后人都讲他这是自谦之词。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得知孔子的确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