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日神之国,名为“昆吾”。“昆吾”又解为“日正中处也”。《淮南子·天文》:“日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甲骨文“昆”字的形象是双足舞蹈于日下,可见“昆”舞是迎日子天之正中的舞蹈。也就是夏伯昆吾的祀日舞蹈。
甲骨文中还有三人舞于日下的形象,释为“众”字。《殷墟文字甲编》二八五八载有:“今日众舞。”“舞”字头像日形,两臂饰羽毛,击鼓而舞,可能是巫人扮日中金鸟起舞的形象。
最古老的舞谱
据国外文献记载,西方最早的舞谱产生于15世纪末。近几年来,中国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冰在研究巫舞的过程中,从民间采集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舞谱——八卦舞谱。周冰在《舞蹈艺术》丛刊中初步公布了这一新发现。这种以阴阳为纲纪,八卦符号的方位为舞蹈动作运动的指向,五行为定位,同巫词咒语相结合的舞谱,始源于夏禹时代。先秦曲籍所载的“禹步”、“舞八风”,民间称之“踩八卦”,也就是“八卦之风”。这种祭祀舞蹈,作为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直流传到今天。从已经采集到的这种舞谱的众多图谱来看,它们所表示的不是平面的二维空间,而是三维空间的立体的球体,因此在记录多变的舞蹈步法、手势和舞台图形上,具有独到的长处和科学性。八卦舞谱的发现,不仅为舞蹈史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周易》研究提供了新课题。
最古老的舞蹈教材
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立国,淡化殷商的神权统治,强调人权统治。相传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强化乐舞的政治作用与教化作用。制定“六舞”(或称“六代舞”)和“小舞”(或称“六小舞”)。“小舞”是教育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称“国子”)的必修课。由“掌国学之政”的乐师任教。“小舞”是用于周代贵族少年的舞蹈教材,也是用于各种祭祀的舞蹈。据《周礼·乐师》载,“小舞”包括:
1.“帔舞”舞者执全羽或五彩缯(丝绸)丽舞。可说是今日“绸舞”和古之“巾舞”的源头。用于祭祀社稷(社神和谷神,也是国家的称谓)。
2.“羽舞”舞者执折羽(半分开的羽毛)而舞。有如云南石寨山滇王墓出土铜贮贝器盖纹饰的舞人形。“羽舞”有非常古远的历史。与原始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关系密切。周代用于祭祀宗庙或四方神。
3.“皇舞”舞者戴鸟羽帽,穿翡羽衣,或执五彩羽而舞。远古岩画、出土文物青铜铭文徽号有不少头戴鸟羽作舞状人形。至今许多少数民族如瑶、苗、哈萨克及白马藏人,仍有头戴鸟羽起舞习俗。戏曲中的“瓴子功”,更是具有高度技术与艺术水平时“羽舞”。周代以“皇舞”祭祀四方神或求雨。
4.“鹿舞”舞者执牦牛尾装饰的舞具而舞。上古有“葛天氏之乐”三人执牛尾歌舞的传说,内蒙古阴山岩画有执牛尾欢舞的人形。古代的“拂舞”,今民间秧歌队领舞者执拂尘而舞的风俗,也许与“旄舞”有某些传承关系。周代以“旄舞”用于辟雍(周王朝的大学)祭祀。
5.“干舞”舞者执盾而舞。历代“武舞”及民间各式“盾牌舞”均执干而舞。周代以“干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
6.“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长袖善舞”历史悠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周代用“人舞”祭祀星辰或宗庙。宋代《乐书》所绘人舞图,是宋人意想中的周代“人舞”。
祭孔乐舞
为了纪念和颂扬孔子的丰功伟绩,历代都以不同形式举行了祭孔典礼活动。祭孔乐舞是祭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77年,也就是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的“所居之堂”立以为庙,令后代“岁时奉祀”;到了汉代,刘邦用最高的祭天大礼“太牢”祭祀孔子;刘妲用“六代之乐”祭祀“先师”;北齐文宣帝用“三献”之礼祭祀“圣火”;唐玄宗用“六佾之舞”祭祀“至圣”;明孝宗弘治九年改用“八佾之舞”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
隋朝以前,没有专用的祭孔乐舞,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元年令其乐师专门制作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祭孔乐舞,一直被后代沿袭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程序的调整。因此,各朝代使用的乐器、乐舞人数及礼仪格式亦不尽相同。乐舞中的歌词内容是以赞颂孔子与怀念孔子为主题的,如六篇乐章之初篇唱道:“大哉孔子,先知先觉;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微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其音乐平稳,节奏单一,旋律单调,节拍伸长。一字一音,大有一唱三叹之感,具有典型的古代祭祀音乐特点。乐舞中的舞蹈部分在《圣门乐志》中也有具体说明:“初变在缀之中,东西立。象尼山毓圣,五老降诞;再变稍前进,象筮任于鲁,而家治;三变为东西分,象历骋列国,而四方化;四变稍后退,象删述六经,告备于天;五变为左右,象讲伦授受,传道于贤;六变为复归缀中,象庙堂尊崇,弟子配享。”从这段文字中可见,舞与歌、乐所表现的内容是极为吻合的,它们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勾勒出中国古代祭孔乐舞一幅完整的画面。
1984年以来,曾一度中断的祭孔乐舞活动又在孔子的故里——曲阜得到恢复。当年秋天以曲阜师范大学师生为基础,由艾春华、江帆为乐舞编导,组建起。阙里古乐队”,在孔子诞辰2535周年之际,演出了“曲阜孔庙祭祀乐舞”。1985年,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再次作了精彩表演。1986年后,以曲阜剧团为主体,由王明星担任乐舞总导,编排了大型“仿古祭孔乐舞”
,获得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1989年的“中国首届孔子文化节”上,他们对原用乐器、服装等又进行了调整与充实,对乐舞部分也根据需要略加删改,再次演出了这台大型乐舞。祭孔乐舞的演出程序是:先击鼓三百六十声,后击钟一百八十响;乐舞生及主祭官等就位,举行初献、亚献和终献三礼,奏六篇乐章:一举迎神乐奏《昭平之章》、二举初献乐奏《宣平之章》、三举亚献乐奏《秩平之章》、四举终献乐奏《叙平之章》。80年代以来,我国举行了多次祭孔活动,台湾、日本、美国等也同样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祭孔典礼。1989年,即孔子诞辰2540周年之际,首都博物馆又隆重推出大型“国学祭孔乐舞”,再现了明清时期祭孔乐舞的历史面貌。
反弹琵琶舞
琵琶自汉代传入中国,一直盛行不衰,到唐代更为流行,宫廷、民问善弹琵琶的很多。杨贵妃弹琵琶的技术高超,她的姐妹们都拜她为师,自称“琵琶弟子”。琵琶到后来成为舞蹈的道具,大概是敦煌乐工、舞伎的创造和画工的发挥。
从唐、五代一直到西夏400年间的壁画中,都有反弹琵琶的舞姿,可以找出10多幅。舞伎们高髻云鬓,身披璎珞,臂钏、手镯相映生辉,舞姿千变万化,一波三折的腰肢,随琵琶而扭动。有的怀抱琵琶,或侧身倒弹,或昂首斜弹,而以背身反弹的舞姿最令人叫绝。盛唐1.72窟北壁两舞伎在方毯上相对而舞,左舞伎吸腿出胯,身向右倾,右手伸向背后反弹琵琶,右舞伎双手张开正欲拍打长鼓。晚唐156窟也有鼓与琵琶的双人舞,不同处是这一幅琵琶向外,右手指搭过来弹拨。
饮誉中外的舞尉《丝路花雨》,曾以反弹琵琶为女主角英娘的主要舞段。英娘之父神笔张在构思创作一幅新壁画时,得到英娘舞琵琶的启发。实际上是《丝》剧的导演们在深入敦煌考察时,受到了中唐112窟反弹琵琶独舞的启发,而搬上舞台的,112窟是一个小窟,这幅独舞壁画却精美绝伦,舞伎唐装。巍峨的高髻,上身裸露,戴璎培,右脚高高吸起,赤足,行缠。左手置琵琶于脑后,右手伸向背后弹拨,体态的洒脱顺畅,手臂的柔美灵活,眼神的妩媚俊俏,显示了她特有的柔中带刚的气质,使编导们久久立,不愿离去。他们潜心研究。面壁揣摩,把静止的动作变成一连串动的舞姿,引发出了一系列的动态,组成了优美的舞段。
《霓裳羽衣》
我国的歌舞艺术发展到唐代,属鼎盛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出现名目众多的音乐、舞蹈形式。唐代大曲。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种歌、舞、曲相交融的多段体乐曲,代表作为《霓裳羽衣》,关于《霓裳羽衣》有不少传说。其一说这首舞乐是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给唐玄宗的,原名《婆罗门西》,后经玄宗润饰并制歌词,改名为《霓裳羽衣》。其二说有道士罗公远在中秋节的晚上,宫中赏月时,折下桂花一枝,抛向空中。化作银色长桥。
唐玄宗和杨贵妃就踏上长桥进入月宫。数百仙女,披素雅长带翩翩起舞,据说舞的是《霓裳羽衣》,唐玄宗精通音律,暗将乐谱记在心里,归来只记得一半,就让乐工排练起来。后来西凉总督杨敬述献印度的《婆罗门曲》,声调和原曲相符,遂把月宫默记的一段为“散序”
(开场序曲不舞),杨敬述所献乐曲改为《霓裳羽衣》。其三说唐玄宗登云乡驿,望女儿山有感而作。刘禹锝诗:“云多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此曲取名,可能还和舞蹈的服饰有关,舞者上衣缀了羽衣,所以叫羽衣,下面是彩虹般闪光花纹,或月白色的衣裙,所以叫“霓裳”。头梳高髻戴步摇冠(因多用金凤形的首饰缀有成串珠子,走动对摇摆,故称“步摇”),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播冠,钿璎累累佩珊珊。”从服饰来看是求其有仙意。表达那种飘飘欲仙之态。
《霓裳羽衣》舞当时以它的薪颖雅丽,在宫廷受到极大的欢迎。舞蹈开始之前有一段序曲称为散序,就是散板不舞,仅用磬、筝、箫、笛相互交错着弹奏起来。在舒缓、悠扬的旋律中把人们引人奇妙的“仙山佛地”。到中亭开始起舞,由缓慢的拍子,悠然低昂的节奏,渐渐过渡到急促的拍子,中序舞姿柔婉,正像白居易诗所描写:“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到“人破”(破碎的意思),是急促的快板,正是“繁音急节十二编,跳珠撼玉何铿铮。”因为急速的旋转,璩玉等装饰品都撒满一地。一般舞蹈至人破就结束,而这个舞曲最后长引一声才结束。
这个舞的首演者应该是杨贵妃,最初大多为独舞,后来才发展为双人舞和群舞。
秧歌
“新年乐,扭秧歌”。秧歌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文娱活动。是属于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经过千百年不断地发展,演变成为现在鼓乐伴奏、载歌载舞的新秧歌。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刘禹锡在广东省连州(今连县),看到男女农民在稻田里插秧,边唱边插,情景十分感人。他“遂书其事为俚歌”,据此写出《插田歌》,为农夫插秧时吟唱。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诗人苏东坡在河北定州(定县)任太守,时年56岁,他鼓励农民垦荒种稻,秋天一片丰收景象,农夫欢乐地唱道:“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
苏东坡深受启发,即兴编词配调,并将插秧时的分撮、插苗、擦汗、甩袖等动作用到了歌里面,“鸣鼓以致众,进退作止”。初步形成了歌与舞的结合,在农闲时由田间走上街头巷尾,聚众演出。公元1135年诗人陆游在《插秧歌》中写道:长歌相赠答,宛转含彬风,日暮飞将归,小市鼓冬冬。可见那时秧歌已发展到了合鼓而歌的情形。
1803年陕西《清涧县志》中载:“十五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日秧歌。”到清代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具体化了。《岭南杂记》中有:“潮州灯节,各坊市扮唱秧歌。每队十二人,进退而歌。辄扮秧歌,锣鼓合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南方以扮渔夫、茶女,北方扮樵夫、牧羊女,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俗称“混秧歌”。分文场与武场,文场重唱,武场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