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45862100000010

第10章 教育考试趣闻(3)

有的人没有陆这种机会自封状元,就通过强有势力的后台,对考官公开威吓,直到要到为止。唐文宗开成元年,高锴知贡举,考试开场了,一个叫裴思谦的人,拿着宦官头子仇士良的举荐信来向高锴要状元。仇士良虽然势焰熏天,高锴仍然感到受了侮辱,就当众把裴思谦训斥了一顿,赶他出考场。这裴思谦走时不但不知羞,不害怕,而且恶狠狠地丢下一句话:明年打断了你脊梁拿状元。第二年,高锴果然又知贡举,上一年的事他记忆犹新,因此告诫手下的人,任何通关节的书信都不准收。不料,一个穿紫色衣服(按,唐代最高级的官员才能穿紫色衣服)的人带着仇士良的信来见高锴,说是仇士良推荐裴思谦做状元。高锴推辞说,状元已经有了,其他名次可以考虑。来人却非常强硬地说,仇士良一定要以裴思谦做今年的状元!高锴心里想,我去年已经当众把裴思谦臭骂了一顿,那就看看他还有没有脸来见我,便说:“那就让姓裴的来见我”。来人冷冷地一笑说:“我就是裴思谦,高大人还想像去年那样耍脾气?”高锴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一想,一手遮天的仇士良这样一而再地要状元,不能再顶下去了。这一榜,只好让裴思谦当了状元。高锴为保官位而屈从了仇士良,他那选才公正的清名,也就变成了看势送状元的臭名。

像仇士良这样仗势强行要状元、要进士的,历史上大有人在。明代中期的大宦官刘谨,在这一点上就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德三年的一次会试,刘瑾由于上一科推荐的几个人未被录取,这次就一下子开了五十个亲信、同乡等的名单,威逼考官们。软骨头的考官们为了保住乌纱帽,只好额外扩大名额,让那五十人全部榜上有名。

不过,有骨气的读书人也不少。唐代永泰二年的状元裴枢就是其一。有一年,他正要考进士,他姨父薛邑恰恰被任命为主考官,特地到他家里来说,你这次去应考,我一定让你登金榜。裴枢却回答说:“你知贡举,我就绝不参加考试。”他父母都责备他不识抬举,他更是坚定地回答说,我要“自抬自举”,靠别人提携,登上金榜也不光彩,果然,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状元。

明代又有个王春卿,参加崇祯元年的会试,头两场考得很好,但发现房师(一房即一个考区的阅卷官)是个投靠魏忠贤的无耻之徒,不愿做他的门生。故意在答卷中夹进一些胡言乱语的内容,被这个房官斥为“病狂丧心”而落第。时隔不久,魏忠贤垮了台,那个房师也因而罢了官。

王春卿四年之后考上进士以后,自豪地说,我虽然迟了四年中进士,却未被无耻之徒污染清名,很值得(《坚瓠集·壬集》卷三)。

在以追求利禄为奋斗目标的古代读书人中,裴枢、王春卿这样重视名节的人实在难能可贵。

刷不掉的状元和扶不起的考生

科举考试当中,有些人的才华并不低,考试中也发挥出了实际水平,只是因为考官有偏见,阅卷马虎,或者仅仅因为他们对考官不够尊敬,卷子就会被打人冷宫,因此名落孙山。这样的冤鬼谁也说不清有多少。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考官虽然布下密网,想方设法地黜落他,结果他却偏偏能冲破密网,由“鱼”化“龙”,跃上鳌头。这种现象,也能称得上是科举史上的奇观。

唐代元和七年,着名文人沈亚之省试的成绩出类拔萃,却被考官故意黜落。李贺曾抨击说,“春卿拾才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送沈亚之歌并序》)。元和十年,沈亚之重新应试,成绩惊动考官,只好录取他为状元。

相比之下,张九龄成为状元,却又曲折得多。他是参加长安二年的考试,在录取的二十一人当中,名列第一。名单一公布,落第的考生们就起哄,说是考官不公平,张九龄当状元更不够格,坚决要求重考。落第者多半是权贵子弟,考官们没有办法,只好重考。重考的结果,录取数虽然增加了很多,张九龄仍然一枝独秀。起哄的人才哑口无言。其实,起哄的人并不真正知道张九龄的出众才能,只是因为当时的士大夫大多出身于中原士族,张九龄却是韶州曲江(在今广东省)人,是个南蛮子。又只有二十三岁,让他当了状元不顺服。这次风波不但无损于张九龄,反而证明他这个状元更过硬,名声也就大增。但张九龄也从中得到了一大教益,就是准确、公平地评价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并且终生恪守。他在武则天到唐玄宗执政的前期,多次担任主考官和吏部选拔考核官员的职务:都能认真谨慎,有着选人“平允”的美誉。后来,张九龄当了几年宰相,更加重视选拔人才,而且非常注重真才实学,反对论资排辈。他还首创了对地方政权加强监察的十道采访使制度。遗憾的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怠于政事,一心追求逸乐,于是,对张九龄评论朝政得失的劝谏,不但听不进去,而且嫌他碍手碍脚,专找麻烦,转而对一味献媚奉迎的李林甫倍加信任。在李林甫的诬陷排挤之下,张九龄被罢职贬谪。身处逆境,他又拿起唯一可拿的笔,创作了许多立意高远、格调刚健的诗篇,指斥邪恶势力,追求清明政治。从这一切看来,张九龄确实是位黜落花流不掉的状元。即使当时被不公平地黜落了,也会重新拔地而起,而不会毫无出息地就此一蹶不振(见《登科记》、《撕唐书》本传)。

北宋的郑毅夫(郑獬),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以诗文而着名于时,他自己也有鹤立鸡群之感。仁宗皇佑四年,国子监发送优秀生参加会试,大概是为了压压他的傲气,把他排在第五名。他感到这是极大的屈辱,就在例行的给主司的谢启中,以尖刻的语言进行发泄:“骐骥已老,甘驽马以先之;巨鳌不灵,因顽石之在上。”这不仅把排名在他前面的考生斥为“驽马”,也骂主司是压制人才的“顽石”。主司自然要大为恼怒,就寻找机会报复。说来也真巧,这几位主司偏偏被任命为主持这次会试的考官。有了这样的机会,考官们便决定当一块更大的“顽石”,让郑毅夫落榜丢脸。由于考官们已经熟悉了郑毅夫的文风,更认得他的笔迹,阅卷的时候,凡是遇到类似郑毅夫文风的卷子,就用大笔一抹,判个“不通”而扔掉,就是笔迹类似郑毅夫的卷子,也是连看都不看就剔除了。尽管当时已经有了糊名的制度,考官在阅卷时不能查对姓名,但他们确信,郑毅夫肯定是被抹掉了。他们又精心挑选了一份与郑毅夫的文风、字迹绝不相似的好卷子,作为第一名上报。可当殿试唱名的时候,考官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一心要黜落的郑毅夫,偏偏是他们自己亲自把他送上了榜首(见《宋稗类钞·科名》七)。郑毅夫这样出人意料地中了状元,仕途却出人意料地不大顺利。但他有一个与一般士大夫不同的长处,就是作诗为文,敢于直言极谏,比较能够反映民间疾苦。

在欧阳修任考官的时候,也曾着意黜落过一个考生,而且更加富有戏剧性。他一次主持考试。发现一篇卷子中有这样的险怪语言:“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就在后面戏续了两句:“秀才剌,试官刷。”(剌音,是违戾、别扭的意思)他哈哈大笑说,这一定是刘几的“杰作”,然后展开折式试卷,从头到尾用朱笔来了个“红勒帛”式的一抹红,又在空白处批了个大大的“谬”字,命人把卷子张贴在试院的墙上,以示惩戒。后来一查,被欧阳修刷掉的,果然是一个叫刘几的考生。

对于刘几这样一个考生,欧阳修为什么会一反奖掖后进的宗旨,如此和他过不去?原来,刘几这个人,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名气是在于他故意追求一种险怪文风,以生造词语、文句别扭、内容怪诞为荣。不少考生们把这种险怪文风当作一种时髦,极力模仿,形成一股小小的逆流,欧阳修是宋代诗文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继承韩愈、柳宗元的优良传统,主张文学要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在表现方式上强调生动流畅、真切自然。为此,他率领文坛同道及王安石、二苏、曾巩等后进,和弥漫于宋代前期文坛上堆砌词藻、内容空洞、粉饰太平的西昆体文风,进行过不懈的斗争,推动了宋代诗文创作的健康发展。西昆体被扫荡以后,又冒出一股追求险怪的逆流,欧阳修自然不能容忍。因为这并不是个人的恩怨或爱憎问题,而是诗文改革运动能否胜利发展的问题。他这次出任考官,事先对刘几等人的文风已有所闻,并且决心利用这个机会,狠狠地煞一煞这种怪文风。了解了这个背景,就可以明白欧阳修黜落刘几的用意了。

这次考试,对险怪文风是个沉重打击,但它仍然还有市场。欧阳修认为,始作俑者是刘几,还应继续惩戒他。欧阳修又一次主持会试,听说刘几又来应试,就在考前对助手们说,“除恶务尽,公必痛斥轻薄子,以清文章之害。”欧阳修在殿试时亲自阅卷,也就特别仔细,他看到一份卷子中有着“太上收精藏也,于冕旒之下”这种怪诞语言,高兴地说:“我逮到刘几了。”

立即予以黜落,但事后一查,却是苏州人萧稷。他看到最后,有一份卷子中有这样的话:“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

不仅平宜自然,而且初试题《尧舜性》赋扣得很紧。感到很好,就把这份卷子定为第一名。唱名的时候,这个被欧阳修亲手定为状元的人叫刘辉。认得刘辉的人对欧阳修说:“这个刘状元就是刘几,考试前才改了名字。”欧阳修一听这话,惊诧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参见《宋稗类钞·科名》七)。刘几受到一次惩戒,就能文风大变,说明他有才气,值得造就。欧阳修的惊诧,大概就惊诧自己没有想到这一层吧!

有的人恰恰相反,虽然应试前就已经显示出颇高的才气,却经不起考试,试官挖空心思帮他的忙,也帮不上去。苏轼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任主考官,知道考生中有个李方叔,才华出众,人品高尚,许多考生都认为李方叔中进士是十拿九稳的,为了使李方叔名列前茅,苏轼趁着考生们入场寻找座位的机会,派人把一个小竹筒送到了李方叔的座位上。偏偏李方叔身体不好,入场后找到坐位后就上厕所。李方叔座位的不远处,是宰相章停的两个儿子章持、章援的座位,这两兄弟入场时,发现人家座位上有个小竹筒,就顺手牵羊地拿走了。他们偷偷打开竹筒一看,是一篇《扬雄刘向优劣论》

的文章,文笔纵横,立意超迈。及至考题公布出来,竟然和竹筒里的文题一模一样,章家兄弟得意非凡,一边仿照着这篇文章写卷子,一边不时地朝着李方叔挤眉弄眼地做鬼脸。李方叔猜出是二章做了手脚,但又不好去要,心神怎么也定不下来,再加他身体不好,出场时几乎交了白卷。这一切,苏轼都闷在葫芦里。当同考官推荐了第一名考卷时,苏轼一看和自己所做的非常相似,心里想一定是李方叔,可拆号一看,却是章持。苏轼又接着向下翻,翻到第十名。虽比第一名稍逊一筹,思路却像自己那篇,折开号一看,竟是章援,也不是李方叔。又看到第二十名,文章思路虽与自己那篇不同,却也有独立之见。苏轼心想,这肯定是李方叔了,他不肯仿照我的作品,独自立意,更好。同考官黄山谷先动手拆了号一看,马上笑嘻嘻地对苏轼说:“祝贺内翰,你取了个好进士,我脸上也有光彩。这人在我任太和知县的时候,跟我学习过,叫葛敏修。”苏轼只好苦笑,再也不向下看了。李方叔落第了,苏轼问明了原因,叹息了很久。“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目五色”,他送李方叔还乡诗中的这几句话,很能反映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受到这次挫折,李方叔总感到对不起苏轼的一片苦心,抑郁而死(详见《宋稗类钞·科名》

十四)。

南宋也有个搀扶不起的考生。淳熙年间,汪应辰由地方官被任命为主考官。他在回杭州的路上,想起了一个老朋友,此人当年曾和自己一起参加会试。结果自己一举夺魁,此人却落第而归,如今自己已身居高位,他却累举不第,困顿至今。汪应辰想,此人当年的才华就与自己相伯仲,这些年自己忙于做官,他不断寄来的诗文,远非我所能比,他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这次要趁机帮他一把,于是,汪应辰派人约请这位友人,在前路上必经的宫阳县一一座寺庙相见。相见之夜,汪应辰说:以你之才,困顿至今,必是选人者不公。我这次一定要成全你。你可以在《易经》的一道题目中,在开头一段中用三个古字。以便我识别。此人千恩万谢而去。阅卷之日,汪应辰在众多考卷中,果然发现一份的头一段有三个古字,心想一定是友人,卷子也很好,就置于前列。到拆号发榜,却发现姓名不对,原来那位旧友考前突生重病,未能应试,也不曾泄露给别人。不久,那个用了三个古字的人向汪应辰谢恩,并说了一段怪事:他赴京应试,宿于富阳一寺庙,困上房已被一位太官所占,被寺僧安排在一间唐有棺柩的房子里,夜里有个女子托梦说,我是官员之女,庸此已十年,此次考试,你在《易经》题卷的首段用三个古字,必能高中,但请你考中后葬我为报。此人还说,今已高中,要去埋葬此女。

汪应辰听罢,只好叹息友人禄命不好。这是禄命吗?未必。友人突然生病,确属偶然。那个人说有女鬼相告,很可能是一种掩饰,恐怕真正的原因,是隔墙有耳,说穿了,大家都不光彩。

苏轼和汪应辰的做法,都可以说是作弊。但他们都很有名气,也都是很爱才的人,他们所要扶持的对象,又都是实际才华不低于一般进士的人,人们也就不视为作弊,而当作先辈关怀后进的佳话看待。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所以敢于公之于世。尤其是苏轼,曾经多次以“知贡举而失李方叔”叹息过。不过话说回来,李方叔等人未能被搀扶起来,也有他们自身的致命弱点。拿李方叔来说,一次良好“机会”交臂失之,就抑郁不起,而不能振奋起来,以自己的才能重新拼搏,精神力量也够薄弱的。以这样的精神力量,即使那次高中了,在仕途上遇到像苏轼那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也一定会一蹶不振,而很难成就大事。

备受冷落的武状元

兵,即军事,在封建社会,一直被统治者当作国家的头等大事。有一支良好的军队,政权就能巩固,国家就能安定。但是,武科考试却一直不太受重视,武状元、武进士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要比文状元、文进士低得多。自唐代以来,武科考试几乎没有选拔出几个真正的将才,更没有选拔出几个像旧小说所描绘的那种文武双全的一世帅才。这就使得重文轻武的科考制度更加偏重于文举。

武科考试,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据《新唐书·选举志上》

说,武科考试,和进士、明经一样,都是由各州选拔推荐,举送到京城,由兵部主持考试。考试的内容有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箭术,马上的枪术,举重、负重等体力考试,另外还非常注重身材。“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通典·选举三》)。从这些记载来看,武科考试当时似乎只是考试体力和武术,而不考试军事知识。这样,所选拔出来的人才,至多只不过是个优秀的士兵,而难以成为合格的将才。这就难怪,唐代的着名将领,没有一个是通过武科考试产生的,人们也认为,“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新唐书·选举志上》),很不重视,根本不能和进士、明经考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