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和交通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各个地区不同形式的交往使经济上的不平衡逐渐减少,为全国的统一准备了条件。在频繁的战争中,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和战争移民,对陆路交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战争可能在局部地区对交通有所妨碍,甚至造成道路和桥梁的破坏,但从全局来看,全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战争过程,使更多新的道路得以开辟,更多的桥梁得以架设,更多的人群得以流动,更多的车船得以制造,这无疑对交通的发展是有利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出兵40多万人;秦为了灭楚,动员兵力达60万人之多;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公元前284年,燕联合三晋、秦、楚而大举伐齐……这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行动,没有交通便利的条件是很难进行的。所以,战国时期的陆路交通,已经基本上构成了古代交通的网络。
2.秦汉时期的道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控制全国局势并抵御北方匈奴的骚扰,在战国时期交通网络的基础上,修筑了着名的驰道与直道。
(1)驰道
秦代的驰道是公元前220年开始修筑的。它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个重要地区,是专供秦始皇出巡时行驶车马的道路。即御道。《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驰道上就连皇太子也不得擅自通行,直到汉代仍是一条御用道路。《汉书·成帝纪》说汉武帝做太子时“不敢绝驰道”
。他当上皇帝之后,特别优待他的大乳母,“有诏得令乳母乘车行驰道中”。不过,汉代的驰道已不仅仅为皇帝所专用了。只要有皇帝或太后、皇后的诏令,其他皇室成员也可以行于驰道之上。
但是,在战争年代驰道御用的规定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刘邦的部下周勃,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在易下消灭了敌军,就是利用了驰道的交通便利而迅速出兵取胜的。
驰道两旁每隔三丈便栽种一棵松树,既用来标明路线,也用来计算里程。在皇帝专用大路的两旁,有可以让百姓行走的小路。修筑驰道时,路上全部用铁锤夯实。驰道的修成,对后来的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2)直道
秦代的直道只有一条,是由咸阳北部的云阳县甘泉山循子午岭主脉北行,直到定边县南,再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在昭君坟附近渡过黄河,到达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九原郡。两地南北遥对,史称“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实际上全长为七百多公里。
直道的修筑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的。匈奴长期以来活动于阴山南北,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经常向南进攻。秦国以及东部的赵、燕诸国常受其扰,而首当其冲的又是秦国。匈奴控制的地区,南边可到宁夏固原、陕西榆林一线,即战国时的秦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六盘山、横山北麓,距咸阳最近处仅250公里。匈奴的轻装骑兵疾行一昼夜就可到达。秦始皇以前的秦国,一般都对匈奴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征发民众修筑长城,但长城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保障北方的安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征,把匈奴驱逐到了阴山以北。
秦王朝在新统一的地区建立了34座县城,从内地迁徙了大批民众到这些地方定居,并在今包头市以西设置了九原郡进行统筹管理。在驱逐匈奴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筑直道,以便有效地统治这一片国土。
直道为什么以云阳为起点呢?因为云阳距国都咸阳不远,其间有往来方便的交通大道。
成阳至云阳间修有驰道,道的两旁都筑起了垣墙,又称甬道,车辆驶过如同穿行巷中。云阳县北有座甘泉山,峰峦起伏,云高气爽,风景十分秀丽,是避暑的胜地。山上建有林光宫,秦始皇经常去那里游幸。战国时期,甘泉是子午岭下的一个险要关隘,起着屏蔽成阳的作用,秦始皇常去林光宫,也包含着一定的军事意义,所以直道也从这里为起点。
直道从甘泉山向北伸展,有一半蜿蜒在子午岭上。子午岭位于陕北与陇东之间,作南北走向,为泾、洛两河的分水岭。岭的北段为黄土丘陵,南段为土石山区,大致以在甘肃的华池县东南为分界线。直道从甘泉山循岭北行,经过石门关、雕岭关、兴隆关等诸多关隘,到达长城的营盘山、铁角城一带,然后从定边开始,从东北穿越鄂尔多斯大草原。
从子午岭上现存的直道遗迹看,直道是一直循着子午岭主脉修筑的。因为鄂尔多斯草原也散布着许多丘陵台地,所以直道经过草原时免不了一番“堑山堙谷”的工程。在今伊尔克昭盟东胜县城西南的漫赖乡,曾发现一段直道遗迹,路面残宽约二十二米,路基的断面暴露极为明显,用当地的红色砂岩填筑。由此向北和西南,均可以见到山岗上有当时开凿的四个宽约五十米的豁口。这四个豁口连成一线,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来的风风雨雨。
直道的一半路修筑在山岭上,一半路修筑在草原中,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修筑直道始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212年),仅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选线和施工,朝廷和百姓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几百里长的道路,为从渭水流域到塞外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奇迹。
无情的历史似乎作了一个有意的安排:秦始皇三十七年,他最后一次出游东方,在山东德州患病,七月死于河北钜鹿的赵国故苑沙丘宫。根据中东府令赵高的安排秘不发丧,载尸的辅车经井陉而抵九原,即是从刚刚修好的直道疾速返回咸阳。
秦代的驰道与直道,在秦王朝短暂的历史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却为汉帝国的陆路交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秦汉时期的其他道路
秦岭和巴山,是关中通往西南地区的两道天然屏障。高耸的山崖峭壁,纵深的峡谷沟壑,湍急的河流飞涧,横阻在川陕之间,千秋万代,使行路人愁凋朱颜,抚膺长叹。
战国秦汉,有几条古道路过秦岭巴山,成为川陕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这就是着名的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和傥骆道。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通过崇山峻岭间的峡谷穿绕于秦岭间。沿着北注渭水的斜水和南注汉水的褒水两道河谷行进的道路,就是褒斜道。褒、斜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入汉水,谷口在旧褒城县北十里;斜水北入渭水,谷口在眉县西南三十里。两河谷间的小路,曾是原始氏族先民穿越秦岭的通道。考古发掘表明,汉水上游的仰韶文化遗址反映的基本面貌和渭水流域的文化一致。汉中市附近的南郑龙岗寺遗址,发掘了四百多座六干多年前的墓葬,出土的陶器、石器和骨角器的形制、花纹等大都可以在西安附近的同类遗存中见到。这种现象说明褒水、斜水间的小路曾是当时人们往来的重要途径。秦代曾于两河谷间的悬崖陡壁上架设一些凌空的栈道,进一步沟通了秦岭南北的交往。在楚汉战争的后期,刘邦兵归汉中,张良曾献策烧掉了褒、斜峡谷中的一些栈道。这一方面为了断绝其他诸侯的兵马,另一方面也为了向项羽显示汉兵没有再入关中的意向,实为缓兵之计。不过这样一来,却给南北交通造成了困难。
汉武帝即位后,非常重视对汉中和巴蜀的开发。有人上书讨论重新恢复褒斜道及褒水、斜水和沔水的漕运事项。御史大夫张汤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汉武帝委派张汤的儿子张印为汉中太守,负责修筑褒斜道及各水漕运。按照张汤的设计,陈仓道经过的山岭太多,上下起伏很大,路程又远,而穿筑褒斜道,所经山岭较少,路程要近四百里。而且,几条河流经过沟通可以使汉水连接渭水,南阳的物资可以从陆路、水路齐头并进,而在水路受阻时又能转而与陆路联运,直达咸阳长安。而且,褒斜道的沿途有丰富的木材竹箭,不亚于巴蜀。后来,五百里长的褒斜道终于筑成,比陈仓道近便得多。不过,褒水和斜水流势湍急,不可行船,原计划的水陆联运只好作罢。但是,从长安到汉中之间毕竟节省了四百里山路,这条道路此后成为秦岭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
自汉末到五代,褒斜道多次堙塞,几经修复,南北兵争,这条道路始终是双方行军作战的主要通道。据史载,后汉末刘焉据益州,曾使张曾断斜谷栈道;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北伐,亦曾修治斜谷栈道;北魏正始年间,曾重新开斜谷旧道以达梁州,等等。五代以后,斜谷道基本废弃,自褒谷北上者,皆转经陈仓道出散关而行。
陈仓道,亦称故道,起自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峡的小路到达凤县,亦称为北故道。然后自凤县东北的草凉驿入栈道,西南至凤县城再往东南,经留坝,南至褒城旧治北鸡头关出栈,称为南散道。北故道即春秋战国前的古故道,南故道即古褒谷道,出南故道便抵汉中了。这条道路迂回曲折,非常遥远,但坡度较平缓,所以历来都是穿越秦岭的南北主要通道。公元前206年,刘邦自汉中由此道出陈仓,兵定三秦,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
五代以前,自褒谷北上的商旅和军队,或趋斜谷出眉县,或西经故道出陈仓。五代后斜谷道废,宋以后专用西道,修筑栈阁二千余所,元明以后称为连云栈。为别于自汉中南下蜀中的“南栈”,通称“北栈”或“秦栈”。
子午道,也是穿越秦岭的南北要道。因古人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所以这条通南北的古道又称为子午道。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决定开凿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直绝南山而至汉中。三国时,这条道路是魏蜀交争的要道。到了南朝,梁另开新路,略向西移,即今西安市西南至宁陕县。唐代天宝年间,剑南涪州向朝廷贡纳生荔枝,即由此道飞马以达长安。
傥骆道,即骆谷道,是关中通往汉中的又一条古道,也是一条非常近捷的道路。骆谷是秦岭山脉中的一条长四百余里的峡谷,北口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部,沿骆谷水和傥水的河谷曲折南行而至汉中地区的洋县。三国时期,魏齐王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率军入骆谷南下;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种会率军分别从斜谷、骆谷入,即指此道。唐代以后记载更多。
下面再介绍另外几条秦汉古道。
自今甘肃省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四川省平武、江油等县,绕出剑阁之西而直趋成都的这条古道称为阴平道。虽然这条道路十分险阻,但亦堪为捷径。三国时魏将邓艾即由此道进兵灭蜀。这条古道因山径异常狭窄,行路人自北而南,担在左肩上的担子无法移至右肩,故而又名左担道。很多商旅均视之如畏途。
从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主要的道路是回中道。秦始皇曾下令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修建一座宫殿,称为回中宫。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曾路经回中宫。古道南起汗水河谷,北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途经回中,所以称为回中道。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自雍县(今陕西风翔南)经回中道,出萧关。
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来歙由这条路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1979年,在回中道附近的陇县边家庄发现了一座春秋早期的秦国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器。这座墓葬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了陇县在陕甘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地位,回中道可能从远古时代起就已成为东西交通的要道。
穿越秦岭的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和傥骆道到达汉中平原后,继续向南越过巴山,有几条着名的古道通往四川,伸向云贵高原,它们是剑阁道、米仓道、清溪道、石门道及其他一些古道。
从汉中通往四川,在今四川剑阁东北的大剑山、小剑山一带,峰峦连绵,峡谷幽深,下有隘路称为剑阁道。剑门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杜甫留下的千古名句,指的就是剑门雄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主持凿剑山而开阁道,成为川陕间的主要通道。蜀汉末年,魏将钟会、邓艾率兵攻蜀,大将军姜维仅以三万人马便把敌人10万大军拒之关外。魏军久攻不下,只好另生一计,偷渡阴平,才取得了胜利。
从汉中往四川,另一条古道就是米仓道。这条道路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达四川巴中地区,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东汉献帝建发:二十年(公元215年),汉中张鲁为曹操所破,自南山而人巴中,即由此道行进。南宋理宗宝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分三路由北而南攻取四川,亦经此道。
中国西南地区,汉代以前居住着濮族系统的滇(云南)、夜郎(贵州)、句町(广西),邛都(四川)等“椎髻、耕田、有邑聚”的人民,同时也有称为“徙”的少数外来民族,还有从甘青地区南下的氐羌系统的移民,《后汉书》称这些移民为、寓等。清溪道和石门道,就是汉代通西南夷的重要道路。
雄踞于川滇两省西部及西藏东部的横断山脉,由许多条并列的南北向雪岭冰川组成。自古以来,不但阻隔着川藏交通,而且限制了川滇往来。清溪道就是在荒僻险阻的山野中开辟的川滇古道。
清溪道从四川汉源出发,经邛崃、荥经、雅安、石棉、西昌、渡口(今攀枝花市)等地进入云南,然后继续往西延伸,穿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成为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构成了一条早于北方丝绸之路两个世纪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古道穿过彝族聚居的凉山地区,打破了它的宁静,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使闭塞的山寨居民增加了与外部世界交往的便利条件。
如果说清溪道是冲破云贵西段荒原的一条羊肠小路,那么石门道则是向云贵高原开辟的一条颇具规模的驿道。因为它是秦始皇为统一全国而修筑的官道,路宽五尺,习惯上又称之为五尺道。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鄱阳令唐蒙出使夜郎,又对这条古道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和开凿,以通好“南夷”,开发“西南夷”,因此在汉代又泛称为“西南夷道”。石门道这个名称,则是隋唐以后由于道经四川境内石门山而得名的。这条古道是从四川通向云贵高原的主要道路,沿途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公元223年,蜀汉分兵三路南下,诸葛亮就是通过这条路七擒七纵孟获的。据《史记》载,汉武帝派唐蒙、司马相如负责修筑这条道路时,因为在崇山峻岭中施工,每天都有数万人参加筑路,粮食也要大量从外地运到工地上,实在供给不及,只能到附近山寨中去购买。数年过去而路犹未成,对当地居民的侵扰颇多,因而经常遭到少数民族的攻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