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4586300000047

第47章 论行为的合宜性2 (2)

虽然愤怒的情绪对公众的作用,同维护正义和保障平等一样不可轻视,但是由于它本身可能危及自身,而且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它在发泄时引起反感。受害者表现出的愤怒如果超出他所受迫害的程度,我们就会认为那是一种对对方的侮辱,也是对现场所有人的无礼。因此,我们应该克制那种躁狂不安的情绪,以免给别人带来伤害,并最终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愤怒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都是靠直接效果而不是间接效果取悦于人。即使爆发得合理,但是直接效果让人不快,还是会使人们反感。因此,我们只有在知道事情原委后才愿意对此抱以同情。听到惨叫我们会飞奔前去,看到笑脸我们会心情开朗,但是仇恨和愤怒却不是这样。远处嘈杂的怒骂只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和厌恶。虽然知道这怒火不是冲我们而来,可是由于设身处地的想象,妇女和承受力差的男人会害怕,那些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觉得心烦而愤怒。仇恨也是如此。我们天生就讨厌这两种情绪。它们的粗暴激烈不但无法招来同情,还会让人生厌。在不了解悲伤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对悲伤也会反感。这些粗暴和敌对的情绪会让人们彼此疏远,造物主也仿佛故意使其难以传播。

当音乐模仿出悲伤或快乐的调子时,它或者在我们身上现实地激发这些激情,或者至少使得我们处在乐于想象这些激情的心情之中。但是,当音乐模仿出愤怒的音调时,却使我们产生恐惧。快乐、忧伤、爱恋、钦慕、热诚,这些感情具有柔和、清晰而优美的天然曲调,段落又是有规则的停顿,而且被很自然地划分开,因此很容易按部就班地再现和反复。反之,愤怒及其他与之相近的情绪则让人觉得刺耳、不和谐,段落很不规则,时长时短,由不规则的停顿隔开。所以,表现这些情感的音乐难以谱写而且难听。与和谐的音乐组成的演奏相比,表现仇恨和愤怒的音乐就显得怪诞不堪了。

通常,旁观者感到不快的情绪,当事人也会觉得不会开心。仇恨和愤怒的感觉中包含着一些尖锐、刺激、让人心痛的东西,使人心烦意乱,会彻底摧毁幸福所必需的内心的平和安宁(只有“感恩和博爱”这类相反的感情才能造就这种宁静)。宽宏大量和仁慈的人最大的烦恼不是由于与之相处的人的背信弃义和忘恩负义而受到的损失,而是自己产生背信弃义和忘恩负义的念头,在他们看来,这种念头所引起的不和谐和不愉快的激情,构成了他们所受伤害的主要部分。

怎样才能使别人接受我们愤怒的发泄,充分同情我们的报复呢?激怒我们的事情必须要很严重,我们必须表示一下愤怒才不会蒙受耻辱。不要过分为追究小事而大发雷霆,这样只会被人耻笑。与其他激情相比,愤怒的合理性最应受到质疑,所以我们应该将愤怒的情绪限制在合理恰当且符合别人要求的范围内,认真考虑公正的旁观者的感受,而不是任由内心的怒火摆布。我们必须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度举止,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果断而不刚愎自用,正气凛然而不傲慢欺人,只有这样才不会令人生厌。简而言之,我们全部的风度——用不着费力矫揉造作地表现这种风度——必然表明那种激情并没有泯灭我们的人性,如果我们顺从复仇的意愿,那是出于无奈,出于必要,是由于一再受到严重挑衅。愤恨如果受到这样的约束和限制,才可以认为是宽宏大量和高尚的。

5友好的激情

上述激情能够博得的别人的同情是有限的,这也让它们显得面目可憎。而与之相反的激情,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获得别人加倍同情,从而变得特别令人愉快和适宜。

慷慨、人道、友善、同情、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尊敬,以及所有友好的和仁慈的感情,当它们表现出来的时候,甚至是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都会博得中立的旁观者的好感。旁观者对感到那些激情的人的同情,同他对成为这些激情对象的人的关心完全一致。作为一个人,他对后者的幸福所产生的兴趣,增加了他对另一个把感情倾注在同一对象身上的人所具有的情感的同情。因此,我们对仁慈的感情总是怀有最强烈的同情倾向。对付出和接受这种关爱之情的人的满足感,我们都感同身受。

当需要勇敢面对残暴的敌人时,我们可能会心生恐惧,但仇恨和愤怒所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了这些恐惧。同样,感情细腻的人得到别人的关爱,随之产生的满足感会让他感觉更加幸福,这远超过他可能从其中实际得到的益处。如果一个人喜欢在朋友之间挑拨离间,将亲密的友情变为致命的仇恨,那他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朋友情谊所带来的满足感被破坏,双方内心的安宁都会被打破,愉快轻松的交往也从此中断,这才是最大的伤害,而不仅仅是它会使友情基础上可能产生的相互帮助的体系丧失。这些东西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性即使是粗鄙的小市民都能体会得到,更别说是感情敏感的人了。因为相比之下,基于友情的帮助确实显得微不足道。

爱有利于身心健康。每当想到对方心中的感激和满足感,我们就会感觉更加快乐,感受到爱的人总是时时充满愉悦。同情和关爱一样,都能给双方带来幸福感。在有的家庭里,父母子女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和宽容,即使在争执的时候也是如此;兄弟之间不争名夺利,姐妹之间不争宠,所有成员坦诚相待、亲密无间。置身如此平静、轻松、和睦和愉悦的环境,让人感觉其乐无穷。相反,如果一个家庭内部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争执甚至反目成仇,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钩心斗角、猜忌愤恨,有时甚至当着客人的面都会爆发,这就难免会使身处如此环境的客人尴尬不已。

仁慈友善的感情即使有些过头,但绝不会令人生厌。因为总有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存在于关心和友爱之中,哪怕其中有些无伤大雅的小弱点。在有些人看来,父母过于温和溺爱,朋友过于慷慨热情,多少是性格懦弱的表现,甚至会因此同情他们,当然这些同情中也是满含爱意的。除了那些卑鄙之徒,谁会因此厌恶甚至鄙视他们呢?即使是在责备他们过度的爱心时,我们也是抱着善意和关怀的心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软弱和无助,慈善仁爱的人往往最能引发我们的同情之心,因为慈爱本身没有丝毫卑鄙下流的成分在内。我们对此感到惋惜,只是认为这个世界还不配得到这种浓厚纯粹的感情。那些人面兽心、忘恩负义的小人总是让善良的人吃尽苦头,其实他们是最不应该也最无法承受如此对待的。憎恶和愤恨则完全相反。那些可憎的激情的过分强烈的发泄,会把人变成一个普遍叫人害怕和厌恶的客观对象,我们认为应把这种人像野兽那样驱逐出文明社会。

6自私的激情

除了那两种截然相反的激情——友好的和不友好的激情之外,还存在另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激情,这就是人们因为个人的时运好坏而产生的悲喜之情。它既不像友好的情绪那样优雅适度,也不像恶劣的情绪那样惹人生厌。无论这种情绪是否恰如其分,它从来不会像愤怒那样让人讨厌,当然,也不会像光明正大的义举那样让人高兴,这里没有对象来引起我们同情,因为这种感情是私人的。

但是,悲伤和喜悦毕竟不同,轻微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往往更容易博得同情。比如一个人由于机遇偶然平步青云,此时他至交的祝贺也未必都是发自肺腑。一个暴发户即便德行过人,一般也不会讨人喜欢,人们出于嫉妒,就无法勾起内心对他的好运的祝福。头脑清醒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不会因为走运而得意忘形,而是尽可能地在顺境之中控制自己的喜悦,并故作姿态地穿起布衣,来表示自己从未忘本。他对那些贫贱之交倍加关注,尽力表现得比过去更加谦恭勤奋,热情待人。

相对于他的地位,这种姿态更受人们欢迎,人们不会觉得自己有必要同情他的幸福,自己内心的嫉妒和不平反而应该得到他的理解。因此,他想做好人是非常困难的,人们总觉得他的谦虚是装模作样,他自己也会逐渐厌倦虚伪的生活,老朋友很快会被抛置脑后,只有一些无耻小人追随左右。他也无法顺利地结交新朋友,就像他的老友由于他地位的上升而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样,他的新交也无法忍受自己与一个暴发户平起平坐,他也只能一味低声下气才能抚平两者的怒气。老友的疑神疑鬼和新友的轻蔑白眼都让他恼怒,通常,他很快就无法忍受,因此他再也不理前者,而将怒火向后者发泄,到最后也只会像常人一样傲慢无礼,所有人都对他失去了尊敬。

在我看来,幸福感主要来自被人关爱,天上掉馅饼的好运没有多大用。按部就班地爬上高位,提升也在预料之中的人是最幸运的。这种人不会因荣华富贵而得意忘形,也不会招来被他超过和遗忘的嫉妒,因为这都是人之常情。相对于这种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事件,人们对那些无关紧要的小小的乐趣,往往更容易产生同感。面对巨大的成功,只有保持谦虚才最为合适。但如果人们面对的是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是朝夕相处的朋友,是一场表演,是旧日的往事,是琐碎的闲谈,那就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欢乐。日常的点点滴滴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和愉快的心情,经常保持这样的心情同样是无比惬意的。我们都对这种快乐抱有同感,即便是琐事,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心情,同样能让自己感到愉快。正因如此,年轻时光的美好年华才让人心驰神往,而对于快乐的向往则使青春更加富有活力,在年轻的心里激起火花,甚至老年人看到也会为之喜悦。眼前的欢乐让他们能暂时忘却了衰老的烦恼,沉浸在如此令人心醉的思绪和激情之中。回首往事,仿佛老友重逢般亲切。此时,更加热情的拥抱驱散了曾经分离的遗憾,一切快乐又重新回来。

悲伤则完全相反。小小的烦恼不像深重的悲哀,能引发最大的同情。如果一个人为每一件不如意的小事而心烦意乱,比如为厨师或管家微不足道的失职而伤心,在自家或别人家的高级社交礼仪中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好朋友今天上午见面时没向他问好,或是兄弟在自己讲故事的时候一直独自哼着哼小调,由于在乡下时天气不好旅行途中道路泥泞,或者在镇上缺少玩伴和娱乐场所生活枯燥乏味而情绪低落,等等,虽然这些可能情有可原,却难以博得广泛的同情。

快乐可以给人带来舒适感,哪怕是一点小事,也会乐此不疲。因此,其实我们随时都准备对别人的快乐表示同情,如果心灵没有被可怕的嫉妒蒙蔽。如果自己不幸遇到悲伤的事物,自然会想要抗拒或逃避这种难受。我们或者根本不会竭尽全力去想象它,或者一想到它就立即摆脱它。事实上,其实我们自己也会偶尔不自觉地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悲伤,却因为和别人的感情相比,对于自己的感情总是放在首位的,因此我们不愿对别人同样的遭遇表示出一点同情。

另外,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坏习惯,就是幸灾乐祸。有此人对于别人的烦心事,不但不会表示同情,反而会以此寻开心。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习惯隐藏自己微不足道的痛苦,而谙于世故的人,因为知道朋友也会这么做,所以会故意拿自己的烦恼开玩笑。现实生活中的人,知道别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态度和想法,因此对于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烦恼,往往以自嘲的方式解决。

相反,对深重的痛苦,人们总是报以深切而真挚的同情,甚至一出悲剧都会让人泪流满面。因此,当我们遭受重大的灾难或者是晴天霹雳的打击时,当身处绝境、贫病交加、忍辱偷生时,朋友们一般都会雪中送炭,热情地给予帮助,哪怕这些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恶果。但是,如果我们的不幸并非如此可怕,如果我们只是在野心上小有挫折,如果只是被一个情妇遗弃,或者只是受老婆管制,那么就等待所有的熟人来嘲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