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5868700000009

第9章 商周金文

金文出现在殷商中期,兴盛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金文是指刻凿或铸造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金文。商周时期的金属器物主要有钟、鼎、壶、盘、剑等各种礼器或兵器。由于刻铸在钟鼎器物上的文字比较多,这时的金文又称钟鼎文。

镌刻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凹人者称款,又称为阴文;凸出者称识,又称为阳文。青铜祭器多为朝廷重器,是先书然后铸造或镌刻的。铭文用笔雄劲深厚、古意盎然,令人回味无穷。不同时期的金文不管风格有多少变化,都脱不出庄重、古朴、淳厚的特点。

在青铜器物上铸刻铭文和纹饰,是在商代中期开始的。这时的器具铭文字数很少,一件青铜器上少则一二字,多则十余字,没有超过百字的。这时的铭文书写随意,得自然之妙。甲骨文所用的方折之笔也影响到这一时期的金文书法。

商代后期到西周前期,随着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提高,青铜器上的铭文数量也在增多,花纹也趋于精美、细致、繁富。

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大量出现,铭文辞藻茂美、布白整齐、字的大小匀称,字体与笔画已由方折之笔向圆转、精巧方面转变。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落,社会处于大动乱和大转变时期,各诸侯国铸造青铜重器之风盛行,铸造技术讲究,铜器富丽美观,器物上的铭文则和后来的小篆字体有许多相似之处。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传留下来的青铜器物,尤其是钟鼎重器为数不多,因年代久远,历代兵荒马乱之时,钟鼎器物大多随宫室王府泯灭于世,故留存下来的极少。有的深埋地下,锈蚀斑斑,偶尔有少数器物为世发现,也被好古者藏匿起来。所以,三代(夏、商、周)时期的钟鼎器具二经发现,都弥足珍贵。

从铭文艺术的角度来看,现存殷商至春秋的青铜器物中,有四件传世重器被后人称之为“四大国宝”,它们分别为:

①《散氏盘铭》。散氏盘于清代在陕西省凤翔县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共三百五十七个字,字多完好,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粗放与含蓄的风格十分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代许多着名书法家均得益于此铭文。

②《毛公鼎铭》。毛公鼎于清代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四百九十八个字,为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者,是西周着名的重器。

毛公鼎铸造于西周中兴盛世,铭文气度轩昂,沉雄绵亘的笔力贯通始终。

③《虢季子白盘铭》。虢季子白盘于清代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记录了青铜器的主人虢季子白与周宜王外出狩猎,大获而归,周宣王奖赏铸器。盘铭文线条凝重,笔力雄迈虬健,布白十分疏阔,风神独到,令人回味无穷。

④《大盂鼎铭》。大盂鼎于清代从陕西省眉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个字,风格浑厚古朴、凝练含蓄、圆润饱满,是西周时代的典范作品。

有人用“威而不怒”来形容金文的风格,是恰如其分的。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钟鼎铭文,都不禁被饱经沧桑而又凝重拙朴的威严所震撼。它所闪射出来的古朴、雄健、深厚、神采等众多美感无不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