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医事制度较唐代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变得更加完善。宋代把医药行政与医药业务相分离。太常寺除太医局(专管医疗、教学)外,另设翰林医官院,掌管医之政令,包括对军旅、官衙、学校派遣医官,管理医药事宜,从而结束了唐代太医署兼管医政、医疗与教学的局面,提高了办事效率。宋政府在地方各州郡、军队内部都设有医疗机构,并开办了一批慈善救济组织,如安济坊、福田院、慈幼局、漏泽局等,使医疗机构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宋政府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贸易实行国家垄断制度,国家成立了“尚药局”“熟药所”“民局”等机构,统一管理药品价格,制定国家处方,实行医药统一,维护正常的药品生产、供应与使用秩序。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医药律令,如饮食卫生律令、卫生保健律令、婚姻律令、保护婴童律令等等,以法律手段规范医药卫生事业。
明清两代的医事制度,虽然在具体医事机构的设置、医药人员的配备等方面,有别于唐宋时期,但基本模式大体沿用宋制,并在更注重实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中医学理论之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之总称,它是我国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多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
中医学根据阴阳学说,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整体,可以用阴、阳两个范畴来加以概括和说明。一般而言,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在体内则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居于上部的心、肺属阳,居于下部的肝、肾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总之,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不论关系如何复杂,均可用阴、阳概括说明。即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功能(阳)与物质(阴)之间,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生理功能以物质为基础,无阴精则元以产生阳气,而营养物质的化生,都必须依赖生理功能的活动,否则亦无从化生阴精,所以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平阳秘”,即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共性。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使阴阳任何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则人体的生理状态就转化为病理状态。
4.用于疾病的诊断。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因此,任何病症,尽管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却都可以用“阴证”和“阳证”加以概括。正确的诊断,首先须分清阴阳,方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执简驭繁。如:“四诊”之望诊中,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中,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切诊中,脉搏浮、速、大、浩、实者属阳,沉、迟、小、涩、虚者属阴。故而“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既然阴阳失调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内在基本因素,所以治疗的原则必然是从调整阴阳出发,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6.用于指导预防。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如能保持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则可防病延年。春夏季节要善于保养阳气以为秋冬之用,秋冬季节要善于保养阴液以为春夏之用,乃防病摄生之根本。
一年之中,若能顺其四时,调其阴阳,可使人体健康,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反之,若不能区别四时,把握阳阴,便会导致疾病发生。
中医学根据五行学说,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以五行属性来概括五脏的生理特征,用相生相克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关系。肝喜条达,有疏泄之功能,而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具温煦之作用,而火具阳热的特征,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而土有生化万物之特征,故以脾属土,肺主肃降,而金有清肃、收敛之特性,故以肺属金;肾具主水、藏精之功能,而水有润下之特征,故以肾属水。肾(水)之精以养肝,胖(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牌,脾(土)化生水备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五脏因而相互滋生。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木上亢;肝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炽烈,心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这即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一脏受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有病,也可能影响本脏。肝病可以传脾(木乘土),脾病也可传肝(土侮木),肝脾亦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也可传心(母病传手)、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传母)。肝病如此,其他脏器病变赤可这样,皆可用五行生克乘侮的道理说明它们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必然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谙方面的异常变化。临床诊断时,可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呈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诊断为肝病,面呈赤色,口吐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亢盛,等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与内脏生克关系异常有关,故而治疗之时,除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虑及其他有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以达治疗之目的。具体方法有培土生金、壮水制火等等。
从产生时间来看,先有阴阳后有五行。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阴阳之中包括五行而五行之中又分阴阳,所以二者是一个整体。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分析、研究、归纳、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每一方面,不啻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
中医学理论之藏象学说
“藏象”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是征象和形象,也就悬于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于外的征象。“象,形象也,脏藏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辩证施治的基础。
藏象学说根据人体内脏的形态和一般功能,将它们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胸)三大类。赃、腑是化生精、气、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而所谓“奇恒之腑”,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它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异乎平常的脏腑,故而得名。之外,精、气、血、津液等乃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运行和输布,必须通过脏腑功能活动方可完成,而脏腑的各种功能活动,又无不以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这些物质的相互化生、相互转化的过程,则是通过气化作用最终实现的。
所以,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联系相应的六腑、五体、五官、九窍、五华、五志等,而形成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都紧密相关的统一整体。藏象学说中的腔腑,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韵含义上却并不完全相同。
中医学理论之经脉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人门》说:“经者,径也;经之旁出者为络”,说明经脉是经络系统直行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探部,而格脉则是网络的意思,是经络横行的分支,错综联络于经脉之间,遍布周身广泛循行于人体较浅部分。
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与手、足三阳经(太阳、少阳、阳明)的合称。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络脉分为别络、浮络和孙络三种。别络较大,共有十五,即十二络脉与督、任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络脉之浮于浅表部位者称为浮络,络脉中最小的则称为孙络。
经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在生理方面,经络可以联络脏腑、沟通全身;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输布正气,抵御病邪。在病理方面,经络是病邪的传变途径,可反映内脏病变于体表。在诊断方面,可结合经络的循行及其所属的脏腑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在治疗方面,经络学说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针灸和药物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预防方面,临床可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
总之,人的生命活动,不离气血;而气血之行,不离经络。经络学说长期以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中医学理论之正邪学说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之后,使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造成的。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正”即“正气”,指人体自身的功能活动,表现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和对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邪”或称“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正”
是构成人体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是构成人体发病的外在因素。正与邪在发病当中的地位,正处主导,因为邪气致病,必须在正气不足或下降的情况下才起作用。致病的原因虽由于邪,但发病与否的关键却在于正。正气的兴衰不仅是发病的关键,而且在疾病之后的发展变化和转归预后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就是邪正斗争、互为消长进退的结果。
致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异常、情感的改变和饮食劳倦所伤等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诱使人发病。另外,在疾病过程中,还有某些病理产物如痰饮、淤血,又可以反过来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不同的致病因素,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因而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推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是从纷乱复杂的症状和体征中,观察研究,分析归纳,以推求病因。这种循果求因的方法,称为“审证求因”或“辩证求因”,所以认识各种因素的性质和特点,也主要是掌握它们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
中医学理论之病理机转学说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等病变过程的机理,又称“病理机转”。中医的病机学说是阐明疾病过程中人体素质与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体结构、物质代谢、机能代谢诸方面的病理变化状态的理论。
中医病机学说的认识特征,是从整体观的角度认识疾病;其方法论特征,是从人体机能变化入手,通过观察外在表现以探求体内脏腑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发病原理与基本病理两个方面。
发病原理,即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或最根本的道理。疾病的发生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的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都是处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从而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这是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当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而机体又不能自行调节恢复平衡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主要取决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因素的性质两个方面。由于体质差异与感邪各别,因而演变出临床上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尽管病症的种类繁多,病情纷繁错杂,病理机能因不同的病症又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就疾病的最一般的病理过程而言,总不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升降失常等几个病变规律。
中医学理论之防重于治、辨证论治的治防原则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早巳树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黄帝内经》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极为生动地提出了防重于治的思想。所谓“治未病”,实际上包括未病先治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为未病先防;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与转变,为既病防变。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及处方用药之依据的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即治则。而在治则指导下对具体的病症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即治法。
中医的治则是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宗旨出发,在复杂的疾病现象中,把握疾病本质来确定的,具体说来有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正治反治、扶正祛邪、同疾异治、异病同治、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中医认识、治疗疾病,强调不但要辨病,而且尤须辩证,才能正确施治,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内寒感冒和内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将是属风寒抑或是属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是用辛温解表抑攻是辛凉解表的方法,给以适当的治疗,由此可见,辩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疗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看到同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还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的季节不同,治疗也就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治疗时常须用一些芳香化浊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法就不一样。又如麻疹,因病变发展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于初起时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夕常须清肺,而后期则余热来尽,肺胃阴伤,故须以养阴清热为主。
上述情况均属“同病异治”。而譬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本为不同之病,但若均表魂为中气下陷证,就皆可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之。这属“异病同治”。总之,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症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辩证论治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