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45869600000009

第9章 中国民居(9)

四周用高墙围合,大门设在正面居中,外墙上除了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封闭但不呆板。房屋多为二层楼房,偶尔也见有三层楼房。房屋为砖木结构,多用穿斗式木构架和以望砖砌成的空心墙,以利于保持室温和阻挡噪音。屋盖为两面坡硬山式,屋面用青瓦铺装,山墙做成马头墙形式而高出屋面,既利于防火,又富于变化。前庭为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开间窄小,进深浅,便于采光。天井横长而狭窄,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屋前脊雨水顺势流人天井之中(所以这种布局又称为“四水归堂”式),以寓“财不外流”之意。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格局,楼下明间作为客厅(二进以上时作门厅),一般做成开敞式的敞厅,以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明闯左右两侧房间为居室。

楼上明间常用以祭祖,两侧房间作为卧室、书房或闺房。楼上多采用跑马楼形式,即四周房屋挑出檐廊,廊柱外侧安装雕镂华美的木栏杆和栏板,形成环绕四周的通廊,具有通道和通风的作用。廊下栏板上设置呈弧形悬挑的靠背,望柱间置放座板,组成带扶手的飞来椅,俗称“美人靠”。宅主人及亲朋好友坐在飞来椅上谈天说地,别有一番情趣。大型住宅往往由二进乃至多进组成,而且每一进的结构都大致相同,设偏房跨院的情形也时常可见。天井浅小,为徽派民居的一大特点。天井地面用石板铺砌,便于清洗。庭院内常设置假山、盆池、花坛,使住宅和润荫凉,高雅深邃,充满纤尘不染和隐逸闲适之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住宅朝向是坐西朝东或坐南朝北,尤其是在安徽黟县一带,几乎不见坐北朝南者,即使取南向,也要稍稍偏东或偏西。这一方面是受当地丘陵起伏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住宅难以取一致的朝向,但主要是受风水观念及民间禁忌的影响。

据说黟县人发祥的“龙脉”起于西北,住宅南向与风水相克。此外,民间流传的“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也使得热衷于经商的黟县人在住宅建造上避免南向,以求财源茂盛达三江。

徽派民居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门窗的设置及结构。大门作为住宅的门面,是住宅建造的重点之一。

大门都建有门楼或门罩。门楼的墙身、基座、门楣均为石砌,四周用青砖贴面,表面光洁细腻。门楼用水磨砖雕镂砌成仿木结构,柱、枋、斗拱、檐椽一应俱全,结构严谨,式样别致,额枋部位为精美的砖石雕图案杭心。有的大型住宅的大门由高大的正门和两侧略低的边门组成,并均砌出门楼和门罩。有的正门两侧边墙上虽无边门,但仍砌出门罩。门前置一对石鼓,石鼓边上置石墩,显得严谨庄重。住宅的中门也往往用水磨砖砌出门楼或门罩,有些中门石框上有题书匾额。房屋外墙开设的小窗,通常用水磨砖或黑色青石雕砌成各种形式的漏窗,窗上方砖砌屋檐外挑。

门窗上方的小屋檐,当地俗称“短檐”,传说是遵宋太祖赵匡胤之旨而设。传说毕竟是传说,短檐的设置的确有利于门窗避雨水拍打之害,而且在大面积的粉白色墙壁上时而凸出青灰色短檐,使建筑外观平添几分美感,增加了住宅的韵律。

精于装饰,是徽派民居的又一大特色。住宅的外部装饰虽然仅限于那庄重华美的门楼和形式多变的漏窗,但住宅内部则无处不精工细作,无处不见内容丰富、构图别致、形式多,变的砖、石、木雕刻,成为着名的“徽州三雕”。其中,木雕使用最为广泛,几乎有木构件就见有雕镂,而且往往大面积使用。从大梁到月梁,从栏杆到栏板,到处都加以雕镂,而大面积的格扇、屏风、门窗更是雕镂的重点。雕镂内容十分广泛,或花鸟鱼虫,或历史人物,或戏曲故事,或福禄寿字,应有尽有,有的辅以彩绘,更是华美动人。

砖雕多饰于门楼、门罩、八字墙等处,手法有线雕、浮雕、圆雕、半圆雕、镂空等多种,雕镂内容常因时取景,因地构图,有时一幅门饰就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画面前后景最多时可有九层之多,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在平衡和对称的布局中显得完整而和谐。

石雕常见于墙上漏窗、天井石栏、门楼石框等处,石框多为浮雕,漏窗、石栏多为透雕,漏窗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书卷形、祥云形等,窗中雕、镂出“寿”

字、吉祥如意、云龙、松石竹梅及几何形图案,内容丰富多彩。各种雕刻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表现出徽派民居庄重华丽而又活泼多姿的风格。

徽派民居独特的地方风情,还表现在它融住宅于大自然之中的村镇布局和艺术外观上。皖南地区丘陵起伏,流水潺潺,山清水秀,村落大都依山傍水或靠山近田,顺着河流和山溪展开,有时流水穿村而过,甚至弯弯曲曲地穿庭入院。住宅成群地沿着地面的等高线灵活地排列在山腰、山脚和山麓,村镇布局随地形和道路展开。住宅布置密集,街巷狭窄而曲折,纵横交叉。巷路用大青石板铺地,随地势起伏而建起台阶,步入巷内,犹如进入迷宫一般。巷子两侧是高高矗立的住宅外墙,使巷子更加显得宁静幽深,深巷高墙成为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村旁有碧绿的池塘,池边树影绰约,轮廓线丰富清晰、造型比例优美的民居倒映于池水之中,与水光山色连成一片。远远望去,高低错落的形体组合,丰富多变的屋面和山墙,灰瓦白墙的色彩对比,以及外墙上大小形状各异的门窗勾画出的多变的线条,使住宅建筑融汇到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了典雅、朴实而秀丽的民居建筑风格。

苏杭水乡民居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抗。说的是苏杭一带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富庶美好。的确,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苏州和杭嘉湖地区,不仅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而且居住建筑也别具江南水乡特色。

水多,是苏杭一带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城镇村庄就是在那密布的水网和众多的湖泊之间展开的。

城市沿大河,村镇傍支流,无水不成村。一般的村镇,都是沿河带状展开;河网交叉地区,村镇呈放射状布局,或呈团状展开;有山丘之地,村镇则建在山南向阳、靠近水道的平地上。城镇之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住宅沿河而建,相互间往往紧相毗邻,或仅留窄小的弄道,形成与水道密不可分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布置,各种形式的临水住宅也应运而生。前临街后临河的住宅,开设一后门并设置小小的码头,以便人们在这里洗濯、上下船只或从往来的船只上购物;隔街望河而建的住宅,门前往往是骑楼式的步行道,河边相距不远就建一处石阶码头,廊下既可穿行,又可晾晒衣物,还是街坊邻居谈天说地的共用空间;临河望街而建的住宅,门前设一私家小桥,出门过桥上街;跨河丽建的住宅,河上用私家小桥相连。河叉密布地带的有些住宅处于水网之中,有河而无街,出门就要上船。河多,桥就多,在苏州有“三步两座桥”

之说。桥多,桥的种类也多。既有连接交通干道的大桥,又有住宅中连接前后房屋的私家小桥;桥的平面有“一”字形、T形、“八”字形、H形、Y形等;有梁式桥,又有各种形制的拱桥;有砖桥、石桥、竹木桥;有设廊的廊桥、建亭的亭桥……桥把道路和街巷连接贯通,与河道形成立体交叉,把住宅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纵横交叉的河道,沿河而建的房屋建筑,横跨河上的小桥,来来往往的船只,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水乡图画。

苏杭一带的住宅布局紧凑,平面及立面处理讲究实用而不拘一致,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城镇中的大中型住宅,是以“落”和“进”为单元组成的封闭式院落。三或五间房屋横向连成一体的建筑称为“落”,落与其正面的庭院组成“进”。中型住宅往往是多进纵向串联再围以院墙的多进式住宅;大型住宅则常见横向并列、一落多进,并围以高墙的多落多进式住宅,最大者可多至九进。大型住宅一般在中央轴线上自前而后依次建照壁、大门、门厅、轿厅、院门(二门)、正厅、内厅及楼厅,左右轴线上布置客厅、花厅、佛楼、书房等,边上是次要的住房和厨房、杂用间等,有的在住宅左右侧或后部建有花园。正厅形体高大,进深也大,内部装饰华贵,主要是供接待贵宾、婚丧大典之用。内厅是主人及内眷主要的生活起居场所,往往建成两侧带厢房的环楼形式,房屋阃以回廊相连,组成一个大庭院,楼上设回廊,廊外侧设栏杆。住宅边上常设有狭而长的弄堂,一则为了防火、巡逻打更,故又称为“备弄”;一则供宅内妇孺及奴仆下人避开厅堂以出人宅院,故又称“避弄”。

庭院进深较浅,称之为“天井”,天井内叠石凿池,种植花木,形成优雅的小环境。尤其是砖雕围墙之设,颇具地方特色。砖雕围墙一般设在大宅的正厅或内厅的前院,是把整个围墙的一个面作为一个整体,自上而下依次为脊和瓦顶、砖椽和望砖出檐、砖砌挑檐析条、砖制斗拱等,斗拱间有精细的镂空砖雕花饰,花饰及斗拱下面是悬雕图案或砖雕戏曲故事,构成具有良好装饰效果的砖雕带,充满了艺术情趣和文化氛围。中型住宅的布局原则同于大型住宅,只是有的大门不开在中轴线上,或轿厅在门厅一侧,或正厅与内厅合一,而且规模要小得多。小型住宅结构简单,布局灵活。不少中小型住宅是店宅合一、作坊与住宅合一的形式,如常见的前店后宅式民居、下店上宅的骑楼式民居,以及前店后宅的骑楼式民居等,反映出注重实用而不拘于形式的特点。

乡村中,常见独立式住宅,宅与宅之间一般有一定的间隔,其布局也有别于城镇。房屋为平房,平面作矩形或方形,室内再进行空间分隔和组织,常见有二间户、三间户及四间户不等。一般进门是堂屋,一用于生活起居、会客用餐及室内农副业生产。堂屋一侧或两侧是卧室,后面为杂物间和厨房(有的将厨房建在室外后院),杂物间开后门通向后院。房前为晒谷场;房后为后院,建有家畜禽舍,有条件的在住宅周围种植果树和竹林。屋门别具一格,由两层木门构成:里面是全木板门;外面是半高的带栅栏的木门,关上后既可通风采光,而又阻挡家禽进入屋内,方便实用。

房屋建筑以木构架承重,一般用穿斗式构架,或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构架。厅堂大多用彻上露明造,天花做成各种形式的“轩”。墙体多用砖拼砌成“空斗墙”。屋面构造简单,直接在木椽上铺望砖和小青瓦。屋顶为悬山顶或硬山顶,屋面较陡。硬山式屋顶的山墙或做成封火墙,或做成中间高两边低呈台阶状的“屏风墙”,或随屋面起伏做成“观音兜”

。房屋朝向多朝南或东南,屋脊高,进深大,出檐深,而且有的前后设廊,以利隔热通风。楼房上层经常前后挑出或缩进,山墙又往往设腰檐,因而重檐到处可见,使建筑外观富于变化。

在人多地少、土地珍贵的苏杭水乡,人们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扩大生活空间,除多建楼房外,还采用了诸如出挑、枕流、吊脚等争取和利用空间的办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出挑”,是指房屋楼层之局部或全部向外挑出,形成悬空的空间;“枕流”,是将整个建筑物跨河而建,流水自房下流过;“吊脚”,则是将房屋建筑的一部分用支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上。此外,有些小型民居还常常在主体房屋的一侧或几侧附建低矮的单坡房屋——“披屋”,作为辅助用房。这些建筑方法不仅争取到生活空间,便利生活,而且丰富了建筑体形面貌,形成了江南水乡灵活多样的建筑风格。

水乡民居的另一个特色是窗多。窗子的种类多、式样多。院墙上设有砖瓦石拼砌雕镂的漏窗,形制或圆、或方、或多边形,有的在院内隔墙上部密排漏窗丽组成花墙,有的房屋外墙设漏窗并加筑短檐。漏窗之设,既可通风,又能借景。房屋一般是前后开窗,也有的四面开窗并设天窗。窗子有落地长窗,有半窗,有和合窗,有横风窗,有的甚至是通排明窗,以窗代墙。窗多,窗子还精于装饰,仅窗子内心仔的花纹就有数十种之多,如常见的万川、回纹、书条、冰纹、八角、六角、灯景等,而且每一种又可变化出若干种。长窗的裙板更是装饰的重点,多雕出如意、花卉、琴棋书画之类的静物以及戏曲故事。此外,装修于柱间的栏杆和挂落同样雕出各种精美的花纹,使房屋建筑更显得玲珑别致,成为江南水乡民居的另一特色。

闽西客家土楼

福建西南部和广东东北部地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气候温暖湿润,林木繁茂。自汉晋至宋明时期,为躲避中原战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的一部分迁居到这里,称为“客家”,在这里繁衍生息。客家人在这深山密林之中聚族而居,为了抗御外来的侵扰,便于相互间的互助,承袭北方地区木构架庭院住宅的传统,并结合当地的特点和实际生活需要,建造起防御性突出的封闭型集居式住宅。闽西地区的大型土楼就是其代表。

所谓“土楼”,是指木构架、土筑围护结构、全部房舍围合在一起、内部为庭院的多层集居式建筑。

闽西客家土楼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形体和布局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3类。

圆楼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土楼。楼的大小不一,大者直径可达80余米。外围是环形夯筑土墙,厚者达2.5米。楼内依墙建环列式楼房,一般2~3层,高者达5层,楼前设廊。楼内庭院之中,或再建环楼,少者一环二环,多者达四环;或设置平房,或为宽敞的庭院。楼顶为环形两面坡式屋顶,屋面以青瓦铺装。出檐较深,深者可达2米以上,既利于遮阳隔热,又利于保护墙体。一层外墙不开窗,二层以上也只是开小窗。一般一座楼只设一个门以供出入,以增强防御性。当地人称圆楼为“圆寨”,可见其防御功能之强。每座楼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刻写在楼门入口的上方。根据楼内的结构和布局,圆楼还可分为多种类型。

永定县古竹乡的承启楼,是一座有名的内通廊式圆楼,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

该楼直径73米,四环相套:外环4层,楼上均设环形通廊,每层72个房间、4个公共楼梯;二环2层,每层40个房间;三环1层,设32个房间;中心建筑为祠堂。

华安县仙都乡的二宜楼,为单元式圆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该楼直径71.2米,外环4层,底层外墙厚达2.5米,为目前所知墙体最厚者。全楼分隔成12个单元,各单元之间以防火墙相隔。每层向院内一侧都有廊,作为各家的阳台。

建于1789年的平和县宜谷径村的树滋楼,为单环3层内通廊式圆楼,底层向内伸出。每层设26个房间,每间内又各自有内楼梯从一楼通向三楼。因此,26个房间又是相对独立的26个单元,单元式与通廊式的特点兼而有之。庭院宽敞,以卵石铺地,以圆心为中心形成一个放射性图案。

永定县洪坑村的振成楼,为一内外两环的通廊式圆楼。外环4层,每层48个房间,按八卦分为8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