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成语故事
45871500000018

第18章

【释义】墨守:固守。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革。

【出处】战国·墨翟《墨子·公输》。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和平,反对战争。有一次楚王调当时最有名的工匠公输班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一打听才知道楚王想攻打宋国,就急忙从鲁国赶到了楚国的国都。

对楚王说:“听说你要攻打宋国,有这回事吗?”

楚王说:“有。”

墨子说:“一定要有占领宋国的把握才能去攻打。如果打不赢,反而把事情搞坏。我认为你一定占领不了宋国的。”

楚王当然不相信他的话。墨子说:“那么,我制作守城的设备,请你叫公输班来攻,看他能不能攻进城,好不好?”

于是公输班用他制造的云梯,攻打墨子守御的城,一连攻了九次,都被墨子打退。后来两人掉换过来,公输班守城,墨子攻城,墨子一连攻了九次,就攻破了九次。楚王见公输班制造的器械,并不能攻破墨子所守的城,就取消了攻宋的打算。墨子善于守城的故事,就演变为成语“墨守成规”。

噤若寒蝉

【释义】噤:闭口不说话;寒蝉:冷天的蝉,不再鸣叫。比喻不敢作声或说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

东汉桓帝时,杜密担任郡太守、尚书令等职,他不但才学渊博,而且执法严明,不徇私情。既使再有地位的高官及其子弟,只要犯法,一律查办,从不手软。但他同时又非常爱惜人才,遇到有才学的人,必定向上举荐,使他们得到重用或升迁。

有一年,他到高密县巡视,发现有个名叫郑玄的乡官才学过人,便提拔他到郡里任职,不久,又把他送到太学去深造。后来,郑玄终于成为东汉极负盛名的经学家。

杜密后来辞官回到了家乡,但仍然非常关心政事,时常和当地的郡守、县令谈论天下大事,推举贤士,揭发坏人坏事。

当时,同郡的刘胜也告老还乡。他的处世哲学就与杜密不同,只是明哲保身。所以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对好人坏人一概不闻不问。有些人还以为,他这样做人是清高的表现。

有一次,太守王昱和杜密谈起刘胜,夸他是清高之士,还说公卿们都称赞他的为人。杜密不同意这种说法,说:“刘胜地位很高,受到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有贤士不推荐,听到有人做坏事不吭声,如同冷天的蝉不再鸣叫,这实际上是罪人。”(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篝火狐鸣

【释义】用笼子罩着火,使之远看隐约如磷火;学着狐狸的叫声。原是鼓动起义,现在比喻造谣惑众。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与900人一起被征兵役开赴渔阳去守卫边防。当走到大泽乡时,天上大雨滂沱,地下道路泥泞。所以行程进展很慢,在当时延误了期限是要被杀头的。于是陈胜便和吴广商议:与其等死,不如起而反之。

陈胜说:“现在天下人都仇恨秦朝,听说胡亥年小,不该立为皇帝,应该立公子扶苏。现在老百姓都听说公子扶苏贤明,可是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名将,楚国人很同情他,有的说他死了,有的说他逃了。现在咱们就假托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造反,响应的人一定会多。”吴广同意。他们找到一块丝绢,用红笔写上“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派人带到市场,偷偷地塞进鱼肛子里。隔不多久,这条鱼被伙夫买回做菜。他发现了丝绢上的文字,大惊失色,这消息立刻传开了。

陈胜又偷偷告诉吴广,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在附近的树丛和神庙中,夜里点上火,用笼子罩上,从远处看一闪一闪的,好像鬼火一样;又让人学着狐狸的叫声(篝火狐鸣),喊着:“大楚兴,陈胜王!”这样一来,士兵们都被这奇异的现象惊住了,以为这是神仙的暗示,便一致拥护陈胜当大王,陈胜和吴广看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杀死了领兵的将尉,率领900名士兵起义。

鹤立鸡群

【释义】像鹤立在鸡群中。比喻仪表出众,品质、才能高于一般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三国时,魏国的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当时着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身材魁梧高大,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引人注目。后来因得罪了司马昭而在41岁时就被杀害了。

嵇康的儿子嵇绍,和他父亲一样很有才学,并且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卓然超群。

司马炎灭魏称帝后,嵇绍被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有人见了他后,对他父亲的好友王戎说:

“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极了,雄伟得很。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在鸡群里那样突出。”(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王戎听了,说:

“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呢,比他更突出!”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侍从皇帝,经常出入宫廷很受信任,而嵇绍也对惠帝忠心耿耿。后来,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嵇绍在跟随惠帝出兵作战时,尽力护卫惠帝,不幸中箭身死,鲜血溅在惠帝的战袍上。惠帝很受感动,不让内侍洗去这件战袍上的血迹,表示他非常赞赏和怀念他的高贵品质。

磨杵成针

【释义】杵:舂米或捣物用的棒槌。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出处】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唐代着名的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10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

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好玩的习惯,因此不用功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后,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烦心起来,便到野外去游玩。在一条小河边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用力磨一根大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惊奇极了,说:“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针,能行吗?”

老婆婆笑笑说:“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受此启发于是下决心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着名的诗人。

磨穿铁砚

【释义】表明意志坚决,刻苦读书,居然将铁的砚台也磨穿了。

【出处】宋·欧阳修《五代史记·晋书·桑维翰传》。

五代时有一个主考官很迷信。有一年他在阅卷时,看到里面有个考生名叫桑维翰。就满脸不悦地说:“叫什么不好,偏叫“丧门汉”,很不吉利,就算此人才高八斗也不能录用。”

桑维翰知道自己落榜的原由后,愤怒地说:“我要写一篇文章,来破除这种迷信做法!”

他写了一篇题为《日出扶桑赋》的文章。原来,传说古代东方有棵大神木,名叫扶桑,太阳就是从扶桑那儿出来的。桑维翰认为,太阳出来的地方的扶桑尚且跟“桑”字有关,他的姓又有什么不吉利的呢?

有人规劝他不必为了考取进士去触犯当权者。桑维翰坚定地说:“我志向已定,就是要考取进士!”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桑维翰请铁匠打铸了一块铁砚,并拿了铁砚给熟识的人看,向大家表示:“除非这铁砚磨穿了,我才不去考进土。”

后来,桑维翰终于考取了进士。

燃眉之急

【释义】像火烧眉毛那样的急迫,比喻情势急迫。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日益剧烈,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势力更扩大了不少,野心也随之膨胀,想吞东吴灭刘备,一统天下。孙权派密使鲁肃与刘备联络,准备合力抗曹。

诸葛亮到东吴以后,孙权帐下的谋士,纷纷起来和他辩论。张昭用带有责问的口气对诸葛亮说:“我们很久以前就知道,先生居住在隆中的时候,常常拿自己来比作春秋时的管仲、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桓公成为诸侯的盟主;乐毅替燕国出兵伐齐,连下七十余城!现在刘备得到你之后,你不但不能帮助他强大起来,反而失去了新野,丢弃了樊城,当阳长阪坡吃了败仗,又逃到了夏口去,像燃眉一样的焦急,你哪里比得上管仲、乐毅的万分之一呢?”

诸葛亮当场舌战群儒,妙语横生,反把张昭等人驳得哑口无言,终于促成了“赤壁之战”的孙刘大联盟。此故事中张昭的话,后来演变成了“燃眉之急”这句成语。

霓裳羽衣

【释义】本意是指珍贵的丝绸和羽毛织成的衣服。后成为一种舞蹈和乐曲的代称。形容精美无比使人如入仙境的音乐、舞蹈。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十二录·逸史》。

中秋之夜,天上一轮明月往往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开元年间的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唐玄宗也在遥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对着那一轮圆盘忘情地赞叹。方士罗公远便讨好地问道:“陛下是否愿意到月中游览一番?”

唐玄宗很乐意,罗公远便取出身边的拐杖,用力向空中掷去,拐杖到了天上,顿时化成一座银色的大桥。罗公远请唐玄宗踏桥登月。月宫前面宽广的庭院里,几百名身穿雪白丝绸衣服的仙女翩翩起舞,舞姿轻柔,那一支舞曲尤为动人。罗公远告诉说:“这是天上的仙乐,叫霓裳羽衣。”唐玄宗暗暗记下了乐谱。

回到皇宫,唐玄宗召乐师按记下的乐谱、声调作出了《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最宠爱的杨贵妃按他月中所见,穿上雪白的衣裙,轻舒广袖,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仙乐、美女、舞蹈使唐玄宗陶醉不已,以至终日沉缅其中,几乎忘了治理国事。

鹬蚌相争

【释义】鹬:一种长嘴的水鸟。蚌:一种硬壳的水生动物。鹬和蚌相互争斗。比喻双方相争不下,结果两败俱伤。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战国七雄之间经常相互攻伐,到了战国末期更是愈演愈烈,战争几乎接连不断。有个叫苏代的听说赵国又要去攻打燕国,就急忙赶到惠王的王宫去劝阻。他先向赵惠王说了个寓言故事:

一天,蚌趁着天晴,张开两片硬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见了,快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钳住鹬的嘴不放。

鹬鸟啄肉不成,嘴反被钳住,便威胁蚌说:“好吧,你不松开壳就等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把你干死?”

蚌毫不示弱地回敬说:“好吧,你的嘴已被我钳住。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把你饿死!”

就这样,蚌和鹬鸟在河滩上互相争持,谁也不让谁。时间一长,它们都精疲力竭。正好有个渔翁经过这里,见到它们死死缠在一起,谁也不能动弹,便轻易地把它们一起捉住拿回了家。

苏代讲完这个故事后,又对赵惠王说:“如果赵国去攻伐燕国,燕国竭力抵抗,双方必然长久相持不下弄得疲惫不堪。这样,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那样坐收其利。请大王认真考虑再作决定。”

赵惠王觉得苏代说的很有道理,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后来,人们从苏代讲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引申出成语“鹬蚌相争”,并常和“渔翁得利”一起连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往往用来比喻双方相争,结果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获利。

罄竹难书

【释义】罄:空,尽;竹:指竹简;书:写。砍尽竹林制成竹简,也难写完。比喻罪恶太多,无法写完。

【出处】后晋·刘帟等《旧唐书·李密传》。

隋炀帝杨广昏庸无耻,骄奢淫逸。又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侵略外邦。使人民活在苛政与兵乱之中,终于人民不甘压迫,纷纷起义抗隋。

在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有一支是翟让领导的义军。它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称为瓦岗军。起义军中有许多是渔猎手,勇敢善战。翟让骁勇而有胆略,队伍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早在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越国公杨玄就感到农民起义纷起的时候起兵反隋,但不久即战败而死。他的手下李密,在失败后被捕,但在押送途中逃脱。大业十二年,他投奔瓦岗起义军,游说翟让联合附近各起义军,取得对隋军的作战胜利,从而取得了翟让的信任。次年,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

李密取得大权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以及吸引隋朝的文武官员来投奔他,便在进攻隋都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讨伐炀帝的檄文(一种用以晓喻、征召、声讨等的文书),号召各方人士推翻隋朝的统治。檄文在历数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

翟让后被李密所杀,这对瓦岗军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大业十四年,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等缢杀。同年,李密入关降唐,但不久因反唐而被杀。

螳螂捕蝉

【释义】蝉:知了。螳螂捕捉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边。比喻为了眼前利益损害别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计他。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准备攻打楚国,怕臣子反对,下了一道命令:谁敢劝阻出兵,就砍下谁的脑袋。一些大臣认为,攻打楚国即使取胜,但后防空虚,别的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结果仍然不妙。因吴王已下了死命令,谁也不敢再去进谏。

在侍候吴王的人中有个少年,也认为攻楚会造成后患,应该劝吴王别这样做。但他不敢直说,于是采取了另一种办法。

一天,他拿了一只弹弓,在王宫后园寻找目标打鸟。但他在花园里转来转去到第三天,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透了,还是不停地转悠。

他的行动被吴王发现了,问他是否打着鸟,他说没有打着,但见到了件有趣的事,吴王很有兴趣地要他说出来,于是他说道:“臣在打鸟的时候,看到园子里一棵树上有只蝉,蝉高高地停在树上,自得地鸣叫着,同时饮喝露水。这蝉不知道螳螂正在它的背后。那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将要去捕捉蝉,但螳螂却不知道黄雀正在它的身后呢?”

“那黄雀要干些什么呢?”吴王插话说。

少年接着说:“那黄雀伸长脖子,正想把螳螂吃掉,却不知道我的弹弓已对准了它,即将把它弹死。蝉、螳螂和黄雀这三只小动物,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它们的后面有危险啊!”

吴王这时才理解到,原来这少年是在规劝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攻打楚国,以免造成祸患。这个道理讲得对,于是,他下令停止出兵。

豁然开朗

【释义】豁然:开阔、通达。开朗:宽敞、明亮的样子。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比喻性格乐观、爽快或形容经过学习、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

晋朝作家陶渊明名潜,他在田间隐居时作了一篇文章《桃花源记》。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的太平世界——桃花源。文中写一个划着船打鱼的渔夫,在溪流的源头发现山下有个洞口,洞里好像还有点亮光。便留下船,自己从洞口钻了进去。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这一段的原文是这样的: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后来便引申出成语“豁然开朗”。

孺子可教

【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值得教诲,可以造就培养。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西汉初期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原先是韩国的贵族,祖父和父亲都当过韩国的相国。秦始皇统一全国时,灭了韩国。张良曾去刺杀秦始皇,但是失败了。后来他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北)躲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