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三)
45881100000004

第4章 苏军的全面反攻

1.解放列宁格勒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

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起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1944年1月20日,苏军第2突击集团和第42集团军在列宁格勒西南罗普沙地域胜利会师。从1月31日至2月15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在数个方向上推进了50~120公里,进至纳尔瓦河、普斯科夫湖以北、谢列德卡、普柳萨、希姆斯克一线。因进攻地带大大缩小,沃尔霍夫方面军于2月15日被撤销,其所属各集团军转隶给列宁格勒方面军。

这时,苏军统帅部给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下达了新的任务,命令列宁格勒方面军以右翼集团解放纳尔瓦市,突破德军纳尔瓦筑垒地域,尔后向波亚尔努方向、维利杨迪、瓦尔加方向、塔尔上、威鲁方向继续发起进攻;以左翼集团紧紧追击向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方向退却之敌,阻止德军撤往后方防御地区并在此组织坚固防御。为此,列宁格勒方面军决心以主力攻占奥斯特罗夫地域,迂回普斯科夫,强渡韦利卡亚河,尔后向里加方向发起进攻。

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以左翼2个集团军的兵力突破普斯托卡东南地域德军的防御,夺占伊德里察以北韦利卡亚河上的渡口,占领奥波奇卡、齐卢佩一线,尔后与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集团协同,击溃奥斯特罗夫地域的德军集团,此时,右翼2个集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了当面之敌。

2月下半月,2个方面军密切协同,取得了新的战果。列宁格勒方面军以第2突击集团军的兵力扩大纳尔瓦河西岸的已占地域,使其正面宽达35公里,纵深达15公里。第42、第67集团军追击敌人,从北面和东面进抵普斯科夫。第8、第54集团军肃清了沿姆沙加河和合郎河中间阵地的敌人后,攻占了波尔霍夫,进逼奥斯特罗夫。方面军左翼部队经过15昼夜苦战,粉碎了德军在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的抵抗,向前推进了50~160公里,进抵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但未能从行进间突破该地域。

此时,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的左翼集团,在伊德里察方向的进攻也十分顺利,对德军第16集团军构成了合围的威胁,迫使德军开始在宽大正面上撤退。但由于未能及时发现敌人的退却企图,未能及时组织强有力的追击,德军得以实施有组织的退却,把大量兵力兵器撤至奥斯特罗夫以东、诺沃尔热夫、普斯托什卡一线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进行有组织的顽强抵抗,使苏军前进受阻。

3月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集中左翼集团的兵力,对普斯科夫的德军发起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中旬,才突破了普斯科夫以南德军坚固筑垒地域,前进约13公里,切断了普斯科夫通向奥斯特罗夫的交通线。这次进攻的目的旨在牵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使之不能抽调到南翼危急的方向上去。

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虽然进展迅速,但仍未能完成苏军统帅部规定的全部任务,即未能向瓦尔加、威鲁、里加、卡拉萨等方向发起进攻。

尽管如此,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仍然取得了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在进攻过程中,苏军在宽达600公里的正面上突破了德军的坚固防御,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220~280公里,在伊尔门湖以南向西推进了约180公里,几乎解放了列宁格勒州全境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进入了爱沙尼亚境内,为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2.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全境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上,从波列西耶到黑海,从第聂伯河到喀尔巴际山的广阔地区内,苏军和德军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兵器,双方参战总兵力约达400万人,火炮4.55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00余辆,作战飞机4000余架,展开了争夺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克里木的一场大规模会战。

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克里木,是苏联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农粮充裕的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苏军来说,解放这一地区就可以将德军驱出国境,进至喀尔巴吁山脉,进入东欧国家,进而向巴尔干推进。对德军来说,守住这一地区就可以稳住防线,争取到喘息的时间,调整部署,伺机反击;否则,将全线溃退,陷入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绝境。因此,苏德双方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大的决心和力量在该地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的争夺战。

乌克兰第1方面军主要进攻集团积极作战,粉碎了德军在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地区的反突击;其左翼第18集团军经过激战攻占了赫梅尔尼克城,第38集团军从行进间强渡了南布格河,于3月20日解放了文尼察;右翼第13集团军向前推进了80公里,于3月20日进抵勃罗得城。尔后,该方面军主力在得到第1坦克集团军等兵力兵器的加强之后,于3月21日再次从北向南发起进攻。3月23日,第1坦克集团军解放了乔尔特科夫。次日晨,其先头部队从行进间强渡德涅斯特河。3月29日,又渡过普鲁特河,攻占了切尔诺夫策。第4坦克集团军向卡美涅次—波多耳斯基实施进攻,从西面包围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3月26日,攻占卡美涅次—波多耳斯基城。第1集团军和第3坦克集团军在该城以北实施进攻,方面军左翼第18、第38集团军等部队在该城以东和东北方面实施进攻,与在南面实施进攻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部队,构成了对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合围的威胁。

乌克兰第2方面军于3月17日开始在宽达100公里的地带上从行进间强渡南布格河,并攻占了德涅斯特河地区,进入该地区中心城市卡缅卡,开始了解放摩尔达维亚的作战。

乌克兰第3方面军于3月26日发起敖德萨战役,以求击溃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战役中,第46、第8集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和第23坦克军组成主要突击集团,向拉兹杰利纳亚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从西北面迂回敖德萨。第57、第37集团军组成右翼集团,向蒂拉斯波尔实施进攻,第6、第5、第28集团军组成左翼集团,沿黑海沿岸向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实施进攻。

3月28日,右翼第57、第37集团军利用相邻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战果,迅速将主力渡过南布格河,在45公里宽的正面上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并向纵深推进了25公里。左翼第6、第5、第28集团军经过激烈战斗,攻占尼古拉耶夫,并开始强渡南布格河。鉴于右翼发展顺利,方面军司令员遂将第23坦克军和骑兵机械化集群从该方向投入交战,向蒂拉斯波尔和拉兹杰利纳亚方向,追击溃逃之敌,4月5日,攻占了拉兹杰利纳亚,4月7日,进抵德涅斯特河口,从西南封锁了德军的退路。4月9日,苏军从行进间突破敖德萨城北防御,经过一整夜激战,次日解放了敖德萨全城。4月11~14日,苏军继续进攻,进抵德涅斯特河,并从几处渡至河西岸。但在此遭到德军有组织的抵抗,德军在此投入新锐兵力,多次进行反突击。5月6日,根据统帅部命令,苏军就地转入防御。

从1943年12月底到1944年4月底,苏军发起的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苏军向西推进了250~450公里,到达喀尔巴吁山山麓,把德军南方战线截成两段,使德军南线瓦解,受到惨重损失。

3.解放克里米亚半岛

1944年4月13日,两年前从苏联手中被夺走的、位于黑海中的刻赤半岛,很快又要回到苏联手中。在过去的两天内,苏联军队在克里米亚取得了巨大进展。他们于4月11日收复了主要沿海城市,包括重要的工业港口敖德萨。4月13日,苏联军队稳固地驻扎在距克里米亚首都辛菲罗波尔贝贝英里的地方。苏联黑海舰队阻止了德军从水路撤退。苏联轰炸机横扫海岸线,将轴心国军队进一步逼向内陆。苏联空军刚刚开始轰炸位于塞瓦斯托波尔西南240英里的罗马尼亚港口康斯坦萨。雨季结束,克里米亚的飞机场变干,容易接近。苏联飞机可以很容易地往返于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等地区之间。混乱的轴心国军队没有预定的陆地逃跑路线。美联社和合众社估计,有10万德国军队驻扎在克里米亚。然而,没有人能猜出,现在究竟有多少德军在守卫塞瓦斯托波尔。那座位于克里米亚西南端的城市是一座极为重要的海军基地,德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敖德萨解放的消息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斗志。在这座城市落入马利诺夫斯基将军的军队手中的几小时后,莫斯科礼炮齐鸣,放出红、白、绿三色的照明弹,来庆祝这一重大胜利。马利诺夫斯基的高兴还有他自己的原因:他自己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敖德萨人。

然而,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上面,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数万德军不堪一击,而克里米亚岛也在德军第17集团军被歼灭后被苏军解放。此役,德军陆上损失10万多人,海上损失4万多人,并且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装备。

4.芬兰退出战争

在苏军解放列宁格勒州之后,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集团和卡累利阿方面军又开始了在西北方向上对卡累利阿之敌进攻,目的在于解放芬兰,迫使芬兰退出战争。

经过周密的战役准备,1944年6月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部队开始在卡累利阿地峡对维堡方向发起进攻。在猛烈的长时间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6月10日晨,第21集团军转入进攻,顺利突破了芬军防御阵地。当日,即突破敌第一防御地带,前进了14公里,突破正面宽达20公里。与此同时,第23集团军也转入进攻。2个集团军迅速向两翼和纵深发起进攻,扩大战果,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突入敌防御纵深达24公里,突破口正面宽达40公里,并于6月13日进抵敌第二防御地带,但未能从行进间突破。该地带是芬军卡累利阿地峡防御体系的核心,其工事更为坚固,敌军企图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军突破第二防御地带。

考虑到芬军主要兵力集中于维堡公路地带,方面军遂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到左翼,即濒海公路方向。6月14日,苏军对敌第二防御地带发起冲击,经过激烈战斗,于6月17日前突破了该地带,并迅速向纵深和翼侧发起进攻。芬军急忙从南卡累利阿调来2个师和1个旅,以加强维堡地域和武奥克萨河地区的防御力量。但是,仍然无法阻止苏军的进攻。

6月1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部队突破了第三防御地带和维堡外围防御地带;6月20日,第21集团军攻占了维堡城,并向维堡西北推进10~12公里;第23集团军肃清了武奥克萨河南岸地区的敌人,并占领该河北岸部分地区;后调来的第59集团军部分兵力,协同波罗的海舰队,肃清了维堡湾诸岛屿的敌人。至此,卡累利阿地峡和维堡地区的战役即告结束。

与此同时,卡累利阿方面军于6月21日发起进攻,当日,第7集团军强渡了斯维尔河,突破了芬军主要防御地带,并沿拉多加湖向纵深推进约6公里;第32集团军随后也发起进攻,向梅德韦日耶哥尔斯克方向实施突击,当日向前推进约16公里。到第2日日终前,第7集团军突破口正面已达60公里,纵深达12公里。芬军开始向第二防御地带仓皇退却。6月23日晨,为了配合正面进攻,海军独立第70、第3旅在敌后方图克萨河与维德利察河之间地带实施登陆,切断了敌后退的公路和铁路,迫使敌人只能沿乡间土路逃命。第7集团军经激烈战斗,于6月25日突破敌第二防御地带,并攻占奥洛涅茨城。6月28日,第32集团军部分兵力与第7集团军一部协同,解放了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城。

整个7月份,卡累利阿方面军仍在继续发起进攻。7月9日,第7集团军前出至洛伊莫拉地区;10日攻占了皮特凯兰塔。21日,第32集团军进至伦贡瓦拉以东苏芬边界地区。

8月初,斯维尔河和彼得罗扎沃茨克地区的进攻战役即告结束。在此过程中,卡累利阿方面军向前推进200~250公里,解放了芬兰的大部领土。

芬兰新任总理哈克策尔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署条约,芬兰除了归还1940年占据的领土之外,还须割让佩萨莫、租借波特拉和乌德给苏联。

5.解放白俄罗斯全境

1944年6月下旬,苏军进逼白俄罗斯境内的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博布鲁伊斯克以东一线,并沿普里皮亚季河一直延伸到科韦利。

德军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防线构筑了周密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工程。整个防御纵深达250~270公里,防御地区都构筑在河流的西岸和制高点上,防御地区内的所有居民地都构筑有防御工事。在有森林和沼泽地的地段,也构筑了有支撑点和抵抗枢纽的防御。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莫德尔元帅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一筹莫展。6月23日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发起进攻,强渡了巴夏河,并于6月25日进至距敌防御前沿25公里处的列斯塔河地区。6月26日,在突破列斯塔河的防御地区后,开始向什克洛夫、莫吉廖夫方向追击退却的德军第4集团军部队。6月26日晚,方面军前出至英吉廖夫以北第聂伯河,并以一部兵力在普列希齐以西从行进间强渡了该河。同日,第33、第50集团军也开始追击退却之敌。6月27日午前,在第聂伯河上架设了两座桥,这对坚守和扩大登陆场起了很大作用。6月28日,方面军主力渡过了第聂伯河,并以强硬手段攻占了德军在明斯克接近地的重要防御枢纽部莫吉廖夫,攻占了什克洛夫市和贝霍夫市。至6月28日日终前,方面军前出至德鲁季河和第聂伯河河间地带,从而为直接进攻明斯克,与其他方面军协同合围并消灭该城以东德军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罗加乔夫以北和帕里奇以南两地域向博布鲁伊斯克总方向对敌实施向心突击,围歼敌军博布鲁伊斯克集团,尔后向普霍维奇和斯卢茨克进攻。6月24日,在进行了2小时零5分钟的炮火准备和在南段实施了短时间的航空火力准备之后发起进攻。第一天,第3、第48集团军仅攻占了德军两道堑壕;第65、第28集团军突破了敌人防御正面达30公里,纵深5~10公里;坦克第1军进入突破口后,向前推进了20公里。次日,投入战斗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向西北方向进攻,向德军的防御纵深推进,于6月26日前出到格卢斯克附近的普季奇河,并在一些地段强渡成功。6月26日夜间,坦克第1军成功地实施机动,切断了由博布鲁伊斯克向西和向西北的道路。空军第16集团军对退却之敌和别列津纳河的渡口连续实施突击,以强大火力支援地面部队进攻行动。坦克第9军于进攻的第2天,在第3集团军地带投入交战后,急速向前挺进,于6月27日晨开始从北面迂回博布鲁伊斯克,与坦克第1军会合,从而完成了对博布鲁伊斯克东南地域总数达4万人的敌军集团的合围。方面军部分兵力肃清被围集团,而主力则继续向明斯克和斯卢茨克发起进攻。第3、第28集团军随快速部队跟进,向合围的对外正面挺进,而第48、第65集团军则向合围的对内正面推进。6月27日,对内正面的西北地段只有2个坦克军的部队掩护,因为步兵兵团尚未到达。而被围敌军恰在这个地段开始准备突围,企图与第4集团军的部队会合。在这种情况下,方面军司令巧妙地使用了方面军航空兵。空军第16集团军的526架飞机,以25~30架飞机的编从行动,连续不断地对被合围的敌军实施了达1个半小时的突击,致使准备突围的德军集团纷纷溃散,损失惨重。6月28日,第48集团军彻底消灭了被围之敌。6月29日,解放博布鲁伊斯克市。经过6天的进攻,苏军彻底粉碎了防守在维捷布斯克和博布鲁伊斯克的德军集团,在莫吉廖夫方向也已突破敌防御正面。德军遭到巨大失败后,遂从西德维纳河至普里皮亚特河的宽大正面上退却。苏军向前推进100~150公里,接着又对斯普利波文茨杨内、明斯克和斯卢茨方向展开了进攻,紧追逃敌,以便在明斯克以东地区合围德军第4集团军的主力,阻止德军在白俄罗斯建立绵亘的防线。

这时,德军统帅部决心不惜任何代价阻止苏军的进攻,6月28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恩斯特·布施元帅被撤职,改由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官瓦尔特·莫德尔元帅兼任。在苏军的迅猛攻势下,德军统帅部竭力西撤自己的军队,以免被苏军合围。

此时,苏军在鲍里索夫卡地域、奥西波维奇地域作战的各方面军快速兵团,距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仅100公里;而向明斯克方向撤退的敌军主力则距明斯克130~150公里,且无法摆脱从东南进攻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此情况下,苏军统帅部于6月28日给各方面军下达了合围并歼灭德军第4集团军的任务。

苏军统帅部决心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左翼以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一部向明斯克方向实施迅猛的向心突击,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协同,合围并粉碎敌第4集团军基本兵力,解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同时,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右翼、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一部,继续向西迅猛进攻,消灭德军行进中的预备队,为向希奥利艾、考纳斯、华沙等方面发起进攻创造条件。

各方面军未经休整即发起进攻。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6月29至30日进抵别列津纳河,在数处强渡了该河,开始向明斯克迅猛前进。7月3日,第2坦克军首先突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在明斯克方向和巴拉诺维奇方向追击德军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也同样进展顺利。该方面军快速兵团(第1军坦克)于7月2日夜间从南面迂回明斯克,并前出至东南郊,在此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会合。这样就完成了对德军第4集团军基本兵力、第9集团军部分兵力的合围。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也同时向明斯克方向进攻,以牵制、分割和消灭德军各部队,不让其脱离和迅速西逃。苏军航空兵牢固掌握制空权,实施了强大突击,使敌人难以有计划地撤退军队和调遣预备队。游击队在敌退路上设伏,袭击德军司令部和个别部队,夺占渡口,实施侦察。至7月3日日终前,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德军已被完全肃清。7月4日,白俄罗斯第3、第1方面军进抵纳罗奇湖、莫洛杰奇诺、克拉斯诺耶、斯托尔布齐、涅斯维日一线。

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第4、第6、第43集团军和空军第3集团军,未作战役间歇便对当面北方集团军、第16集团军各兵团和中央集团军群第3装甲集团军一部兵力发起进攻。德军统帅部为了扼守波洛茨克并将它变成坚固的防御枢纽部,在该市附近集中了一个辖6个步兵师的强大军队集团。苏军则决心从东北和南面实施向心突击,围歼敌军波洛茨克集团。苏军第4集团军以其左翼向科特利亚内、波兹德尼亚基、多赫纳里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便从西北迂回波洛茨克。第6集团军右翼各兵团从西南迂回波洛茨克,其基本兵力则会同第43集团军向格卢博科耶、希文恰内方向实施进攻。空军第3集团军对进攻军队实施航空火力支援和航空兵掩护。

6月29日,苏军第4、第6集团军各兵团转入对波洛茨克的进攻,在粉碎敌人抵抗之后,开始包围波洛茨克集团两翼;7月1日,前出至波洛茨克东郊和南郊。第6集团军基本兵力和第43集团军至7月1日日终,前进到格尔马诺维奇、格沃兹多沃、多克希齐一线,各坦克兵团则突向季斯纳河。经两天激烈巷战,至7月4日凌晨,全部解放波洛茨克。方面军左翼迅猛追击退却的德军兵团,至7月4日日终前向西推进约110公里,并前出至奥普萨、科贾内、纳罗奇湖一线。

7月初,苏军以平均每昼夜20~25公里的速度,在12天内推进225~28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的大片土地,法西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到惨败,其主力已被合围。

6.解放西乌克兰和波兰东南部

为彻底收复乌克兰和解放波兰东南部,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决心以120万人、2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9万门火炮、3000架作战飞机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为莫德尔元帅)企图以90万人、9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6300门火炮、700架作战飞机,依托完备的防御体系,将苏军阻止在布格河以东。

1944年7月13至27日,苏军右翼和中央2个突击集团,分别向俄罗斯拉瓦方向和利沃夫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左翼向斯坦尼斯拉夫、德罗戈贝奇方向实施辅助突击。22日,苏军围歼德军布罗德集团8个师。27日,苏军主力收复利沃夫。

7月28日至8月29日,苏军主力于右翼向西发起进攻,7月30日强渡维斯瓦河。8月18日,苏军解放桑多梅日,后将这一地域的维斯瓦河西岸登陆场扩大到正面75公里,纵深55公里。

此役,苏军全歼德军8个师,重创32个师,解放了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南部,并在桑多梅日以西地域建立战役登陆场,为尔后向西发起进攻创造了条件。

7.解放保加利亚

到1944年8月,在巴尔干方向的态势,对苏军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形成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正确地判断了所面临的形势,决定在雅西和基什尼奥夫地区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8月20日,苏军经过炮火准备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27集团军在3小时内便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中午强渡了巴赫卢伊河,突破第二防御地带。第6坦克集团军进入突破口。下午2时,其所属第5坦克军投入交战,1小时后,第5机械化军也投入交战。该集团军的突然出现使德军震惊不已。苏军坦克兵利用这一有利态势,迅速前出到沿马雷山构筑的敌第三防御地带。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进攻也很顺利,日终前,第37、第46、第57集团军突破了敌主要防御地带,向纵深推进12公里,在某些地域楔入了敌第二防御地带。战役第一天,两个方面军推进10~16公里,敌损失9个师。

8月21日,第27集团军粉碎敌顽强抵抗后,与第6坦克集团军和航空兵协同,进行了夺取马雷山第三防御地带的战斗。第52集团军利用当天进入交战的第18坦克军的战果,击溃了敌军,中午解放了雅西市。这时,近卫第7集团军在第23坦克军的配合下占领了特古伏鲁莫斯市。经过两天战斗,乌克兰第2方面军突破敌40公里深的3道防御地带,把突破正面扩大到65公里,形成了迅速追击敌人和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的有利态势。乌克兰第3方面军打退敌步兵和坦克的反突击后,经过两天战斗,推进近30公里,把突破正面扩大到95公里。空军第5、第17集团军出动飞机6350余架次,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

为了尽快全歼敌人,8月21日傍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达命令:各方面军尽快在胡希地域封闭合围圈,歼灭敌军集团,以开辟进至罗马尼亚主要经济政治中心的道路。

8月23日日终前,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6坦克军前出到伯尔拉德地域。第18坦克军打响了夺取胡希的战斗。当天,乌克兰第3方面军近卫第4军和第7机械化军已前出到普鲁特河渡口,完成了正面向东北的防御。次日,第52集团军和第18坦克军解放了胡希,并前出到普鲁特河,在那里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部队会师。德军25个师有18个师陷入合围。在合围的对外正面也同时展开了进攻。到8月24日日终前,苏军已推进到距被围敌军85~100公里处。这时,乌克兰第3方面军左翼与第46集团军与近卫机械化第4军部分兵力和强渡德涅斯特河湾的登陆兵协同,在航空兵和黑海舰队、多瑙河区舰队的舰艇支援下,合围了罗军第3集团军,该集团军很快投降。到8月27日日终前,在普鲁特河以东被围的敌军集团也停止了抵抗。苏军2个方面军同时向布加勒斯特和伊兹梅尔方向发起进攻。8月26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全境解放。8月27日,福克夏尼筑垒地域已被突破。到8月29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解放了土耳恰、加拉茨、布斯伊拉、康斯坦察和苏利纳等市。至此,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宣告结束。到9月3日,被围德军零星集群被彻底肃清。

通过8月20日至9月3日的作战,苏军共歼敌22个师,其中含被围的18个师,消灭了第一线罗军的几乎全部师,使敌遭受重创。苏军则向纵深推进320~350公里,进入了罗马尼亚内地,并接近了保加利亚边境。

1944年9月19日,保加利亚被苏联红军在东欧的步步进逼吓破了胆。在与苏军短期交战之后,它断绝了与德国的所有联系,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并于本周建立了新政府。新政府在共产党支持者基蒙·乔治夫上校的领导下,开始流放并监禁那些对保加利亚与柏林纳粹政府相勾结负有责任的人。保加利亚是在苏联在其邻国南斯拉夫取得胜利后做出这种改变的。苏联统帅约瑟夫·斯大林在莫斯科电台高兴地宣布:“保加利亚已经不再是德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中心了。”

8.解放波罗的海大部分地区

列宁格勒会战结束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为舍尔纳大将)和中央集团军群第3装甲集团军,约70万人、12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退守波罗的海沿岸,企图在第1航空队和第6航空队一部近400架作战飞机支援下,阻止苏军向东普鲁士突进。为收复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戈沃罗夫),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第3方面军(司令分别为巴格拉米扬大将、叶廖缅科大将、马斯连尼科夫大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一部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共90万人、30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75万门火炮、2640架作战飞机,于9月中旬发起波罗的海沿岸战役。

1944年9月14日至27日,苏军先后发起里加战役和塔林战役,收复了爱沙尼亚及其首府塔林,但在里加接近地进攻受阻。其后,在1944年9月28日至11月24日。苏军继续实施里加战役,并发起梅梅尔战役和蒙海峡群岛登陆战役,10月13日攻占拉脱维亚首府里加,11月24日收复蒙海峡群岛。

此役,苏军全歼德军29个师(旅),收复了除库尔兰半岛和梅梅尔地域以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所有领土,为突入德国境内和解放东普鲁士创造了条件。

9.解放南斯拉夫

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苏军击溃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获得解放。苏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境内并进抵南斯拉夫边境。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44年9月,铁托元帅(左一)和苏联元帅托尔欣(左二)分别代表南苏两国军队最高统帅部签署联合作战协议。至1944年秋,苏南军队合力对驻塞尔维亚的敌军,特别是在贝尔格莱德方向的敌军实施决定性突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贝尔格莱德进攻战役是从9月28日第57集团军转入进攻开始的。该集团军在航空兵支援下突破敌边境防御地区,越过东塞尔维亚山脉,于10月8日进抵摩拉瓦河,并从行进间强渡了该河,在西岸夺取了两个登陆场,保障近卫机械化第4军于10月12日进入交战。集团军向南斯拉夫腹地推进130公里。多瑙河区舰队一方面对进攻的苏军实施了支援,可靠地保障了第57集团军右翼,另一方面还担任军队、技术兵器和各种物资的输送工作。

贝尔格莱德战役以强攻贝尔格莱德而告结束。敌军为了扼守南斯拉夫首都,从德军的几个师以及塞尔维亚志愿军和俄罗斯警卫军(自卫军)中调来一些部队和分队,并有40辆坦克,约170门火炮和迫击炮。在贝尔格莱德周围设置了地雷爆炸性障碍物以加强防御。德军指挥部力图在该城接近地牵制住苏、南军队的大量兵力,以便使德E集团军群的部队从希腊撤往匈牙利。苏、南两国军队为了密切协同攻下贝尔格莱德,曾召开指挥部联席会议,详尽讨论了强攻计划。

10月14日,近卫第4机械化军军长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员,最后协调了双方军队强攻贝尔格莱德的行动计划。强攻贝尔格莱德的计划规定:在狭窄的地段上从南面实施正面突击,尔后沿离心方向发展突击,分割德军守备部队并予以各个歼灭。还规定,占领萨瓦河和多瑙河上的桥梁。参加强攻贝尔格莱德的苏军是:近卫第1机械化军,3个步兵师,3个炮兵旅,16个炮兵团、迫击炮团和自行火炮团,1个高射炮兵师和3个高射炮兵团;南斯拉夫军队是:无产者第1军和第12军,共8个师。这些兵力的强攻行动,由空军第17集团军和多瑙河区舰队实施火力支援。解放贝尔格莱德的战斗自10月14日起,一直延续到20日止。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在头两天,进攻部队就把敌军集团切割成几个部分,并摧毁了该市南郊和东郊的大部分支撑点。至10月20日日暮时分,苏、南两国军队在航空兵和多瑙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以强攻占领了德军在贝尔格莱德的最后一个据点卡列梅格丹要塞。在巷战中击毙德军1.5万人,俘9000人。

贝尔格莱德战役之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继续同德军占领者作战。至1945年初,他们解放了大部分国土,至5月7日,南军彻底粉碎了伊斯的利亚半岛和斯洛文尼亚沿海敌军的抵抗。至此,南军几乎解放了南斯拉夫的全部领土。德E集团军群残余部队垂死挣扎,千方百计地想冲出合围圈向英军投降未遂,继续被围困在斯洛文尼亚和奥地利。歼灭E集团军群的战斗从5月8日开始至15日结束。尽管德军技术装备水平遥遥领先,最终还是输给了得道多助的南斯拉夫军民。仅1945年,敌人在南斯拉夫就丧失30多万人,并损失许多武器、技术装备和其他军事装备。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结束,在南斯拉夫人民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10.进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区

1944年10月7日至11月1日,苏军在苏联的佩特萨莫和挪威的希尔克内斯北极地域实施了第十次突击,15日解放佩特萨莫,25日攻占希尔克内斯市。至10月底,苏军推进150公里,进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