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为了周绮思采用了当代先进技术:全静脉营养疗法。不是没有肠子了吗?靠吃东西是不行了,那么,将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通过静脉血管输送进人体,不是照样可以维持生命吗?
“我们在消毒条件下调好营养液,每晚临睡前将输液针头插入橡皮帽,到天明2000毫升输完,一天的营养全在里头啦!”中山医院麻醉科蒋豪教授对正在采访周绮思的报社记者说道。
这时,周绮思拉开毛衣领口,露出前胸的一段输液导管,导管端有一个橡皮帽封口,这儿应就是每天营养液输入的部位,是输液导管通向颈胸部的大静脉。
“那你感到嘴馋吗?”记者问道。
“手术后2年我就开吃戒了,不论甜咸荤素,一日三餐不误。”周绮思笑着说。
记者有些迷惑不解,小肠全切除,怎么又开吃戒?
“尽管吃什么对她来说都是白搭,因为没有肠子吸收营养,而维持生命的营养全靠静脉输入,吃东西仅仅是解解馋。”负责治疗的医生作了解释。周绮思就是依靠全静脉营养疗法生活至今,整整6年过去了,一切安然无恙,而且这位33岁的妇女在1992年5月4日还通过剖腹产生下了一个体重2020克的女孩子。
这的确是奇迹,世界医学史上还没有过采用全部静脉营养疗法连续6年以上又能生养孩子的报道。
全静脉营养疗法的问世,今天救活周绮思这样的病人,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它是经过无数医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当代医学,凡是在谈到维持人体生命营养问题时,谁都不会忘记两位有名的医学家摩尔和罗特,是他们对静脉营养和能量代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为全静脉营养疗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摩尔和罗特的最大贡献是查明了人类生存的能量代谢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观察、计算,以及根据前人的经验得出了非常重要的几个总结性论点:
——人体消化系统的确是吸收营养的重要场所,但是营养物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逾越消化系统这个环节,照样可以使人生存。
——维持生命有一个最基本的能量单位代谢要求,如果按能量卡路里计算,休息时,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能量25~30卡路里;轻度工作时为30~35卡路里;中等度工作为35~40卡路里;重度工作需要40卡路里以上。而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的人还需要在上述工作量基础上酌情增加能量。
——每克蛋白质和糖都可供给4卡路里能量,每克脂肪可供给9卡路里能量。同时还要补充必要的无机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摩尔和罗特的几个论点为全静脉营养疗法指明了方向,问题就变得十分清楚。凡是由于消化系统有病变而无法吸收营养时,只要按照一个人标准的能量需要,去寻找与制造从静脉途径输入的营养物质,然后从静脉按日输给,人就能活下来。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手、臂或腿上打了一次静脉针,尤其是注射一些浓度较高的药液或葡萄糖溶液,不消多少功夫,这根静脉就会变硬,甚至阻塞。所以要像平时输液那样采用上、下肢的浅表静脉,作为长期、甚至一辈子的静脉营养治疗,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看来,必须寻找良好的静脉途径,而且这类静脉途径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行:
——可以用于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可以较为直接地尽可能接近心脏。
——可以长期与连续地使用。
——使用时不妨碍本人的正常四肢活动。
1952年法国医生奥勃尼向医学界推荐了一条极好的静脉途径,即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
人体颈部下边左右前方各有一根锁骨。相传,古代江湖大盗被捕捉后,本领大的都会越狱而逃,可是在锁骨处穿上铁链,再也无法逃脱,由此而得“锁骨”之名。在锁骨的下方有一根锁骨下静脉,通向上腔静脉,而上腔静脉直接通向心脏,这是一条符合上述各项条件的静脉途径。因为,这里既有可能穿刺与插管进去,而且管腔较粗,药液或高浓度营养液通过这里很快进入上腔静脉。这里血液流速极快,营养液即时被送向心脏,所以不会因浓度太高而刺激静脉造成变硬或阻塞。
奥勃尼报告了10年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输液经验。在此基础上,到1960年世界医学界正式推荐这条静脉途径,由锁骨下静脉穿刺进入静脉,然后从中间插入一根静脉输液导管直达上腔静脉,并且长期保留应用。
能不能完全依靠静脉营养方法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截止到1961年,谁也没有把握。
1961年,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的杜特利克医生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探索一下。
一条健壮的猎犬被牵进实验室。施行麻醉后,杜特利克在狗的颈部作一个切口,寻找通向心脏较近的较为粗大的静脉,将一根细软又不容易压瘪的输液导管插进这根静脉,然后固定好导管,缝合好切口。然后,再也不给这条狗喂任何的东西,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由这根输液管输入,连续观察了36个星期,这条狗照样活得不错。
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以后。
杜特利克开始用这个方法治疗病人。1965年,他遇上一名先天性肠道闭锁的女婴。这个孩子从娘胎里生出来就是肠子闭塞不通,当然无法吃东西。于是这种全静脉营养疗法被用到她的身上,采取的静脉途径就是锁骨下静脉。这女婴居然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全凭这种疗法活了22个星期,以后由于家属不肯坚持这个治疗,终于死去。
1968年,村特利克经过将近10年的实践,在充满信心、踌躇满志的情况下,向医学界报告了他的实践心得。他将摩尔、罗特的理论,又将奥勃尼的静脉穿刺经验都融会贯通地结合起来,终于率先创用了全静脉营养疗法。当然,全静脉营养疗法,绝非像平时看到的输液那般简单,它要涉及到营养液的配制与调整,静脉液管的清洁、保养和调换,也要防止发炎、栓塞、静脉炎等并发症。但是,这种方法的发明,又多了一种拯救病人的“武器”。周绮思这样的病人获得新生,便是最好的证明。
起死回生的换心术
原民主德国影片《冷酷的心》中,善良的彼德为了摆脱穷困,把自己的心脏卖给了魔王——“荷兰鬼”。在森林魔窟中,魔王剖开彼德的胸膛,用石心换了他的血肉之心。从此彼德怀着石心,开始了他冷酷无情,损人利己的生活。这只是一则神话故事,但它不禁让人联想一个问题;人的心脏能够替换吗?
心脏对人的重要性,宛如引擎对汽车一样。汽车的引擎损坏后,只要换上新的,它就能继续奔跑。人的心脏损坏后,能不能把它更换一只呢?是不是能用别人献出的健康心脏,替换掉被损坏而不能继续工作的心脏呢?1905年,医学家卡洛尔首先在高级哺乳动物中作了试验;他将一条狗的心脏取出,接种到另一条狗的颈部皮下大血管上。这只移植的心脏,居然搏动了2个多小时。它说明哺乳动物的心脏离体移植是有可能的。
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心脏病折磨而倒下的病人日渐增多,人们对换心术的研究更予重视。1933年,有位名叫海曼的学者,重新做了狗与狗之间心脏移植的实验,仍然像卡洛尔做的那样,将移植心脏缝接在狗的颈部大血管上。这次手术后心脏跳动时间明显地延长。竟达到8天,医生们为此欣喜若狂。
紧接着,有位名叫德米霍夫的学者,作了另一模式的换心实验,不是将移植心脏缝接在颈部大血管。他先将一只狗的心脏切下,立即缝接到另一只狗的胸腔毫不费力地跳动着,有规律地输送着血液。到此,人们确信移植的心脏接到血管上,然后又阻断狗自己心脏的跳动,使它体内的血液跳动循环任务一下子转移给移植心脏。只见那只移植心脏是完全能发挥它的功能。这一成功是一个转折,因为利用移植心脏完全替代了原先自己心脏的工作,更大地激励医学家们的信念。
1958年,戈德伯格医生等用狗做实验,施行了一次真正的原位心脏移植术。也就是先将一只狗的心脏切下,立即缝到另一只已经预先切除掉心脏,依靠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在维持生命的狗的体内,所有的血管都按原来模样一一吻合接通,然后停止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这只接受全心原位移植的狗存活了整整117分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它告诉人们,完整地换一个心脏,照样能跳动一些时间。
1964年1月23日,又一次轰动医学界的创举开始了。美国有名的心脏外科专家哈代,首次将换心术用于人类。他从体重150磅的黑猩猩胸内取得心脏,为一例患高血压心脏病濒于死亡的老人做了换心手术。移植一完成,这个黑猩猩的心脏在老人身上立即有规律地跳动。但是遗憾的是,只经历了一个半小时,心跳停止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黑猩猩与人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生物学上属于异种,彼此的组织细胞不能相容,于是在人体上急剧地发生了排斥黑猩猩心脏的“排异反应”,所以这个心脏无法再发挥作用。这例手术虽然未能获得成功,可是它坚定了人们在人与人同种之间进行换心术的信心,也揭开了拯救处于死亡边缘患者的换心序幕。
在众多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医学家们对人类的心脏移植跃跃欲试。1967年12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市,伯德纳医生给一位久治不愈的心脏病患者施行了换心术,供心者是一位因车祸发生颅脑损伤死亡的年轻人。在车祸发生后不久,伯德纳医生及助手们迅速地取出了心脏,并且用低生理盐水灌注,暂时保存下来。另一边呢?宁静的手术室里那位54岁的病人早已躺在手术台上。经过低温麻醉,打开胸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模拟人体心脏搏动开始了工作。伯德纳医生将病变的心脏切除,随后切断肺动脉和主动脉。随即将那个年轻人的心脏从冰冻盐水中取出,放到病人原先那个心脏的部位。心包腔里灌注冰盐水,使供心保持低温,先将供心左心房与受心残留的左心房后壁吻合,再吻合供心与受心残留的房间隔,接着吻合右心房。等到左、右心房都吻合,再依次吻合主动脉与肺动脉,移植手术完成。
“供者心脏移植上去了,不知道会不会跳动?”伯德纳医生喃喃自语。伯德纳医生再一遍仔细检查所有吻合口是否漏血,在确认无误后,他用手轻轻地开始地按摩这只心脏,也停止继续朝心包腔里灌注冰盐水,使心肌温度逐步升高。只见心脏肌肉开始有些颤动,但还不是跳动,伯德的医生果断地采用电击器方式帮助心脏跳动。
“跳动了!”见到这只移植心脏由慢到快,最后进入有规则跳动后,手术室里雀跃欢呼。在心脏刚跳动后一段时间里,仍然保持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以后在药物帮助维持足够血压的前提下,伯德纳医生停止了体外循环。至此,这个移植心脏真正独立地工作了。
手术后,第12天,病人已经能起床活动。
可惜,手术后第13天时,由于连续几天严重肺炎,夺走了这个病人脆弱的生命。至死,这个移植心脏功能良好。心脏移植终于成功了,它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创举。
1968年1月2日,也就是伯纳德医生完成第一例心脏移植创举后的一个月,他又施行了世界上第2例心脏移植。这是一个患有严重冠心病,心脏极度衰竭,呼吸艰难,全身浮肿与脸色青紫的老年患者。伯德纳医生又找来一颗因车祸死亡的年轻人的心脏为他作了成功的移植术。吸取了第一例发生肺炎的教训,这次术后格外地加强护理和药物治疗,移植心脏发挥着良好的功能,仅仅在手术后第3天,病人手术前的那一系列严重症状都销声匿迹了,不久便可起床活动,术后第74天回家。该病人生存了2年多。
从此,心脏移植术像雨后春笋,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斯坦福的一批胸外科医生,后来居上,在以后几年里连续施行了100多例心脏移植,而且将近有一半人活着。其中有位名叫维特里亚的48岁男子,于1968年11月做了换心术后不但能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而且身体出奇地健康。1978年11月,在他术后第10个年头,在马赛城举办了他的心脏移植成功10周年庆祝活动,成为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国于1978年4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也成功地为一位38岁的男病人移植了他人的心脏,生存108天。
在心脏移植的征途上,医学家们还在不断地攀登高峰,换心术最大的问题在于“排异反应”,以及由于防止“排异反应”应用药物所带来的各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