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概述
一、教育科研的概念
科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一种特殊认识与实践活动。它通过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系统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加以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科学研究既是认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研究要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坐而论道、不能只是“浅谈”;要有研究的问题,要收集信息、评价信息,从而认识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还要有答案,即研究结论。关于教育科研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1.教育科研即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的研究科学。研究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有严密逻辑性的包含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教育科学,是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知识不一定是科学的,但科学必然是正确的知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为实证性方法所证明。任何一种知识要想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具备两个特性:①实证性。即目前或将来可以通过某种手段,使其能够被现实证明是存在的或正确的。②组织性、系统性。没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杂乱无章的知识不能称之为科学。
(2)对教育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指系统地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要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可分为基础研究中的抽象答案和应用研究中的具体答案两大类。科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科学研究要通过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2.教育科研即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对完整教育活动的全面探究和追问。
(1)教育研究在现实教学与生活中具体体现为:①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是两种范式的研究;②用实验、测量、统计确认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科学范式,而人的思想、精神,不是事实的存在,应排除在科学范式之外;③教育的一些结果不具有普遍性;④教育研究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关系;⑤教育研究很难做到没有主观的价值判断;⑥教育实验不大可能重复;⑦精确量表很难获得;⑧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
(2)教育科学研究的要素。概括起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要具备三个要素,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不能凭直觉,不能靠权威,更不能按习惯,要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二、教育科研的意义
开展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牵涉的问题十分广泛,诸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急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出正确的回答和有效的解决措施。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出科学依据的源泉,是引导教育改革与实践深化的动力,必须认真抓好。
2.开展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育科学是涉及学校所有学科的科学。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
3.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决策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信息日益社会化,只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凭老经验,按“老皇历”办,是难以奏效的。教育科研以其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并对它作出符合教育规律的鉴别、判断和预测,具有促进领导职能的转变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功能。
4.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古今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证明,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者中发展而来的。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当代有魏书生、马蕊兰、赵润等著名实验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取得成果的。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科研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熔炉。
5.开展教育科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有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和全面育人的相应举措。教育科研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发展的增长点,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新一轮“课改”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科研将为“课改”的顺利进行引航。因而搞好教育科研,将引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教育观念、理论、方式、手段等都取得进步。
三、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
我国教育科研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研究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中心,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为目标。这是因为:
(1)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科研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宝库,也是指导教育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历史,大量的生动事实表明,如果在思想文化战线和科学研究中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人们的思想就必然发生混乱,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科学研究就必然迷失前进的方向。所以教育科研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2)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保证科研工作的科学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类思想和认识史上一门最严密而完备的科学。它已成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最完整而彻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现象是社会现象中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是一种特殊的也是最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因此,教育科研活动就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3)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在教育科研中正确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与繁荣。历史经验证明,对待理论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如果不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提倡学术民主,没有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思想就会僵化,科学和认识就会停滞不前,一切科学理论包括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就不能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因此,在教育科学中应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以促进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逐步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体系。
四、教育科研的原则
为保证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研究者必须遵守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要贯穿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体现于每一环节之中。
1.方向性原则
是指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盲目的为研究而研究。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者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所开展的研究活动自觉纳入我国四化建设实践的轨道;以推进改革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而高速度、高质量地造就四化建设人材为基本宗旨,紧密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
2.客观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教育科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排除一切主观偏见。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真实。研究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否则一切研究过程和结果均毫无意义。②要全面。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在把握研究对象的属性与特征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防止以偏概全。③要细致。各种研究对象既有质的区分,又有量的界限,因此对客观世界的调查与研究,必须深入细致,不仅明确其质的区分,还要掌握其量的界限。
3.科学性原则
就是要求教育科研活动从课题的选订到成果的提取,从方法手段到态度作风,都必须科学,不能蛮干。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研究课题要科学。课题本身科学与否,是一个牵动全局的问题,如果课题本身不科学,研究价值不高,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没有意义。②研究过程、方法、手段要科学。只有科学地组织研究过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才能顺利地取得理想的科学成果。③成果要科学。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多种因素制约,教育制约因素的复杂性,要求教育科研工作者对已获成果必须反复查实论证或实践检验,以确保其科学性。④态度要科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保持严肃的科研态度,这是保证成果科学性的前提。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的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生动的社会实践过程。反映教育实践规律的教育科学也不是纯思辩性的科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依据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必须密切地联系教育的实际,联系社会的实际,使一切科学研究的结论建立在广泛的严格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重视群众性的教育实验。
5.教育科研的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就是在研究活动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要使正确的服务方向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贯彻这一基本原则要求:要完整而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与重大的实际问题;要坚持科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为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提供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方法指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科研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6.教育科研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教育科研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贯彻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全面地搜集材料,充分掌握研究问题的足够的事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求实态度,保证科研过程及科研成果有最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7.教育科研的继承与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教育科研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既要对历史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教育科研不是重复前人或他人的劳动,而是在继承已有认识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十分艰巨的新探索。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造,才能使认识深化,使理论完善和发展。
8.教育科研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在研究中不仅注意事物的质量,注意事物的数量,并要善于运用数量的统计反映事物的持量,使科学研究规范化,使研究结果精确化。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要求科研人员深入实际,细致观察,掌握事情的真象,在了解事物的质量时,注意事物的数量,还要正确运用统计和测量的手段。
五、教育科研的任务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科研体系贡献力量。
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是:
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教育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从老解放区到当代,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那个阶段教育理论的发展。这些历史上优秀的教育遗产,不但是我国教育史的精华,也是世界教育史和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们,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批判继承,剔除糟粕,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找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改革发展。历史是世代的延续和交替,我们沿着历史的序列进行纵向研究,吸收我国历史上无限丰富的宝藏,我们的教育科学就一定会更充实、更生动,更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2.研究当代教育的发展
这是整个教育科研的重点。不但要研究一般的教育规律,还要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不但要研究一般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还要研究中国的教育规律。在这方面有许多重大的课题需要研究。例如: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特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问题;德、智、体各方面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等等。教育科研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但也应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对解决现实的需要和科学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科研工作应把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而把重点放在现实生活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用教育的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
3.预测教育的未来趋势
研究未来的教育模式,包括未来的教育方针、结构、规模、管理、形式、内容和方式等等,已在许多国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育未来学作为未来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开始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