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45988100000023

第23章 教师科研的经典案例(3)

1.情境设置策略。新课伊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有学习的心向准备,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十分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开始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有道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开始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大打折扣。情境设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知识的呈现。把知识和问题通过情境的艺术渲染呈现给学生,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二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只有消除对立、冷漠等不良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环境,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波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对中差生更要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提高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活动参与策略。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仅把已有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一定辅助材料,通过学生的耳、眼、口、手、脑等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思维启动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学生在思维断裂时,教师要进行衔接;学生在思维堵塞时,教师要进行疏通;学生在思维模糊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在思维散乱时,教师要帮助梳理。教师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排除干扰,让学生乐学。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兴趣才能持久,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

3.反馈调节策略。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教与学双方均需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这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无法预料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快慢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掌握。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地控制教学过程,不要被已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所束缚,特别是对那些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鼓励,鼓励这些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的大胆求知、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4.方法指导策略。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也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学、科学高效地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思维、想像、分析、概括、综合、记忆、理解等都有其方法上的特点,教师要悉心引导、精心施教,让学生会学、学会。

5.成功展示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各有所长,有的善于提问,有的善于朗读,有的善于表演,有的善于书写……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把动作规范的学生叫出来给其他同学做示范表演;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叫计算方法简便、应用题解答方法不同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展示他们简捷灵活的思维过程;在上语文课时,教师可以请语音标准、朗读有感情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低年级还可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时担任小老师;在上手工、科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览……这些成功的展示,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满足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讨,一旦获得学习的成功或反复成功,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学习动力。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儿童的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另一种新的需要又会产生,儿童正是在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自身发展的。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6.评价激励策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张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不要忽视奖励性的措施。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者使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或者对教师的提问作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或者是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规律性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在语言上给予鼓励,而且还可以进行一些象征性的物质鼓励(如小红花、博士帽、铅笔、橡皮等),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表彰和奖励,内心会充满喜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更为充分地发挥。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有名的“效果律”中也强调奖赏,认为奖赏可以强化反应。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进取心理,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行为。

7.选择策略。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学习的兴趣也不尽相同,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如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使性格、能力、兴趣相近的学生在一起开展合作学习。在作业练习的设计上,教师要区分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数学教师在教了按比例分配这一课后,可让学生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作业,题目如下:

看图编应用题:

请你根据花的颜色,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对于这样的作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或者比较差的学生可以编一道计算稍简单一点的应用题,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编一道计算稍复杂的应用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编,但编的应用题有简单和复杂之分。这种题目灵活性比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8.自我管理策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保证。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在学习活动中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形成小学生学习的自主自律机制。实施自我管理,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起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产生积极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新学期伊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出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字典学会生字,弄清楚生词的意义,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可以签订协议,对协议的完成情况,学生可以自查,同学之间可以互查,教师可以抽查,以自我检查为主,对完不成计划的同学,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要求,又不限制学生的发展,好学生和程度差一些的学生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中获得最大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学习更有动力和信心,自觉性也会大大加强。

在本项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以上教学指导策略在促进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各种策略根据教学过程相对地侧重于某个特定的阶段,有的教学指导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反复使用,并且由于教学年段的不同,各个学科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远不止这些。这些教学指导策略的功能也不是孤立的,有时互相渗透发挥着复合效应。总之,在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其作用是十分明显和有效的。

(三)探讨了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指导策略的种类很多,每一种策略都有其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了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融入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课题组自1999年开展了题为“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有一套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体系,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征如下: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我们对教师的素质及其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优选教学指导策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主动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只有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讨论和交流等多种方式的协同活动,才能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思维活动的贯穿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问题的呈现到结论的形成以及知识的运用,自始至终都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参与是在问题不断呈现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要贯穿于学生参与的全过程。

动机激励性。问题的解决表示着学习的不断成功,学习的成功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诱发了学生更为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了学生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良好学习态势。

“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评价表(略)

三、实验结果

我们对实验了四年的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答卷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计划性、自觉性、主动性、自律性、积极性、合作性、兴趣等方面比实验初期有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智力水平(经检测)有了明显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自1996年以来,学校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中,共有66人次获一、二等奖,其中参与实验的教师占获奖人数的71.7%;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基本功比赛以及征文评比的共有72人次获奖,其中参与实验的教师占获奖人数的75%;在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教案、实验报告108篇,其中参与实验的教师发表的篇数占89%,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

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199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1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第三条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教学成果奖。

第四条教学成果奖,按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的效果,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

第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国内首创的;

(二)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

(三)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

第六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级、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奖章和奖金。

第七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其中授予特等奖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批准。

第八条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由成果的持有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其行政隶属关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育管理机构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推荐。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或者个人也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推荐。

第九条不属于同一省、自治区或者国务院部门的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基础上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由参加单位或者个人联合向主持单位或者主持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育管理机构向国家的教育委员会推荐。

第十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对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应当自收到推荐之日起90日以内予以公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该教学成果权属有异议,可以自公布之日起90日内提出,报国家教育委员会裁定。

第十一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一次。

第十二条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奖条件、奖励等级、奖金数额、评审组织和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参照本条例规定。其奖金来源,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的,从地方预算安排的事业费中支付;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授予的,从其事业费中支付。

第十三条教学成果奖的奖金,归项目获奖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

第十四条获得教学成果奖,应当记入本人考绩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教学成果获奖的,由授奖单位予以撤销,收回证书、奖章和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