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
2.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所谓新意,即论文中表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即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迪),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新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第一,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大,但写作难度大。选择这一类题目,作者须对教育教学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
第二,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如新课改实施之后,以前的很多教学方法都不再适用或者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就可以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来反观旧课题,从而得出新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在新旧对比中发现新的教育改革的种种优势,又在客观上使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深入人心,促进改革的实施。
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教育专家就呼吁不要再进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堂活跃起来,杜绝教师“一言堂”,这在当时也是进步的。但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引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有提出了更要层次的要求,这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的一个研究课题。
第四,教师能够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思考,勤于发现,好的课题是处处存在的。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二、收集和整理论文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一)资料搜集的范围
撰写论文必须详尽地占有资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可能要搜集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资料。资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研究就无从着手,观点也就无法成立,论文更不可能形成。所以,详尽地占有资料是论文写作之前的另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论文写作之前,至少应当占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材料:
1.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没有这些资料,撰写的论文就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价值的空谈。对第一手资料要注意及早收集,同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准确性。
2.他人的研究成果
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教育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他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借鉴和指导。对于他人未解决的,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则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再继续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顾埋头写,不管他人研究,否则,撰写的论文的理性认识会远远低于前人已达到的水平。
3.边缘学科的材料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状态,传统学科的鸿沟分界逐渐被打破了,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努力掌握边缘学科的材料,对于所要进行的学科研究,课题研究大有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开阔,分析的方法更多样。譬如在研究教育学的有关课题的时候,就必须用上心理学、统计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大量研究工作的实践表明,不懂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不掌握一些边缘学科的材料,知识面和思路狭窄是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
4.教育专家、名家的有关理论著作,教育心得和教育随笔等。专家的论述极具权威性,对准确有力地阐述论点大有益处。
5.背景材料
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这有助于开阔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比如在研究某个时期所运用的教育理论或教学策略的落后性或单一性时,不能一味地批判,还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资料搜集和分类的方法
1.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1)做资料卡片
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卡片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购买。一个问题通常写在一张卡片上,内容太多时也可以写在几张卡片上,但是要对着写卡片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系列,在撰写论文需要用到哪些方面时便于查找。
(2)做手头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手头笔记是任何一个撰写论文的人都必备的环节。教师在阅读教育类的书报杂志时或者搞调查研究时,都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在做笔记时,最好空出纸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供写对有关摘录内容的理解、评价和体会。
(3)剪贴报刊
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贴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活页纸或卡片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抄写的时间。
无论是用卡片收集资料,还是摘录资料,还是剪贴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如果是著作,则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报纸名称、发行年月日;如果是杂志,则要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以便附录在论文的后面。
2.对收集来的资料不要随手一放,置之不理,要认真阅读,仔细加以分类,进行研究。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主题分类法
按照一定的观点把资料编成组,这“一定的观点”,可以是综合而成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拟定的观点。
(2)项目分类法
即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比如:①教育专家的言论、著作;②概念理论类项目;③资料作者本人的观点;④教育案例⑤本人随时记下的感想,等等。
(三)对所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
对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呢?资料的整理过程实质上是资料的辨析过程,这里有几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1.辨析资料的适用性
选择资料的依据,只能是作者所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什么资料可用,什么资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这个中心论点决定。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它就是统帅一切的东西,资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资料统统塞进文章里,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反而不突出,扩大了篇幅。
2.辨析资料的全面性
如果材料不全面,缺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论文的论述也往往不圆满、不全面,会出现偏颇、漏洞,或由于证据不足难以自圆其说。
3.辨析资料的真伪
资料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只有从真实可靠的资料中才能引出科学的结论,在这方面要注意:其一,要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选择资料不能夹杂个人的好恶与偏见,不能歪曲资料本来的客观性;其二,选择资料要有根有据,采用的第一手资料要有来历,选取的第二手资料一定要与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求得最大的准确性;其三,对资料来源要加以辨别,弄清原作者的教育背景、教育活动经历、写作意图,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
4.辨析资料是否新颖
所谓新颖的资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前所未有,近期才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发现、新方向。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事物虽早已存在,但人们尚未发现其价值,这同样是新颖的资料。
三、论证过程是重中之重
论证自己的观点是一篇论文的核心部分。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建议中小学教师写论文时要先规划出一个大纲,列好各级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列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大纲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详略得当,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点、两点而不及其余。
教师时刻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来统领全篇,谋篇布局,考虑和安排文章的整体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安排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围绕主题安排结构;
(二)层次要明确、清楚;
(三)结构要完整、自然、严谨。
确定了主题,选定了材料,接着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作者准确地组织材料去论证。
四、行文要简洁、严谨
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其次,行文切忌套话连篇,简洁明了即可,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
第一,要明白,使读者能够直观其意;
第二,要简洁,要使读者觉得行文利落流畅;
第三,要生动,要让读者和评者都深有其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见的毛病有:
(1)表达不明白,特别是引用外国资料时,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
(2)烦冗。随便用词、意思重复、啰嗦,行文冗长拖沓。
这往往在长句中容易出现。句子一长,主、谓、宾语这些句子的主要成分就会淹没在次要成分的堆砌中,使人如堕雾中,难辨其向。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节约用字,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
五、成文之后应如何修改
一篇好的论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选题、定题、收集资料、着手写作、严密论证直至得出结论只是一个初稿的完成。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少的,尤其是最后定稿之前的修改、润色更应当认真、仔细。就像一件雕塑作品一样,大的轮廓容易出来,但最后的润色加工却是最显技术的。论文的修改是文章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骤。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不大可能一次就反映正确。因此,就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修改一篇论文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斟酌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主题要正确、鲜明、深刻、集中、新颖。主题如果有问题,就非改不可。
(二)重新审查论证材料
论文的论证材料贵于精。材料翔实,论据充分,论文才有说服力。材料太多,淹没观点,理论性不足,喧宾夺主也是弊病。材料太少,就会使文章显得内容空洞,论证不足。因此,在初稿完成之后,教师要对材料重新进行审核,加以必要的增删,使文章越来越精湛。
(三)调整结构
在确保主题明确,论证材料合理之后接下来就要统观全文的结构了,要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所谓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头绪繁多而杂乱,层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或重点确定有误,内部次序颠倒,首尾缺乏照应,等等。要通过调整,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挥然一体。
(四)推敲语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应学习鲁迅先生的这种严谨态度。
论文初稿完成后,诵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这种修改方法,对论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缺词漏字、情感不相称等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光看不容易发现,但一诵读就读出来了,甚至有时仅凭“语感”也能发现不妥之处。一些有经验的作家很重视这种修改文章的方法。老舍说:“文章写完之后,可以念给别人听听。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文章叫人念着舒服顺口,要花很多心思和工夫。”中小学教师如若是初次撰写科研论文,在语言的锤炼、推敲方面可能还不太熟练,运用这种方法发现问题,是应该提倡的。
除了以上所列的几点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在论文修改的时候也常常被采纳,只不过不是用作者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而是虚心征求别人的意见。在初稿完成后,请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写的文章因为倾注了个人的情感,在经过了作者的修改之后总认为已经很完美了,看不出毛病来,而别人站在比较超脱的地位,容易发现文章中的毛病。一个人写文章,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文章写完后请别人来看看,听听别人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作者在听了别人意见后,要进一步消化、分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进而通盘考虑,据弃自己的成见,吸收他人真知灼见,使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