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卫国国君卫桓公的异母弟弟州吁,因父母溺爱,养成了暴戾阴狠、骄横跋扈的品性,他跟心腹石厚昼夜商量,阴谋篡位,终于找机会杀死了桓公。州吁自立为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
两人非常得意,以为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不料州吁弑兄的恶行传了出去,国内沸沸扬扬,老百姓指责他们,朝臣不服他们,诸侯各国也对他们不满。这时,恰巧宋国君宋殇同公子冯也发生了争夺君位的事,公子冯逃到郑国去了。州吁和石厚便派人告诉宋殇公说:“你们如果讨伐郑国,我们愿意协助。”他们想借此机会打个胜仗,提高威信。宋国同意了,他们就派兵帮助宋国,攻打郑国。仗打完了,老百姓和朝臣仍然不服他们,诸侯也仍然瞧不起他们。鲁国的大夫众仲评论此事说:“州吁一伙是谋杀国君、残虐百姓的乱党,‘阻兵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依仗武力,生性残忍。依仗武力就会失去群众,对人残忍就没有人跟他亲近,现在他受到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处境孤立,哪里能办成国家大事)!”州吁处境狼狈,内心不安。石厚对州吁献计说:“我父亲石碏是卫国的元老重臣,威望极高,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朝臣百姓一向敬服,我们去请教请教他吧。”州吁就叫石厚去找石碏。石碏说:“这种大事,如果得到天子支持,那就不管国内国外,谁也不敢反对了。”当时的周王,号称“天子”,是诸侯的最高首领。要见到他,并取得他的支持,可不容易。因此,石厚又问他父亲,有没有进见天子的门路。石碏说:“现在陈桓公很得天子的宠信。你们只要请求他帮忙,就会有门路。”石厚回去把这些话对州吁一说,州吁不禁大喜,两人便带着礼物到陈国去了。
他们不知道,石碏已经先写了一封信送给陈桓公,信上说:“我们卫国是个小国,我的年纪也老了,不中用了。州吁、石厚这两个家伙,是杀害我们国君的罪人,无论如何请帮忙治治他们!”因此,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逮捕。卫国接到通知,派了石宰丑到陈国,把州吁处死,同时从邢国迎接在那里避难的公子晋(卫桓公的胞弟)为国君,就是卫宣公。
当时,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杀了首恶州吁也就够了。可是石碏坚决不同意。他说:“州吁干的许多坏事,都是石厚主谋,不惩办石厚是不公正的。”他就派家臣獳羊肩到陈国去,把石厚杀死。
《左传·隐公四年》记载了这件事,末后加了一句评论,称赞石碏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包庇亲族的罪行,就叫做“大义灭亲”。
故事中,鲁国大夫众仲所说的“众叛亲离”四个字,后来也流传为成语,形容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完全陷于孤立的境地。
名师点评:
石碏为国大义灭亲之事,史学家左丘明记之,卫民传颂至今。石碏的这种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包庇亲族的罪行,就是大义灭亲。现代证人作证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是拟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但近亲属仅限父母、子女和配偶。如果此条得以通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大义灭亲”的司法政策将被颠覆,这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法律理念相契合。